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服從性測試
字數:4042 加入書籤
各朝古人都沉默了。
“削發令”,看似很簡單的一個命令。
不關乎賦稅,不關乎土地。
隻是簡簡單單剃個頭發而已。
可是,這對於漢人來說,剃發就等同於要在大清的管製下屈辱的活著。
這對於漢人來說,就是一種精神上的奴役與控製。
清政府正是通過此法,快速對漢人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篩選。
那些反抗、不願剃發的人,被清政府視為潛在的威脅,直接殺死。
而那些選擇順從的人,則是能活下來,成為清朝的臣民。
各朝古人心情頓時沉重無比。
好一招誅心之法!
......
【統治技術的第二招,就是製衡術。】
【人心,是浮動的。】
【服從性測試,管得了一時,管不了一世。】
【如何讓萬民長久順從,坐穩船長的位置,是每一代清朝皇帝窮極一生都要鑽研的終身課題。】
【於是,就形成了兩撥重要的水手,一撥叫滿八旗,一撥叫漢臣。】
【大副和二副互相牽製,彼此製衡,共同監視乘客,防止暴動。】
【如此這般,船長才能在指揮室裏愉快地喝咖啡。】
......
各朝皇帝瞬間就明白了其中的門道。
這是通過分化權力、構建監督體係、利用滿人和漢人的矛盾以及製度設計等種種手段,來實現對朝堂、對民間、對地方,甚至於皇族內部的精準製衡。
如此一來,既能鞏固皇權,又能維持大清的穩定。
此時,他們都在感歎。
清朝皇帝,好一個操盤手!
......
【這裏多說一句,你以為的清朝,是一幫皇室老頑固閉關鎖國。】
【實際上的清朝,是舉全國之力,不讓老百姓和外界有所接觸。】
【但實際上,皇家和外麵交流可頻繁了。】
【康熙和路易十四,就是筆友。】
......
各朝古人有些不認同這個觀點。
皇室老頑固狂妄自大,自認為是天朝上國,才閉關鎖國沒錯。
舉全國之力,不讓老百姓和西方先進的思想有接觸也沒錯。
曾經的清朝,確實和西方交流很是頻繁。
不止康熙河路易十四是筆友。
乾隆和路易十六也是筆友。
但這一切截止於,乾隆收到路易十六被人民推上了斷頭台為止。
乾隆害怕了,害怕清朝的人民知道這個消息,害怕清朝的皇帝也會如路易十六那般身首異處的下場。
但即便如此,乾隆依舊是自負,他能牢牢控製大清的百姓。
所以閉關鎖國,最重要的原因,還是乾隆深入骨髓的自大。
......
【話又說回來,滿八旗,那是華夏的“婆羅門”。】
【他們生來就含著金湯匙,朝廷終身發放俸祿和口糧。】
【出生就入旗,一輩子不上班,不服徭役。】
【在八旗製度的巔峰時期,全國大約有200萬旗人,靠著所有農民養。】
【但是八旗子弟也不是一點事都不做,他們還要忙著當監工。】
【監管天下,防止漢人造反。】
......
乾隆重重地發出一聲冷哼,語氣中滿是不屑。
“元朝有四等人製度,明朝就是個大型“養朱場”。”
“就連國外,天竺也有種姓製度。”
“我大清,不過推行了八旗製度,難道就應該被後人詬病嗎?”
而且,大清是從漢人手中奪取的江山。
防著漢人造反,不是情理之中的事?
......
【漢臣中比較出名的,有耳熟能詳的張廷玉,紀曉嵐,曾國藩,李鴻章等等。】
【他們的職務,就好比水手長,電氣員,工程師之類。】
【一個國家,總需要有人幹活。】
【雖然漢臣比不上八旗子弟生來就口含金湯匙,但努努力,也是有希望走上人生巔峰的。】
【有這樣漢人的成功案例在前,下麵的漢人牛馬也仿佛渾身有勁。】
【這就是清政府統治技術。】
......
乾隆臉上閃過一絲得意之色。
他很是滿意大清的統治技術。
這絕對是封建王朝統治的巔峰之作。
唯有讓每個階層都看見上升的希望,才能保證大清順利統治漢人。
而光是這些製衡術,畫大餅之術,還遠遠不夠。
這隻是針對朝中大臣。
要想大清不出亂子,還得牢牢控製百姓的思想。
朝堂製衡不過治標,思想禁錮方為治本。
......
【人也齊了,破船也開動了,清政府還差一個方向。】
【而他們最終找到的答案,就是天下可亡,但愛新覺羅不可亡。】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他們開始編纂《四庫全書》。】
【這套書的建立,不過是清朝為了補船裱糊的麵子工程。】
【在搜羅書籍的過程中,焚燒無數經典。】
【又借修書之名,大興文字獄。】
【秦始皇焚書坑儒,跟清朝比,那簡直是不值一提。】
【犁地三尺的文化清理,目的是讓所有華夏人老老實實當順民,讓讀書人安安心心做牛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