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戰昭義,戰(一)
字數:6794 加入書籤
刀尖上的大唐!
感謝大夥的認可,今天接到通知,本故事獲追更總榜第13,加更感謝,請繼續多多支持,謝謝。
……
不管葛從周、張存敬怎樣籌劃,滄州都待不住了。
六月底,天空漸漸放晴。葛從周本想是否再次北上一次看看,萬一抓住李可汗捶一頓也好,豈料昭義風雲突變,晉將李嗣昭再次領軍東出太行山,在邢州以北的內丘,擊破了留守的邢州汴軍,遂圍邢州。東平王於是決定從義昌撤軍,先把獨眼龍摁回去再說。
葛從周遂不遲疑,棄了滄州大營撤退。
聽說汴軍要撤了,李大、劉二都來了精神。東昭義出事兒,這消息他們也知道。於是,李崇文立刻引軍尾隨,二萬餘騎不辭辛勞,跨過永濟渠,狗皮膏藥般吊在汴兵身後。也不打,就看著。偶爾出個數千騎追近些挑戰一番,汴軍遊騎但凡跑慢兩步就遭毒手,但也絕不靠近,不給對方反咬一口的機會。傷害不大,但是給汴兵惡心夠嗆。
倒不是李可汗瘋了,實在是前麵被汴兵壓得喘不過氣,得搞點事情,提振一下軍心。鄭哥技癢,親領毅勇軍千騎在前遊蕩。左邊數裏外是掃剌,應該叫李紹威的鐵騎軍,右側不遠,是李正生麻利親領的一千保定軍,身後還有薛阿檀的鐵槍都。這個組合非常陰險,汴軍人多,他們就散,汴騎一旦落單就遭毒手。
李思安與另一位騎將出身的氏叔琮有次沒忍住,近三千騎追老黑走遠了,被鐵騎軍、保定軍分了心神,沒注意鐵槍都這幫殺才,鄭哥一個回馬槍,與薛阿檀一前一後斬了不少人頭,折磨得這兩位一點脾氣也無。謝彥章護糧時吃過虧,這次比較小心,隻要鄭哥他們不去突擊步軍大隊絕不出手,就躲在步軍身側苟著,叫屠子哥無從下嘴。
“鄭頭,這小子滑了,不來呀。”負責誘敵的大寨主幾經挑逗,敵軍愣不上鉤,多少有點挫敗。小屠子發發狠道“耶耶,敵軍人少,俺去突一陣看看。殺他個人仰馬翻。”這次跟著老爹出來,小屠子斬獲不小,尤其前兩日打李思安,刺落一個親兵,非常得意。
據說那是踏白都,是汴騎精銳!
屠子哥遠望汴軍大隊距離不遠,狠心打消了去浪的衝動。
如此南行二百裏,汴兵一路退過長河,進入魏博界。鄭哥跟在後頭直追到武城才回轉,在長河縣城郊歇宿。從前隨李三南下魏博賣鹽那次,他曾路過此地,雖是小城,但因緊鄰永濟渠,亦稱繁華。去年李思安破城,百姓或逃或死,幾近絕戶,今年又被葛從周大兵過境,直如鬼蜮,盧龍的殺才們都不想進城的那種。
匆匆歇宿一夜,繼續北歸,二日後到達清池。
李崇文部已經先一日抵達,待鄭守義回來,劉守光在城中置酒勞軍。此次頂住汴軍,闔城歡慶,連劉仁恭都來出席,開心跳舞。
再一日,盧龍軍離城北歸。義昌損失慘重,實在是招待不起盧龍的大爺們了。而且東南尚有部分縣鎮未受戰亂波及,劉守光著急去看收成。李留後答應,回鎮點算糧食,今年橫豎要給義昌輸一把血,否則真挺不過去。
大李並未直接退回幽州,而是在瀛州的州治河間休整。
夏收在大雨前幾乎完事,但秋糧還有些時日,頗受了這場大雨的侵害。李大郎要親自看看情況,有一點是一點吧,他還得養兵、撫民,得幫扶劉二。李崇文天天下地頭,盼著秋糧早日入倉早日消停。汴兵暫時看著平靜,但隻有傻子才會以為就此風平浪靜。
朱全忠,就是當世曹公啊。
曹操幹什麽了?能放過河北麽。
這日鄭哥也被拉著跟隨,站在田壟上,看農人們頂著烈日勞作。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就讓老黑想起了那年在平州,母大蟲胡鬧,自己被拉去地頭訓話。一晃數載,真是滄海桑田。
“明日,你隨我回幽州。”
忽然聽李大冒了這麽一句。“怎麽就走。不等秋糧了麽?”盧龍全鎮在籍二十多萬三十萬戶不到,瀛、莫兩州就占了十六七萬戶,一半還多,不容有失。李崇文言猶在耳,怎麽就走?鄭哥不是很能理解。
李崇文道“晉王使者到薊城了,我要親去,你也來。”見這黑廝站在距離自己兩步開外,大李招招手,道,“躲那麽遠怎麽?近些來。”
盡管李崇文對自己一如既往,但老鄭看這位老上官確實總覺心虛。自己跟薩仁那那點事,他究竟知道多少。掃剌這廝不會把妹妹賣了吧。其實老黑自覺也沒幹什麽,就是虛。也不知道虛什麽。向前湊半步,看大李目色不善,又湊半步。
李崇文哪有心情猜測這廝那點狗屁倒灶的事情,沒好氣道“晉王……剛開個口就有點說不下去,內心仿佛在做著激烈的掙紮。鄭哥眨巴著大眼睛,等了片刻,他才又道“曉得如今是何等局麵吧。”軍士們閑來無事,除了胡說打屁,其實也能幹些正事,比如研究一下世界局勢。鄭哥與手下們也曾多方探討過,得出了許多真知灼見。
李崇文很好奇這黑廝的嘴裏能吐出什麽牙來。“你說說。”
屠子哥攥著拳頭道“朱全忠那廝不讓咱活啊。”
還行。李崇文輕拍這黑廝肩頭,道“此前,我欲與汴州敦睦,奈何東平王誌在兼並河朔,亡我之心不死。此次魏博與義昌損失最重。未來數載,汴兵隻怕會不斷北上,借口打盧龍、打義昌,削弱魏博,當然,有機會肯定不會放過你我。魏博上下爛透了,毫無希望。魏博之後便是成德。成德有錢有兵,奈何王鎔不是雄主,我聞這廝整日在榻上耕耘,哼。汴州勢大,河東、河北式微,盧龍獨木難支。晉王之意我已知之,當也想與我守望相助。隻是,你也了解晉王脾性……你今夜寫封信,親筆寫,明晨給我。不用寫其他,隻敘敘舊情即可,唯署名要以李存義。明白?”
形勢遠比表麵看著凶險。
若非這場突如其來的大雨,葛從周隻需再走兩步,打爛了瀛州這十萬戶,今冬他真得喝風。果真如此,就隻能放棄瀛、莫,將百姓向北安置。南下前,李大郎已安排李承嗣抓緊控製遼水兩岸,那邊地是不缺,倒是安頓得下。可是真走到這一步,損失就太大了。
十幾萬戶,近百萬口,怎麽遷啊。
此次幸虧天降大雨,躲過一劫,但不能回回指望老天爺幫忙吧。這陣子大李也在琢磨怎樣跟幹爹談談,但他做賊心虛,沒想好怎麽開口,結果晉王使者先來了。按理說,河東、盧龍是難兄難弟,但明顯河東的地理要比自己強,那邊有山河險固,守住幾個山口汴兵就打不進去。自己不成啊,放眼望去,一馬平川,想關門都找不到門在哪裏。
河北這個地形,讓人蛋疼。
看鄭守義黑臉發紅,李崇文道“一封信,又不要你去河東磕頭。”李崇文願意麽,他也難過,就為這個幹爹,自家老父打他多少次了。他從來就看不上河東這夥子殺才,結果自己要認了獨眼龍做幹爹,這事兒他自己都惡心。可是人在矮簷下,你不認不行啊。而且,嗯,其實還是撈了不少好處。
嘿,沒法說。這就是陰差陽錯吧?
跟了李大郎多年,屠子哥對他算是比較了解,知道不到萬不得已也不會如此。自我鬥爭了片刻,鄭老板橫下一條心,道“好,我寫。”
不就是逗逗獨眼龍玩兒麽,誰怕誰呀。
……
幽州。
從瀛、莫發出的糧船,沿滹沱水順流而下,向北、向東,匯入永濟渠北段,再沿桑幹河逆流而上,駛抵薊城南郊,再轉糧車運入大倉。張承業站在城頭,看著腳下的糧車通過城門,心中所想卻是河東的凋敝。正所謂病去如抽絲,亂了二十年,他何德何能藥到病除?也隻能慢慢休養。
幹兒子張忠躬身侍立一旁,他是今年李大南下時到的幽州。這幾日負責陪伴、引導張承業在城中活動,不遠處立著一將,正是周知裕,負責保護張承業的安全。李三郎說得清楚,他隻需負責保衛安全,不論張承業要去哪都不要阻攔,隻需每日將其行蹤、言語寫份報告即可。
這事兒五短將軍幹起來就很得心應手。
這幾日張承業在城裏城外轉了不少地方,田間地頭,城中裏坊,軍營也去了。射日軍每日一小操,三日一大操,薊城軍三日一操,都不避他,張監軍甚至跟著軍士們吃了兩頓大灶,足份足量。薊城軍,就是周知裕所部,目前屬於州兵,主要負責日常城門防務,共三千人,可能是盧龍鎮唯一滿編的州兵了。
“李留後明日到?”一隊糧車過盡,張承業道。
張忠恭恭敬敬回答“是。”
“你對李留後有何觀感?”張承業在城中走走看看,這是首次詢問兒子。
小中官道“嗯,兒與留後接觸其實不多。在山北時,他或在軍中,或在各部,在城時日甚少。我與李太公見過一麵,此公曾中過科舉,不知走得誰家門路。後來巢亂時回幽州。對朝廷麽,嗯,是否忠心,孩兒眼拙,瞧不出來。倒是李家三郎,對大唐似頗有,嗯,當初說晉王不可依憑者,便是此子。”
張承業聞言,未置一詞,搖搖頭下城去了。
……
鄭哥連夜憋出一封信交了差,次日便隨李大往幽州疾趕。他二人各領二百騎護衛,大軍則交給張德代管。四百餘騎風馳電掣,兩日後便進了薊城。
“張公一路辛苦。”
入城後,李崇文耐著性子睡了一覺,才來與張承業相見。
鄭守義身著一套黑漆的明光鎧,這是進幽州後所得儀甲。紅漆牛皮甲為底,黑漆魚鱗甲,包金的虎頭抱肚、披膊,黃銅的護心鏡格外光明,鑲金的鳳翅兜鍪,配上黑哥七尺有餘的身高,造型非常威武。
這殿鬥拱飛簷,二哥來過幾次,主要感覺就是廣大。
鄭將軍打量著斜前方的老宦官,五十開外還在奔波,嘖嘖。目測不足六尺身高,非常壯碩,淨麵無須,但是麵色黝黑,這是因為常常下地幹活麽?身著紫袍,頭戴中官烏紗高帽,雙手攏袖,端端正正坐在堂上。身後侍立兩個小中官,李大身後也立了一位,正是監軍張忠。
“留後辛苦。”
李崇文端起茶盞向張承業虛邀一杯,道“張公辛苦。晉王別來無恙。”
“晉王安好。”張承業微笑應答。
“未知晉王勞公遠來,所為何事?”
張承業看看在場諸人,最後回到李崇文身上,道“留後,何必明知故問呢。”大半夜跑回來,要談什麽心裏沒數麽。“晉王已向天子表奏留後為盧龍節度使,想來,敕書不日便到。”
李崇文忙叉手道“謝晉王厚意。”確實是厚意。旌旗我自有之,大半也是氣話,得不到朝廷認可,鎮中上下全都名不正言不順,如今畢竟還是李唐的天下嘛。二哥在旁聽說,都覺吃了一顆定心丸,繼續靜靜聆聽。
張承業頗具磁性的聲音繼續回蕩“劉仁恭不敬天子,留後代之,順天應仁。留後恢複營州,有大功於國朝,晉王亦為留後表奏進爵,請靜候佳音。”
李崇文道“張公欲效孔明故事麽?不必。盧龍不是東吳,河東亦非蜀漢,不過,朱全忠確是當世之孟德。請張公回於晉王,我願與晉王敦睦。不過,若欲以盧龍錢糧養河東兵,恕某斷難從命。諸公抬我出來,咳,張公當知,這盧龍並非我李家私產。”
張承業擺擺手,道“豈能讓留後為難。晉王欲複三州,請留後出兵相助。”
二哥心想,這個要求合理呀。若晉軍能占住三州,盧龍就不是孤軍奮戰了。雖然打也打過,可是從心裏說,屠子哥對晉王還是要親近些。抬眼去看李崇文,聽他問說“晉王欲出兵幾何?”
“李嗣昭引五萬軍,已經東出。”
“已經打過來了?”雖然隔著成德、義武,李縣男其實對河東的動向還是有些了解,之前葛從周南撤,很大原因應該就是這事。當然,自己知道歸知道,裝還是要裝以下的。至於要不要出手,這個倒不用猶豫,如今朱全忠的重點已經轉到河北來了,早打晚打,早晚還要打,那不如出去打,這筆帳很好算。“我軍南下需向成德借道。隻是,張公,自匡籌以來盧龍與成德不睦,奈何?”
張承業當然知道李匡威、李匡籌兄弟倆幹得好事,道“勿憂。隻要留後願發兵,借道之事有我。”
大李毫不猶疑道“好!我出兵一萬。隻要成德借道,隨時可以起行。”
張承業微微頷首,跟明白人談事就是簡單。麵上無喜無悲,道“善哉。”肯出兵就行。他知道,盧龍與汴兵才打了數月,能出一萬兵,誠意足夠了。卻聽邊上李崇武道“留後,亦不可負天子厚意。貢獻五萬石鹽何如?”
李崇文會意,道“準備十萬石,六萬石貢獻天子,四萬石給晉王。”營州別的難說,現在是真的不缺鹽。
張承業聞言,雙眸光彩一閃而逝,向李崇文叉手道“老奴,代聖人謝留後厚意。”目光,在李三郎身上多看了一眼。
李崇文這才從懷中取出一封書信,道“張公。此乃我給晉王之私信,煩勞張公轉遞。”這門親,張承業是早有耳聞,沒想到李崇文還認。能屈能伸?接過書信,道“留後放心,家信一定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