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衛國的鶴災:一隻鳥如何導致國家滅亡

字數:6321   加入書籤

A+A-




    通史演義!
    話說衛惠公的兒子懿公,他在周惠王九年繼位,當了九年的國君。他的性格頹廢懶散,不關心國政,最喜歡的是家族中的一種鳥,叫做鶴。根據浮邱伯所著的《相鶴經》所說鶴是陽鳥,但卻在陰處遊玩。它吸收金氣,乘著火精自我修煉。金的數目是九,火的數目是七,所以鶴每七年有一次小變化,十六年有一次大變化,到了百六十年變化就停止了,千六百年後形態就固定了。鶴的體態高尚純潔,所以它的羽毛是白色的。它的叫聲響徹天空,所以它的頭部是紅色的。它以水為食,所以它的嘴巴很長。它在陸地上棲息,所以它的腿很高。它在雲中飛翔,所以它的羽毛豐滿而肉質疏鬆。它的喉嚨很大,可以吐納,脖子很長,可以吸收新的氣息,所以它的壽命無法衡量。鶴行動時一定會依附在水邊,停下來時不會聚集在樹林裏,它是羽族的領袖,是仙家的千裏馬。鶴的優良特點鼻子長、嘴巴短,那麽它就會少眠;腿長、關節疏,那麽它就有更多的力量;眼睛大、眼睛紅,那麽它的視線就更遠;翅膀大、羽毛細,那麽它就更喜歡飛翔;背部像烏龜、腹部像鱉,那麽它就有更好的繁殖能力;前麵輕、後麵重,那麽它就更擅長跳舞;大腿粗、腳趾細,那麽它就更善於行走。
    因為鶴色潔淨、形態清秀,能夠叫聲悅耳、舞姿優美,所以懿公非常喜歡它們。俗話說“領導喜歡什麽,下屬就會跟著學什麽。”因為懿公偏好鶴,所以凡是獻上鶴的人都會得到重賞,獵人們也想盡各種辦法來抓捕鶴獻給懿公。從苑囿到宮廷,到處都養著鶴,數量不止數百隻。後來齊國的高帝曾經寫了一首詠鶴的詩,作為證明“八風舞遙翮,九野弄清音。一摧雲間誌,為君苑中禽。”
    懿公養的鶴都有相應的品位和俸祿高級別的鶴享受大夫的俸祿,次一級別的鶴享受士的俸祿。如果懿公出門旅遊,他的鶴也會按照等級分成隊伍跟隨,乘坐豪華的大軒,擺放在車前,被稱為“鶴將軍”。養鶴的人也有固定的俸祿。懿公從民眾中征收大量財物,用來作為鶴的飼料。然而,當民眾饑寒交迫時,他卻不予以撫恤。
    大夫石祁子是石碏的後代,石駘仲的兒子,他為人忠誠正直,享有盛名。他和寧莊子的名聲一樣,兩人一起掌握國家政治大權,都是賢明的臣子。他們多次向懿公進諫,但都沒有被采納。公子毀是惠公的庶出兄長公子碩和宣薑所生的兒子,也就是文公。毀預感到衛國必定會滅亡,於是借故前往齊國。齊桓公把宗女嫁給了他,他最終留在了齊國。衛國人一直對太子急子之冤感到心懷憐憫。自從惠公複位以來,百姓日夜詛咒“如果上天有知,必定不會讓懿公長久地擔任國君!”因為急子和壽都沒有兒子,公子碩早逝,黔牟也已絕後,隻有毀有著賢德,人們暗地裏將心思寄托在他身上。當懿公失去了治理國家的能力,公子毀被迫流亡他鄉,衛國人民無不心存怨恨。
    自周太王時代起,北方的獯鬻部族就已經逐漸強大,曾經逼迫太王遷都於岐山。等到武王統一了天下,周公南征荊舒,北征戎狄,中原長期得到了安定。但是在平王東遷之後,南方的蠻族和北方的狄族開始頻繁侵擾中原。單說北方的狄族,他們的主人公叫做瞍瞞,率領著數萬弓箭手,時常有侵襲中原的想法。當瞍瞞聽說齊國要討伐山戎時,他憤怒地說“齊國軍隊遠道而來,一定是看輕我們,我們應該先發製人。”於是,他率領兩萬胡人騎兵去攻打邢國,將其國家破壞得殘破不堪。當他聽說齊國計劃救援邢國時,他便轉移軍隊去攻擊衛國。當時,衛懿公正準備乘鶴出遊,突然接到情報說“狄人入侵。”懿公大驚失色,立刻召集士兵,分發武器,準備應戰。然而,百姓們都紛紛逃到鄉村野外,不願意立即投入戰爭。懿公命令司徒拘捕那些逃避戰爭的人。不久,他們抓住了一百多人,詢問他們逃避的原因。這些人回答說“君主有一種物品,足以禦敵,何必需要我們呢?”懿公問“是什麽東西?”這些人回答“是鶴。”懿公驚訝地問“鶴有什麽能力可以禦敵呢?”這些人回答說“既然鶴無法戰鬥,那麽它就是毫無用處的東西,國君花費大量精力去養一些無用之物,這就是百姓不服從的原因!”懿公說“我已經知道我的錯誤了!我願意放生鶴,聽從民意,可行得通嗎?”石祁子說“您應該盡快行動,以免太晚。”懿公果然派人放生鶴,但是這些鶴已經習慣了人們的喂養,一直盤旋在原處,不肯離去。石祁子和寧二位大夫親自去到市場,向百姓傳達衛侯悔過的意願,百姓才開始逐漸聚集回來。這時狄兵已經殺到了熒澤,情況非常緊急。石祁子向懿公報告說“狄兵勇猛,我們不能輕敵,我請求向齊國求援。”懿公說“齊國以前是奉命來討伐我們的,雖然現在退兵了,但我們並沒有去修補關係和感謝他們,他們怎麽可能來幫助我們?還不如一戰,決定我們的存亡!”寧莊子名速說“我請率軍禦敵,您留守後方。”懿公回答說“我不親自出征,恐怕會讓人們不夠用心。”於是,他和石祁子一起授予他們玉玦,代理國政,說“你們可以像我一樣決斷國家大事!”他們兩人也接受了這個任務,發誓忠誠為國,專心致力於守衛國土。懿公還說“國內的事情,全部委托給你們兩位大夫。如果我被狄兵打敗,那就無法回來了!”石祁子和寧莊子都流淚不止。
    懿公安排完畢後,就大規模地集結了車輛和士兵,讓大夫渠孔擔任將領,於伯擔任副將,黃夷擔任先鋒,孔嬰齊擔任後衛。一路上士兵們都在抱怨,懿公夜裏去探查,聽到軍中在唱一首歌“鶴食祿,民力耕;鶴乘軒,民操兵。狄鋒厲兮不可攖,欲戰兮九死而一生!鶴今何在兮?而我瞿瞿為此行!”
    懿公聽了這首歌,感到悶悶不樂。因為大夫渠孔的管理方法過於嚴格,導致士兵們的士氣低落。當隊伍接近熒澤時,他們看到了敵方軍隊有一千多人,左右分散,毫無秩序。渠孔說“人們都說狄人勇猛,其實都是虛名而已!”於是下令擊鼓前進。狄人假裝敗退,把懿公的軍隊引入埋伏圈。突然間,他們齊聲呼哨,發起猛攻,就像天崩地裂一般。衛兵被狄軍分成了三部分,互相無法支援。原本就無心應戰的衛兵,見到狄人如此凶猛,紛紛丟下武器和裝備逃命。結果,懿公被狄軍團團包圍。渠孔說“形勢危急了!請您讓大旗倒下,您穿上平民的衣服下車,或許還能逃脫。”懿公歎道“你們這些臣子如果能來救我,那麽讓大旗作為信號。否則,撤下大旗也沒有用。我寧願一死,來向百姓謝罪!”不久,衛國的前後兩隊士兵都失敗了,黃夷戰死,孔嬰齊自刎而死。狄人的軍隊包圍得更加嚴密。於伯中箭從車上跌落,懿公和渠孔先後被殺,被狄人砍成肉泥,整個軍隊全軍覆沒。髯翁有一首詩說“曾聞古訓戒禽荒,一鶴誰知便喪邦。熒澤當時遍磷火,可能騎鶴返仙鄉?”
    狄人抓住了衛國的太史華龍滑和禮孔,想要殺掉他們。華、禮二人知道狄人信鬼,就欺騙他們說“我們是太史,實際上負責國家的祭祀事務,我們先去為你們向神靈祈求保佑。否則,神靈不會保佑你們,你們的國家也無法維持。”瞍瞞相信了他們的話,於是放他們上車。寧速方穿著戎裝在城牆上巡視,看到單車飛馳而來,認出是兩位太史,非常驚訝,問“主公在哪裏?”他們回答“已經全軍覆沒啦!狄人的軍隊很強大,我們不能坐等滅亡,應該盡快躲避他們的鋒芒。”寧速想打開城門讓他們進來,但禮孔說“我與你一起出去,但不與你一起回來,做人臣子的道義在哪裏?我將去地下侍奉我的君主!”說完,他就拔出劍自刎了。華龍滑說“不能讓史家的譜係失傳。”於是他進了城。
    寧速和石祁子商量後,帶著衛侯的家眷和公子申,在夜裏乘著小車從城東離開。華龍滑抱著典籍跟著他們。城裏的人聽說兩位大夫已經離開,都帶著家人和孩子,跟在後麵逃命,哭聲震天。狄兵乘勝追擊,直接進入了衛城。那些逃跑慢的百姓,都被殺死了。狄兵又分兵追擊。石祁子保護著衛侯的家眷先行,寧速負責斷後,邊打邊撤。跟隨他們逃跑的百姓,有一半都被狄兵殺死了。當他們即將到達黃河時,幸運地得到了宋桓公派來的援軍,準備好船隻,連夜渡過了黃河。狄兵才就此退去,把衛國的府庫和民間儲存的金銀糧食等財物,搶劫一空,破壞了城郭,然後滿載而歸。這些就不再細說了。
    話說衛國的大夫弘演,之前奉命出使陳國,等到他完成使命返回時,衛國已經被狄人滅亡了。他聽說衛侯在熒澤死去,便前去尋找屍體。一路上,他看到骸骨暴露,血肉狼藉,感到非常傷感。當他走到一個地方時,看到一個大旗幟倒在荒野旁邊,弘演說“旗幟在這裏,屍體應該就在附近。”沒走幾步,他聽到了呻吟聲,便上前查看,發現一個年輕的內侍躺在地上,手臂折斷。弘演問那個小內侍“你認識主公死的地方嗎?”小內侍指著一堆血肉說“那就是主公的屍體。我親眼看到主公被殺。因為我的胳膊受傷很疼,不能走路,所以躺在這裏守著,想等到我國的人來了告訴他們。”弘演看著那具屍體,已經破碎不全,隻有肝髒還完好無損。弘演對著肝髒再次拜了拜,痛哭失聲,然後在肝髒前舉行了一次祭祀儀式,就像主公還活著的時候一樣。事情結束後,弘演說“主公沒有人收殮,我就用我自己的屍體做棺材吧!”他囑咐隨從說“我死後,把我埋在樹林裏,等到有新君主的時候,才可以告訴他。”於是,他拔出佩刀,剖開自己的肚子,取出懿公的肝髒,放進自己的肚子裏,很快就斷氣了。隨從按照他的話把他埋葬了,然後用車把那個小內侍載過河去,打聽新君主的消息。
    說到石祁子,他最先扶著公子申登上了船。然後,他們追上了其他人,一起到達了漕邑。在那裏,他們檢查了男女,隻有七百二十人存活下來。真是狄人屠殺過於殘忍,令人悲痛!兩位大夫商量“國家不能一日無君,但是剩下的百姓太少了。”於是他們在共、滕兩個城邑中,每十個人中抽取三個,總共得到四千多人,再加上剩下的百姓,總數達到五千人。他們在漕邑建立房屋,支持公子申成為國君,這就是戴公。宋桓公和許桓公都派人來致唁。戴公之前已經生病了,過了幾天就去世了。於是,人們迅速去到齊國,迎接公子毀繼承了君位。齊桓公說“公子從我國回去,要負責守護宗廟,如果器物不齊備,都是我的過錯。”於是送給他一輛好馬車,五套祭服,牛、羊、豬、雞、狗各三百隻。又送給他夫人一輛裝飾華麗的車子,還有三十匹美麗的錦緞。命令公子無虧率領三百輛戰車護送他。此外,他還送了門材,讓他們建造門戶。公子毀來到漕邑,弘演的隨從和那個斷臂的小內侍都跟著來了,詳細講述了納肝的事情。公子毀先派人準備好棺材,去熒澤收殮屍體。同時為懿公、戴公舉行喪事,追封弘演,提拔他的兒子,以表彰他的忠誠。諸侯們都看重齊桓公的義氣,很多人都來吊唁並贈送財物。這時是周惠王十八年冬十二月。
    第二年春天,正月時,衛國的國君公子毀改年號,稱為文公。他當時隻有三十輛戰車,借住在民間,景象十分荒涼。文公穿著布衣,戴著帛冠,吃蔬菜食物,生活簡樸。他早起晚睡,安撫百姓,人們都稱讚他賢明。公子無虧告別齊國回到衛國,留下了三千名士兵,協助戍守漕邑,以防止狄人侵犯。無虧回到齊國拜見桓公,講述了衛毀剛剛創立國家的狀況,並且提到了弘演為了保護衛國君主而獻出自己納肝的事情。桓公感歎道“即使是無道之君,也有如此忠臣嗎?這個國家的前途還未可知。” 管仲進言“現在留守守衛,會損失民力,不如選擇一個地方建造城牆,一次性解決問題。” 桓公認為這個建議很好,正想邀請其他諸侯一起來參與修築城牆。突然,邢國派人請求救援,說“狄兵又來到我們的國家,我們的力量難以支撐,請求援助!”桓公問管仲“邢國能夠救嗎?”管仲回答道“各個諸侯向齊國效忠,是因為他們相信齊國能夠解救他們的災難。如果齊國不能救衛國,也不能救邢國,那麽霸業就要失敗了!”桓公說“那麽邢國和衛國的危機,哪一個更緊迫?”管仲回答說“等到邢國的危難解除後,再趁機鞏固衛國,這是百世流傳的功業。”桓公說“好。”於是傳令給宋、魯、曹、邾等各國,聯合出兵救援邢國,各國軍隊都在聶北與齊國會合。宋國和曹國的軍隊先到達。管仲又說“狄人正在猖獗侵略,邢國之力還未耗盡,麵對這種猖獗的敵人,我們付出加倍的勞力;去幫助還未耗盡之力的邢國,收獲的功績較少,不如等待。如果邢國頂不住狄人的侵略,一定會崩潰;狄人戰勝邢國後,也一定會疲憊。我們驅趕疲憊的狄人去援助崩潰的邢國,這就是所謂的用力少而收獲多。”桓公采納了管仲的建議,借口等待魯國和邾國的軍隊到達,然後在聶北地區駐紮軍隊,並派遣間諜打探邢國和狄國的攻守情況。史官有一首詩諷刺管仲沒有及時救援邢國和衛國,認為這是霸主為了培養混亂來建立功勳的策略。這首詩是“救患如同解倒懸,提兵那可複遷延?從來霸事遜王事,功利偏居道義先。”
    在三國軍隊駐紮在聶北,大約有兩個月的時間。狄兵攻擊邢國,不分晝夜。邢國的人力耗盡,防線崩潰,逃了出來。情報剛剛傳來,邢國的男女老少,湧向齊軍營地,尋求救援。其中一人哭著倒在地上,他就是邢侯叔顏。桓公扶起他,安慰他說“我援助你們不夠及時,以至於讓你們陷入如此困境,這是我的罪過。我會去請宋公和曹伯一起商議,共同趕走狄人。”當天就撤掉了營地。狄國的君主瞍瞞掠奪了很多財物,已經沒有心思再打仗了。當他聽到三個國家的大軍即將到來,他放了一把火,朝著北方逃離。當各國的軍隊到達時,隻看到了一片火光,狄人已經逃走了。桓公下令撲滅火源,然後問叔顏“這座舊城還能住人嗎?”叔顏回答“大部分逃難的百姓都在夷儀這個地方,我希望能遷都到夷儀,以滿足百姓的願望。”桓公於是命令三個國家各自準備好建築工具,一起修建夷儀城,並讓叔顏住進去。他還為叔顏重新建立了朝廟,增添了房屋,把牛、馬、穀物、絲帛等物品都從齊國運來,充實了整個城池。邢國的君臣們就像回到了自己的國家,歡聲笑語傳遍了整個城池。
    事情完成後,宋國和曹國的君主想要告別齊國回到自己的國家。桓公說“衛國還沒有安定,我們隻是重建了邢國,卻沒有重建衛國,衛國的人會怎麽想我們呢?”其他諸侯說“都聽您的命令。”桓公下令,將軍隊轉移到衛國,要求所有的鋤頭、鏟子等工具都要隨身攜帶。衛文公在遠處迎接。桓公看到他穿了大布做衣服,戴了大帛做頭冠,仍然穿著喪服,就感到非常難過,久久不能平靜。桓公說“我借助大家的力量,想要為您定都,但不知道哪個地方比較吉利?”衛文公回答說“我已經占卜找到了一個吉利的地方,位於楚丘,但是建築城牆的費用,一個剛剛滅亡的國家是無法承擔的。”桓公說“這件事我來承擔責任。”於是當天就下令三國的軍隊一起前往楚丘開始建造工程。又運來門材,重新建立了朝廟,這被稱為“封衛”。衛文公感激齊國再次給予他的國家以新生,所以寫下了《木瓜》這首詩來讚美齊國的恩情。詩中寫道“投我以木瓜兮,報之以瓊琚。投我以木桃兮,報之以瓊瑤。投我以木李兮,報之以瓊玖。”當時人們稱桓公保住了三個瀕臨破滅的國家他為魯國立了僖公,保住了魯國;他為邢國城牆築了夷儀城,保住了邢國;他為衛國城牆築了楚丘城,保住了衛國。由於這三項重大貢獻,桓公被認為是“五霸”之首。潛淵先生讀史詩說“周室東遷綱紀摧,桓公糾合振傾頹。興滅繼絕存三國,大義堂堂五霸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