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為什麽大清都爛透了,還能統治華夏快三百年?
字數:4347 加入書籤
在朱棣深入思考這個可能性之際,下一個視頻開始播放。
【滿清:也不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啊!】
【為什麽大清都爛透了,還能統治華夏快三百年?】
......
這個標題,頓時吸引了清朝以前所有皇帝的注意力。
這個問題,是他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的。
滿清狂妄自大,閉關鎖國,給華夏招致滅頂之災。
這樣的清朝,竟然能統治華夏接近三百年?!
如今,天幕終於給出了答案。
於是,他們的視線緊緊鎖住天幕。
......
【因為別的朝代,講究民心。】
......
李世民狠狠點頭。
這句話沒問題啊!
得民心者,得天下。
隋朝的滅亡,原因就是楊廣失了民心。
新朝若想長治久安,必得先穩固民心,否則遲早要完。
而且華夏後世,也講究的是以民為本。
此時,李世民心中不禁生出了些許疑問。
難道,清朝不是這樣嗎?
......
【大清可不會做那麽多複雜的考量,純玩統治技術。】
【這就好比,一艘船全是窟窿,酷酷往外冒水。】
【在常人看來,這艘船早已千瘡百孔,搖搖欲墜。】
【根本無法在波濤洶湧的大海中航行多久,沉沒不過是遲早的事。】
【結果,它還能堅持著蹦蹦跳跳往前開。】
【這就是因為它的船長有著逆天的駕駛技術。】
【硬是憑借著精湛的技藝,讓這艘本應沉沒的破船繼續航行。】
......
此番言論,無疑是讓清朝之前的所有皇帝都氣得不輕。
這什麽意思?
是說他們的統治技術不行嗎?!
此時,他們皆是重重的哼了一聲。
隨即,繼續向天幕看去。
他們倒是想看看,清朝皇帝的統治技術是如何逆天。
......
【就拿改朝換代來說,明末被大大小小的農民起義,折騰得千瘡百孔。】
【按常理而言,新船長上任,應該在第一時間安撫乘客。】
【漢朝就是如此,秦末時期天下打的混亂不堪。】
【“大饑饉,人相食”,這種慘狀隨處可見。】
【劉邦即使私德再臭,但船長這個崗位,幾千年來都是有口皆碑。】
【懂得要休養生息,也就是輕徭、薄賦、解甲和歸田。】
......
劉邦對視頻中他私德臭,這個說法毫不介意。
而後人說他當皇帝有口皆碑,這讓他的心中格外熨帖。
他吸取秦朝滅亡教訓,實行休養生息。
百姓曆經戰亂,苦不堪言。
國家經濟蕭條,急需恢複發展生產。
於是,他解甲歸田,勸民還鄉,釋奴為民,十五稅一。
他相信,每每朝代更替,新朝的皇帝皆會如此。
安民養民,方能保江山永固,社稷長存。
......
【大清的船長,操作恰恰相反。】
【常言道,新官上任三把火。】
【大清的第一把火,點向了船上所有人。】
【清兵入關的第一件事,不是安撫百姓,不是恢複生產。】
【而是先搞“嘉定三屠”,“揚州十日”。】
【在物理層麵上進行篩選,符合企業文化的乘客。】
【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
【選擇自由,愛留不留。】
......
洪武年間。
朱元璋反複呢喃著:
“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
突然,他似乎是想到了什麽,整個人隨之暴怒。
“怪不得!”
他咬牙切齒地吼道:
“怪不得清朝的漢人,都是那種醜陋至極的禿瓢發型!”
原來是清兵入關時,清兵逼迫的!
他的腦海中浮現出清兵入關時的猙獰的模樣。
那些清兵,手持利刃,滿臉凶狠,逼迫著漢人剃發。
一時間,漢人的哭喊聲、哀求聲交織在一起,響徹雲霄。
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輕易毀傷。
漢人怎麽會同意剃發!
而漢人若是不從,清兵便頃刻間取人性命!
“嘉定三屠”,“揚州十日”。
屍體堆積如山,曾經繁華的揚州城,變成一片人間煉獄。
朱元璋再次怒吼出聲:
“清兵,這是在虐殺!”
......
【有人問,清朝為什麽不效仿漢朝的做法呢?先攢攢口碑?】
【這正是清朝統治技術高超的體現。】
【劉邦和項羽,那是自家爭出來的英雄。】
【劉邦上位,叫順理成章。】
【但大清皇帝,得國不正。】
【攢口碑,哪有“邪修”來得快。】
【不是邪門歪道,而是一種更為激進、直接且高效的統治策略。】
【就拿“削發令”來說,從表麵上來看,是文化衝突。】
【從根本上看,這是一場服從性測試。】
【要麽乘客對新船長的政策全盤接受,要麽就自己跳船滾蛋。】
【待船員和乘客篩選完畢,船長接下來的任務就是挑選得力的水手,來管理船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