123.第123章 瑞典的謀算
字數:7858 加入書籤
第123章 瑞典的謀算
12月12日,柯尼斯堡。
英格蘭皇家海軍北海特遣艦隊指揮官、海軍中將霍克·達菲站在舷邊,舉著望遠鏡觀察著港內的動向,凜冽的海風已經將他的鼻頭和耳朵凍得發紅,但他似乎渾然不覺,神情顯得異常凝重。
“將軍,我們的使者回來了。”一名副官走到霍克·達菲中將的身後,輕聲說道。
“哦,普魯士人如何回複?”霍克·達菲放下望遠鏡,轉身問道。
“將軍,普魯士人……”那名年輕的副官臉上帶著一絲憤怒,“普魯士人拒絕了我們的要求。”
“普魯士人拒絕了我們的要求?”霍克·達菲眉頭不由皺了起來,“他們這是準備要站在齊國人那邊了嗎?”
“將軍,我建議立即炮擊柯尼斯堡港口,給普魯士人一點顏色看看!”
“然而呢?”
“然後?”那名副官愣了一下,隨即說道:“然後,我們封鎖普魯士的所有港口,並且還要封鎖整個波羅的海,禁止他們獲得任何物資和商品的輸入,以此迫使他們屈服。”
“要是普魯士人沒有屈服,反而向我們英格蘭宣戰呢?”
“普魯士人的海軍不足一提,我們可以輕鬆擊敗他們。另外,我們還可以聯合奧地利、波蘭,以及薩克森威脅普魯士本土。”
“你覺得我們在應對齊國遠征艦隊的威脅之際,還有餘力對普魯士發動戰爭嗎?”霍克·達菲搖了搖頭,說道:“我們不可能再將有限的海軍力量分出一部分,進入波羅的海。如果我們不下場的話,奧地利和波蘭肯定不會挑起對普魯士的戰爭。”
“那我們就眼睜睜地看著齊國商船躲入柯尼斯堡港,卻沒有任何作為?”
“很明顯,齊國人的商船在我們一路追擊的情況下,不隱入大洋深處,卻故意駛入柯尼斯堡,就是想讓我們與普魯士發生衝突,從而為我們英格蘭又樹立一個新的敵人。”霍克·達菲中將輕聲說道:“在目前我們還沒有擊敗齊國人的情況下,不能開辟更多的戰場,以分散我們有限的作戰力量。”
“將軍,那我們現在怎麽辦?”
“齊國遠征艦隊中有不少蒸汽戰艦,對物資補給特別依賴,尤其是不能缺了煤炭和淡水。上午躲進港內的兩艘齊國商船,或許就是他們的補給運輸船,準備為他們的艦隊采購急需的煤炭和其他作戰物資。既然如此,我們不妨蹲守在港外,趁它們出來之時,將其捕獲。說不定,就能獲知他們主力艦隊的大致位置。”
“將軍……”那名副官遲疑了一下,隨即小心地問道:“若是那兩艘齊國商船不出來,那我們整個艦隊豈不是被拖在此處?”
“對付區區兩艘商船,何需整個艦隊蹲守此處?”霍克·達菲笑了笑,說道:“我們隻需留下幾艘戰艦於此即可。至於我們主力艦隊,則繼續……”
“轟!轟!轟!……”
話音未落,位於艦隊後方突然傳來一陣隆隆的炮聲,引得眾人相顧失色。
霍克·達菲快步走到船舷左側,舉著望遠鏡朝炮聲響起的方向看去。
“將軍,距離艦隊西北方向六英裏處海域,發現四艘齊國戰艦。我們的巡航戰艦已經與敵人發生交火。”
“將軍,後衛艦隊司令哈蒙德少將已經帶領所屬戰艦迎了上去。”
“柯尼斯堡港有什麽動靜?”
“報告將軍,柯尼斯堡暫時沒有任何動靜。”
“向前衛艦隊發送信號,命令他們留下兩艘戰艦繼續監視柯尼斯堡,剩餘艦船隨中衛艦隊轉向西北,攻擊來襲的齊國戰艦。”
“遵命,將軍。”
“命令‘特倫特’號和‘巴斯威爾’號啟動蒸汽機,準備接敵。”
“遵命,將軍。”
“向後衛艦隊哈蒙德少將發送信號,勿要輕敵冒進,等待中衛艦隊和前衛艦隊匯合後,再行進攻。”
“遵命,將軍。”
“轟!轟!轟!……”
就在艦隊準備全體轉向西北,應戰來襲的齊國戰艦時,突然又從港口方向傳來幾聲炮響,顯見也是發生了戰鬥。
“將軍,那一艘齊國商船欲偷偷出港……。”
幾分鍾後,一名軍官臉色難看地向霍克·達菲匯報道:“不過,隨同齊國商船出港的還有一艘瑞典商船……”
“我們的前衛艦隊向瑞典商船開火了?”霍克·達菲心頭立時生出一絲不好的感覺。
“是的,將軍。”那名軍官點頭說道:“據前方傳來信息,那艘齊國艦船幾乎是貼著那艘瑞典商船出港的,或許造成了誤擊。”
“……”霍克·達菲微微歎了一口氣,隨即無奈地命令道:“給前衛艦隊發送信號,不得攻擊瑞典商船,以免節外生枝。”
“……遵命,將軍。”
“該死的齊國人!”霍克·達菲低低地咒罵道,然後轉身出了指揮室。
——
距離約塔河出海口不遠的海域,散落著數十座小島,如同一道稀疏的籬笆,屏衛著哥德堡。在十幾年前,瑞典王國為了防止英格蘭和丹麥海軍侵入哥德堡,曾經在幾座小島上修築過炮台和軍營。
戰爭結束後,軍隊陸續撤出這些小島,但上麵的附屬設施並沒有被拆除,而是被用作附近海域捕魚作業的漁民臨時休整之地。
五個月前,位於群島北邊的霍諾島和厄克勒島突然進駐了大量的人員,有齊國的外交官和軍人,也有瑞典王國的官員,但更多的是被征調來此的建築工人。在齊國聘請的工程技術人員指導下,工人們開始在兩座小島上大興土木,建設要塞和碼頭。
炮台、軍營、醫護所、倉庫、泊位、碼頭、堡壘,在數千工人日夜不停地施工下,以飛快的速度被建了起來。隨後,就是一艘艘商船將無數的火藥、煤炭、糧食、酒水、蔗糖、茶葉等物資不斷運至島上,存放在那些匆匆建好的倉庫裏。
在十月初的時候,一支齊國艦隊悄然駛入兩座小島,並卸下了兩千名全副武裝的軍人。
哥德堡的瑞典官員和駐防的軍隊對此情形,仿若視若無睹,任由一支外國軍隊進駐瑞典王國的領土。
不過,有消息靈通的商人自然是明白其中緣由,那兩座小島早在幾個月前就被瑞典王國賣給了齊國,成為對方在歐洲的一處海外領地。君不見,島上已經升起了齊國的旗幟,以此宣示主權。至於進駐軍隊,修建炮台和要塞,當然是為了保衛他們的領土。
12月20日,下午1時,漢內斯·默頓隨同船艙裏的一百多名被俘船員趕上了甲板,準備下船登岸。一股冷冽的海風吹來,使他不由打了一個激靈。
環顧四周,附近帆影重重,許多船隻拋錨停駐在港灣內,等待碼頭泊位的空出。兩座小島處相距不到四五百米,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岬灣,將洶湧的海浪擋在外麵。
島上有許多建築,也有許多人,在這般寒冷的天氣裏,仍舊在忙忙碌碌的,有搬運貨物的,有整理房屋的,也有處理魚獲的,遠處還有一些軍人似乎正在操演。
看來,這裏又是齊國人偷偷建立的秘密基地。根據航程和這裏的氣候,大概率還沒有離開歐洲。就是不知道,此處到底是哪裏?
“磨蹭什麽呢?……趕緊下船,勿要耽誤時間!”漢內斯·默頓正在打量著周圍的情景,耳邊傳來一聲嗬斥,隨即便被不耐的水手猛地推了一把。虛弱的身體,加上多日行船,腿腳早已軟綿,他立時踉蹌地撲倒在地。
隨行的丹尼斯·波爾連忙上前將他扶了起來,然後兩人相互攙著,朝舷梯走去。
碼頭上有數百名士兵,裹著厚重的灰色呢絨大衣,排成兩列,端著火槍,對著依次下船的俘虜,虎視眈眈。
“漢內斯,這些士兵好像不是東方麵孔。”丹尼斯·波爾一邊走著,一邊小聲地說道:“難道是齊國的雇傭軍?”
“他們是齊國的印度仆從兵。”漢內斯·默頓說道:“這些士兵都是齊國人從印度征召的土人,為他們征戰四方。“
“哦,一群類似德意誌雇傭兵的群體。”
“不,他們與德意誌雇傭兵完全不同。”漢內斯·默頓搖頭說道:“這些士兵完全是由齊國人控製的,屬於他們的……炮灰部隊。”
“你懂得可真多?”
“我也是與那些曾經去過東方的水手交談後,才得知這些事情的。”
“我們這是在哪裏?”
“應該在北方某處群島的位置。”
“北方?”
“是的,天氣這麽寒冷,隻能是在北方。……挪威、丹麥,或者瑞典。”
“……”
“我猜測,是瑞典。”
“為什麽?”
“北方的幾個國家,隻有瑞典跟我們英格蘭關係緊張,還發生過戰爭。”
“哦,上帝!那麽,在這場戰爭中,瑞典人是站在了齊國人那邊了?”
“……呃,或許是吧。”漢內斯·默頓搖了搖頭。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英格蘭能戰勝齊國嗎?”
“我不知道。不管這場戰爭最終誰能贏,我都希望它快點結束。”
——
12月22日,斯德哥摩爾。
瑞典國王卡爾十二世將手中的報告輕輕地放在桌案上,然後起身走到牆邊的一幅地圖前,沉默地看著波羅的海周邊形勢。
東邊的俄國雖然組織了一支三萬餘人的軍隊殺入高加索山區,與齊波聯軍在亞美尼亞地區交戰,但警惕的俄國人仍舊在維堡駐紮了一萬餘精銳的射擊軍,在彼得堡附近也有一八千餘近衛軍駐紮,以防他們瑞典王國趁機偷襲。
波羅的海南岸的波蘭、普魯士、漢諾威,以及薩克森等幾個國家仍舊在互相玩著軍事恐嚇的把戲,試圖以頻頻軍事調動來嚇阻對方不得輕舉妄動。
西邊的丹麥正在逐步恢複他們的海軍實力,似乎想徹底掌控厄勒海峽,以確保哥本哈根的絕對安全。他們甚至仍舊不放棄申索對斯堪尼亞地區今瑞典南部)的主權,謀求再度將該地納入丹麥王國治下。
更讓人警惕的是,丹麥與英格蘭在八年前所簽訂的同盟條約依舊有效,並且還將西茨海爾斯港作為英格蘭海軍的軍事基地,常年駐有一支分艦隊。如今,更是借口打擊齊國海軍遠征艦隊的借口,英格蘭於該港派駐了數十艘戰艦。
為了預防丹麥和英格蘭突襲斯堪尼亞,卡爾十二世特地加強了赫爾辛堡和馬爾默兩地的防禦,並增派了更多的部隊入駐該地區,以震懾這兩個潛在的敵人。
1679年,瑞典與丹麥簽訂的《隆德和約》並不能保證兩國之間的和平。要知道,在那場斯堪尼亞戰爭中,丹麥辛辛苦苦打了三年,結果到頭來竟然一無所獲,所奪取的斯堪尼亞數個省又重新還給瑞典,這讓它始終耿耿於懷。
有這樣一句話:“在戰場上無法得到的,在談判桌上也無法得到。”但那場斯堪尼亞戰爭的結局卻似乎與這句話不符,因為瑞典在戰場上丟失的大量領地就是在談判桌上一一恢複的。
然而,我們不能忘記,瑞典原本是會輸掉這場戰爭的,哈爾姆斯塔德、隆德、蘭斯克魯納等若幹次勝利,隻不過沒有使斯堪尼亞等省的局勢進一步惡化,而未能扭轉瑞典在海上和北德意誌的崩潰之勢。那一次能夠僥幸躲過一場劫難,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路易十四的慷慨和照顧,而不是依靠自己。下一次,瑞典恐怕就沒有這麽好的運氣了。
其實,在那個時候,瑞典根本無力繼續將戰爭打下去,經濟上債台高築,政治上也是腐敗低效,維持龐大的帝國更加力不從心。若是削減政府開支,改善財政狀況,勢必會削弱軍事實力;若是繼續保持這個環波羅的海帝國,財政就會更加入不敷出,難以支撐。
為此,瑞典試圖與丹麥進行關係緩和,雙方在秘密條款中提出了某種形式的諒解:即,在十年內,任何一方都要向對方告知與第三方簽訂的協議,且這種協議不應當針對對方。這一諒解能夠達成,需要感謝瑞典國務大臣約翰·於倫謝納的努力。隨後,卡爾十一世與丹麥王室的聯姻也是兩國關係轉好趨勢的體現。客觀來說,排除第三方勢力向波羅的海的滲透並保持兩個斯堪的納維亞國家間的合作此時的挪威屬於丹麥王國),對兩國都是有利的。
然而,1680年,於倫謝納去世後,瑞典的對外政策卻發生了轉變。在十幾年前的大北方戰爭,兩國又一次兵戎相見。
毋庸置疑,經過這麽多年的戰爭,瑞典王國在事實上已經衰落了。在軍事方麵,表現得最差的無疑是海軍。裝備落後尚且不論,在大北方戰爭中,瑞典竟然找不到一個合適的指揮官,連續數任艦隊司令都沒有海軍指揮經驗。這樣的海軍在麵對新近崛起的俄國海軍,艦隊也是每戰皆敗,間接導致瑞典的波羅的海東岸領地的全部失守。
驕傲的卡爾十二世對大北方戰爭的失敗,內心深處是充滿了屈辱和不甘。他需要複仇,需要帶領瑞典王國重新振作起來,需要恢複昔日波羅的海的霸主地位。
而為了實現這些目標,他需要一個機會,一個能徹底洗刷恥辱的機會。
“陛下,我們需要向英格蘭王國宣戰嗎?”國務大臣艾達·哈季亞利奇上前一步,輕聲問道。
“不,我們暫時不要向英格蘭宣戰。”卡爾十二世搖搖頭。
“陛下,英格蘭人在柯尼斯堡炮擊了我們的商船,並且還聯合丹麥海軍遊曳在厄勒海峽,威脅斯堪尼亞幾個省份。”
“英格蘭人派出戰艦隻是為了對付齊國人。我認為他們的行為,並不構成對我們沿海地區的威脅,更不會裹挾丹麥對我們發起登陸戰爭。”卡爾十二世微微一笑,“目前,英格蘭人應付齊國海軍的威脅,尚且自顧不暇,哪還有餘力對我們發動一場戰爭?在柯尼斯堡商船被襲事件,多半是齊國人故意引得英格蘭海軍攻擊我們的商船,就是想將我們徹底拉到他們一邊。”
“那陛下為何在國內發布戰爭動員令?”
“因為,我們確實要打一場新的戰爭。”卡爾十二世揮動右手,重重地砸在地圖上,那個位置赫然就是波羅的海東岸,“聽說,俄國人正在為陷入膠著的波斯戰爭是否增兵而猶豫不決。所以,我們不妨演一場戲給他們看看,以便他們的女沙皇和樞密大臣們可以下定決心,繼而步入這個陷阱之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