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語言及習俗

字數:5677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丹心汗青 !
    才旦益西覺得那雙眼睛太過晃眼,別過頭看了看天色:“夜燈,不早了,我得去休息了,不然明天耽誤事。”
    許鬧打著嗬欠:“吹牛逼都把人吹困了,走,各找各家,各睡各覺~”
    才旦益西回頭不忘交代一遍:“你明天記得把我送你的玉佩帶著,下午我帶你去祭奠姑母。”
    許鬧大大的打了個嗬欠:“好啊——好困……”
    一覺睡到自然醒,許鬧覺得心情都美好了許多,連帶著冬日枯燥的風景都養眼了。
    冥夜見到許鬧一副滿足的樣子就知道她的心情很好,穀主高興,她也高興:“看來穀主昨夜睡得很好。”
    許鬧笑嘻嘻地回過頭,站起來伸個懶腰,很快速地穿好衣服,冬天傷不起,雪域的冬天更是傷不起:“是啊,昨夜跟表兄聊了很久,今天睡到現在,你們早就起了吧?”
    冥夜的眸子染上一抹笑意:“我們卯時三刻起的。”
    許鬧接過霜降端來的熱水開始洗臉:“現在什麽時候了?”
    霜降麵無表情道:“巳時,等下穀主可以與國王一起用午膳了。”
    許鬧洗臉的帕子都掉回了盆裏:“我睡了六個時辰?!”
    冥夜眉目微暖:“穀主許久未有如此好的睡眠,想來昨夜聊得很愉快。”
    許鬧洗漱完揉了揉太陽穴:“睡得太久,有點暈乎乎的。”
    冥夜笑言:“走走就好,我們去廚房端點吃的,等下準備開飯了。”
    許鬧尬笑地望著冥夜跟霜降遠去的身影:“我覺得我有點像豬的生活。”
    晝白在屋外站了良久,見許鬧出來說這話,便笑道:“這不叫豬的生活,這叫享受生活。”
    許鬧伸出食指在半空一點:“說得對!我們去祥和殿等表兄下朝。”
    祥和殿沒有大明殿王城宮殿富麗堂皇,氣勢恢宏,隻是才旦益西小憩和用膳的宮殿,所以簡潔樸素。
    四個男童年長的坐在案邊安靜地看書,三個小的在一邊哄鬧,一個奶娘手裏牽著一個邁著步子的小孩,本是一歲三個月看起來卻羸弱不已。
    見到許鬧來了,三個男童也不跑了,規矩地站在一處,隻有那個小女孩指著她尖細著嗓子叫:“嬸……嬸~”
    許鬧看到小小的一團從奶娘手裏掙脫開,顛著晃晃悠悠的步子衝她跑過來,她蹲下身張開手臂等著那個奶香奶香的小家夥跌進懷裏,抱起小丫頭哄著:“小可愛,你叫什麽名字呀?”
    小小的團子長著一雙漂亮的桃花眼,眨啊眨啊眨,僅僅跑了一小段路就氣喘籲籲地,半天說不完整話:“白,白,白——瑪。”
    許鬧心疼地蹙了眉頭,這是跟她家老四一樣心肺不足了,眉目微冷:“晝白,飛鷹傳書,告訴封城郡玉湖樓的人,把萬年龍骨固心丹和千年天山雪蓮都送來惹薩,有人問起就說合浦珠還,告訴他們,我說的,誰敢阻攔,要他來雪域問我本人!”
    三小隻嚇得不敢說話,長子小旗眉輕攏,眼睛從書本上挪到了許鬧臉上,輕聲又急切地樣子:“表嬸,萬年龍骨固心丹,可以醫好白瑪的病嗎?”
    許鬧搖頭:“白瑪跟我家鳶兒一樣,是胎裏帶來的不足之症,醫不好的,隻能精心調養,但是我家鳶兒今年十三歲了,可以練武鍛煉身體,也可以跑跑跳跳,隻要不生什麽大病費了氣血,也不會妨礙壽命。”
    長子對許鬧深深鞠了一躬:“謝謝表嬸為白瑪費心了。”
    許鬧摸了摸他的腦袋:“你們昨天都不肯說話,我到現在還不知道你們的名字呢,說說看唄?”
    長子頗有才旦益西的冷峻感,頭發一絲不苟地束在頭頂,一半披下來,一半以黑色絲絛係住,一板一眼道:“表嬸,昨日父王告訴我們,你們遠道而來是貴客,也是親人,叫我們不要放肆,我們怕說錯話惹你們不高興……我叫倫珠。”
    三個小男孩自覺地站過來,腦後的小髻分別係著紅絲絛、藍絲絛、紫絲絛,依次報名——
    “索朗。”
    “貢布。”
    “德吉。”
    許鬧抱著白瑪蹲下來,白瑪放在地上,單膝在前讓白瑪可以扶住,右腿在後穩定身形,雙手在三個幼童的頭頂摸了一把:“倫珠,天成;索朗,福德;貢布,怙神;德吉,平安幸福;白瑪,蓮花;卓嘎,白度母。但是吧,我覺得還是你們父親的名字最好,才旦益西,壽命永固,智慧就可以長存,他一定能長命百歲!”
    才旦益西剛進門就聽見許鬧的話,不由哈哈大笑:“那我就借你吉言,我努力長壽一點,不求百歲,花甲或者古稀,皆可,花甲之年倫珠二十四,古稀三十四,花甲就足夠了,正如你所言,活太久了無生趣,剛好傳位給倫珠,我去找卓嘎。”
    許鬧明白卓嘎對才旦益西有多重要,那是一起經曆過亡國又複國的妻子,怎麽可能說放下就能放下:“好啊,我就不多了,五十知天命,這是我能忍受的最大年齡,把所有牽掛的事兒全部辦完,這世界,我來過,很美,很好,然後拍拍屁股走人啦~”
    霜降黑著臉道:“穀主,剛起來就說這些不吉利的話,真的好嗎?”
    許鬧輕咳一聲換了臉:“呀,吃的來了,快快快,吃飯~~~”
    晝白是微微發怔的,剛才幾個孩子報名字,穀主居然能夠第一時間就說出相對應的中原意思,真是好厲害!
    許鬧特地要了一雙長筷給幾個孩子夾菜,夾完才開始自己吃自己的,再次以所有人中最快的速度吃完了飯,靠牆站著消食,吃撐了總也是坐不下的,但是吃到剛好吧,她又總感官遲鈍,等吃撐了才發覺自己已經吃飽了,關於這件事白露跟賀江東一直沒有討論出原因,最後還是她自己總結的:可能是小時候餓怕了,心理原因。
    一餐用罷,歇息半個時辰後,宮人將所需的物品也備好了,才旦益西帶著長子倫珠,冥夜領著索朗,霜降領著貢布,晝白背著德吉,許鬧抱著白瑪跟在才旦益西身後,其餘人跟在許鬧身後。
    許鬧不想帶白瑪,因為天氣太冷了,怕凍到白瑪,但是這小丫蛋兒實在太熬人了,哭的一抽一抽,眼看著幾乎就要背過氣去,她生怕出個意外,隻好答應。
    她給小白瑪裹了厚重的小被子,腦袋也戴著厚厚的小皮帽,圍著狐狸皮毛做的圍脖,小腳丫穿著暖烘烘的棉靴,為了不凍到白瑪的小臉蛋兒,也為了不被風灌到嗓子眼,還臨時用厚棉布現做了一個口罩,抖幹淨碎屑還擔心有毛渣,在內部縫了兩層紗巾,套住耳朵的地方也用的紗巾,軟軟的不傷皮膚,對於藏針線打結處不硌人她還是有一手的。
    至於為什麽不讓丫鬟霜降來,說實話,四個丫鬟白露、穀雨、霜降和驚蟄,霜降的手工簡直不能看,穿線都得一下午才能穿進針孔,那雙手還是更適合握劍,三尺青鋒遊刃有餘,最初自己的武功還是她教的~
    冥夜更是職業殺手出身,拿針……晝白也不會,隻好她自己上了,至於奶娘吧,口罩是浥朝都沒有的東西,自己有解釋的功夫,還不如上手做一個出來更直觀!
    遠處是起伏連綿的雪山,就近是一處荒涼的用石塊堆砌而成的園子,如若不是那些掛在墓碑上的藍色絲帛替換了荒原的色彩,他們都看不見有東西,走得近一些,赫然是幾十座墓碑。
    打頭的墓碑上寫著一世王丹巴平措之墓,緊挨著是一世王妃桑珠之墓;左後側是二世王桑吉旦增之墓,身邊是二世王妃邊珍之墓;右後側是三世王滄瀾納措之墓;滄瀾納措旁邊立了衣冠塚,三世王妃樓月歌之墓;桑吉旦增後邊是一世公主燦央藍澤之墓;滄瀾納措後邊是衣冠塚,二世公主瓊達羅布之墓;燦央藍澤墓碑後是衣冠塚,一世公子次仁達瓦之墓;滄瀾納措墓碑後,瓊達羅布墓碑旁,四世王妃卓嘎之墓,剩下的都是一些王族宗親和大臣,還有當年跟隨的忠心侍衛。
    夫妻塚是緊挨著,其餘的每一座墳相隔約一弓(一弓五尺,一仞八尺),應該是為了方便祭祀和哀悼之類,來到香案前,大家都依次跪在宮女準備的蒲團上。
    才旦益西說,燦央藍澤的墓是君鶴在太平二年從梅城遷入雪域的。
    才旦益西打頭陣,燒著準備好的扁柏、小葉杜鵑、艾蒿、糌粑,聲音清明溫順:“姑母,君鶴葬在燕州,我帶弟妹來看您,那對丹頂鶴我替您、替君鶴交給弟妹了,您跟她說會兒話吧。”
    許鬧跪在才旦益西身邊,行的是博巴人佛教大禮,一拜到底,連磕了三個頭,輕聲道:“婆母,原本十七年前君鶴就要帶我來見您,可是後來發生了太多事,我們再也沒機會,如果不是表兄還認我,我都不敢請他帶我來見您的,怕您會不喜歡我。君鶴走了五年了,托您生雙胎的福氣,我懷了四胞胎,今年都十三歲了,就是我現在手邊的事情太多,不知道什麽時候能有空,但是我保證在長子次子及冠之前,我一定要他們都來見您!”
    等到祭拜完畢,零零碎碎地說了一些無關緊要的話,天色也暗了,一行人開始打道回府。
    出了王族陵園,晝白一直壓在心頭的疑問總算問出口:“穀主,我看都沒有墳頭,一座墓僅在方尺之間,隻能放下墓碑,根本不可能用來埋人啊?”
    才旦益西望著許鬧,他感覺這個女子應該知道,果然——
    許鬧隻好抱著已經睡著的白瑪輕聲給他科普:“在雪域,博巴人入葬方式分為天葬、水葬、火葬、土葬和塔葬,一般人采用天葬。火葬多用於高僧和貴族中,人死後屍體捆成坐姿,固定在木架上抬到火葬場,把屍體放在壘成交叉狀的柴堆上,然後四周用柴相撐。請來的憎人麵對屍坐,念經祈禱死者靈魂被天堂之神接受,同時在柴堆上灑油點火。焚屍完畢,揀起骨頭灰燼,帶到高山之巔順風播撒,或者撒在江河之中,讓流水帶走。水葬主要有兩種形式。其一是整屍拋入江河之中,其二是肢解,肢解屍體講究屍的放置,男的臥式置,女的仰麵置。”
    她一腳深一腳淺地走在雪地裏,冥夜和霜降扶著她,這是許鬧要求的,她除了用武功,平常走路就跟沒長眼睛似的,她怕自己摔跤,白瑪可不敢摔倒了,萬一掉在雪地凍到了怎麽辦,一邊走路一邊講解:“博巴人葬佛基本施行塔葬,一些佛屍體火化後把骨灰存入靈塔,也有些佛死後屍體經過脫水後被直接泥塑成佛像。幼兒夭亡一般不舉行葬禮,而是把屍體放在陶罐內蓋好扔進江河;也有的把陶罐長期存放於庫房之內。土葬是雪域原始固有的葬俗,但在盛行天葬以後改變了認識,以為土葬是最壞的一種葬法,一般用於麻瘋、炭疽、天花等傳染病患者的屍體,或者強盜、殺人犯、被刀殺死者的屍體。”
    許鬧說到最後、最常見的天葬緩了一口氣,又接上沒說完的:“雪域以天葬最為普遍,稱天葬為“恰多”,即鷲(博巴人習慣稱鷲鷹)。天葬有天葬場,各地有各地的固定地點。人死後停屍數日,請僧人念經擇日送葬。出殯一般很早,有專人將屍體送至天葬場。司葬者首先焚香供神,鷲見煙火而聚集在天葬場周圍;天葬師隨即將屍體衣服剝去,按一定程序肢解屍體,肉骨剝離;骨頭用石頭搗碎並拌以糌耙,肉切成小塊放置一旁;最後司祭者用哨聲呼來鷲,按照骨和肉順序喂食,直到吞食淨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