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天邊宿鳥生歸思

字數:3153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天變之1795 !
    清代的佛教俗家子弟,往往在寺廟的組織下,組成一些修福行善的團體,取“行善會”或“勸善會”等名字。也另有一些幫會組織,為了避開清代的法律,也借勸善會的名目行事。而這臨江寺和他的僧俗團體,都不是表麵上的佛教組織,它的背後是來往於長江上下的水手行商。他們建造寺廟最直接的原因,是祈求佛祖的保佑,庇護他們在長江上行船能夠無災無險。除此之外,這裏既是他們幫會的據點,又是他們的落腳點,寺廟還是孤獨水手的養老之地,和江浙羅教寺廟(為運河水手提供的精神依托和棲身之地)一樣。
    勸善會還有互助會的性質,會中兄弟如果有困難要互相幫助。例如,行船遇難,兄弟們要出錢出力,照顧死難兄弟的家屬遺孤;如果會中兄弟在江湖上遭到欺負,兄弟們要出頭,為他討回尊嚴;至於麵對強盜或者仇家,更是責無旁貸,兩肋插刀。
    加入勸善會的人分三個階層,一個是水手,一個是船商和船主,一個是坐商。每一個階層承擔的義務不同,所出的會費也不一。水手需要每年繳納300文錢,船商和船主每年要繳納兩貫錢,而坐商每年要繳納6兩銀子。
    要想入會,需要具備三個條件。第一是所做的工作於此相關,或者是水手船主,或者是運送買賣船貨的,反正都離不開長江和船;第二是要有義氣,能夠托付生死;第三是必須有人擔保。
    趙一鳴要入會,先有聞知方丈擔保,然後再去荊州開店。他是坐商性質,所以要繳納六兩年費,然後準許入會。
    聞知把趙一鳴帶到廟後麵的養老院裏,拜見會中的堂主。臨江寺的勸善會沒有總頭領,隻有一個堂主負責聯絡和接人入會。堂主是個六十餘歲的老頭子,趙一鳴看他半死不活的,實在不敢相信這就是堂主。臨江寺勸善會的堂主叫劉幹傑,但大家都叫他劉二爺,不是因為他行二,而是因為關羽行二。聞知把趙一鳴介紹給劉二爺,劉二爺答應明天安排入會儀式,然後就回茅草屋裏去了。趙一鳴心想,這個組織不是武林門派,老頭不會武術,便有點失望。
    回到寺裏,齊林說要離開這裏前往荊州城,趙一鳴和他們告別。在渡口碼頭,方丈擺了踐行酒,送齊林夫婦上船。齊林夫婦跳上船去,朝下遊駛去,掌船的女人立在船頭,唱起民歌:
    哎嗨呦哦呦喂呦哦
    奴的夫劉王啊掌了天下哦呀
    誰不誇奴二叔騎的赤兔馬啊
    過五關曾把六將殺啊
    三叔吼聲如雷炸當陽橋
    曾把曹賊拿嗨嗨……
    滿江的川腔飄飄蕩蕩,和著鶩鳥在空中盤旋。目送小船漸行漸遠,歌聲也漸漸遙遠了,更多的船隻從上遊而來,朝荊州而去。江麵上永遠不會清靜,風起來了,水麵搖晃的厲害,潮濕的氣味直往骨子裏鑽。方丈喊大家回去,和尚、趙一鳴、魯昕兒隨著聞知回寺裏去。
    齊林為什麽走得這麽匆忙,魯昕兒為什麽不走?趙一鳴不僅問道。
    黃昏的太陽在西麵的江麵上,紅彤彤的,不斷有帆船從太陽底下出來。迷茫中的趙一鳴,不知道自己究竟要什麽,他現在突然想要知道自己的夢想是什麽。在12世紀,他畢業後就不再有夢想了,21世紀活著,消費、娛樂就是一切,而在這個時代,他想要有價值的活著,有一個值得活下去的夢想。他思考曆史,大量的人物出現在腦海裏,但他並沒有野心,因為他知道自己沒有能力。他為什麽會來這裏,是誰讓他來的?這個疑問從他醒來就跟隨他,並將一直跟隨他到死。現在,趙一鳴想要安定下來,先有個安身之所。或許以後再娶妻生子,安穩地度過餘生。
    晚上和尚來找趙一鳴,問他今後的打算。
    趙一鳴說:“我也說不好,走一步算一步吧。”說道這裏,他想起了爺爺,老人家是個老實人,一輩子從不想要改變什麽。爺爺安於貧寒,他奉行的人生觀就是“跟著走”,無論有什麽大的社會變化,他都是隨大流。他爺爺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別人咋樣咱咋樣。他的父親也是如此,別人買樓房,他也買樓房,別人裝空調他也裝空調,別人買汽車,他也買汽車。趙一鳴印象裏的父親,從沒有做任何讓鄰居覺得他出眾的事情。趙一鳴也是如此,他也沒有做過任何讓別人另眼相看的事情。
    但和尚卻並不這麽看,他對趙一鳴說,你的脊梁像竹竿一樣,不似普通人那樣能屈能伸。或許是21世紀的人,不再低頭彎腰了吧。
    和尚又把葉田桐的話說給趙一鳴聽。
    “葉公子說的話雖然是錯的,但現實中就是這樣的。人弱被人欺,馬善被人騎。兄弟這樣的人,到了城裏,怕要吃虧的。”
    趙一鳴反問和尚:“難道我還有別的出路嗎?”
    和尚說道:“天無絕人之路,船頭橋頭自然直,命中有的躲不掉,到時自會找上門,兄弟隻管朝前去就是。”
    停了一會兒,趙一鳴問道,齊林他們是怎麽在江湖上生存的。和尚說:“在江湖上闖蕩,靠得是名氣和朋友,有了名氣,自然就有了朋友,有了朋友,自然就有了名氣。”
    趙一鳴關心的是他們的經濟來源,一路走來,隻看見齊林花錢了,沒看到他掙錢。
    “齊林是襄陽的豪傑,金錢自然是不缺的。”
    “那他們四處雲遊,身上能帶多少錢?”
    “到那裏都有朋友照應,盤纏都靠朋友相助。但兄弟要走江湖,就沒有這等好事了。且不說兄弟沒有朋友,最要緊的是身手,——有力就有飯吃。”
    “像齊林一樣行俠仗義的多嗎?”
    “不多,要不怎麽會說江湖險惡。如今人心不古,世道壞了,江湖上都是苦無生計的流民,俠義之士,少之又少。”
    見趙一鳴不再問了,和尚又談起魯昕兒。
    “兄弟在荊州站住腳跟後,魯小姐但有所求,你也多多照顧。”
    趙一鳴想到這個女人就有點害怕,但還是點頭答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