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白登
字數:5720 加入書籤
“什麽!魏越你和奉先他們早已在白登?!”
聽得魏越的回話,成廉驚得目瞪口呆。
即使有張泛在場,魏越兩條眉毛依然上揚,掩不住的得意:“嘿嘿,還有好多你不知道的哩!”
但想起還有正事稟報,於是魏越強忍住在成廉麵前嘚瑟,心服口服地對張泛回報。
“果然如少君所料!我窩在一草垛中遠遠瞧得明白,在少君你們走了之後,果然有十來騎的鮮卑狗銜尾而去,在找不到少君你們的蹤跡後,那夥鮮卑狗才狼狽而回!”
“然後我帶著幾個賓客遠遠地跟著,發現他們真的往強陰方向去了!”
聽到這裏,成廉哪裏還沒有明白過來!
原來自家少君早有決斷,並沒有在意剛剛這魏子經的小心思,成廉又想到兩處關鍵的地方。
一是鮮卑狗不回彈汗山,往強陰去幹嘛?!
其二則是呂奉先和這魏子經竟然早已等在這白登城,他們不是在馬邑整備郡卒嗎?
成廉到底是個不蠢的漢子,隻是一息之間,便已想通明了!
鮮卑即將大軍南下,而他們襲擊的區域正是強陰一帶!
而自家少君早就有所準備了,掩人耳目之下居然將呂布等人調到了白登。
張泛見成廉恍然之色,也是歉意一笑。
“對不住了子張,原先我想的是等鮮卑果真如我所料一樣行動了,再完全告知你,但沒想到這魏子經這麽急不可耐…”
“少君,小人懂得!”
成廉正色頷首。
稍歇,張泛便讓眾人吃些湯餅果腹暖身,魏越也得了一份,喜不自勝間還低聲向成廉說著什麽“果然少君還是更看重我魏子經和呂奉先幾人”“成廉你要更加上進才行”諸類的話。
張泛聽聞不以為意,連成廉也是如此,隻是低頭喝湯。
若是按照這魏越的比較法,來判斷少君到底更親近何人,那麽無疑是他成廉成子張!
想他成廉自五年前與呂布、魏越、郝萌、曹性、宋憲等諸多鄉人離開五原,依附張家開始,成廉便一直是張泛的貼身侍衛!
隻憑這一點,成廉就不會因為這性格輕浮的魏越的話而氣餒。
雖說魏越一直在他耳畔時不時說起什麽呂布領著郝萌幾人多次與鮮卑人作戰,斬了多少首級之類的話,然後他魏子經也想借此在少君麵前露麵立功。
然而成廉卻始終並不覺得這是多好的事情,即使他也羨慕戰場廝殺的威風凜凜,卻也覺得自家少君無形間在疏遠呂布。
話說前些時間,少君為奉先在軍中謀了一個什長,所說官階不高,手底下隻有區區兩伍,但卻是他們這群五原鄉人中最先出頭的一個。
沒辦法,誰讓呂奉先是他們中武藝最高的那個呢!
成廉也是為呂布高興的,雖然因為跟隨張泛的時間長了,然後他感覺少君似乎不喜奉先,但好歹少君也對奉先抱有厚望,在眾人身前直言呂布必將成為“世之名將”!
......
不久之後,張泛一行人進入了白登城。
一進城,他們就發現城中異樣的氣氛。整個城市仿佛變成了一座軍營,到處都是士卒,他們顯然也是才進城不久,正在忙碌地整理隨身攜帶的武器和裝備。
城門在他們進入後迅速關閉,隻許進不許出,這使得每個人都感到了一股無形的壓力。
孩童和婦孺們也都意識到了即將到來的戰事,但奇怪的是她們臉上並無太多驚懼之色。
張泛又想起了他平日間時不時見到的場景,在這河北的燕趙之地,不管是老弱婦孺,皆是有些武藝傍身的。
張泛看著城中忙碌的人影,感到有些恍惚。
他環顧四周,這座城市對於任何一個通曉曆史的人來說都是如雷貫耳。
白登之圍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裏,雖然現在人們不敢大聲談論這件事,但它的影響卻一直存在。
畢竟是件丟臉的事情。
就在此時,一個似乎是城中吏員模樣的人不知從哪衝了出來,正滿頭大汗地指著大股的漢軍步卒大叫著。
“挨!你們是哪裏來的部曲!我可沒有聽聞郡中有調兵行文,都給我停下...還有你們!怎的還把城門給關上了!快給我打開!我要去郡中稟報長史!”
那人說著還一邊往城門口而去,城門口的士卒見此人官袍在身,而且似乎有理有據,一時之間也拿不準他的路數。
猶猶豫豫間,那大聲叫罵的人居然就要出城了。
騎在白馬之上的張泛全程看著這一幕,看著那人從自己身邊大步向城門口而去,隨後冷笑一聲。
“拿下他!”
身旁的成廉反應極快,聽得自家少君的吩咐也不多想,即刻調轉馬身朝那穿著官袍之人而去。
一旁的魏越緊跟其後,也就在成廉和魏越聽得張泛的命令去拿人時,站在城門口正要往城外而去的男子也是聞的張泛的聲音。
心知不好暴露了,身形不敢懈怠,居然是從身旁尚在呆愣的城門士卒手中奪過一根馬韁,想趁機奪門而逃!
“留他性命!”張泛冷聲道。
成廉得令,由於事情發展得極快,一時之間也沒有弓箭在手,於是便直接抽出身上腰刀,“忽”的一聲徑直朝那人身下甩去。
緊接著,那奪馬之人隻感覺眼前一黑,整個人摔倒在地,竟然是自己剛搶來的馬被身後那莽夫給斬斷了腿!
嗚呼哀哉!
那人正掙紮起身,隨後卻是被另一人提溜了起來。
魏越拎著那人的後衣領走到張泛跟前,成廉也取回了腰刀。
“你是何人?你怎知竇府君不在郡中?嗬嗬!官吏有事稟報上官,調兵這種大事不去找太守,反而去找長史?明明前些日子,王使君才告病,回了家暫且休養!”
“一個好端端的太守你不找,反而要去找一個目前並不管事的長史?恐怕你別有目的吧!所以才在我們剛進城,城門尚未關閉的時候出來鬧事。”
張泛語氣越加森然,那人也從一開始的眼睛不住地打轉,到最後的麵如死灰。
“誒!張少君!張少君!長史叫你過去呢!”
忽而,一個中年文士正急衝衝地往這邊來,口中還不斷呼喊。
“奧,郭公!”
張泛對著來人行了一禮,但還未講話便被拉走,然後直奔白登城中衙署。
郭典是雁門郡長史王澤的幕僚,要說他們兩人其實都有幾個共同特征,一是皆為太原五大姓出身,其二嘛,兩人其實都是四五十歲的老朽,最後也就是最為重要的,兩人與馬邑張氏,或者與他張泛的關係都非同一般。
郭典是郭泰的族弟,王澤是王允的堂兄,而張泛他自己和王允都曾今接受過郭泰的教誨,並且郭泰也對兩人都點評過。
郭泰曾經看到王允感到奇特,評價王允為:“王生一日千裏,王佐才也。”
而不久後郭泰見張泛年紀輕輕,但言語和舉止完全不類俗人,更加張泛對經商有獨道的見解,於是就有了對張泛那句名聲很響的評價。
即所謂“世若安平,則為國之柱石;世若板蕩,則必當世驕雄!”是也。
要知道,當時郭泰郭林宗對張泛的評語一出口,已經穿越了大漢幾年的張泛張少君當即高興得睡不著覺!
郭泰郭林宗何許人也!
那可是與許劭並稱“許郭”,被譽為“介休三賢”之一,被太學生推為領袖,被士人譽為黨人“八顧”之一,被太常趙典舉為有道的大漢名士!
雖說張泛對“國之柱石”與“世子驕雄”的評語實在意外,因為他怎麽感覺這評語與後來的曹操曹孟德如此相像呢!
就在前幾年,厚著臉皮的曹操向許劭許子將求一句評語,得到了那句名傳千古的話“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也是因為此處,曹操也在一定程度上在大漢帝國中揚了名,但張泛可不怕!畢竟他早了許多年就有了郭林宗類似的評語。
他可是有“專利”的!
國之柱石與能臣,驕雄與奸雄!怎麽看都是要打一架的趨勢!如今的人妻曹應該已經在雒陽為官,準備外放一任縣令了。
說真的,張泛真的有一瞬在懷疑郭泰是不是也是穿越過來的!
但總而言之,言而總之!
張泛對郭泰卻是半點心中腹誹也無!有的隻是慢慢的感激!
就連在前些年的建寧一年,郭泰因太傅陳蕃、大將軍竇武謀誅宦官事敗而遇害一事,悲傷而亡後,在那場有近萬人“負笈荷擔彌路,柴車葦裝塞塗”前來送葬的盛況中,張泛本人更是得到了一個郭泰棺槨身旁的絕佳位置。
隻有一個真正的穿越者才會體悟到這大漢中所謂“名聲”的重要性!
如今的小劉備,日後的劉皇叔不也到哪都句句不離“西漢中山靖王劉勝之後”之類的話嗎?
日後的江東猛虎孫堅,不也稱自己家世來自孫武嗎?雖然已經來到這大漢十來載了,張泛也沒有沒查清楚其中的真相。
因此,有了郭泰的作用,張泛從那日起便與並州士人建立起了一層親密的關係!
太原的郭、王等大姓大族,州郡間的地主豪右,無不敞開了胸懷!
這,就是年少時張泛為自己日後建立的政治基礎。
“太祖少時,舉止既露異於人,有非常之誌,泰由是悅之,常引教於左右。其後郭泰以陳蕃、竇武謀誅宦官,悲過既亡,太祖乃躬自負棺槨。人自此稱太祖之行冠絕天下。”——《後晉書》卷1《高祖本紀》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