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大母

字數:4273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朱雀台 !
    16
    “已經進入京畿直道,”來人聽聲音當是夫人身邊的許媽媽,“前麵很快就會進城門,夫人吩咐大家各自收拾妥當,以免被這些粗人衝撞。”
    朱氏謝過許媽媽,讓妙雨戴好麵紗披風,自己收拾妥當後抱起小姐,同樣也給小姐披上厚厚的鬥篷蓋上帽子,隻留一雙黑眼睛。
    過了一陣,車隊再次啟動,這次的速度要比之前慢一些。
    朱氏問了問駕車車夫時辰,正待給小姐喂兩口點心,車隊卻再次靠路邊停了下來,遠遠望去那高大城門就在眼前。
    妙雨詫異道,“這時辰就快到了,怎麽停下來了?”
    很快就有人來傳話,說是就地休息。
    朱媽媽不禁微微蹙眉,扶起窗子一角往外看,過了大約半刻鍾,見一隊騎兵從京畿直道一路小跑過來,幾乎所行之處均無阻礙。
    看那旌旗竟像是皇胄護衛。
    這時馬車門打開披了厚厚披風的妙風快速上了來,關好車門解下頭上的幃帽,大約是跑了幾步聲音有點喘,“前頭說是四皇子在城外打獵回來,行人皆避;不光是咱們,還有謝家的車子,一齊都等著呢。”
    聽她這樣一講,林錦餘也覺得那外麵愈盛的吵鬧喧嘩聲原來是馬蹄嘈雜參入其中,忍不住湊到車窗跟前,順著朱媽媽撩起的簾子一角看去。
    騎兵帶起滾滾塵土,誰知哪個是貴胄呢。
    “小姐仔細嗆著,”妙雨笑著抱了小姐坐好,“既是皇子,那豈不是得喚大人作’舅舅’?那我們小姐便是這皇子的表妹了!”
    朱媽媽隻是歎笑道,“哪裏能這麽簡單。”
    林錦餘也在心中想著,自己父親是文官做不來“隆科多”這樣的舅舅,但就是做了隆科多也未必能一輩子風光。
    自古外戚就不是好當的。
    等到那一隊人馬終於全部進去,靠邊等候的車隊緩緩開始啟程;這進城的時辰差不了幾刻鍾,倒也罷了。
    林莧持有官憑,走的也是官道,並不用等候平民排的長隊。
    林家車馬順著指引直接進左側門;好處便是檢查往來車輛的不是那些沒章法的兵溜子,而是七品以上的城門提轄官。
    輪到林錦餘的車子,車門打開。
    林錦餘睜著眼睛瞧向那麵白無須胖胖的小官,站在小官身邊的是陳管事;因是女眷車輛,因此略略看過便放行。
    走走停停。
    林錦餘在檢查過關好車門後,立刻就拉下帽子,整個人挪到側窗,趴在車窗偷偷撩著窗簾往外看。
    青灰色大方磚砌成的城牆甬道就在眼前。
    城甬稍長光線稍暗,窗外牆根下站著一隊持甲壯兵,目不斜視的盯著前方,個個身材高大形容粗曠,是林錦餘來到這裏後幾乎少有見到過的壯漢一類。
    從前林錦餘也登上過古老的城牆,翻越過巍峨的長城,去過塞外邊陲風化銷蝕的古塚,見到過巍峨樸拙的盛唐佛塔。
    但似乎感覺都和現在不一樣。
    那逼仄的城門洞外,喧然人流聲響便潮水一樣湧入到耳中,眼前不是冠沐古裝招徠客戶的工作人員,這些人都是真真切切活在當下的古人。
    與現代社會完全不同的古代。
    馬蹄聲“噠噠噠”踩在這城牆青灰石地,從長長的城牆門道出來,城內的景象倏然變換,人物穿著富貴精致,車馬雲集,城道兩旁的店鋪林立裝飾雕琢。
    不等小姐看足了眼癮,朱媽媽就不再允許小姐這樣沒規矩的趴在車窗上往外瞧。
    哄了她放下車窗簾。
    林錦餘再沒有抗拒乖乖躺到朱媽媽懷中,即便在車中也能聽到外麵的各種熱鬧聲音,不禁放空自己盯著頭頂的車頂棚一路搖晃胡思亂想。
    進了城林家車隊前行的速度越發緩慢下來。
    京城人口擁擠馬路狹窄,或者是城中規則森嚴顯貴諸多,雖城門到宣平坊中間隻隔了一個新昌坊,卻直直走了大半個時辰。
    林恭先一步在林家新宅院大門口等候。
    林氏夫妻、林敏等主人的車子直接駛了進去,其餘諸人或者換坐軟轎,或者下車行走;其餘行囊物貨之類的被拉到林宅後門各自進入。
    初次進門,王氏領一兒兩女踏火盆,撒鹽,手持香草掃穢。
    一係列入新宅的禮儀做完,等到林錦餘能真正歇息,已經天色近晚,夜幕將垂。
    用過晚膳,林錦餘就被朱媽媽抱到自己的院子裏。
    她的院子不大。
    妙雪和妙霜這兩個丫頭先將院內外灑掃整理了一翻,等朱媽媽抱著小姐回來時,無論廊簷花盆或是桌椅寶瓶,已經很能夠看了。
    林錦餘左右瞧了幾眼,隻覺這裏和她從前的院子一樣,擺設之類都沒怎麽變。
    不過畢竟是坐地起價的長安城,盡管庭院構造比起江南來說,多是房宇石道而少橋梁亭榭,但那寸土寸金的價格隻怕要多出了三五倍不止。
    能有這樣大小的院子,林錦餘和朱氏都覺滿意。
    院內升起燈籠,朱氏叫來眾人當著小姐的麵,簡單分派的住處和日後規整的方向;並依照從前的規矩讓妙風當著院裏新添的仆從重新講了一遍,而後抱著揉眼困乏的小姐睡覺去了。
    忙碌了一天,林錦餘確實是困了。
    素日裏她睡眠要比旁人好很多,此時雖然換了新地方,身下的枕褥都是用慣的,因此未有林敏那種擇床的毛病,閉上眼呼呼然便陷入睡熟。
    ……
    次日林莧請了假不去府衙,親自領著妻女前往安平康坊兄長林芝家裏:一是去林氏祠堂叩拜,二是拜見兄嫂家人。
    兄長林芝一個月前出任西北五州督學,如今家中有長嫂與侄兒林識元、林識恭、林識謙,還有庶出的一個林識讓。
    長嫂徐氏為國公敦延公的嫡長女。
    據說這位國公府出身的林氏宗婦,自幼便是溫柔大方氣度非常,王氏雖然年紀比長嫂小了十來歲,但幼年也常常聽到徐氏賢名;甚至王氏記得當年父母給她選了林莧這門親事,多少也是和長嫂是這位徐氏有莫大關係。
    林錦餘早上出發前就聽朱媽媽提前講的大伯一家的情況:
    大伯為人秉厚,大母亦賢良淑德。
    這位大母出身敦延公府,生母是當年的隆慶長公主,十五歲及笄時被封為彬邑縣主;嫁入林家後不但治府嚴禁,肚子也十分爭氣,一連三胎都是男丁;
    並且早年懷著大少爺林識元的時候,一絲不苟的給林錦餘祖父披麻守孝,很是孝悌,林氏上下無不稱讚尊敬。
    就連林錦餘祖母也多次表示,這位長媳確實是難得的賢惠之人。
    進了正堂,林錦餘緊緊跟在母親身後,遠遠朝那位賢惠的大母望了過去,天庭飽滿慈眉善目,雙目灼灼笑意融融,十分叫人親近。
    這不由得眼神就往自己母親身上走了幾圈,隻見母親一改往日做派,始終半低著頭表情溫和,絕不肯多走一步多說一句,難得的柔順模樣。
    “弟莧帶妻兒見過大嫂。”
    林莧領頭向長嫂行大禮,王氏等均落後半步行禮,甚至兩歲的林敏也被奶娘扶著跪在地上磕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