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項伯退敵回吳中 往事回首悟前非
字數:2115 加入書籤
qzone.io,最快更新西楚帝國 !
垓下一役,項莊戰死,鍾離昧為韓信所摛,季布身受重傷,而項伯率殘餘五千人馬從魯城出發迂回繞道返還江東。
項伯是忌恨過項羽的。武信君項梁戰敗身亡定陶,按嫡庶尊卑講繼承項梁大業的人應該是他項伯,但是論軍功和人心所向他都遠遠輸給了自己的侄兒項羽,項羽繼承項梁大業倒成了眾望所歸。誰能理解項伯的尷尬?到最後,他也想通了,隻要這天下是他項氏的,誰主誰次又有什麽關係?也算是他有自知之明吧。他也不再因此事惱怒項羽,遂盡心輔佐項羽。
項伯的心情是難以言喻的:
鴻門晏上,項莊舞劍,意在沛公,他卻拔劍對舞,更甚至拿身體遮護劉邦;項劉廣武對峙,他力勸項羽放棄烹殺劉邦家小。他雖有庇漢之心,但也不敢公然叛楚。五年的漢風楚雨,漢軍勢力漸強,楚軍勢力漸弱,如此下去,漢王必得天下,待漢王得天下之日,必是誅他項氏九族之時,他豈可不未雨綢繆早作打算?項伯也不是糊塗之人,隻要劉邦記他這份恩德,日後也不會太難為他。他項伯盡全力保項氏後人,日後下黃泉見到列祖列宗,也算有所交待。
若最後真是劉邦得了天下,自己也算是葬送項家天下的凶手。他也明白自己將會被後人所非議,甚至被詬病為第二個伯嚭也是有可能的.即便能用侄兒的鮮血換取王候之位,也不過是苟延殘喘罷了。伯嚭何嚐得到好下場。
話說回來,隻要侄兒項羽一日還沒有敗亡,他項伯就必須與侄兒同一陣營。
戰爭讓項羽失去了太多的親人。項伯的歸來,讓項羽深感安慰。對於這個身在楚營心在漢的季父,項羽對他尤其寬容。項伯往日的某些行為,項羽雖看在眼裏,但從無半點責罰。項伯再糊塗,終究是他的四叔。狡兔有三窟,不過都是給自己留退路罷了。
夜清寒,項羽並未就寢,命人搬了把將軍椅置於帳前,他率性半躺,一個人默默無語地望著黑夜中的殘月,滿心悲涼。
月如鉤。
他思緒萬千,在想自己的出路,逆境中的崛起。要打造一支鐵甲雄師絕非旦夕之間可以。如今再對付劉邦,隻能智取為上,不可力拚啦!他想過分化劉邦的陣營,讓他們成為一盤不攻自破的散沙,可自己似乎己經失去了籌碼。是的,自從鴻溝議和,他便失去了對天下局勢的掌控,不再是以前那個霸天下、臣諸侯的西楚霸王了。
他是個貴族,更是個君子,一生與人較量都是光明磊落,然而君子卻輸給了小人。論勇武,他縱橫天下所向無敵;論政治才華,他也不輸張良陳平。他從來都很相信自己。
在亂世,他覺得一個武將重要過一個謀臣十倍百倍,所以他重武將,輕謀臣。
他這一生與秦、齊、漢戰,曆經七十餘戰,破敵百萬,所戰者皆破,所擊者皆服,屠城坑卒殺人無數。曾經那麽不可一世的他,最後卻失敗了,他在尋找失敗的原因?按理說,他的軍事戰略完正是正確的,隻是戰略保障能力太弱了。他進兵滎陽,無人可以守住糧道;他回師彭城,也無人替他守住滎陽。
他想起劉邦,咬牙切齒的恨。項羽寧負天下也不曾負他劉邦,先是心慈手軟放過了他,後又太過遵守遊戲規則輕信錯縱了他。說到底還是劉邦負了項羽。
他懷念範亞父,也終於能明白範亞父的一片苦心。若是範亞父還在身邊,他大概不會輸的如此狼狽。他後悔氣得範增離去害他病死途中。
在項羽的心中,他的叔父項梁是他心中的英雄。可惜他來不及告訴範增,範增也是他項羽心中的英雄。
虞美人的一縷青絲靜靜躺在項羽的懷中,項羽觸及,淚下沾襟。
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戰爭本與女人無關,在生死攸關之際,他卻沒有保護好心愛的女人,護她周全,這一刻,他覺得自己不配做她的男人。是他項羽誤了虞美人。失去虞美人,是他心中永恒的痛。就算他日再得天下,坐擁後宮三千佳麗也不能彌補這一遺憾!三千佳麗又如何?怎及一個虞美人也。
……
這個晚上,他想了很多很多,失敗讓他比以前更加成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