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33 章 別有用心之人

字數:3634   加入書籤

A+A-


    要知道,在民間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破家的縣令,滅門的令尹。”
    意思就是說,別看縣令官小,可在他所管轄的地方,那也是說一不二的父母官。
    按常理來講,區區一個商人,無論如何也不至於讓呂知縣如此恭敬,甚至可以說是有些過分地抬舉了。
    然而,真正讓呂震動心的,是他們馬車上馱著的那一箱箱沉得壓彎了車轅的貨物——箱身相撞時,總發出“叮叮當當”的聲響,像串起的金銀在輕輕叩擊。
    而箱子裏裝著的,分明是那晃得人眼暈的白花花銀子,連縫隙裏都透著沉甸甸的誘惑。
    呂震本是國子監裏的太學生,天生一副過目不忘的好本事,經眼的文字、經手的卷宗,竟能像刻在腦子裏般分毫不差。
    進入國子監的第二個年頭,他便奉了朝廷旨意,離開了國子監,去往兩浙之地稽查田賦,開啟了他仕途的第一程。
    若循著曆史原本的軌跡走下去,呂震在回京複命、把兩浙田賦的稽查結果一一稟明皇上之後,便會從毫無官階的白身一躍提拔為山東按察司試僉事,成了正五品的官員。
    沒隔多久,他又會奉調回京任職,接下戶部主事的差事,一步步在朝堂裏站穩腳跟。
    此後,他一路升遷至北平按察使司按察僉事,官階也升至正四品。
    再往後,便是靖難之役爆發,他選擇歸附燕王朱棣,自此徹底踏上了人生仕途的巔峰。
    誰能想到,這一切竟然還未正式展開,就會在皇帝回宮的那一天,突兀地畫上句號。
    他的恩師,那位備受尊崇的吏部尚書劉崧,竟然選擇在此時告老還鄉,這無疑給原本就心情不佳的洪武皇帝又添了一層陰霾。
    麵對這樣的變故,皇帝自然沒有心思去接見他們這些太學生了。
    而呂震,這個原本奉旨稽查田賦的太學生,卻因為這一係列的變故,將兩浙的官員和當地的士紳都得罪了個遍。
    就這樣,呂震莫名其妙地成為了眾人眼中的“替罪羊”。
    而那位新任的戶部文選司郎中瞿善,更是趁機對他進行了嚴厲的打擊報複。
    最終,文選清吏司郎中瞿善大筆一揮,呂震這個沒有背景的新人,被一腳踢到了合江這個“鳥不拉屎”的地方,擔任一個七品知縣。
    這所謂的“嘉獎”,實際上不過是一種變相的貶謫罷了。
    合江縣,這個地方表麵上看起來是交通要道,人來人往,好不熱鬧。
    然而,實際上,這裏的來往人群卻並非普通百姓,而是一群馬幫和私鹽販子。
    這些人都是些亡命之徒,他們為了生計,不惜冒險走在法律邊緣。
    呂知縣深知這些人的厲害,如果他膽敢對這些亡命之徒征收商稅,恐怕會引火燒身。
    說不定哪一天,這些人就會狗急跳牆,綁架他的全家老小,將他們當作人質來要挾他。
    如此一來,呂知縣不僅無法征收稅款,還可能會給自己和家人帶來巨大的危險。
    而且,收不上稅意味著他永遠無法升遷,隻能一輩子被困在這個山溝裏,當個七品小縣官。
    這對於一個剛剛年滿十八歲、“滿腔熱血、一心報國”的年輕人來說,簡直是一種無法忍受的折磨。
    他怎麽能甘心一輩子就這樣碌碌無為呢?
    就在呂知縣苦思冥想之際,突然間,他靈機一動,想出了一個絕妙的主意——自己當起“山大王”!
    於是,呂知縣毫不猶豫地派出縣衙裏的所有衙役,讓他們分散到大街小巷,四處蹲守。
    他們的任務就是守株待兔,等待著肥羊送上門來。
    然而,正所謂皇天不負有心人,經過長達兩個多月的苦苦守候,呂知縣終於迎來了他夢寐以求的獵物——一頭膘肥體壯的“大肥羊”。
    呂知縣站在路邊,目光如炬地盯著眼前的人,仿佛要將他看穿一般。
    隻見此人皮膚白皙,宛如羊脂白玉,顯然是經過精心保養的。
    再看其麵容,雖然略顯年輕,但也能估摸出大概在三十歲左右。
    再瞧他的衣著,可謂是華麗至極,一身綾羅綢緞,在陽光下閃爍著耀眼的光芒,彰顯出其富貴之氣。
    而他的表情則顯得有些輕佻,嘴角總是掛著一抹似有似無的微笑,讓人感覺他似乎對周圍的一切都充滿了不屑。
    不僅如此,他的行為舉止也相當張揚,舉手投足間都透露出一種不可一世的傲慢。
    這一切,都與呂知縣心中對於花花公子的刻板印象完美契合。
    呂知縣不動聲色地將這一切盡收眼底,然後若無其事地瞥了一眼停在一旁的馬車。
    那輛馬車裝飾得極為奢華,車身上雕刻著精美的圖案,車輪更是由上好的木材製成,顯然造價不菲。
    呂知縣的喉結不自覺地上下湧動了一下,他艱難地咽了咽口水,努力讓自己保持鎮定。
    接著,他麵帶微笑,看似隨意地問道:“本縣冒昧了,不知這位沈公子,這是要去往何處啊?”
    李文忠麵不改色,仿佛完全沒有察覺到對方的小動作,嘴角掛著淡淡的笑容,不緊不慢地回答道:“家中長輩吩咐在下,前往成都府購置一些產業。”
    他頓了頓,接著說道:“日後若有機會,承蒙皇上開恩,祖父大人便能有一處安享晚年的地方了。”
    李文忠的這番話,恰好印證了呂震心中的猜測,隻見呂震臉上的笑容愈發燦爛,他讚歎道:“沈公子的一片孝心,實在令本官欽佩不已啊!”
    然而,話鋒一轉,呂震突然流露出一絲擔憂之色,“隻是,本官聽聞最近,那茶馬古道上盜匪滋生,惡霸橫行,今日天色已晚,沈公子僅帶著幾名隨從匆匆上路,走夜路,實在太過危險。”
    說到這,呂震滿臉熱情地說道:“相請不如偶遇啊,我與沈公子真是一見如故啊!
    不如沈公子先到縣衙用飯吧,等用完了飯,本官會派人送你們去城東的一家客棧歇息。
    這樣一來,你們也能好好休息一晚,等到明日一早,再趕路也不遲啊!”
    李文忠聽了呂震的話,微微頷首,嘴角露出一抹微笑,說道:“既然縣太爺如此盛情邀請,在下若是貿然拒絕,著實有點不識抬舉了,那在下就隻好卻之不恭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