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9章 我真就不信了!

字數:4609   加入書籤

A+A-


    “國賊,禍國賊者。安王人非賢良,絕無克繼大統之能。昔先帝在時,安王便持先帝之私,不顧倫常,淫亂後宮......”
    “先帝駕崩,安王禍心未死。加以狼子野心,豺狼成性,欲弑君殺侄而代之。人神之所共嫉,天地之所不容。幼主孩提,害於後宮;賊之宗盟,一言蔽之,縱安王窺竊神器。”
    “......”
    “錦言天子門生,天下魁首。奉先帝之成業,荷本朝之厚恩。受封以來,惟知循法守分。然王盛之奸邪,早有所聞;安王之殘惡,豈徒然哉!
    賊之宗盟,委之以重任,橫起大禍,屠戮皇家,此時乃大周危急存亡之秋。
    一抔之土未幹,六尺之孤害於賊。
    朝無正臣,內有奸惡,上位失德,必為先帝及幼主訓兵討之,請清君側之惡!
    義與奸邪不共戴天,是用氣憤風雲,奉行天討,以安社稷,天地神明,照鑒予心!”
    “......”
    一篇檄文,同時在各地散播。
    京城收到的同時,大周各處都已經收到了。
    程太後出麵,代替朝廷穩定局勢,本來已經能見到成效了。
    結果東南那邊根本就沒想著讓他們把事情平息,反而更加來勁。
    一篇討繳朝廷與安王的檄文一出,頓時又把整個朝廷都架在了火上烤。
    這檄文是葛時寫的,他不止攻擊安王加害幼主,提起王閣老加害先帝,還無差別地攻擊了想要捧安王上位的朝堂諸公們。
    這下子,整個大周都炸開了鍋。
    他們大周的皇帝這樣連續死了三任,全都是被人加害而死的。
    對此,那些高居廟堂上的諸公們居然一點動作都沒有,反而每次都要捧著賊子上位,用賊子來治理天下!
    “蘇錦言好樣的!討繳得好!”
    看完這篇檄文的讀書人們,紛紛拍手大讚。
    “奸臣賊子當道,國朝不寧,我大周江山社稷動蕩,起義的百姓越來越多。”
    “這個朝廷,已經不是要幫著當今陛下治理天下的朝廷了,隻是那些上位者拿捏權力的工具。”
    “朝堂諸公們隱瞞儲君作惡一事,無非就是想像從前的王閣老一般以此把柄拿捏新帝。”
    “這些國賊,欲竊我大周神器,天下不容!”
    “請蘇錦言進京,為我大周肅清奸臣賊子,重振朝綱,還我大好河山!”
    “嚴懲安王,嚴懲王閣老,罷免內閣諸公!”
    檄文一出,讀書們瞬間被激了起來。
    大家走上大街小巷,開始響應。
    不少人也拿起自己的筆杆子,開始回應起葛時的檄文。
    很快,朝廷就埋在了這些筆杆子與唾沫星子下。
    登聞鼓再次響起,“咚咚咚”的聲音攪得所有人都心頭不寧。
    ......
    文華殿內。
    朝堂諸公們齊聚於此。
    安王此時也沒這麽悠閑了,臉色有些不好地出現在這裏,老老實實地坐著。
    轟隆隆!
    一道雷聲響起,初夏的雨水又急又大地開始落下。
    外麵一片嘩啦啦的聲音,襯得殿內的眾人臉色更是不好。
    “我原以為這蘇錦言安的是什麽心,原來他是想要改朝換代了!”
    有脾氣暴躁的禦史,一開口便說出了這樣的話來。
    超沉悶都看了過去,大家臉色各異。
    馬英偉淡淡道:“慎言。”
    “還什麽慎言?”最先開口的那個禦史,直接跳了出來,說道:“葛時此人,一言一行都是受蘇錦言指示。”
    “甚至此檄文,都是為了蘇錦言而發。”
    “他蘇錦言清高,他了不起,他忠君愛國,把我們整個朝廷都烙上了奸佞二字。”
    “朝廷威信蕩然無存,所有百姓和讀書們都要請他進京主持公道,他一個駙馬,他何德何能!這不是要改朝換代是什麽?”
    馬英偉臉色凝重道:“檄文上所提的,都不是空穴來風之事。”
    “為今之計,我們朝廷應該盡早處理這些事情,給天下人一個交代,而不是等著天下人真的把他迎進京城來。”
    夏陽江等人都還沒有開口,臉色也都非常凝重。
    在一邊旁聽的王閣老抓著椅子扶手的手就沒有鬆開過。
    東南先前就對付過他一次,讓他丟失了自己苦心經營這麽多年的東西。
    如今他們還不滿意,還要再來一次更大的。
    趙成書......
    他心中浮現這三個字。
    原以為趙成書灰溜溜朝廷是一敗塗地,卻不想他居然為了贏自己,還有這麽一手。
    但做了亂臣賊子,他真的以為就能贏了?
    就憑著東南那點地方,那點兵力,他真以為能把整個大周吞下來,讓他的弟子改朝換代?
    王閣老心想,自己到時候大不了一頭撞死在金鑾殿上,起碼還能保全一點名聲。
    但趙成書這人,與他的徒弟這輩子都要打上反賊的標簽,百年、千年地被人唾罵!
    王閣老在思考的時候,珠簾後的程太後已經開口了。
    她語氣倒是不算怒,甚至還算得上平靜。
    “事已至此,安王必不能再上位,成為我大周之主。”
    “若是他上位,東南那邊恐怕真的要起兵了。”
    又有一個人站出來,直接反駁程太後的話。
    “東南發此檄文,是在脅迫朝廷,毀謗朝堂,毀謗儲君,本就居心不良。”
    “賊子之言,我們朝堂如何能就此服軟?”
    這番話,倒是得到了不少人的讚同。
    “不錯,君君臣臣,斷沒有朝廷向亂臣賊子妥協的道理的!”
    “賊子要求做什麽,朝廷便應什麽,憑什麽?”
    “東南雖有守軍,可我們整個大周百萬之師,真就怕了他們?”
    “隻要他們敢動,朝廷立馬派大軍壓境,直接把淮南王一脈連根拔起,以絕後患!”
    又有人說:“可如今蘇北平原的鹽民暴亂都還沒處理完,東南若是再起叛亂,實在是不好對付。”
    “未打先怯,我看你是早就加入了反賊隊伍吧?”
    “你......血口噴人!你才是國賊!”
    朝堂又吵了起來。
    然而這次吵的內容,卻讓安王安心了不少。
    因為這些人,居然比先前更堅定要捧他上位,說是不能向反賊低頭。
    蘇譽讓葛時發的這一篇檄文,本以為會讓朝堂諸公們考慮安王其他的血脈,為此還準備了第二篇文章準備連發。
    他也沒想到,卻激發了朝廷諸公們的逆反心理。
    朝廷斷沒有這樣隨便就聽亂臣賊子話的道理,他們非但不聽蘇譽的話,反倒要發詔書痛斥他這個居心不良的亂臣賊子!
    PS:這檄文,我小改了一下,加上各種裁縫的哈,別當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