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字數:2252   加入書籤

A+A-


    橫截麵!
    消費的煩惱
    如果說急診室一夜給美林帶來了什麽陰影的話,那就是承澤一說有“應酬”,她就緊張,掐著飯點兒給承澤發短信“少喝酒,多吃菜”。承澤一般都回“知道”。同內容的短信在兩個人的手機循環往複。
    美林問承澤“嫌我煩麽?”
    承澤回“我哪能不識好歹呢?”
    對於女下屬的愛慕,承澤說“我知道。這就是我為什麽非叫你過來的原因。”又說,“這不很正常麽。有人看上我說明你有眼光啊,你難道希望自己的老公人見人怕,人見人躲?”
    美林恨恨地說“你要是搞出倪震那一套,別指望我原諒你!”
    承澤摟著美林的肩膀“我傻啊?你想那些女人看上我什麽?為什麽當年沒那麽多人追我,就你這個傻丫頭不嫌我醜不嫌我窮?我要是病了殘了沒錢了,她們跑的得比兔子還快!”
    “和著你找我就是為了伺候你病?”美林拋了白眼給他,“豬頭!”
    承澤的話並沒有完全打消美林的憂慮。但是她心裏也明白,這種事情隻能靠承澤自覺,她能做的隻能是努力做一個好妻子。就像美林媽媽曾經說過的話人隻能對自己負責,不能要求別人。
    不能放下的憂慮也不能天天惦記著,更何況美林需要操心的事還有很多,比如小花的財務問題。
    在孩子的成長階段總會遇到種種問題,有的問題隨著孩子年齡的長大會自然消失,美林想到自己曾經為了小花“迷戀”安撫奶嘴而寢食難安就覺得可笑。見過成年人還叼著安撫奶嘴的麽?但現在這個問題,美林覺得,還真是個問題。
    在做新爸爸新媽媽的時候,都希望把最好的東西給孩子,至少在能承受的範圍內選最好的。對於孩子的要求沒有不滿足的,甚至孩子不要求的大人看著好也會去置備。然而隨著孩子的長大,需求越來越多,越來越隨意,美林覺得事事有求必應不可行,就更多的從培養品行的方麵來考慮而不是預算的限製。
    特別小花是個女孩子。曾經有同事告訴美林說女孩子要嬌著養,“要讓她見慣好東西,免得被不入流的男人兩串羊肉串給騙了。”美林覺得有道理,但反過來又想,若小花養成奢侈的習慣而她自己的收入又支撐不了自己的消費會不會因為愛慕虛榮貪圖享受而誤入歧途呢?
    唉,倒不如父輩左右就那麽點剛夠糊口的錢,根本不用考慮額外的消費。
    在小花三歲的時候,美林和承澤商量,定下規則,每年讓小花自選四次禮物春節,小花生日,六一,聖誕節。其餘時間的要求要由父母判斷。這個判斷的責任就落在了美林的頭上。美林時常會疲於判斷小花的要求是不是合理的。說“不”,即使是對小花說“不”,對於美林來說也是非常艱難的挑戰。小花會央求“媽媽,求求你了,就這一次,就這一次嘛……”粉嘟嘟的臉上亮晶晶的眼睛裏滿是期求。得有多硬的心腸才能說“不”啊。小花要的可能隻是芭比娃娃的一套配件,也就幾十塊錢,尤其是想想自己日前剛花了幾百大元買化妝品,或是幾千塊買皮包,美林會覺得自己是自私的媽媽,連孩子的一點“小小”的要求也不滿足,就心軟的答應了。但回家看到小花滿坑滿穀的芭比,從化妝台到狗粑粑,美林又懷疑自己是做錯了。
    這種糾結時常發生,矛盾的凸現在於小花生日時阿姨給小花包了個紅包,美林謝過了就放到自己的抽屜裏,但小花提出了一個石破天驚的要求“這錢是給我的!”
    美林簡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這是一個五歲孩子理直氣壯的要求!美林記得自己小時候每年春節會收到長輩的紅包,但從來沒在自己的手裏過夜,因為別人給了美林,父母也要給別人的孩子,這些錢隻是在孩子的手中流轉一下,最終還要匯集到家庭的財政中統籌分配。美林從來沒有對此提出過異議。連想都沒有想過。
    小花緊接著就提出了另一個問題“媽媽,我五歲了,是大孩子了,我想每月有自己的零花錢。”
    美林震驚之下反問“你會花錢麽?”
    小花說“會啊,我認識所有的錢,我已經會加法和減法了!”
    美林回想自己是利用買東西的時候教小花加減法來著。一瓶水一塊一,給人兩塊錢,應找回九毛。小花答得上來的時候,美林甚為開心暗喜讚許小花頗具數學天賦。但她沒想到,能力增加了,自然也就有了更多的要求。
    怎麽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