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寶釵獻計管園子
字數:3684 加入書籤
在一個寧靜的午後,婆子們來來回回地忙碌著。她們告訴探春、李紈和寶釵:“大夫已經離開了。”並把藥方遞給了她們。三人仔細查看了藥方,決定立刻派人去外麵取藥,並按照醫生的指示進行調配和服用。
同時,探春與李紈也明確地向在場的所有人表示:“從今以後,每個人都要負責管理自己的區域。根據四季的變化,除了家中固定的開銷外,多餘的部分你們可以自由支配,年底再進行結算。”
探春微笑著補充說:“我突然想到,如果年底結算時,錢都歸到賬房,那麽上層管理者又多了一層控製,我們的利益又會受損。但現在我們已經采取了這個措施,讓他們無法插手,他們心裏肯定不滿,但又無法說出來。你們年底去結算時,他們肯定會找機會刁難你們。再者,這一年來,無論是什麽項目,主子們都能得到一半的利潤,這是大家都知道的規定。但現在這個園子是我新建的,我不想讓它落入他們的手中。所以,每年的利潤都應該歸到我們這裏。”
寶釵聽了後,提議說:“我覺得我們也不需要在內部進行結算。這樣會有很多麻煩。不如問問他們誰想要這份利潤,然後讓他們自己去處理。這些錢主要是用於園子裏的日常開銷。我已經幫你們算過了,其實隻有幾樣東西:頭油、胭粉、香紙等化妝品,每位姑娘和丫頭都有固定的份額;還有各種清潔工具、大小禽鳥和鹿兔的食物。這些東西都是由他們負責采購的,不需要賬房出錢。你們想想看,這樣可以節省多少開支?”
平兒笑著說:“雖然這些都是小錢,但一年下來也能省下四百多兩銀子呢!”
寶釵微笑著說:“你們又來了!一年四百兩,二年八百兩。打租的房子也能多買幾間,薄沙地也可以添幾畝了。雖然還有敷餘,但他們既辛苦了一年,也要叫他們剩些粘補。自家雖是興利節用為綱,然也不可太過。要再省上二三百銀子,失了大體統也不像。所以這麽一行,外頭賬房裏一年少出四五百銀子,也不覺的很艱嗇了;他們裏頭卻也得些小補;這些沒營生的媽媽們也寬裕了;園子裏花木也可以每年滋長繁盛;就是你們也得了可使之物:這庶幾不失大體。若一味要省時,那裏搜尋不出幾個錢來?凡有些餘利的,一概人了官中,那時裏外怨聲載道,豈不失了你們這樣人家的大體?如今這園裏幾十個老媽媽們,若隻給了這個,那剩的也必抱怨不公。我才說的:他們隻供給這個幾樣,也未免太寬裕了。一年竟除這個之外,他每人,不論有餘無餘,隻叫他拿出若幹吊錢來,大家湊齊,單散與這些園中的媽媽們。他們雖不料理這些,卻日夜也都在園中照料。當差之人,關門閉戶,起早睡晚,大雨大雪,姑娘們出入,抬轎子,撐船,拉冰床,一應粗重活計,都是他們的差使。一年在園裏辛苦到頭,這園內既有出息,也是分內該沾帶些的。──還有一句至小的話,越發說破了:你們隻顧了自己寬裕,不分與他們些,他們雖不敢明怨,心裏卻都不服氣。他們可能會用“假公濟私”的方式,多摘你們幾個果子、多掐幾枝花兒。這樣一來,你們有冤還沒處訴呢。他們也沾帶些利息,你們有照顧不到的,他們就替你們照顧了。”
眾婆子聽了這個議論,又去了賬房受轄製,又不與鳳姐兒去算賬,一年不過多拿出若幹吊錢來,各各歡喜異常,都齊聲說:“願意!強如出去被他們揉搓著,還得拿出錢來呢!”那些不得管地的婆子,聽了每年終無故得錢,更都喜歡起來,口內說:“他們辛苦收拾,是該剩些錢粘補的;我們怎麽好穩吃三注呢?”
寶釵笑道:“媽媽們也別推辭了,這原是分內應當的。你們隻要日夜辛苦些,別躲懶,縱放人吃酒賭錢,就是了;不然,我也不該管這事。你們也知道,我姨娘親口囑托我三五回,說,大奶奶如今又不得閑,別的姑娘又小,托我照看照看。我若不依,分明是叫姨娘操心。我們太太又多病,家務也忙,我原是個閑人,就是街坊鄰舍,也要幫個忙兒,何況是姨娘托我?講不起眾人嫌我。倘或我隻顧沽名釣譽的,那時酒醉賭輸,再生出事來,我怎麽見姨娘?你們那時後悔也遲了,就連你們素昔的老臉也都丟了。這些姑娘們,這麽一所大花園子,都是你們照管著,皆因看的你們是三四代的老媽媽,最是循規蹈矩,原該大家齊心顧些體統。你們反縱放別人,任意吃酒賭博。姨娘聽見了,教訓一場猶可;倘若被那幾個管家娘子聽見了,他們也不用回姨娘,竟教導你們一場,你們這年老的反受了小的教訓。雖是他們是管家,管的著你們,何如自己存些體麵,他們如何得來作踐呢?所以我如今替你們想出這個額外的進益來,也為的是大家齊心,把這園裏周全得謹謹慎慎的,使那些有權執事的看見這般嚴肅謹慎,且不用他們操心,他們心裏豈不敬服?也不枉替你們籌劃些進益了。你們去細細想想這話。”
眾人都歡喜說:“姑娘說的很是。從此,姑娘奶奶隻管放心。姑娘奶奶這麽疼顧我們,我們再要不體上情,天地也不容了!
剛說完,隻見林之孝家的進來,說:“江南甄府裏家眷昨日到京,今日進宮朝賀,此刻先遣人來送禮請安。”說著,便將禮單送上去。探春接了,看道是:“上用的妝緞蟒緞十二匹。上用雜色緞十二匹。上用各色紗十二匹。上用宮綢十二匹。宮用各色緞紗綢綾二十四匹。”
李紈、探春看過,說:“用上等封兒賞他。”因此又命令人去回了賈母。賈母命令人叫李紈、探春、寶釵等都過來,將禮物看了。李紈收過一邊,吩咐內庫上人說:“等太太回來看了再收。”
賈母因此說:“這甄家又不與別家相同,上等封兒賞男人,隻怕轉眼又打發女人來請安,預備下尺頭。”
賈母聽了,笑了笑,又問道:“你們家裏還有什麽人?”四人回道:“還有老爺和一位姨娘。”賈母聽了,點了點頭,沒有再問下去。
這時,寶釵等人也走了進來。賈母讓四人坐下,然後向寶釵等人介紹這四個女人。原來,這四個女人是甄府的家眷,分別是甄家的大姑娘、二姑娘、三姑娘和四姑娘。她們都是賈母的舊識,這次進京是為了參加宮中的宴會。
寶釵等人聽了,都很高興。她們和甄府的四位姑娘聊了一會兒天,然後開始品嚐茶點。這時,賈母又向甄府的四位姑娘詢問了一些關於甄家的事情。甄府的四位姑娘都很恭敬地回答了賈母的問題。
過了一會兒,賈母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情,她向甄府的四位姑娘說道:“我聽說你們家的二姑娘最近要出嫁了?是不是有這件事情?”甄府的四位姑娘聽了,都有些尷尬。原來,甄家的二姑娘確實要出嫁了,但是她的對象並不是什麽好人。甄府的四位姑娘都知道這件事情,但是她們不敢說出來。
這時,寶釵走了過來,她看到甄府的四位姑娘的表情有些不對勁,就問道:“怎麽了?有什麽事情發生了嗎?”甄府的四位姑娘看了看寶釵,然後低下了頭。寶釵見狀,知道這件事情肯定不簡單。她走到賈母身邊,低聲說道:“老太太,我覺得甄府的四位姑娘有些不對勁。您能不能問問她們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
賈母聽了寶釵的話,點了點頭。她看著甄府的四位姑娘,溫和地說道:“孩子們,你們有什麽話就直說吧。不要瞞著我們。”
甄府的四位姑娘相互看了看,然後由最大的一個姑娘開口說道:“老太太,我們家的二姑娘確實要出嫁了。但是她的對象並不是什麽好人。我們知道這件事情,但是不敢說出來。”
賈母聽了這話,臉色一變。她問道:“你們怎麽知道這個人不是好人?難道有人告訴你們了嗎?”
甄府的四位姑娘點了點頭,說道:“是的,有人告訴我們了。他說這個人人品不好,不值得我們家的二姑娘嫁給他。”
賈母聽了這話,沉默了一會兒。她知道這件事情很重要,不能輕易地下結論。於是她說:“好吧,我會派人去調查一下這個人的情況。如果真的像你們說的那樣,我會想辦法阻止這門婚事的。”
甄府的四位姑娘聽了賈母的話,都鬆了一口氣。她們知道賈母是一個公正的人,一定會為她們著想。同時,她們也感激寶釵的幫助和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