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戰義昌(二)
字數:6794 加入書籤
刀尖上的大唐!
滄州。
清池。
節堂內,劉守光端坐帥位,身後立著身長七尺的盧文進,下手則是幾位將軍,元行欽這是元從老人,劉化修、周遵業這都是從渝關忠心跟著出來的,楊師侃這是單無敵的舊部,如今也跟了劉二。現場比較紮眼的是趙珽與劉霸。
臨清一敗,劉仁恭主力散盡,止逃出千餘親軍,一路逃散,所存數百而已。倒是劉守文的騎軍相對完整,但是德州大劉戰死,過半願回幽州的跟著李大走了,隻有二三千投了劉二,劉霸就是跟隨劉守光回滄州的一支。
當初離城時留下元行欽看著自家老爹,元哥不負眾望,等劉二回來,也沒讓他老劉泛起什麽浪花。好兒子劉守光回城果斷地給老爹留下一百護衛,後來又將家眷從幽州接來,伺候老父退休榮養。隨他在滄州的近六千騎,以及當初留在城中三千餘,總計近萬眾構就成了如今義昌鎮的牙軍骨幹。
劉守光如願做了一鎮首領,隻因老爹太會做人,與魏博、汴州的關係都勢同水火,於是這兩鎮轉往河中鹽池購鹽,使義昌的一大利源備受衝擊,極大影響了劉二的錢袋子。弄得新一屆劉大帥非常糟心。好在鎮中還有二十餘萬戶一百大幾十萬口,雖然地盤局促,但大部地區未受兵災荼毒,兩稅後還算能夠維持。
至少糧食不缺。
得虧當初禍禍義昌不太得力,否則真是砸了自己的腳丫子。
經過大半年勵精圖治,如今劉守光也集結了三萬軍,可惜大部缺乏實戰經驗,有老兵帶著守城或者還成,出去浪戰,敢用的隻有老班底。
作為夾縫中生存的小藩鎮,劉二危機感很重。目前盧龍肯定不會過來搞他,但南邊朱三哥就不好說了。最近汴軍調動頻頻,始終牽動著義昌眾將的心。老情報趙珽總發言,道“鄆、兗州兵正在向滑州集結,魏兵亦有異動。若是攻澤、潞,魏人似不必出兵,多半要往這邊來。”
擔憂汴兵北上已經半年多了,如今靴子落地,眾將雖不甚意外,也難免感到壓力不小。劉二今日軍議,就是想看看將心如何。
“安德守軍有八千,城中糧草亦足支一歲,器械充沛。”德州的州治安德正與魏博相鄰,若汴、魏聯兵來攻,走安德的可能很大。趙珽繼續介紹,“清池亦須留軍,我軍可以調動者,至多萬五,單獨禦敵恐有不足。”
劉守光道“幽州須有援兵。使者派出了麽?”
“昨日即已出發。”
“還是議議我軍要怎麽打。”唇齒相依這個道理,李大郎不會不懂,劉守光並不擔心幽州不出兵,但具體何時出兵,出多少兵,這就不是他能做主。至少在援兵到來前,自己不能先倒了。“死守定然不成。安德有傅公,再增兵二千予他,其餘步軍均留在清池。我自引萬騎遊弋在外,你等誰願隨我出征。”
當初劉守文所部就有些馬匹,這半年多搜羅全鎮馱畜,又用人口與幽州換了不少,勉強能保證一人有兩匹畜牲。縱然不能如李大那樣浪,因在內線作戰,後勤壓力較小,以鎮中縣城為據點輾轉,亦可一戰。
龜縮不出,從來不是劉將軍的風格。
劉霸一抱拳,道“莫將願隨劉帥左右。”
元行欽等眾將亦皆曰願往。
劉節帥看看很有一股眾誌成城的意思,非常滿意。道“元將軍,這清池我交給你了。”實話實說,除了元行欽,這老巢給誰都不放心。經了李小喜這事,實在是讓他有些心寒。元行欽亦知他心意,躬身領命。
讓別人看家,元哥兒也不放心。
……
魏州。
要說幽州比較慘,但人家畢竟丟人丟在外邊,人是不少死,好在家裏沒打爛,該種地種地,該打糧食打糧食。但魏博不是啊,人沒少死,家裏壇壇罐罐也破了一堆,緩了大半年都還在擦鼻血。此外,為了感謝東平王仗義相助,汴兵的出兵費得出啊,全程管吃管住,最後又送了錢糧三十來萬,這可都是魏人的血汗,想想就心痛。
兩個老夥計推杯換盞,敘說心中苦悶。
史仁遇去年躲在博州不過來,李公佺心裏多少有點不爽,但也不多。而且史仁遇早就道歉過了,確實有難處,貝州殺成那樣,隊伍他也拉不動,搞猛了,他老史都不一定活得下來。這個理由聽起來就很可信。
“史公,東平王此次,你怎麽看?”
史仁遇酒碗放下,一雙眸子綻發出淩厲的目光,道“假道伐虢唄,還能怎樣。”左右張望了一下,似乎在看什麽,其實有根本甚也沒有,“晉王不計前嫌,派了李嗣昭來幫咱,怎麽到城下飯都沒有一口,就給人打發了。好,朱全忠這廝要打義昌,還要咱也出兵。那小畜生願去他自去,反正俺博州一個兵也不出。”
“那時我不是領兵在外麽,小畜生自作主張,我回來跟他理論幾次,你也見了。木已成舟,晉王再難信我了。”這事情說起來李公佺就一肚子邪火,兩頭砌牆,才是魏博的生存之道。但是羅紹威那個小鱉孫來了這麽一手,你讓他李公佺還怎麽搞。不過這次盧龍兵倒是有點出乎意料,主要是李大、鄭二這兩個貨,一個幾乎全殲了李思安,一個活擒了張存敬,所以說這個燕兵就很玄乎,前腳劉仁恭可是才被人家汴兵捶得要死。要說起來,盧龍若是能幫一把手,李公佺是很願意的。河朔三鎮,就應該抱團。
史仁遇臉上浮起壞笑,道“我看未必。”
“我知你意。但此次不同,汴兵數萬已陸續趕來,此時我等若與河東交通……李公佺沒說完,史仁遇就插口道“怎麽,他朱全忠還敢怎麽。哼,豎子以為靠上朱全忠就能翻身了,笑話。咱魏博是這麽好欺負地麽。”
李公佺很想支持史仁遇的豪言壯語,但是,好像魏人就是這麽好欺負。一個魏博武夫出去,那肯定不慫,問題不就在所有武夫湊一塊就不靈麽。揮退左右,李公佺道“請你來,就是想問問北邊,有無消息啊。”
史仁遇道“除了上次甚個五郎過境去汴州,你也見過,一向再無聯絡啦。咳,我還說,怎麽買賣都不做了。要說也是劉仁恭造孽,那黑廝在貝州轉一圈,除了帶走個張存敬吃了幾口糧,還是很講義氣。這不還是聽你所說呢。”
李公佺認認真真看這個老夥計半晌,想要分辨出此話的真偽,除了一臉真誠,什麽也沒看到。但是敢信麽?道“史公,莫小覷了朱全忠這廝,數萬大軍過境,不是小事。若你有那邊消息,千萬你我要精誠團結呀。”
“哎,你這話怎說。我你還不信麽。我與那邊交情不多,全是十三郎牽線。要麽將他叫來問問。或者他所知多些。”
李公佺道“不必。那你怎說一兵不發,有何依憑啊。”
“哦,這個。”史仁遇腦門一拍,道,“那小畜生願去他自去麽,你我謹守城池,朱全忠還真來打咱啊。他敢動手,咱就敢向晉王搬救兵。這不就又又續上了麽。晉王大人大量,一準能來。”
李公佺心說你是越老越糊塗了吧。“史公,這可兒戲不得。”
史仁遇道“我沒有兒戲啊。對,我說漏了。還可以向盧龍請援兵麽。”
“哎!”李公佺都被說啞了。
看他明顯不開竅,史仁遇道“莫看這李正德治鎮日短,但是深得人心呐。據聞,此次死難軍屬皆有官吏登門發下撫恤,雖沒能一次發足,那也給了不少,又是贈匾又是立牌坊,還免稅減稅怎麽。人是劉仁恭害死,如今他肯認賬,大得軍心民心啊。山北胡兒有擾民者,也是說殺就殺。”
“這些我知道。但他人少啊,西邊還得防河東,能動多少兵?再說,咱這兒跟汴州挨著,有些事也不可做絕。”李公佺繼續跟史仁遇玩欲擒故縱,套他的話。不過,對於盧龍,李公佺也是有所顧慮,主要是盧龍畢竟傷筋動骨了。魏博去年損失多是民人,武夫損傷不大,盧龍正好相反,此中差異,不可以道裏計。
史仁遇道“那是不能。不過我觀晉王亦非短視之人。方今天下,東平王頗類曹公,已是一家獨大,若盧龍來救,獨眼龍應不會拆台。”李公佺凝眉不語,史仁遇又道,“李思安說,去歲李縣男來了二萬多人,哪怕此次幽州隻來一萬呢,這不還有劉守光麽。幽州離得遠,他義昌近呐,首當其衝,否則這廝在滄州日日練兵備戰為甚?一萬五二萬至少能有吧。汴兵能有多少?數萬人又不能堆在一處,燕兵馬多。這一路數百裏……說到這裏,史仁遇忽然靈光一現,把大腿一拍道“錯了,該出兵出兵,一萬二萬,還是二萬吧,多些兵免得受人欺負。遇上攻城,應付應付罷了……如此,這般……
李公佺聽了一翹大拇指,呼道“高,實在是高啊!”
史仁遇卻話鋒一轉,手指點著節度府的方向,道“不過這個小畜生,李公,我看還是……
“此事不急。”
……
李留後在潢水陪各部酋豪過完上元節,光化三年的會盟就算勝利閉幕。在燕郡城等了數日,待各部落勇士到齊,便又領著豹騎軍、舅子軍、保定軍、義從軍南下,經傍海道入渝關,萬餘精騎趕在二月底三月初回到幽州。
此時春耕準備開始,農人們已在田間勞作。所以,大軍一進關就走得非常小心,嚴格沿道路行軍,絕不害農。
要說這個軍民魚水情,肯定是過了,但是,總體來說,盧龍兵在鎮內還是有些口碑。去年山北行營入塞,有個別敢胡來的胡兒,都被大帥砍了腦袋做娃樣子,加上這一連串的德政,實話說,盡管時間不長,這位李大帥在鎮內還是很有些威望了。看他數萬兵馬過路,場景壯觀,綿延數十裏,往往一日從早到晚,馬蹄不停,開始時,農人們還湊個熱鬧看新鮮,到後來雙眼麻木,專心種地。
進城就聽說義昌的使者已經來訪幾波,李三郎一一接待過了。雙方議定,從幽州到滄州預設兵站或稱糧台,為大軍南下做好準備,具體動兵,還得等留後回來定奪。所謂兵站或糧台,就是提前在行進道路上囤積糧草軍資,準備薪碳,籌備住宿,這樣軍隊行進就能少攜行李,提高效率。同時,每個兵站亦可備好馬匹,方便往來信使換用,兼有驛遞職能。去歲劉仁恭與後方能夠保持聯係,也是中間設有兵站、驛馬。所以,根據沿途城池、道路狀況,基本按照每五十裏一個,盧龍境內由盧龍辦,義昌境內則由劉守光安排,待李留後回來,已經準備妥當了。
各軍也都勤練不輟。
薊城的州兵,以部分老兵為骨幹,募滿三千,由李崇武親任指揮使,周知裕為副使。射日軍、毅勇軍、鐵騎軍,都已齊裝滿員。李大郎在幽州組織了一次閱兵,就在城南擺下大軍,開放民眾參觀,效果很好。
觀兵結束後,軍隊繼續休整。
三四月盧龍要春耕,汴州難道就不種地麽,就連義昌也得種。反正汴兵不動,就不著急走。一旦大軍出動,就要勞動民夫,對春耕影響太大,而南邊的瀛州、莫州恰恰是盧龍的糧倉。
此次汴軍領兵大將是葛從周。汴兵於四月十日正式出發,經貴鄉匯合了萬餘魏兵,到聊城又有數千魏兵加入,繼續北上。
李留後得信,親率豹騎軍四千、毅勇軍四千二、鐵騎軍一千、保定軍一千、鐵槍都一千、義從軍五千,合計一萬六千餘騎南下。以李崇武、秦光弼等數人守城,除了薊州軍三千,留有射日都四千二、保定軍一千、義從軍三千,另有臨時組織的土團鄉夫、民壯之類,確保幽州安全。
李留後是大約在十六日得到消息,十九日出兵,二十三日到達景城。劉守光得知盧龍出兵,親領二千騎來此迎接。遠望天邊浮塵,小劉大帥悄悄鬆了一口氣,默默道,大李還是講義氣的。
上萬大軍,數萬軍馬,不便入城,直接在城外搭起帥帳。兩位留後把臂進來,一左一右,共坐了主位。張德立在李大身後,鄭二坐在大李下手。劉守光身後站著七尺高的盧文進,氣勢不弱。待眾將落座,李大問“汴兵至何處了?”
劉守光使個眼色,趙珽老漢出班報道“汴兵與魏兵自聊城北上,十九日動身,預計這一二日至安德。”
“有多少兵?”
“汴兵八萬,魏軍二萬,號二十萬。”
好麽,十萬大軍,真是看得起爺爺呀。
“騎軍幾何?”
“尚不清楚。”
李崇文轉向劉守光問道“此來我帶了一萬六千騎,你能出多少?”
劉守光一根指頭邦邦硬,斬釘截鐵道“一萬騎。”
“有多少馬騾?”
“呃,”劉守光遲疑了一下,道,“二萬。”人家問得是馬騾,但他是把驢也算進來了,所以說得有些糾結。
“是老兵麽?”
“有六千老兵。”
李崇文略一沉吟,道“你出八千人。按一二成計算,汴軍當有騎軍八千到萬六,你我兩家過二萬,我軍優勢。況汴騎難以集中使用,隻要打法對,足夠了。我給你帶了五千匹馬,如此,你至少一人有三匹馬騾,便於兩軍協同。”
上來就給馬,義昌軍均覺李留後辦事確實敞亮。劉守光也很會做人,聞言一抬手,道“不白要,糧料我先出了,打完一起算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