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4章 代通判的剿匪準備

字數:3934   加入書籤

A+A-


    “童同知,你也不算新人,咱們太平府坐衙和其他州府沒什麽區別,卯時上值,酉時下值,點卯之時有專人錄冊,若是沒什麽特殊原因,最好還是不要遲到早退。”
    說著笑笑露出一絲無奈,指了指北麵:“查卯的人,是南京吏部和南直隸道公派,不歸咱們府衙管,有時候本官也很無奈。”
    “府台言重了,童某一定謹守規矩,不給府台找麻煩。”
    “這是什麽話?”
    欒有德裝作不滿,攜著童福山的手坐下:“你我今後分數同僚,朝夕相處,大可不必這樣客氣,更萬萬不可有了嫌隙,
    當值的時候,我是知府,你是同知,但下了值,你就是我老弟,我還是你欒兄,如何?”
    童福山露出喜色:“那自然最好!”
    欒有德笑笑:“那就一言為定。”
    說完命令衙吏送來卷宗,放在桌上:
    “賢弟也算太平府的老人了,咱們也不必客氣什麽,一會拜印之後,賢弟直接回同知衙上值便可,不過...”
    童福山麵露疑惑:“什麽?”
    欒有德有些不好意思的笑笑:“賢弟空出來的通判一職,愚兄已經上疏請朝廷派人,不過一時片刻怕是來不了,
    但秣陵關來信,說是發現水匪行蹤,請咱們府派人協助,可是新任通判還未上任,這...”
    童福山頓時恍然。
    通判的職能有一部分是‘分管兵馬’,雖然不能直接調動地方衛所,但一旦涉及剿匪、清匪這種事情,必須有通判的衙印,行動時,也必須通判司衙有人在場。
    欒有德也沒其他什麽意思,就是希望在新任通判赴任之前,童福山繼續先兼著。
    畢竟知府的事務實在太多,就算他配了三個師爺幫他處置,也有些忙不過來。
    這要是再兼著剿匪,欒有德八個胳膊都不夠使。
    “沒問題”,童福山笑笑應下,不過還有些疑惑:“這秣陵關應該歸應天府所轄啊,怎麽找咱們太平府?”
    “賢弟有所不知”,欒有德笑著給他解惑:
    “江寧鎮、大勝關、秣陵關之前確實曾屬應天府直轄沒錯,但陛下遷都後,這些地方統統劃歸到了咱們太平府,而應天府則劃歸南直隸,歸順天府管了。”
    “哦,原來如此。”
    “其實這些地方的轄權一直以來都有些爭議,咱們太平府管得,順天府也管得,隻不過一遇到剿匪這種爛糟事,順天府往往就推給了咱們。”
    說著歎口氣,露出無奈之色:“剿匪事物遷延日長,又往往剿之不盡,別說是封功受賞,能不被苛責就算不錯,所以順天府那邊不願意接,就丟給了咱們。”
    欒有德攤攤手,滿臉無奈:“誰讓人家歸南京直轄呢,咱們小門小戶的,就隻能受著。”
    童福山點點頭表示懂了,旋即拱拱手:“既然如此,那我就親自跑一趟吧,爭取一次把這些匪患清理幹淨。”
    “啊?這...成,這樣也好,畢竟誰人不知蘇公剿匪手段高明,賢弟貴為蘇公高足,手段必然了得!”
    童福山失笑:“府台可別捧我,這要是有個差池,我哪裏還有臉回來見兄長?我先去看看吧。”
    “好,那愚兄就祝賢弟旗開得勝!”
    剿匪的事一般不需要通判親自壓陣,除非是極大的匪患,不然派個通判司衙的小吏,帶著文書去就夠了。
    不過既然童福山願意去,欒有德也不攔著。
    童福山雖然份數他的下官,但天天被他盯著,欒有德做事也必須小心謹慎。
    眼巴前沒有童福山晃來晃去,他也樂得輕鬆一點。
    談完話,童福山先去同知衙口拜了印,算是正式赴任。
    不過同知衙門口的事可以先放一放,像什麽地方鹽糧、河工水利、清理軍籍等等,都是些繁瑣細碎的工作,童福山也不樂意幹。
    他當年在揚州當知府的時候,光同知衙門就給配了五個師爺,足見其公務之繁瑣。
    童福山早就打定了主意,他是來這邊掀蓋子的,至於具體事務,就等著陛下或者先生給他碼勞力吧,反正他是不可能幹的。
    之所以願意出去剿匪,不是童福山想砍幾個土匪腦袋過過手癮,而是他心裏清楚,這府衙裏就好像一張能蒙住他眼睛的黑網,隻有走出去,才有可能找到一點線索。
    尤其是這次剿匪的目的地,更是重要水道,他要借機親自去看一看地形。
    現在王興洲自盡,可以說聯通王家的線索都斷了,根本沒法往下查。
    王家在這裏經營這麽多年,他不信對方一點錯漏都沒有,既然能找出一個王興洲,就能找出第二個。
    但這些線索都需要他親自去查、親自去找。
    況且他離開府衙也有自己的打算。
    自己成天在欒有德眼皮子底下晃悠,如果欒有德真的有貓膩,肯定會想辦法藏著掖著。
    可自己一旦離開,對方反而可能因此大意,從而露出一點什麽自己不知道的東西。
    他童福山是走了,可沒說錦衣衛都跟著他走啊?
    現在陳梁、張釗源幾人已經露了底,自然要被他一並帶走,但太平府的僉事章忠還沒露,就交給他盯著吧。
    這次太平府爆出這麽大的雷,朱棣已經對著亦失哈大發了一頓雷霆,從而亦失哈也對章忠很有意見。
    這些年錦衣衛確實有些懈怠了,隻盯著明麵上官員有沒有不法,卻沒有盯到背後有這麽深的貓膩。
    要不是童福山看章忠在這裏浸淫這麽多年,想繼續用這條地頭蛇,早就被弄回京城處置去了。
    章忠心裏自然清楚怎麽回事,對童福山那叫一個點頭哈腰,就指著打好這一仗翻身,自然無比配合,指東絕不打西,抓狗絕不攆雞。
    安頓好章忠的人手盯死欒有德後,童福山就出發直奔秣陵關。
    不過在此之前,他先從建陽衛要了一個百戶所,配合行動。
    江寧鎮的巡檢從上到下已經爛透了,他估摸著大勝關也沒好到哪去,隻不過眼下還沒證據,能把大勝關指揮千總王寧拿下。
    但童福山早信不過他。
    這次剿匪是由太平府牽頭,秣陵關、大勝關配合行動,童福山正好借機看看,有沒有官匪勾結的情況。
    真讓他抓到王寧的把柄,童福山立即就會把王寧拿下,連夜送到南鎮撫司衙口審問,從而找到王家的突破口!
    這麽一想,童福山還巴不得這次剿匪出點亂子。
    可惜,這次行動順利,順利的甚至讓童福山覺得有些詭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