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從酒色到霸業:齊威王的逆襲之路
字數:10504 加入書籤
再說周安王十五年,魏文侯病重,召世子擊於中山。趙國聽說魏國的世子離開了中山,於是派兵襲擊並占領了中山。從此,魏國和趙國開始有了矛盾。世子擊回到魏國後,魏文侯已經去世,世子擊主持喪事並繼位,這就是魏武侯。他任命田文為相國。吳起從西河來到朝廷,自認為功勞很大,滿心希望能被任命為相國,但當他聽到已經任命田文為相國時,十分生氣,感到很不悅。朝議結束後,吳起在門口遇到了田文,他迎上去對田文說:“你知道我的功勞嗎?今天我想和你談談這個問題。”田文拱手說:“我願意聽你講述。”吳起說:“我帶領著軍隊,讓士兵聽到鼓聲就忘了生死,為國家立下了赫赫戰功,你和我比誰厲害?”田文回答:“我不如你。”吳起又說:“我管理著各級官員,親近百姓,使國庫充實,你和我比誰厲害?”田文回答:“我不如你。”吳起接著說:“我鎮守西河,秦國的軍隊不敢向東侵犯,韓國和趙國都向我國稱臣,你和我比誰厲害?”田文仍然回答:“我不如你。”吳起問:“這三件事情,你都在我之下,然而你的職位卻在我之上,這是為什麽?”田文說:“我確實竊取了高位,對此我深感慚愧。然而,如今新君剛剛繼位,國家麵臨困境,百姓不親近,大臣們還沒有完全歸附。我隻是憑借祖先的功勳和舊交,才得以承擔起這個重任,這或許不是衡量功勞的時候。”吳起低頭深思,過了很久才說:“你說得也對。然而,這個職位最終還是應該屬於我。”有內侍聽到了吳起和田文的對話,報告給了魏武侯。武侯懷疑吳起有怨氣,於是留下吳起不讓他離開,打算另外選拔一個人去鎮守西河。吳起擔心武侯會對自己下毒手,於是逃奔到楚國。
楚悼王熊心生疑慮,對吳起的才能有所耳聞,一見麵就任命他為相印。吳起感激之情溢於言表,決心要為國家富強和軍隊壯大貢獻自己的力量。吳起於是向楚悼王請求說:“楚國地域數千裏,士兵上百萬,本來應該稱霸諸侯,成為世襲的盟主。然而,我們卻無法在各國中居於首位,原因就在於我們養兵的方法錯了。養兵的方法,首先是要充實財力,然後才去使用軍隊。現在,我們的官員過多,充斥在朝廷各個部門;而那些疏遠的家族卻在浪費公款。戰士們僅能維持溫飽,想要讓他們為國家獻出生命,豈不是困難重重嗎?大王如果真的聽從我的建議,裁減冗官,排斥疏遠的家族,把節省下來的財富用來獎勵勇敢的戰士。如果這樣做了,國家的威望還不能提高,那麽我請求接受因我的錯誤建議而受到的懲罰!”悼王采納了吳起的建議。雖然許多臣子認為吳起的言論不可行,但悼王沒有聽從他們的意見。於是他讓吳起詳細製定官製,削減了數百個冗員官員,並且禁止大臣子弟通過謀取私利來獲取祿位。此外,對於公族五世以上的人,要求他們自食其力,與編戶人相等;對於五世以下的公族,根據其遠近程度逐漸減少其賦稅,所節省下來的國賦數額達到了數萬。吳起選取國中精銳之士,日夜進行訓練,審查他們的才能和品德,提供豐厚的廩食,有些人的廩食甚至增加了數倍,士兵們無不爭相勸勉。楚國因此變得強大,威震天下。韓、趙、魏三國,齊國和秦國都畏懼楚國。在整個悼王在位期間,他們都不敢對楚國用兵。等到悼王去世,還沒有來得及安葬,楚國的貴族、外戚和大臣的子弟們因為失去了俸祿,乘機作亂,試圖殺死吳起。吳起逃入宮中,他們持弓箭緊追不舍。吳起知道力量無法抵抗,於是抱住悼王的屍體躲避。那些人紛紛射箭,結果悼王的屍體也被射中了好幾箭。吳起大喊道:“我的死並不可惜,但你們這些大臣對國王的怨恨,竟然連他的屍體都不放過,這是大逆不道的行為,難道你們能逃脫楚國的法律製裁嗎!”說完就斷氣了。那些人聽到吳起的話,都害怕地四散逃跑。世子熊臧繼位,成為肅王。過了一個多月,肅王追究射殺悼王屍體的罪行,讓吳起的弟弟熊良夫率領軍隊,逮捕叛亂者,按照順序處決他們,一共消滅了七十多家。髯翁有詩感歎道:“滿望終身作大臣,殺妻叛母絕人倫。誰知魯魏成流水,到底身軀喪楚人。”還有一首詩,描述吳起抱住悼王屍體以求報仇,即使死後仍有餘智。這首詩是:“為國忘身死不辭,巧將賊矢集王屍。雖然王法應誅滅,不報公仇卻報私。”
話分兩頭。田和自立為齊國的國君,共計兩年就去世了。田和的兒子田午繼位,田午的兒子田因齊繼位。當田因齊即位的時候,正是周安王在位的第二十三年。田因齊自認為自己的國家富有且軍隊強大,看到吳國和越國都自稱為王,且在使者往來時都使用王號,心裏感到不平,於是也僭越稱自己為齊王,這就是齊威王。魏國的國君魏侯罃聽說齊國自稱為王,就說:“魏國為何不能像齊國那樣?”於是也自稱為魏王,這便是孟子所見到的梁惠王。
齊威王登基後,每天沉溺於酒色,喜歡聽音樂,不再關心國家政治。九年時間裏,韓國、魏國、魯國和趙國紛紛起兵來攻打齊國,齊國邊境的將領屢次戰敗。突然有一天,有一位士人前來敲門求見,自稱叫騶忌,是齊國人,擅長彈琴。他聽說威王喜歡音樂,所以特來求見。威王召他入宮見麵,賜他坐下,並讓左右的人擺好桌子,將琴放在上麵。騶忌卻隻撫摸著琴弦而不彈奏。齊威王問道:“聽說你擅長彈琴,我很想聽聽美妙的音樂。可是你現在隻是撫摸著琴弦而不彈奏,是琴不好嗎?還是有什麽不滿足我的地方呢?”騶忌放下琴,端正地回答說:“我所擅長的是琴的道理。至於彈琴的技巧,雖然我也知道一些,但那不過是樂工們的事情,我覺得這不值得讓您來聽。”齊威王說:“那麽琴的道理是怎樣的呢?可以告訴我嗎?”騶忌回答說:“琴,就是禁的意思,是用來禁止淫邪,使人們回歸正道的。古時候伏羲製作琴,長度為三尺六寸六分,象征著一年有三百六十六天。寬度為六寸,象征著天地**。前麵寬後麵窄,象征著尊卑有序。上麵是圓形,下麵是方形,取法於天地。五根弦,象征著五行。大弦象征君主,小弦象征臣子。琴音的緩急決定了清濁,濁音寬而不弛,象征君道;清音廉而不亂,象征臣道。一弦代表宮,二弦代表商,三弦代表角,四弦代表徵,五弦代表羽。文王、武王各加了一根弦,文弦叫少宮,武弦叫少商,這是為了象征君臣之間的和諧。君臣相互理解和支持,政治和諧,治理國家的方法,也不過如此了。”齊威王說:“說得好。既然先生懂得琴的道理,一定也熟悉琴的音律,請先生試著彈奏一曲吧!”騶忌回答說:“我以彈琴為職業,自然對琴音了如指掌;大王以治理國家為職業,難道不應該對治理國家了如指掌嗎?現在大王在治理國家方麵卻沒有取得成效,這與我撫摸琴而不彈有什麽區別呢?我撫琴而不彈,是因為無法滿足大王的期望;大王治理國家卻沒有成效,恐怕也無法滿足萬民的期望。”齊威王吃驚地說:“先生用琴來勸諫我,我已經明白了您的意思!”於是讓騶忌住在右側的房間。第二天,齊威王沐浴之後召見騶忌,與他談論國事。騶忌勸告齊威王要節製飲酒,遠離女色,明辨是非,分別忠誠和奸邪,讓百姓休養生息,教導他們作戰,致力於稱霸天下的事業。齊威王非常高興,立刻任命騶忌為相國。
那時,有一個善於辯論的人名叫淳於髡,看到騶忌輕易地就拿到了相印,心裏很不服氣,於是帶著他的學生們去見騶忌。騶忌對他們非常恭敬。淳於髡神情傲慢,直接坐下,對騶忌說:“我有一個愚蠢的誌向,想向相國您陳述,不知道是否可以?”騶忌回答說:“請說。”淳於髡說:“孩子不能離開母親,妻子不能離開丈夫。”騶忌回答:“我會謹記您的教誨,不敢離開國君的身邊。”淳於髡又說:“用棘木做輪子,塗上豬油,非常光滑,但放到方形的孔中就不能轉動。”騶忌回答:“我會謹記您的教誨,不敢不順應民意。”淳於髡又說:“弓幹雖然用膠粘合,但有時也會鬆開;眾多河流奔向大海,自然而然地匯合。”騶忌回答:“我會謹記您的教誨,不敢不與萬民親近。”淳於髡接著說:“狐皮大衣雖然破舊,也不能用黃狗的皮來補。”騶忌回答:“我會謹記您的教誨,選擇賢能之人,不讓不肖之徒混入其中。”淳於髡又說:“車輪的輻條和車轂如果不精確分寸,就無法製造出車輛;琴瑟如果不調整音律的緩急,就不能演奏出和諧的音律。”騶忌回答:“我會謹記您的教誨,去修訂法令並監督那些奸邪的官吏。”淳於髡無言以對,再次拜謝後離去。淳於髡的弟子們在他離開門後說:“先生初見相國時,為何如此傲慢;現在又再拜而退,為何如此謙卑?”淳於髡回答:“我向他暗示了五次微妙的言辭,相國都能立刻領會並回應,完全理解了我的意思。他真是個大才,我自愧不如!”於是,那些遊說之士聽說了騶忌的名聲,都不敢再到齊國來。騶忌也采納了淳於髡的建議,全心全意地致力於國家治理。他常常詢問:“各個城邑的長官中,誰賢誰不肖?”在同朝為官的人中,無不極力稱讚阿大夫的賢能,而詆毀即墨大夫。騶忌將這些情況報告給威王。威王在不經意間,也多次向左右詢問這個問題,得到的回答大致相同。於是,他暗中派人去調查兩個城邑的治理狀況,並根據實際情況回報,隨後下令召阿、即墨兩位大夫入朝。即墨大夫先來到,朝見威王,但威王並沒有對他說一句話,左右的人都感到驚訝,不解其原因。過了不久,阿邑大夫也到了。威王召集群臣,準備進行獎懲。左右的人心裏暗自猜測,都覺得:“阿大夫這次一定會得到重賞,即墨大夫恐怕要遭遇禍事了。”群臣朝見完畢後,威王召即墨大夫上前,對他說:“自從你到即墨任職以來,詆毀你的言論每天都有。我派人去調查即墨,發現田野得到開墾,人民生活富足,官府沒有積壓的事務,東方因此得以安寧。這都是因為你全心全意治理城邑,不肯討好我的左右親信,所以才會受到詆毀。你是個賢能的縣令!”於是,威王加封即墨大夫一萬戶的封地。然後,威王又召來阿大夫,對他說:“自從你守衛阿地,讚譽你的言論每天都有。我派人去調查阿地,發現田野荒蕪,人民饑寒交迫。以前趙**隊侵犯邊境,你卻不去救援。你隻是用豐厚的禮物和金錢,賄賂我的左右親信,以換取美譽。你的不肖行為,沒有超過你的了!”阿大夫立刻跪下謝罪,請求改過自新。但威王不理會,叫來武士,準備好大鼎和沸水。過了一會兒,火勢猛烈,湯水沸騰,將阿大夫綁起來投入鼎中。威王又召來平時常讚譽阿大夫、毀謗即墨大夫的左右人,總共數十人,責問他們說:“你們在我左右,我將我的耳目寄托給你們,結果你們私自收受賄賂,顛倒是非,欺騙我。有這樣的臣子,還有什麽用處?你們都準備被烹煮!”眾人都哀求地跪拜,懇求寬恕。威王的怒氣還未平息,他選擇了平時尤為親信的十餘人,按順序將他們烹煮了。眾人都戰栗不已。有一首詩為證:“權歸左右主人依,毀譽由來倒是非。誰似烹阿封即墨,竟將公道頌齊威。”
於是,威王選拔賢能的人才,更換了各郡的守將。任命檀子守衛南城,抵禦楚國;田肹守衛高唐,抵禦趙國;黔夫守衛徐州,抵禦燕國。任命種首為司寇,田忌為司馬。國內得到很好的治理,各國諸侯都畏懼並順服於齊國。威王把下邳封給騶忌,說:“幫我實現心願的人,就是你。”封號為成侯。騶忌謝恩完畢後,又上奏說:“過去齊桓公、晉文公,在五霸中是最為強盛的,原因在於他們尊奉周朝的名義。現在周室雖然衰敗,但九鼎還在,大王為什麽不效法周朝,行朝覲之禮,借機獲得周王的寵愛,以此來統治諸侯,桓公、文公的功業,都不足掛齒了。”威王說:“我已經僭越稱號稱王了,現在去朝見周王,還能稱王嗎?”騶忌回答:“稱王的目的,是為了在諸侯中稱霸,而不是為了壓製天子。如果在朝見周王的時候,暫時稱齊侯,天子一定會高興大王您的謙遜美德,而對您更加寵愛。”威王非常高興。立即命令準備車馬,前往成周,朝見天子。當時是周烈王的六年。由於王室衰微,諸侯已經很久沒有來朝貢了,隻有齊侯前來朝見,宮廷內外都感到歡欣鼓舞。烈王於是拿出寶藏來贈送給威王。威王從周朝回到齊國,沿途上都是讚頌之聲,人們都稱讚他的賢能。
當時的天下,大國有七個:齊國、楚國、魏國、趙國、韓國、燕國、秦國。這七個國家的土地遼闊,兵力強大,實力大體相當。其他國家如越國,雖然也稱王,但國勢日漸衰弱。至於宋國、魯國、衛國、鄭國等,更是不值得一提。自從齊威王稱霸,楚國、魏國、韓國、趙國、燕國五國都臣服於齊國,每次會盟時,都推舉齊威王為盟主。隻有秦國位於西戎,被中原各國排擠,沒有國家與之通好。秦獻公在位時,天降金雨三日。周太史儋私下感歎說:“秦國的土地,原本是周朝分封的,分封五百多年後應當重新統一,出現稱霸天下的君主,以金德統治天下。現在在秦國出現金雨,大概是這個預兆吧?”到了獻公去世,他的兒子孝公繼位,因為不能列於中原諸國而感到羞恥。於是下令招納賢才,發布命令:“所有的賓客和群臣,如果有誰能提出奇計,使秦國強大起來,我將封他為高官,賜予大邑。”不知有多少賢臣來應征,讓我們在下一回中詳細講解。
再說周安王十五年,魏文侯病重,召世子擊於中山。趙國聽說魏國的世子離開了中山,於是派兵襲擊並占領了中山。從此,魏國和趙國開始有了矛盾。世子擊回到魏國後,魏文侯已經去世,世子擊主持喪事並繼位,這就是魏武侯。他任命田文為相國。吳起從西河來到朝廷,自認為功勞很大,滿心希望能被任命為相國,但當他聽到已經任命田文為相國時,十分生氣,感到很不悅。朝議結束後,吳起在門口遇到了田文,他迎上去對田文說:“你知道我的功勞嗎?今天我想和你談談這個問題。”田文拱手說:“我願意聽你講述。”吳起說:“我帶領著軍隊,讓士兵聽到鼓聲就忘了生死,為國家立下了赫赫戰功,你和我比誰厲害?”田文回答:“我不如你。”吳起又說:“我管理著各級官員,親近百姓,使國庫充實,你和我比誰厲害?”田文回答:“我不如你。”吳起接著說:“我鎮守西河,秦國的軍隊不敢向東侵犯,韓國和趙國都向我國稱臣,你和我比誰厲害?”田文仍然回答:“我不如你。”吳起問:“這三件事情,你都在我之下,然而你的職位卻在我之上,這是為什麽?”田文說:“我確實竊取了高位,對此我深感慚愧。然而,如今新君剛剛繼位,國家麵臨困境,百姓不親近,大臣們還沒有完全歸附。我隻是憑借祖先的功勳和舊交,才得以承擔起這個重任,這或許不是衡量功勞的時候。”吳起低頭深思,過了很久才說:“你說得也對。然而,這個職位最終還是應該屬於我。”有內侍聽到了吳起和田文的對話,報告給了魏武侯。武侯懷疑吳起有怨氣,於是留下吳起不讓他離開,打算另外選拔一個人去鎮守西河。吳起擔心武侯會對自己下毒手,於是逃奔到楚國。
楚悼王熊心生疑慮,對吳起的才能有所耳聞,一見麵就任命他為相印。吳起感激之情溢於言表,決心要為國家富強和軍隊壯大貢獻自己的力量。吳起於是向楚悼王請求說:“楚國地域數千裏,士兵上百萬,本來應該稱霸諸侯,成為世襲的盟主。然而,我們卻無法在各國中居於首位,原因就在於我們養兵的方法錯了。養兵的方法,首先是要充實財力,然後才去使用軍隊。現在,我們的官員過多,充斥在朝廷各個部門;而那些疏遠的家族卻在浪費公款。戰士們僅能維持溫飽,想要讓他們為國家獻出生命,豈不是困難重重嗎?大王如果真的聽從我的建議,裁減冗官,排斥疏遠的家族,把節省下來的財富用來獎勵勇敢的戰士。如果這樣做了,國家的威望還不能提高,那麽我請求接受因我的錯誤建議而受到的懲罰!”悼王采納了吳起的建議。雖然許多臣子認為吳起的言論不可行,但悼王沒有聽從他們的意見。於是他讓吳起詳細製定官製,削減了數百個冗員官員,並且禁止大臣子弟通過謀取私利來獲取祿位。此外,對於公族五世以上的人,要求他們自食其力,與編戶人相等;對於五世以下的公族,根據其遠近程度逐漸減少其賦稅,所節省下來的國賦數額達到了數萬。吳起選取國中精銳之士,日夜進行訓練,審查他們的才能和品德,提供豐厚的廩食,有些人的廩食甚至增加了數倍,士兵們無不爭相勸勉。楚國因此變得強大,威震天下。韓、趙、魏三國,齊國和秦國都畏懼楚國。在整個悼王在位期間,他們都不敢對楚國用兵。等到悼王去世,還沒有來得及安葬,楚國的貴族、外戚和大臣的子弟們因為失去了俸祿,乘機作亂,試圖殺死吳起。吳起逃入宮中,他們持弓箭緊追不舍。吳起知道力量無法抵抗,於是抱住悼王的屍體躲避。那些人紛紛射箭,結果悼王的屍體也被射中了好幾箭。吳起大喊道:“我的死並不可惜,但你們這些大臣對國王的怨恨,竟然連他的屍體都不放過,這是大逆不道的行為,難道你們能逃脫楚國的法律製裁嗎!”說完就斷氣了。那些人聽到吳起的話,都害怕地四散逃跑。世子熊臧繼位,成為肅王。過了一個多月,肅王追究射殺悼王屍體的罪行,讓吳起的弟弟熊良夫率領軍隊,逮捕叛亂者,按照順序處決他們,一共消滅了七十多家。髯翁有詩感歎道:“滿望終身作大臣,殺妻叛母絕人倫。誰知魯魏成流水,到底身軀喪楚人。”還有一首詩,描述吳起抱住悼王屍體以求報仇,即使死後仍有餘智。這首詩是:“為國忘身死不辭,巧將賊矢集王屍。雖然王法應誅滅,不報公仇卻報私。”
話分兩頭。田和自立為齊國的國君,共計兩年就去世了。田和的兒子田午繼位,田午的兒子田因齊繼位。當田因齊即位的時候,正是周安王在位的第二十三年。田因齊自認為自己的國家富有且軍隊強大,看到吳國和越國都自稱為王,且在使者往來時都使用王號,心裏感到不平,於是也僭越稱自己為齊王,這就是齊威王。魏國的國君魏侯罃聽說齊國自稱為王,就說:“魏國為何不能像齊國那樣?”於是也自稱為魏王,這便是孟子所見到的梁惠王。
齊威王登基後,每天沉溺於酒色,喜歡聽音樂,不再關心國家政治。九年時間裏,韓國、魏國、魯國和趙國紛紛起兵來攻打齊國,齊國邊境的將領屢次戰敗。突然有一天,有一位士人前來敲門求見,自稱叫騶忌,是齊國人,擅長彈琴。他聽說威王喜歡音樂,所以特來求見。威王召他入宮見麵,賜他坐下,並讓左右的人擺好桌子,將琴放在上麵。騶忌卻隻撫摸著琴弦而不彈奏。齊威王問道:“聽說你擅長彈琴,我很想聽聽美妙的音樂。可是你現在隻是撫摸著琴弦而不彈奏,是琴不好嗎?還是有什麽不滿足我的地方呢?”騶忌放下琴,端正地回答說:“我所擅長的是琴的道理。至於彈琴的技巧,雖然我也知道一些,但那不過是樂工們的事情,我覺得這不值得讓您來聽。”齊威王說:“那麽琴的道理是怎樣的呢?可以告訴我嗎?”騶忌回答說:“琴,就是禁的意思,是用來禁止淫邪,使人們回歸正道的。古時候伏羲製作琴,長度為三尺六寸六分,象征著一年有三百六十六天。寬度為六寸,象征著天地**。前麵寬後麵窄,象征著尊卑有序。上麵是圓形,下麵是方形,取法於天地。五根弦,象征著五行。大弦象征君主,小弦象征臣子。琴音的緩急決定了清濁,濁音寬而不弛,象征君道;清音廉而不亂,象征臣道。一弦代表宮,二弦代表商,三弦代表角,四弦代表徵,五弦代表羽。文王、武王各加了一根弦,文弦叫少宮,武弦叫少商,這是為了象征君臣之間的和諧。君臣相互理解和支持,政治和諧,治理國家的方法,也不過如此了。”齊威王說:“說得好。既然先生懂得琴的道理,一定也熟悉琴的音律,請先生試著彈奏一曲吧!”騶忌回答說:“我以彈琴為職業,自然對琴音了如指掌;大王以治理國家為職業,難道不應該對治理國家了如指掌嗎?現在大王在治理國家方麵卻沒有取得成效,這與我撫摸琴而不彈有什麽區別呢?我撫琴而不彈,是因為無法滿足大王的期望;大王治理國家卻沒有成效,恐怕也無法滿足萬民的期望。”齊威王吃驚地說:“先生用琴來勸諫我,我已經明白了您的意思!”於是讓騶忌住在右側的房間。第二天,齊威王沐浴之後召見騶忌,與他談論國事。騶忌勸告齊威王要節製飲酒,遠離女色,明辨是非,分別忠誠和奸邪,讓百姓休養生息,教導他們作戰,致力於稱霸天下的事業。齊威王非常高興,立刻任命騶忌為相國。
那時,有一個善於辯論的人名叫淳於髡,看到騶忌輕易地就拿到了相印,心裏很不服氣,於是帶著他的學生們去見騶忌。騶忌對他們非常恭敬。淳於髡神情傲慢,直接坐下,對騶忌說:“我有一個愚蠢的誌向,想向相國您陳述,不知道是否可以?”騶忌回答說:“請說。”淳於髡說:“孩子不能離開母親,妻子不能離開丈夫。”騶忌回答:“我會謹記您的教誨,不敢離開國君的身邊。”淳於髡又說:“用棘木做輪子,塗上豬油,非常光滑,但放到方形的孔中就不能轉動。”騶忌回答:“我會謹記您的教誨,不敢不順應民意。”淳於髡又說:“弓幹雖然用膠粘合,但有時也會鬆開;眾多河流奔向大海,自然而然地匯合。”騶忌回答:“我會謹記您的教誨,不敢不與萬民親近。”淳於髡接著說:“狐皮大衣雖然破舊,也不能用黃狗的皮來補。”騶忌回答:“我會謹記您的教誨,選擇賢能之人,不讓不肖之徒混入其中。”淳於髡又說:“車輪的輻條和車轂如果不精確分寸,就無法製造出車輛;琴瑟如果不調整音律的緩急,就不能演奏出和諧的音律。”騶忌回答:“我會謹記您的教誨,去修訂法令並監督那些奸邪的官吏。”淳於髡無言以對,再次拜謝後離去。淳於髡的弟子們在他離開門後說:“先生初見相國時,為何如此傲慢;現在又再拜而退,為何如此謙卑?”淳於髡回答:“我向他暗示了五次微妙的言辭,相國都能立刻領會並回應,完全理解了我的意思。他真是個大才,我自愧不如!”於是,那些遊說之士聽說了騶忌的名聲,都不敢再到齊國來。騶忌也采納了淳於髡的建議,全心全意地致力於國家治理。他常常詢問:“各個城邑的長官中,誰賢誰不肖?”在同朝為官的人中,無不極力稱讚阿大夫的賢能,而詆毀即墨大夫。騶忌將這些情況報告給威王。威王在不經意間,也多次向左右詢問這個問題,得到的回答大致相同。於是,他暗中派人去調查兩個城邑的治理狀況,並根據實際情況回報,隨後下令召阿、即墨兩位大夫入朝。即墨大夫先來到,朝見威王,但威王並沒有對他說一句話,左右的人都感到驚訝,不解其原因。過了不久,阿邑大夫也到了。威王召集群臣,準備進行獎懲。左右的人心裏暗自猜測,都覺得:“阿大夫這次一定會得到重賞,即墨大夫恐怕要遭遇禍事了。”群臣朝見完畢後,威王召即墨大夫上前,對他說:“自從你到即墨任職以來,詆毀你的言論每天都有。我派人去調查即墨,發現田野得到開墾,人民生活富足,官府沒有積壓的事務,東方因此得以安寧。這都是因為你全心全意治理城邑,不肯討好我的左右親信,所以才會受到詆毀。你是個賢能的縣令!”於是,威王加封即墨大夫一萬戶的封地。然後,威王又召來阿大夫,對他說:“自從你守衛阿地,讚譽你的言論每天都有。我派人去調查阿地,發現田野荒蕪,人民饑寒交迫。以前趙**隊侵犯邊境,你卻不去救援。你隻是用豐厚的禮物和金錢,賄賂我的左右親信,以換取美譽。你的不肖行為,沒有超過你的了!”阿大夫立刻跪下謝罪,請求改過自新。但威王不理會,叫來武士,準備好大鼎和沸水。過了一會兒,火勢猛烈,湯水沸騰,將阿大夫綁起來投入鼎中。威王又召來平時常讚譽阿大夫、毀謗即墨大夫的左右人,總共數十人,責問他們說:“你們在我左右,我將我的耳目寄托給你們,結果你們私自收受賄賂,顛倒是非,欺騙我。有這樣的臣子,還有什麽用處?你們都準備被烹煮!”眾人都哀求地跪拜,懇求寬恕。威王的怒氣還未平息,他選擇了平時尤為親信的十餘人,按順序將他們烹煮了。眾人都戰栗不已。有一首詩為證:“權歸左右主人依,毀譽由來倒是非。誰似烹阿封即墨,竟將公道頌齊威。”
於是,威王選拔賢能的人才,更換了各郡的守將。任命檀子守衛南城,抵禦楚國;田肹守衛高唐,抵禦趙國;黔夫守衛徐州,抵禦燕國。任命種首為司寇,田忌為司馬。國內得到很好的治理,各國諸侯都畏懼並順服於齊國。威王把下邳封給騶忌,說:“幫我實現心願的人,就是你。”封號為成侯。騶忌謝恩完畢後,又上奏說:“過去齊桓公、晉文公,在五霸中是最為強盛的,原因在於他們尊奉周朝的名義。現在周室雖然衰敗,但九鼎還在,大王為什麽不效法周朝,行朝覲之禮,借機獲得周王的寵愛,以此來統治諸侯,桓公、文公的功業,都不足掛齒了。”威王說:“我已經僭越稱號稱王了,現在去朝見周王,還能稱王嗎?”騶忌回答:“稱王的目的,是為了在諸侯中稱霸,而不是為了壓製天子。如果在朝見周王的時候,暫時稱齊侯,天子一定會高興大王您的謙遜美德,而對您更加寵愛。”威王非常高興。立即命令準備車馬,前往成周,朝見天子。當時是周烈王的六年。由於王室衰微,諸侯已經很久沒有來朝貢了,隻有齊侯前來朝見,宮廷內外都感到歡欣鼓舞。烈王於是拿出寶藏來贈送給威王。威王從周朝回到齊國,沿途上都是讚頌之聲,人們都稱讚他的賢能。
當時的天下,大國有七個:齊國、楚國、魏國、趙國、韓國、燕國、秦國。這七個國家的土地遼闊,兵力強大,實力大體相當。其他國家如越國,雖然也稱王,但國勢日漸衰弱。至於宋國、魯國、衛國、鄭國等,更是不值得一提。自從齊威王稱霸,楚國、魏國、韓國、趙國、燕國五國都臣服於齊國,每次會盟時,都推舉齊威王為盟主。隻有秦國位於西戎,被中原各國排擠,沒有國家與之通好。秦獻公在位時,天降金雨三日。周太史儋私下感歎說:“秦國的土地,原本是周朝分封的,分封五百多年後應當重新統一,出現稱霸天下的君主,以金德統治天下。現在在秦國出現金雨,大概是這個預兆吧?”到了獻公去世,他的兒子孝公繼位,因為不能列於中原諸國而感到羞恥。於是下令招納賢才,發布命令:“所有的賓客和群臣,如果有誰能提出奇計,使秦國強大起來,我將封他為高官,賜予大邑。”不知有多少賢臣來應征,讓我們在下一回中詳細講解。(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