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倭國局勢(1)
字數:6248 加入書籤
再次來到蒙古,馬速匆匆探視了鐵木真一眼,便開始尋找李萍和郭靖母子倆。僅僅兩天時間,馬速就在蒙古東南部找到了兩人。自我介紹、說明了包惜弱、楊康的下落後,沒費什麽口舌,李萍便同意結束流浪生涯,跟隨馬速返回南方生活。
原著中,李萍是一個普通的農家婦女,簡單純粹。但她卻是是中國傳統社會各種婦女美德的集中體現,對自己丈夫敬愛,對自己的兒子疼愛,對自己的家鄉戀慕,對自己的國家忠誠。
被段天德挾持落難在金、蒙,如此艱難的環境中,將郭靖拉扯大,培養出郭靖正值、善良的良好品性,最終成為“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一代大俠。
馬速禦劍將李萍、郭靖母子倆送回廈門,讓助理安置在在包惜弱隔壁。郭、楊兩家遺孀見麵,自然一番唏噓。李萍也徹底放下心來。
包惜弱來到廈門也算認命了,何況這裏道路寬闊、燈火通明。生活條件極佳,和王府相比,僅僅是房子小了點。尤其參觀了中華閣的幼兒園、中小學校後,她再貪慕虛榮,也要為楊康未來的教育環境著想。
中華閣轄地內地廣人稀,不養閑人,男女平等。征求她意見後,安排了一個小店鋪,除了安家費補貼外,中華銀行還貸款給她做本錢,守著小店鋪,每天帶楊康,小日子很滋潤。
隻是楊鐵心不知道躲到世界哪個角落去了,憑中華閣強大的情報係統和丐幫等勢力,居然都沒有找到一點線索。或許這是世界之力的校正,一定要他在流浪中,收養到穆念慈後才會露麵吧。
沒有隱藏身影,馬速直接降落到自家小院,韓小瑩已是先天中期,自然即刻發現了院落中的動靜,微笑著迎了上來。
馬速輕輕擁抱了一下,輕輕問侯道:
“娘子辛苦了,想我沒有呀。”
韓小瑩雖已過而立之年,但修煉了《長春功》,麵容還保持在雙十年華的模樣。性格還是那麽害羞,不太習慣馬速這個現代習以為常的親熱擁抱,嬌憨地輕輕拍打了馬速一下:
“做啥呢,孩子在家吔。”
“哦,晶兒今天沒去上學嗎?”
“你父親怎麽當的呀,今天不是周末嗎?晶兒在書房自修。”
“嗯,進去看看。”
夫妻倆攜手回房。敲門後,推開書房門,見馬晶正沉浸在書本之中。推門聲驚醒了他,連門站起來,對著父母端莊地行了一禮。
幾個月不見,不到8歲的年齡,已經是1.5米。在前世現代條件下,都略超過同齡平均值。
馬速夫妻倆都是先天以上,基因自然強大,再加上從小就被馬速用煉製的煉體藥劑內服外泡,身體素質極佳。隻是性格上偏向母親,有點內秀。不過馬速不太擔心,等修煉有成後,帶他上戰場打幾仗下來,自然就鐵血了。
“晶兒不必多禮,看為父給你和母親帶了好多禮物。”說著揮手,從空間裏拿出西域的一些特產、工藝品,自然還有各地美食。
對馬速這個神通馬晶早已習慣,見琳琅滿目堆滿一桌子的東西,還是很開心。畢竟他再怎麽成熟,還是一個小孩子。
家人團圓,其樂融融。馬速親自下廚做了一頓豐富的晚餐。餐後,這才在小院中,喝著茶,給妻兒講起了這次外出的見聞。
……
次日,馬速來到辦公室。處理完一些公務後,開始整理這次礦產資源勘測和地圖測繪資料。古玉雖可自動記錄,但還是需要馬速人工將其繪製和描述出來。這一路上,每天晚上馬速僅修煉2、3個小時,其他時間都在描繪資料,現已接近尾聲。
“師傅回來啦,昨天我回來太晚,沒敢打擾。”嶽震敲門進來。
“哦,不用客氣。這次倭國之行有什麽感想呀?”
“正想給師傅匯報,這次我沿著渤海、黃海以及東海,查看了沿途我們的基地,重點了解了濟州島基地建設的狀況,然後……”
嶽震仔細匯報了一下他這次的行程和感受,也有一些整改建議。
“倭國經常有颶風襲擊,1號礦區的運輸和海船停泊,最好的方案是南下到鹿兒島灣,距離僅30公裏左右。不僅是陸路距離少了15公裏,關鍵是在這個海灣裏建造碼頭,距離海灣盡頭臨近太平洋達77公裏之遠,抗風浪和台風能力更強。之前那片區域不是礦區這個領主的範圍。這次考察後,安排人做了一點工作,將港區那塊地拿了下來,正準備建設新的道路和碼頭。”嶽震對1號礦區做了最後的總結。
“我知道那裏,地理位置的確要好很多。”馬速肯定到。
1號礦區菱刈金礦)是倭國最大的金礦,也是在馬速前世穿越前都還在商業化開采的金礦。截止2020年3月生產了248.2噸黃金,這還是前世近、現代有記錄的產量。
“倭國第二站,去了2號礦區石見山銀礦),那裏的白銀儲量極高,開采難度也不大,距離海岸線也僅有6公裏左右,目前生產已全麵展開。”
馬速邊聽嶽震匯報,邊結合前世資訊和這些年收集的情報對比。
石見銀山是亞洲最大銀礦,曾經占全球白銀產量30。位於倭國西部石見國,這是山八國中最西一國前世島根縣附近),是倭國具有代表性的礦山,前世持續開采了約400年,直到1943年因資源枯竭封礦。
16世紀,倭國極盛時銀產量年約200噸,石見銀礦極盛年生產38噸百萬兩),當時價值約一百萬貫。
“第三站去了佐渡島,這裏有3號礦區。這座麵積約857平方公裏的島嶼,我們將其控製下來沒有花一兩銀子。自8世紀平安時代以後,在政治紛爭中敗北的人和思想上受壓製的人被流放至此,逐漸形成了一個極為混亂、貧困的地區,最近幾十年已無人理會這個曾經的流放地。我們僅動用了200陸戰隊,就將全島當地勢力清除一空,青壯都集中起來搞建設、挖礦。防衛、碼頭、道路和基地等基礎設施也建設完成。”
再次來到蒙古,馬速匆匆探視了鐵木真一眼,便開始尋找李萍和郭靖母子倆。僅僅兩天時間,馬速就在蒙古東南部找到了兩人。自我介紹、說明了包惜弱、楊康的下落後,沒費什麽口舌,李萍便同意結束流浪生涯,跟隨馬速返回南方生活。
原著中,李萍是一個普通的農家婦女,簡單純粹。但她卻是是中國傳統社會各種婦女美德的集中體現,對自己丈夫敬愛,對自己的兒子疼愛,對自己的家鄉戀慕,對自己的國家忠誠。
被段天德挾持落難在金、蒙,如此艱難的環境中,將郭靖拉扯大,培養出郭靖正值、善良的良好品性,最終成為“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一代大俠。
馬速禦劍將李萍、郭靖母子倆送回廈門,讓助理安置在在包惜弱隔壁。郭、楊兩家遺孀見麵,自然一番唏噓。李萍也徹底放下心來。
包惜弱來到廈門也算認命了,何況這裏道路寬闊、燈火通明。生活條件極佳,和王府相比,僅僅是房子小了點。尤其參觀了中華閣的幼兒園、中小學校後,她再貪慕虛榮,也要為楊康未來的教育環境著想。
中華閣轄地內地廣人稀,不養閑人,男女平等。征求她意見後,安排了一個小店鋪,除了安家費補貼外,中華銀行還貸款給她做本錢,守著小店鋪,每天帶楊康,小日子很滋潤。
隻是楊鐵心不知道躲到世界哪個角落去了,憑中華閣強大的情報係統和丐幫等勢力,居然都沒有找到一點線索。或許這是世界之力的校正,一定要他在流浪中,收養到穆念慈後才會露麵吧。
沒有隱藏身影,馬速直接降落到自家小院,韓小瑩已是先天中期,自然即刻發現了院落中的動靜,微笑著迎了上來。
馬速輕輕擁抱了一下,輕輕問侯道:
“娘子辛苦了,想我沒有呀。”
韓小瑩雖已過而立之年,但修煉了《長春功》,麵容還保持在雙十年華的模樣。性格還是那麽害羞,不太習慣馬速這個現代習以為常的親熱擁抱,嬌憨地輕輕拍打了馬速一下:
“做啥呢,孩子在家吔。”
“哦,晶兒今天沒去上學嗎?”
“你父親怎麽當的呀,今天不是周末嗎?晶兒在書房自修。”
“嗯,進去看看。”
夫妻倆攜手回房。敲門後,推開書房門,見馬晶正沉浸在書本之中。推門聲驚醒了他,連門站起來,對著父母端莊地行了一禮。
幾個月不見,不到8歲的年齡,已經是1.5米。在前世現代條件下,都略超過同齡平均值。
馬速夫妻倆都是先天以上,基因自然強大,再加上從小就被馬速用煉製的煉體藥劑內服外泡,身體素質極佳。隻是性格上偏向母親,有點內秀。不過馬速不太擔心,等修煉有成後,帶他上戰場打幾仗下來,自然就鐵血了。
“晶兒不必多禮,看為父給你和母親帶了好多禮物。”說著揮手,從空間裏拿出西域的一些特產、工藝品,自然還有各地美食。
對馬速這個神通馬晶早已習慣,見琳琅滿目堆滿一桌子的東西,還是很開心。畢竟他再怎麽成熟,還是一個小孩子。
家人團圓,其樂融融。馬速親自下廚做了一頓豐富的晚餐。餐後,這才在小院中,喝著茶,給妻兒講起了這次外出的見聞。
……
次日,馬速來到辦公室。處理完一些公務後,開始整理這次礦產資源勘測和地圖測繪資料。古玉雖可自動記錄,但還是需要馬速人工將其繪製和描述出來。這一路上,每天晚上馬速僅修煉2、3個小時,其他時間都在描繪資料,現已接近尾聲。
“師傅回來啦,昨天我回來太晚,沒敢打擾。”嶽震敲門進來。
“哦,不用客氣。這次倭國之行有什麽感想呀?”
“正想給師傅匯報,這次我沿著渤海、黃海以及東海,查看了沿途我們的基地,重點了解了濟州島基地建設的狀況,然後……”
嶽震仔細匯報了一下他這次的行程和感受,也有一些整改建議。
“倭國經常有颶風襲擊,1號礦區的運輸和海船停泊,最好的方案是南下到鹿兒島灣,距離僅30公裏左右。不僅是陸路距離少了15公裏,關鍵是在這個海灣裏建造碼頭,距離海灣盡頭臨近太平洋達77公裏之遠,抗風浪和台風能力更強。之前那片區域不是礦區這個領主的範圍。這次考察後,安排人做了一點工作,將港區那塊地拿了下來,正準備建設新的道路和碼頭。”嶽震對1號礦區做了最後的總結。
“我知道那裏,地理位置的確要好很多。”馬速肯定到。
1號礦區菱刈金礦)是倭國最大的金礦,也是在馬速前世穿越前都還在商業化開采的金礦。截止2020年3月生產了248.2噸黃金,這還是前世近、現代有記錄的產量。
“倭國第二站,去了2號礦區石見山銀礦),那裏的白銀儲量極高,開采難度也不大,距離海岸線也僅有6公裏左右,目前生產已全麵展開。”
馬速邊聽嶽震匯報,邊結合前世資訊和這些年收集的情報對比。
石見銀山是亞洲最大銀礦,曾經占全球白銀產量30。位於倭國西部石見國,這是山八國中最西一國前世島根縣附近),是倭國具有代表性的礦山,前世持續開采了約400年,直到1943年因資源枯竭封礦。
16世紀,倭國極盛時銀產量年約200噸,石見銀礦極盛年生產38噸百萬兩),當時價值約一百萬貫。
“第三站去了佐渡島,這裏有3號礦區。這座麵積約857平方公裏的島嶼,我們將其控製下來沒有花一兩銀子。自8世紀平安時代以後,在政治紛爭中敗北的人和思想上受壓製的人被流放至此,逐漸形成了一個極為混亂、貧困的地區,最近幾十年已無人理會這個曾經的流放地。我們僅動用了200陸戰隊,就將全島當地勢力清除一空,青壯都集中起來搞建設、挖礦。防衛、碼頭、道路和基地等基礎設施也建設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