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薛小妹新編懷古詩
字數:5269 加入書籤
第二天雪停了,天氣轉晴,吃完飯後,賈母又對惜春說道:“不管冷暖,你要趕緊畫。如果年底之前趕不完,那也要抓緊時間畫。最重要的是,昨天琴兒和丫鬟們畫的梅花圖要一筆不差地照著畫下來,趕緊添上。”惜春聽了,雖然覺得這是一件難辦的事,但還是答應了。
過了一會兒,大家都來看惜春畫畫,隻見她坐在畫桌前,凝視著畫紙出神。李紈笑著對大家說道:“咱們先別說笑了,讓她自己好好想想怎麽畫。昨天老太太叫我們編燈謎,回到家後,我和綺兒、紋兒因為太興奮了睡不著覺,於是我就編了兩個和《四書》相關的燈謎。他們兩個每人也編了兩個。”
眾人聽了,都笑了起來,說:“這倒該做的。先說了,我們猜猜。”李紈笑道:“觀音未有世家傳”,打四書一句。”湘雲接著就說道:“在止於至善。”寶釵笑道:“你也想一想“世家傳”三個字的意思再猜。”李紈笑逼:“再想。”黛玉笑道:“我猜罷。可是“雖善,無征”?”眾人都笑道:“這句是了。”李紈又道:“一池青草草何名?””湘雲又忙道:“這一定是“蒲蘆也。”──再不是不成?”
李紈笑道:“這難為你猜。紋兒的是“水向石邊流出冷”,打一古人名。”探春笑著問道:“可是山濤?”李紈道:“是。”李紈又道:“綺兒是個“螢”字,打一個字。”眾人猜了半日,寶琴道:“這個意思卻深,不知可是花草的“花”字?”李綺笑道:“恰是了。”眾人道:“螢與花何幹?”
黛玉笑道:“妙的很!螢可不是草化的?”眾人會意,都笑了,說:“好。”寶釵道:“這些雖好,不合老太太的意;不如做些淺近的物兒,大家雅俗共賞才好。”眾人都道:“也要做些淺近的俗物才是。”湘雲想了一想,笑道:“我編了一支《點絳唇》,卻真是個俗物,你們猜猜。”說著,便念道:
溪壑分離,紅塵遊戲,真何趣?名利猶虛,後事終難繼。
眾人都不解,想了半日,也有猜是和尚的,也有猜是道士的,也有猜是偶戲人的。寶玉笑了半日道:“都不是。我猜著了,必定是耍的猴兒。”湘雲笑道:“正是這個了。”眾人道:“前頭都好,末後一句怎麽樣解?”
湘雲道:“那一個耍的猴兒不是剁了尾巴去的?”眾人聽了,都笑起來說:“偏他編個謎兒也是刁鑽古怪的!”李紈道:“昨日姨媽說,琴妹妹見得世麵多,走的道路也多,你正該編謎兒。況且你的詩又好,為什麽不編幾個兒我們猜一猜?”
寶琴聽了,點頭含笑,自去尋思。寶釵也有一個,念道:
鏤檀鐫梓一層層,豈係良工堆砌成?雖是半天風雨過,何曾聞得梵鈴聲?
眾人猜時,寶玉也有一個,念道:
天上人間兩渺茫,琅玕節過謹提防。鸞音鶴信須凝睇,好把欷歔答上蒼。
黛玉也有了一個,念道:
騄駬何勞縛紫繩?馳城逐塹勢猙獰。主人指示風雲動,鼇背三山獨立名。
探春也有了一個。方欲念時,寶琴走來笑道:“從小兒所走的地方的古跡不少,我也來挑了十個地方古跡,做了十首懷古詩。詩雖粗鄙,卻懷往事,又暗隱俗物十件,姐姐們請猜一猜。”眾人聽了,都說:“這倒巧!何不寫出來大家一看?”要知端的,且聽下回分解。
於是寶琴便將她所做的十首懷古詩一一寫了出來。眾人圍坐在一起,仔細品味著這些詩句中所蘊含的深刻含義。每一首詩都描繪了一個不同的曆史場景或人物故事,讓人仿佛置身於那個時代之中。眾人紛紛猜測著這些詩句背後所隱藏的俗物是什麽,每個人都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寶釵沉思片刻後說道:“我覺得第一首詩中所描述的應該是一座寺廟。‘鏤檀鐫梓一層層’形容的是寺廟中的木雕工藝精湛;‘豈係良工堆砌成’則暗示著這座寺廟並非由普通工匠所建造;‘雖是半天風雨過’指的是寺廟經曆了無數風雨洗禮;‘何曾聞得梵鈴聲’則表達了作者對這座寺廟的敬仰之情。”
眾人聽了寶釵的解釋後紛紛表示讚同。接著輪到寶玉發表自己的意見了。他拿起一張紙條,念道:
“天上人間兩渺茫,琅玕節過謹提防。鸞音鶴信須凝睇,好把欷歔答上蒼。”
寶玉解釋道:“這首詩描述的是一個人在天上和人間之間徘徊的情景。‘天上人間兩渺茫’意味著這個人身處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琅玕節過謹提防’則暗示著他必須小心謹慎地行事;‘鸞音鶴信須凝睇’表示他需要留意來自天上和人間的信息;‘好把欷歔答上蒼’則表達了他對上天的感激之情。”
眾人聽了寶玉的解釋後也都表示認同。接下來輪到黛玉發表自己的看法了。她拿起一張紙條,念道:
“騄駬何勞縛紫繩?馳城逐塹勢猙獰。主人指示風雲動,鼇背三山獨立名。”
黛玉解釋道:“這首詩描述的是一匹神奇的馬。‘騄駬何勞縛紫繩’意味著這匹馬不需要被束縛;‘馳城逐塹勢猙獰’則形容它奔跑時威武凶猛;‘主人指示風雲動’表示它聽從主人的命令;‘鼇背三山獨立名’則暗示著它有著非凡的能力。”
眾人聽了黛玉的解釋後也都表示讚同。最後輪到探春發表自己的看法了。她拿起一張紙條,念道:
“……”
眾人聽聞寶琴以素昔所遊曆之各省古跡為題,創作了十首懷古絕句,其中隱含十物,皆讚歎道:“此乃自然之新巧!”紛紛爭睹之際,隻見寫道:
赤壁懷古
赤壁沉埋水不流,徒留名姓載空舟。喧闐一炬悲風冷,無限英魂在內遊。
交趾懷古
銅柱金城振紀綱,聲傳海外播戎羌。馬援自是功勞大,鐵笛無煩說子房。
鍾山懷古
名利何曾伴汝身?無端被詔出凡塵。牽連大抵難休絕,莫怨他人嘲笑頻。
淮陰懷古
壯士須防惡犬欺,三齊位定蓋棺時。寄言世俗休輕鄙:一飯之恩死也知。
廣陵懷古
蟬噪鴉棲轉眼過,隋堤風景近如何?隻緣占盡風流號,惹得紛紛口舌多。
桃葉渡懷古
衰草閑花映淺池,桃枝桃葉總分離。六朝梁棟多少許,小照空懸壁上題。
青塚懷古
黑水茫茫咽不流,冰弦撥盡曲中愁。漢家製度誠堪笑,樗櫟應慚萬古羞。
馬嵬懷古
寂寞脂痕積汗光,溫柔一旦付東洋。隻因遺得風流跡,此日衣裳尚有香。
蒲東寺懷古
小紅骨賤一身輕,私掖偷攜強撮成。雖被夫人時吊起,已經勾引彼同行。
梅花觀懷古
不在梅邊在柳邊,個中誰拾畫嬋娟?團圓莫憶春香到,一別西風又一年。
在眾人的讚美聲中,寶釵首先發言:“前八首詩的創作都是基於史書上的事實,而最後兩首卻並無相關記載,我們也不太了解其中的含義。也許我們應該考慮創作兩首新詩來填補這個空白。”
然而黛玉卻立刻反駁道:“寶姐姐,你未免太過拘泥於傳統了吧!這兩首詩雖然沒有曆史依據,但我們並沒有看過那些相關的傳記和資料,所以並不能完全確定它們的真實性。就像那些三歲的小孩子都知道的事情一樣,我們怎麽可能不知道呢?”
探春也表示讚同:“黛玉說得對。”
李紈接著說道:“更何況這兩首詩所描述的地方本來就是虛構出來的。雖然這兩件事情沒有確鑿證據,但自古以來就有許多人為了愚弄他人而故意編造出這些所謂的古跡。比如說去年我們去京城的時候,就看到了幾處關公墓。關公一生事跡都是有據可查的,怎麽會有那麽多墳墓呢?這很可能是後人出於對他的敬仰而建造出來的吧!而且我們在《廣輿記》上也看到過類似的情況:不僅關公墓有很多座,自古以來所有有名望的人都有不少墳墓;而無考的古跡更是數不勝數。所以現在這兩首詩雖然沒有確鑿證據支持它們的真實性,但在說書、唱戲以及求簽等方麵都有它們的身影。無論是老人、年輕人還是男人、女人,大家都耳熟能詳、口口相傳。更何況我們並不是因為看了《西廂記》或《牡丹亭》這樣的禁書才了解到它們的內容的。所以這兩首詩並沒有什麽不妥之處,我們可以繼續保留它們。”
聽到李紈的解釋後,寶釵終於放下心來。於是大家又開始猜測這兩首詩的真正作者是誰,但最終都沒有猜中。
黛玉心裏明白,這兩首詩其實是《西廂記》中的唱詞,作者是王實甫。隻不過寶釵等姐妹們都假裝著不知道而已。當晚,黛玉又做了一個奇怪的夢……
黛玉在夢中看到了自己和寶玉變身為《西廂記》中的人物,他們分別扮演著張生和鶯鶯。
夢中的黛玉穿著一襲華麗的紅色長裙,頭戴一朵花冠,宛如鶯鶯那般美麗動人。她站在一座花園中,花香彌漫,鳥語悠揚。
而寶玉則化身為張生,他身穿一襲青衫,英俊瀟灑。他走到黛玉麵前,微笑著對她說:“鶯鶯,你今天真是美得令人心醉。”
黛玉害羞地低下頭,臉上泛起一抹紅暈。她輕聲回答道:“張生公子過獎了,小女子隻是尋常之人。”
寶玉伸出手來,輕輕握住黛玉的手。他的眼神中充滿了深情和溫柔:“鶯鶯,你是我心中的唯一,我願意為你做任何事情。”
黛玉感受到了寶玉的真摯情感,她的心中湧起了一股暖流。她知道,這個夢境並不真實,但她卻願意沉浸在這份美好的感覺中。
突然,一陣風吹過,將黛玉從夢中喚醒。她睜開眼,發現自己還躺在床上。她感到有些失落,但同時也慶幸這隻是一場夢。
黛玉輕輕地歎了口氣,她知道自己和寶玉之間的感情注定是無法實現的。他們來自不同的世界,有著不同的命運。
然而,這場夢境讓黛玉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了愛情的美好和痛苦。她決定將這份感情深深地埋藏在心底,永遠不會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