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盜書(一)

字數:3454   加入書籤

A+A-


    神魔述異誌!
    燕七祖上來自中原,他曾聽祖父說過他們一族來自淮水流域,便逶迤著往北行進,一路尋仙訪道,穿州過府。
    燕七年紀雖小,但自幼修習家傳武道技擊之術,雖然出走時才十三歲不到,一身武技卻練的極好,加之自幼天生神力,雖然身量尚未完全長足,卻在族中頗有小霸王的勇名。所以盡管他們族中也不曾傳授得什麽高深武技,但尋常大漢便是五六個一齊上也未必打得過他,等閑之輩哪裏惹的起他。
    即便是有些凶險,仗著他人小,又伶俐彪悍,倒也每次都能化險為夷。一路行來,對他心性倒是頗有些磨練,如若一直待在家中,放任自流,也許長大了便是一個到處惹是生非的紈絝子弟。但他出來浪跡江湖後,經曆了許多困頓,見識了世間疾苦,心性反而成熟了許多。
    出來這許久,偷帶出來的金銀也早已花的一幹二淨,一路行來,常以漁獵維持生計。他小時候常常隨大人行獵,倒頗有些技巧,也偷盜過好幾家富室大戶。不過他倒不是那種偷錢財去享樂的人,能維持日常用度就行,並不貪圖太多。
    燕七自小受到的教育是修成法術神通,恢複祖上榮光。燕七對祖上榮光沒甚興趣,卻對傳說中的法術神通頗為迷戀,立誌要修成道法神通。祖父在世時曾經跟他說“人若立有大誌,便要在別的欲望上有所節製,免墮其誌。”
    祖父說的燕七也不知道對不對,但祖父一直待他甚好,因此他也一直把祖父的話記在心頭。其實他若是在偷盜富室大戶時見財起意,為貪圖富貴安逸而偷盜錢財,早晚會迷了本心,成為一個慣盜。所以即便是為富不仁之家,他也隻是取了能夠自己用度的錢財就夠了,沒想要借此聚斂錢財,更沒想過要靠偷來的錢財去享受。
    這也是與他生活的環境有關,雖然家族已經沒落,但畢竟從小也是衣食無憂,他誌在修成法術神通,所求者並不在日常享受上,能夠吃飽穿暖便好。
    燕七若是隻顧貪圖享受去偷盜,必然人心不足,說不定案子越做越大,等到啥時候犯下累案名聲在外,以他這小小年紀,沒準哪天就被某個江湖俠士給“除暴安良”了。江湖俠士可不管你是否成年,雖然江湖俠士也多有打家劫舍之舉,但並不妨礙他們“行俠仗義”、“除暴安良”。
    燕七也不在一個地方久待,來到淮水流域時,見這邊道觀寺廟頗為興盛,便投身在一家道觀之中做了個小道童。原本修道之人主要是修自身,隻有修行法門不同而衍生出來的道統門派,並不吸納信眾。
    隻是近幾百年來,從西域傳來一個西方教,也叫佛門。佛門修士卻與其他高高在上的修行之士不一樣,煙火氣十足,廣建寺廟,廣收門徒,廣納天下香火,與塵世中的普羅大眾打成一片。於是中土九州也有不少修道之人有樣學樣,建立起了道派,一方麵吸引修行之輩在興建的道觀中修行,另一方麵也引來不少信眾,賺些香火錢。甚至還有道派在紅塵俗世中建立嚴密組織,發展信徒,試圖建立的太平國度。
    燕七自小生長在南疆蠻越之地,卻從小受中原文化熏陶,語言上倒並無多少生疏之感,隻是他們一族遷離中原已久,部分風俗習慣已經有些不同。但九州大地何等廣闊,十裏不同音、百裏不同俗也隻是常事,似燕七這等人物,走江湖的人中也所在多有,也無甚稀奇。
    燕七在那家道觀中待了數月,卻看不到道觀中人有一星半點修仙煉氣的痕跡,整日裏隻是扶乩捉鬼,賺些糧米錢。
    道觀中的一些道藏也都並非什麽了不得的典籍,多半都是一些教人如何裝神弄鬼的書。甚至好多道人在做法事時念的都是古詩文中的句子,以一種奇怪的語調抑揚頓挫的念出來,聽在尋常人耳中就能給人一種在念法咒請仙做法的樣子,反正人家也聽不清他在念些什麽。
    倒是有些去給人驅鬼治病的道士倒還有些真實功夫,能燒些符水念些咒語,但也不過是一些安神定魄的符咒罷了。尋常人所謂的撞邪和鬼附身,很多都不過是驚了神魂而已,並不是真的有鬼邪,隻需安神定魄就行了。
    燕七一邊跟著道士們測字算卦、捉鬼除妖,沒事時就自己偷偷習練家傳道訣和武技。燕七在家中時也曾習得道法武技,武道技擊方麵,除了有一門戰陣拳法頗為了得外,其他的卻沒什麽稀奇。
    而公孫一族中用於修煉法術神通的根本道訣“太陽真火訣”卻是傳自上古,體係完備,精深奧妙,通過喚醒體內的神魔血脈,煉就神魔分身,以成就長生不死。隻是自太公望祖師代天封神之後,不知道為什麽這門法訣的修習越來越艱難,練成神魔化身的也越來越少,至近代更是罕見,他們這一支都已經數百年沒人修成這門法訣了。
    這門太陽真火訣燕七修煉至今,也是一直未進能喚醒體內的神魔血脈。當然這一關的確很難,而且越來越難,很多修煉此法訣的族人也隻把周身氣脈打通了便算,憑此根基,修習到武道巔峰也就足夠縱橫天下了。
    雖然喚醒神魔血脈的希望不大,但燕七還是勤習不墮,他也沒別的法訣可以習練,倒不如多做嚐試,哪怕失敗次數再多,但隻要他嚐試的次數夠多,總歸他的機緣要勝過其他人的。
    道觀中也就十多個道士,也有武技的,也有會畫符念咒驅鬼,但也並不高深,多數連悟氣階段都未修成,隻是比起常人來還是要氣血旺盛一些而已,一般的鬼魂受不了這血氣衝撞罷了。
    燕七在道觀中蟄伏,離從家中出來已經半年多了,眼看是仙蹤難覓,唯一的收獲是跟著一個老道士給一家富戶驅鬼時,無意中被他進入書房,居然覓得了一冊奇書。
    那一次有一大戶家中有個女兒中了邪,邀請道觀中的道人去家中幫忙驅鬼。燕七因是少年童子身,也就是道人們口所謂的純陽之體,可辟鬼邪,所以道人們都喜歡帶燕七這樣的小道童出去驅邪捉鬼。
    其實那大戶家中女兒隻是見到了什麽邪魅的東西,神魂受驚,並非有妖邪附身,哪裏需要驅鬼,隻要略微安神便可了。
    但去驅鬼的道人卻不會如此說,當然要把情況說的嚴重些,說是有邪物附體,必須做一場法事驅鬼才行。而且這鬼物比較凶厲,做法時必須取雄雞的血噴在符籙上以增強功效,而且一隻雄雞還不夠,必須兩隻。主人當然應允了,畢竟關乎女兒性命。於是安排人捉了兩隻大公雞,準備做法時殺了取血使用。
    當然雞殺了後道人是要帶走敬神的,另外要準備三升米,以及豬肉等祭品,盡量陣仗安排的大一些,這樣才顯得自己既法力高深、又勞苦功高,好多賺些糧米錢。
    當時道人把宅子中的一幹家眷人等都請了出去,說是捉鬼不能有太多人在場,以免惡鬼被驅離小娘子身體後又附身在別人身上,隻留大戶那被“鬼附身”的小女在宅子中。然後就布置一幹儀軌,披上法袍、一手搖鈴、一手持桃木劍,念念有詞,在宅子中四處逡巡,作出一副到處趕鬼驅邪的模樣。
    燕七看的百無聊賴,便在宅子中四處閑逛。偶然進得書房,眼看周圍沒人,便想找找有無什麽奇書。畢竟當時讀書人不多,能有大量藏書的家族更是極為罕見,這樣的往往都藏有許多珍品孤本。即便是同一部書,往往不同的人所藏的版本內容就差異極大。燕七存著這個心思,沒想到這一下居然被他無意中找到一冊奇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