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玄鳥一脈

字數:3477   加入書籤

A+A-


    神魔述異誌!
    老丁見勾起燕七提問,也饒有興致的解說道“這鍾先生說來也是個傳奇人物,他也是臨淮人氏,姓鍾,江湖上都尊稱一聲鍾先生。自幼習得武道技擊之術,後來離家十多年,據說去了海外,二十多年前,消失了十幾年的鍾先生突然歸來,隻是深居簡出,不常見人,某年適逢兵亂,有數百亂兵要血洗鍾家產業,衝進鍾氏莊園後卻一個也沒出來,也無人知曉發生了什麽事,也沒人再能找到那些亂兵了。”
    老丁說到這裏,還故意賣了下關子停嘴不說,想勾起燕七的好奇心主動發問,怎奈燕七卻並不發話,隻是盯著他眼睛。
    老丁尷尬的假裝咳嗽了一聲,說道“後來街坊裏巷中都傳言說那日兵亂時鍾氏莊園傳來一聲巨大聲響,如炸雷一般,那些亂兵多半都被鍾先生用仙術雷法炸成齏粉了吧!隻是後來也沒人見過鍾先生本人了,他們族中倒像是什麽事都沒發生一樣,也沒人提起這事,有人問起,便隻說不知,煞是奇怪。因此有人說鍾先生是去跟神仙學道了,回來後習得法術在身,已經不再是人間手段了,總之各種傳聞,都說的神乎其神的,也不知是真是假。”
    說到這裏,老丁壓低了嗓子湊近燕七附耳道“這一帶有傳言說鍾先生本人在閉關參修不死之術,早就不見外客了。”然後一臉神秘的樣子,給燕七一種除了你我沒有告訴過別人的表情。
    燕七聽了也是一臉驚異的表情,他這倒不是裝出來的,雖然各種神怪故事他自小耳朵都聽出繭來了,好奇還是頗有的,但要是往常讓他對神怪故事有多震驚卻遠遠談不上。
    但如今這一樁卻不同,鍾氏一族是上古聖賢之後,也是自稱是玄鳥苗裔,玄鳥後人能突破境界,對他來說無異於給了燕七一個希望,也就是他祖傳下來的法訣還是有可能修到更高境界的,說不定還是有機會巴望長生不死的一天的。
    雖然老丁說的也不一定是真的,但隻要有一線希望,總歸還是要嚐試驗證一番的。
    燕七之後又旁敲側擊的想了解些關於鍾先生的事跡,老丁卻也所知不多,便轉過話頭問道“聽說臨淮有水運碼頭,非常富庶,我想在臨淮立足,可有什麽門嗎?”
    老丁道“這天下事倒真是無巧不成書,包下我這艘船的周掌櫃,倒是在臨淮頗有些門路,所以他在這淮水之中行商也甚是方便。何況昨天你又搭救了他,隻是你少年人麵嫩,多半不好開口求人,回頭我幫你問問周掌櫃,看能不能幫你在臨淮尋個差事做做,以你的身手和機靈勁,想必是不難的,這個忙,他鐵定會幫你。”
    燕七見老丁如此熱心,忙正容謝過了,不過他身上帶的有金銀,隻想尋個落腳點,不是為了尋個糊口的差事來的,便推說討個差事什麽的可以先緩一緩,等尋到了落腳處再找周掌櫃幫忙不遲。
    老丁似信不信,覺著燕七小小年紀貿然到了陌生地方,未必能自己立足,隻怕是少年人臉嫩放不下身段去求人吧。
    於是老丁又極力勸了燕七幾句,燕七倒是無可無不可,隨口應對幾句就算含糊過去了。
    老丁心裏卻是很是想幫燕七去分說,好見自己人情。
    兩人一邊閑談,一邊麻利的拾掇著手頭野味。不一會便用四根樹幹支了一副木製烤架,把剝了皮的麂子用粗樹枝穿了,架在烤架上緩緩翻轉。
    沒過多久,就有一陣香氣隨著煙塵一起彌漫開來,已是有些熟了,兩人到這時也餓了,一邊有一搭沒一搭的扯著閑話,一邊撒鹽一邊用短刀割那烤熟的肉吃,還趁著添柴的間隙還火堆下的叫花雞挖出來撕扯著吃了。
    不知不覺已是深夜了,老丁吃飽了,每隔一會便往火堆中添些柴,還特地找了些不是太幹的粗樹幹放在裏麵,讓火堆能燒的久些。
    畢畢剝剝的樹枝燃燒的聲音混在一片蟲鳴聲中,偶爾還能聽到一聲夜梟的淒厲叫聲,沒來由的讓老丁有種恐懼感。
    燕七卻是混不在意,他食量頗大,少年人嘴又饞,況且還是長身體的時候,今天肉食頗多,那麂子足有四十斤重,剝了皮去完內髒還有二十多斤。
    這會烤架上還剩下半隻麂子,燕七一邊守著火堆,不時用短刀割下一塊肉送入口中。
    燕七雖已打通主要氣脈,但還未過凝竅、洞真之境,還遠遠談不上辟穀,依舊需要靠口腹之欲來補充自身精元,正是胃口極佳的時候,一頓便是吃個六七斤肉也不算什麽。
    再說少年人嘛,即便是吃飽了,稍事歇息又能再吃。
    若是他始終不能凝煉祖竅識海成功,便不能引天地氣機補益自身,照此下去他若能練到人間武道巔峰,怕是一頓飯吃兩三頭羊也隻是尋常。
    正吃的快意間,燕七偶一抬頭,見遠處林子裏似乎有一對燈籠,不由得吃了一驚。
    待到仔細看時,隨即恍然大悟,一定是他在林中遇到的那隻虎。
    那虎雖然凶猛,但燕七身邊有火堆,無須怕它,也就不去理會了。
    那虎臥在林子中,顯然也是看到了他們二人,隻是一方麵對燕七心存忌憚,另一方麵那火堆更是令它不敢輕舉妄動。
    人之所以為萬物靈長,與獸類最淺顯的區別就是對火的掌握與運用。
    獸類再強,在靈智未開之前是決然不敢親近火源的,隻有一些得了天地靈氣先天就有操控真火之力的神魔,抑或是後天修煉成法力神通的妖獸,這類開啟了靈智的方敢親近和使用火源。
    其實人族誕生的早期也和其它野獸一般,視火為不詳之物,遇見火便會恐懼逃竄,繞火而行,避火而居。
    直到某一天,或許是得到了上天的諭示,或許隻是大腦中靈機的偶然觸發,又或許是神靈降世投生為人所帶來的福祉,人族之中有人掌握了火的用法,並逐漸傳播開來,經過無數代的傳承和演化,人族氣運從此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走向了一條與其它生靈完全不同的道路。
    人族文明的誕生和建立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來源於火,這是人族的機緣與氣運,不是其它獸類可以輕易學步的。
    君不見同為靈長類的猿、猴、猩猩之屬,已經不知曆經了多少劫數都未能形成智慧文明。
    所以,這虎盡管再凶猛,麵對這能操火的人族,都是頗為忌憚,隻能遠遠看著不敢靠近。
    不多時老丁也發現老虎了,唬了一跳,雖然火堆邊頗為安全,但誰知道那大蟲會不會突然發瘋來個火邊取肉。
    那兩盞燈籠亮了一陣,又消失了下去,燕七卻覺得那虎並未走遠。有虎在側,老丁也睡不好,說好和燕七輪流守夜,卻時不時的驚醒,不敢深睡。
    燕七卻不甚需要睡眠,隻在一邊瞑目假寐,實則調理元氣。之前老丁拾得不少幹柴,兩人時不時添把火,維持不滅,也逐漸挨到了天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