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虎頭蛇尾

字數:7042   加入書籤

A+A-




    是,教宗!
    “火藥、指南針、印刷術——這是預告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大發明。火藥把騎士階層炸得粉碎,指南針打開了世界市場並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術變成新教的工具。”
    1448年,新教的曙光還未出現在地平線上,新大陸的部落仍然快樂地相互仇殺,彼此滅族,此時還沒有一個名為“歐洲人”的新種族參與這場無底線的屠殺盛宴。
    但火藥的威力卻已經在戰火頻繁的歐羅巴大陸初現崢嶸。
    卡齊米日親眼看著一名男爵被鉛彈近距離貫穿了板甲,而開槍之人甚至連身像樣的盔甲都沒有,隻是個經過訓練的普通胡斯人。
    一個原本手無寸鐵的異端徒,經過簡單的訓練後,隻需輕輕扣下扳機,就能把鍛煉多年的資深騎士眨眼送去見上帝。
    他暗暗心驚不已。
    什麽時候歐洲的戰爭成了這副樣子,火槍、火炮,還有怪異的戰術,這一切都和東歐的戰法截然不同。
    在立陶宛,在羅斯的東歐大平原,他們從來都是憑借虎狼一般的步騎衝垮彼此的戰線,誰能率先斬將奪旗,誰就能奪取戰爭的勝利,就是這樣簡單有效的野蠻蒙古戰法支撐了東歐三百年的戰爭史。
    卡齊米日從13歲成為立陶宛大公開始,一直對騎士的力量深信不疑。
    條頓騎士團所以能以狹小的普魯士之地對抗波蘭百年,也離不開規模龐大的騎士兵團。
    但這兩日戰場上發生的一切卻在明明白白地告訴他戰爭變了。
    奧地利軍團第一排的五百火槍兵僅僅是站在那裏,每人帶著兩根火門槍,開完兩輪排槍後慢悠悠地換彈,波蘭的士兵竟就被嚇住不敢動。
    明擺著敵人暫時無法開第三槍,士兵卻害怕自己成為活靶子,寧可抗拒進攻,也要和對方保持距離。
    然後,奧軍大營內開始響起昨日縈繞在每一位波蘭士兵夢魘中的聲響。
    “轟轟轟轟!”
    火炮齊鳴,灰煙四起。
    人頭大的彈丸如雨急墜,潑灑在波蘭陣中,轉眼間又砸死了幾十個倒黴鬼。
    “不行,不能就這麽挨打,現在有人數優勢的是我們!”
    卡齊米日拔出戰刀“不要慌!奧地利人使用的隻是黑魔法,相信板甲,隨我衝鋒!”
    等到火槍兵慢吞吞地裝好了彈藥,波蘭人的騎兵已然呈彎月一排衝鋒至坡下,距離奧軍不過五十步之遙。
    士兵急匆匆地舉槍便射,也不管有沒有擊中,掉頭就逃回了己方的槍兵方陣後。
    哪怕是火繩槍,相對精準的射程也隻有不到二百米,而火門槍的準頭更是悲劇。
    幸虧波蘭人的高頭大馬目標足夠大,這五百把槍總算是射翻了三十多匹戰馬,人則是一個也沒有打中。
    卡齊米日本來都做好了中彈的心理準備,沒想到對麵的準頭爛的要死,當即大喜過望。
    “奧地利人的黑魔法不好使了!弟兄們沙呀!”
    “槍陣出列。”
    以法羅為首,千餘士兵落下兩米長槍,眾皆披堅執銳。
    長槍兵全部是來自匈牙利和奧地利的雇傭兵,這些以同鄉為單位組織的戰士團結而信任,最適合組建長槍方陣。
    對騎兵而言,生啃長槍陣是最愚蠢的行為,往往也是不得不為之的行為。
    “不管了,撞上去!”
    卡齊米日呼吼著,硬生生懟上了長槍。
    脆弱的木槍杆應聲斷裂,槍尖卡在卡齊米日的板甲交合處。
    他隻感到一陣巨大的衝擊力從前胸一直傳到後背。
    然後,披甲戰馬便尖嘯著抬起前蹄,猛烈踩在雇傭兵的胸口。
    “卡爾!”
    他身後的同鄉朋友淒厲地喊道,大喊著衝上卡齊米日“你這斯拉夫畜生,受死!”
    卡齊米日讓過這一槍,抬手一刀斬殺了他,送他下去陪了他的好兄弟。
    類似的一幕上演在戰場各處。
    硬是在長槍陣中央生猛地撕開了一道裂口。
    這就是東歐的戰法,管你三七二十一
    原本羅貝爾也不指望指望長槍陣能攔下重甲騎士。
    雇傭兵的使命從頭到尾隻有一個用生命作為海綿,吸收騎士的衝擊。
    “纏住他們!別讓他們撤出包圍圈!”
    羅貝爾扯著嗓子呼喊著,惹人注目的黃金劍刃在半空揮舞,他的聲音清晰地傳到每個士兵的耳朵裏。
    “朱利奧!繞到他們後麵去!”
    奧軍僅有的五百騎開始由後方向側翼機動。
    波軍士兵的人潮如無窮無盡一般從山坡盡頭湧現。
    炮彈墜入人群,又沿著斜坡滑了下來,反而砸死了不少奧地利士兵。
    “幹!不行,這樣誤傷太多了。士兵!把炮口抬高,打山坡後的敵人!”
    皮雷哆嗦著嘴唇“可是,我們沒有山坡後的視野。”
    “那就盲打!反正波蘭人到處都是!”
    炮兵連忙用鐵棍和木樁子撐高,不久,炮彈便開始向山坡後的波軍傾瀉。
    這時,奧軍背靠大營列陣的好處就體現了出來。
    軍營寨壘的箭塔此時成了完美的井闌,奧軍的千人弩手持續向下射擊,箭如雨下。雖然弩箭對少數騎士毫無威脅,但對湊不齊盔甲的波蘭人而言確實天降橫禍。
    自從十世紀蒙古西征的摧殘後,東歐本就貧弱的人口雪上加霜。在這個時代,人口就是領民,就是稅金,就是兵員,就是國家的根本。
    波蘭作為東歐的眾多窮鬼之一,很難給數萬大軍都配備完善的甲胄……事實上,波蘭多以征召兵組成的大軍也不可能給農兵配備什麽好裝備。
    而這一關鍵,其實雙方都不曾意識到。
    弗雷德裏克仍然改不掉軍改前的作戰思維,一旦人數陷入劣勢拔腿就跑。
    假如他硬著頭皮繼續堅持和波蘭交戰,即使失去了波西米亞這個最大的助力,勝負仍未可知——前提是波西米亞不會臨陣反水。
    萬一波西米亞國內出現變故,大軍補給線被切斷……那就不是單純的軍隊質量可以彌補的了。
    在艱難的血戰中,羅貝爾內心的疑惑也逐漸出現。
    ‘奇怪,敵人為什麽不從盆地的四麵八方進攻,卻執著於進攻我軍正麵呢?’
    而在另一邊,深陷亂軍的卡齊米日也同樣的疑惑。
    ‘怪哉,為什麽敵人明明比我們人數少如此多,卻還敢與我軍交鋒呢?’
    懷抱著截然相反的疑惑,羅貝爾與卡齊米日繼續交戰。
    五千奧地利軍團憑借質量和火力優勢,最終扛下了波蘭軍團的猛烈進攻。
    當太陽緩緩墜入西山,波軍棄下千餘具屍體悻悻撤退。
    相比而言,奧地利的傷亡不到波軍的三分之一,質量上的天壤之差可見一斑。
    早知道波蘭人這麽不禁打,就該勸陛下繼續進攻。
    在視察傷兵情況時,羅貝爾如此後悔地想到。
    夜晚,卡齊米日率軍撤回了波茲南。
    對麵的指揮官是著名的夜襲愛好者,他不打算挑戰自己的軟肋。
    第二天,當波軍第二次開始攻打營壘時,卡齊米日愕然地發現,羅貝爾不跟他打了。
    奧軍高掛免戰牌,深溝高壘,拒不應戰。
    波軍試圖攻打營牆,但登牆梯一接觸到木牆便滑溜溜地呲溜了下去。
    射出火箭覆蓋營地,連跟柴火都沒點著。
    包圍營寨,切斷水源,但奧地利營地處於盆地底部,側麵就是奧得河的支流瓦爾塔河,奧軍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水源。
    卡齊米日隻能眼巴巴地看著奧地利人用水桶舀走他們波蘭人母親河的水流,澆築在營牆和營帳上,在冬日打造出一座無法點燃的寒冰壁壘。
    到了最後,他終於決定祭出波蘭驕傲的攻城器——投石機!
    然後,波軍的投石機還沒投出十幾發石頭,就遭到了大營內的奧地利配重投石機,砸了個稀巴爛。
    波蘭人起木架射箭,奧地利便直接架起大炮。
    青銅炮轟人的準頭不行,轟起這些龐然大物真可謂專業對口。
    敢再造就再砸,但攻城器的建造是項耗時極其漫長的工程,波蘭人短期內拿不出太多投石機和井闌車。
    波蘭人趕走了奧地利的主力軍,卻被殿後的部隊卡住了。
    任卡齊米日如何捶胸頓足也無濟於事。
    白天猛攻,夜晚休憩,消耗成為波茲南唯一的戰場奏鳴曲。
    半個月的車輪戰,依托堅固的壁壘,奧軍如同一座堅不可摧的防禦塔,堵在了波軍進入西裏西亞的必經之路上。
    當無聊的消耗戰進入第二十天,卡齊米日實在坐不住了。
    “真是見了鬼了!”
    他坐在議事大帳裏大聲地口吐芬芳“我軍足有四萬之眾!竟然連一個隻有不到五千人的小營寨都打不下來,你們在開什麽玩笑?”
    馬佐夫舍大公咳嗽兩聲示意。
    “陛下,冬季攻城本就是項艱難的工作,圍上十天半個月未得存進再正常不過了。”
    瘸了一條腿的伊萬尼波科夫也附和道“是啊是啊,咱們的一萬大軍都圍困柯尼斯堡圍了快半年了,不也沒打下來嘛。”
    “閉嘴!”卡齊米日瞪了他一眼,“另一條腿不想要了嗎!”
    伊萬尼波科夫連忙縮起了脖子,惶恐告退。
    “呼……”
    沉默良久,卡齊米日長長歎息一口氣。
    “好一個維也納主教,好一個奧地利軍,本王認栽了,各位,我們退軍吧。”
    他的話如驚天霹靂,然而在座的眾貴族全都不約而同地點起了頭。
    這並不是因為波軍傷亡慘重,更不是他們被羅貝爾側露的霸氣所折服。
    主要原因隻有一個。
    已經三月中旬了,小麥的耕種期快到了。
    小麥是波蘭全國上下最重要的糧食作物,一年一熟,春種秋收。每年的小麥能否豐收,決定了來年王國是否能有餘糧發動戰爭。
    事實上,卡齊米日之所以在去年發動入侵普魯士的大戰,也是因為前年的小麥大豐收,王室征收的糧食多到了溢出的地步。
    小麥的最佳耕種期是每年三月下旬到四月上旬,因為波蘭處在較為寒冷的地區,這個時間可以酌情推遲幾日。
    波蘭人口有限,這次大戰征召了國內大量的青壯年男性,他們是軍隊的主要兵員,更是春耕的主力軍,絕不能繼續耽擱在這裏。
    “解散征召兵,讓男人們回家種田吧。”
    卡齊米日歎道“可惜,本想一鼓作氣拿下西裏西亞,看來隻能半年後再說了。”
    “嗬嗬,陛下不必擔憂。”
    就在眾人一片沉默與沮喪之際,馬佐夫舍大公笑道“諸位莫忘了,波西米亞國王在混戰中不幸‘戰死’,王位無人繼承。這是許多家族奪取波西米亞王冠的好機會,一場王位爭端在所難免。”
    “我們固然沒能得到更多,不過,對方可要比我們慘重多矣。”
    聽完他的話,卡齊米日臉上露出會心的笑意。
    “沒錯,正是如此。而當他們的爭端進入最後階段之時,就是我,雅蓋隆的卡齊米日三世,坐收漁翁之利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