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2章 脫罪之法
字數:7259 加入書籤
奪命書生遲疑片刻,還是將佩劍放了下來,與青年對坐在一方長桌的兩端。
“你想談什麽?”
“不急不急,怎麽不見對穿腸?莫不是還在挺著大肚子瀟灑?”青年左右顧盼,像是在找尋對穿腸的下落。
奪命書生皺了皺眉,但還是說道“對穿腸在教世子讀書,你若真的有事,與我談便可。”
“教世子讀書啊,還真是大材小用。”青年搖頭歎息。
“你到底有沒有事?”奪命書生語氣不善,似有再次提劍的意思。
可還未等他的手按在劍柄上,一柄兩尺長短的鐵尺,已然按在了劍橋之上,也不知這青年施展了何種手段。
鐵尺明明隻是壓在劍鞘上,可正想要拔劍的奪命書生,卻覺得自己的寶劍像是被人往劍鞘中澆灌了鐵水一樣,如今‘鐵水’已經凝固,竟是將劍身也澆築在了裏麵。
“看見你這麽毛躁,我還真有些不適應”
青年還想再說些什麽,卻聽到門被推開的聲音,循聲看去,就見一個留有鼠須胡子,體態圓潤的中年文士走了進來。
“誒,白洲老弟,即是客人到訪,何必動刀動槍的呢?”
來人正是對穿腸,而對穿腸推門而入的第一句話,並非是打探青年的底細,而是勸奪命書生收劍。
奪命書生對外雖然殺意凜然,但在與自己人接觸的時候,還是願意給這個靠腦子吃飯的胖子一些麵子的。
索性便踩著對方遞來的台階,順勢就要鬆開劍柄。
可未曾想,對穿腸開口的同時,鐵尺已經從劍鞘上移開,那仿佛被鐵水澆築在鞘中的劍身,沒有半點滯澀便被他抽出了一截。
氛圍忽地沉重起來。
對穿腸挑了挑眉,正準備說些什麽。
卻又見奪命書生不動聲色地把劍送回鞘中,似剛才什麽也沒有發生一樣。
青年哈哈一笑,倒是一點也不見外。
“既然先生也到了,那我的來意也不妨直言,實不相瞞,在下此行前來,所圖有二。”
青年說著,從懷中取出一個香囊,旋即將口子打開,又將其拋向空中。
那隻有巴掌大小的香囊,就以口朝下底向上的姿態,懸在了半空中,數十上百道流光,從中傾瀉而出。
落在地上、軟榻上、溫泉池中,化作了一副副玲瓏浮凸的女子身段,這些女子,姿容身材皆是上佳,或臥或坐,宛如一幅幅絕美的春宮。
對穿腸和奪命書生相視一眼。
他二人身為寧王少數最為其中的客卿,平日裏自然沒少來這絕世樓,要說絕美的姑娘,絕世樓當中也有不少,其中瑞珠、冬梅兩女,更是傾城傾國的天仙絕色,因此二人倒是沒有被這些女子的容貌身段驚豔到。
隻是那僅憑一香囊便能收納數十上百人的手段,可堪稱神仙法術,讓兩人為之一怔。
“這便是第一件事,我想為這些女子尋一個去處,思來想去,唯有這絕世樓,能令她們如魚得水,快活自在。”
青年笑著開口。
聞言,對穿腸和奪命書生再次一怔,後者忍不住問道“你可知這絕世樓是什麽所在?”
“還能是什麽?”青年攤攤手,如數家珍道“藏寶閣嘍,多世間奇珍異寶,能人異士,與萬三千的天下第一莊相比較,也不遑多讓,甚至在某些收藏方麵,還猶有勝之,其中最讓人流連忘返的,還要數那數百佳麗,據說有專人調教,每一位放在外麵,都是足以坐鎮一樓,豔壓一方的花魁娘子。”
“你既知道,又為何”奪命書生想不通了。
既然對方知曉絕世樓當中的女子,是被如同青樓女子一般培養、使用,又為何將這上百人推入火坑?
“哪有那麽多的為何。”青年擺了擺手“這裏有什麽不好?要美酒有美酒,要型男有型男,何況沒了寧王,此地往後未嚐不會是一處福地洞天如何,這第一件事,二位可否答應?”
“放心,這些人論及姿色皆是尚佳,不說能與瑞珠、冬梅媲美,可比起其樓中其他女子,也絕對不遑多讓,至於調教方麵,這些人的底子有些差了,不過晚些時候我會來親力親為,倒也不用兩位過多費心。”
“既然是這樣,那我就擅自做主,代夫人答應下來。”對穿腸道。
他是王府的客卿,如今寧王已死,自然要擁立王妃與世子為主,因此言語上謙虛了一些。
青年聞言一笑,正欲開口說第二件事。
卻見對穿腸抬起手打斷了他的話“閣下應該知道,這絕世樓不是什麽善堂,與閣下交易,我等又能得到什麽呢?”
他在交易二字上咬得很重。
青年不置可否,見對方眸光堅定,且奪命書生隱隱有拔劍附和的意思,青年這才笑道“當然,既然是交易,兩位當然不會隻有付出而沒有收獲。”
“不過,在我開出條件之前,我想先聽聽,兩位想要什麽。”
“我要小皇帝的腦袋。”對穿腸凶狠說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太麻煩。”青年擺擺手“而且,小皇帝可不能死,不然我就要前途堪憂了,換一個換一個。”
對穿腸當然知道這是件幾乎不可能的事情,也沒指望對方能答應下來。
他隻是想通過這個回答,看對方是什麽反應,從而判斷這青年的立場。
如今看來,對方對皇帝似乎也沒有過分的尊重。
可說出來的話又不似作偽。
想了想,對穿腸又道“那我要我們王爺的屍首。”
身為幕僚客卿,對穿腸捫心自問做不到國士遇我,國士報之,可也能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在護住寧王血脈傳承的基礎上,將寧王的屍骸尋回,令其入土為安,就是對穿腸接下來要做的事情。
青年聽到這話,同樣有些傷腦筋,撓了撓頭,有些犯難“屍體倒是好尋,可這頭顱我就沒什麽把握了。”
“不如二位效仿曹公葬關羽,待我將寧王屍體尋回,再以沉香木為其續首?”
青年的回答,可以說是在對穿腸提出條件的基礎上,來了個折上折,但對穿腸對此並未有任何不滿,反倒是驚疑不定“你當真能尋回王爺的屍體?”
“難也不難,不過你當真要讓我去做這件事?”青年笑著反問道。
對穿腸陷入了沉默。
他當然能聽出對方語氣中蘊含著的戲謔嘲諷,像是在說他將如此彌足珍貴的條件,用來尋回屍首,未免太過大材小用了一些。
甚至,對穿腸冥冥中有一種感覺,對方像是知道自己的計劃,才會有此一問。
不錯,他為了尋回寧王屍體,已經做了精密的計劃,且已經開始實施,成功率也有五成以上。
若此刻再以此為條件與青年做交易,未免有些不智。
想了又想,對穿腸忽地看向青年,說道“我要朝廷取消我等身上的通緝,包括王妃與世子,你可能辦到?”
青年會心一笑,臉上露出了些許讚許之色。
像是在說,你終於說到點子上了。
“可以,但你樓中的三百將士,包括白洲先生,都要借我一用,而這也是我來絕世樓要做的第二件事,先生意下如何?”青年說完,似坐得有些乏了,站起身來伸了個懶腰,旋即頭也不回地對兩人說道“兩位可以好好想一想,不過最好在半個時辰內給我答複,晚了錯過了時機,就算是我也沒辦法幫這一樓之人洗白了。”
說完,青年便從地上抱起了一個睡姿不雅的姑娘,一邊小聲念叨著‘著涼了怎麽辦’,一邊將人抱到了鋪了厚厚兩層羊毛毯子的石榻上。
對穿腸則沒有去理會青年的舉動,隻是看向奪命書生,詢問道“你怎麽看?”
“若那人當真說到做到,我沒問題。”奪命書生道。
絕世樓當中的將士,除了極個別是從王府中帶出來,沿途護送王妃世子的,剩下的,都是寧王這些年培養的死士,叫他們去赴死,為王妃世子搏一個未來,他們肯定是沒話說。
而他自己,堂堂宗師高手,隻要不是對上宗師後期的怪物,或是被困於萬人軍陣之中,他都有把握能活到最後。
可問題是,那青年當真能說到做到嗎?
要知道他們犯得可是謀逆死罪,大明律有明文規定,犯者淩遲處死。祖父、父、子、孫、兄、弟及同居之人,不分異姓,及伯叔父、兄弟之子,不限籍之同異,年十六以上,不論篤疾、廢疾,皆斬。
若那青年僅承諾他二人或是絕世樓當中,除世子外,連王妃也一同保下,他二人都能多幾分信任。
隻因為他們這些人雖是餘孽,可畢竟不成氣候,王妃又是個婦道人家,娘家人雖在士林頗有聲望,可卻是有名無權,且士林中人,最為愛惜羽毛,知曉寧王死於叛亂,決計不會幫他說上半句好話。
甚至為了保全自身的名聲,對寧王妃也不會有什麽好臉色。
皇上倒也不會為一個沒有威脅的女人,太過較真。
可世子就不一樣了,身為寧王唯一的傳世血脈,如今寧王剛剛倒台,尚有不少忠心的黨羽餘孽,隻要這位世子殿下振臂一呼,便能夠嘯聚群賊,再起波瀾,皇上又怎能放任這樣的人活著?
“閣下”
“不用閣下閣下的叫我,太生分了,叫我博安,或是叔魚皆可。”
“你是魏博安?!”
對穿腸聽到這個名字後,瞬間瞪大了眼睛。
見青年點頭承認後,他更是感覺有一口老血想要噴出。
我說博安哥,你是哪來的底氣說能幫我們洗脫罪名的?
明明您老人家也才殺了十幾個朝廷命官,其中光軍功冊封的伯爵就有兩位,其中一位,甚至還是皇上好不容易扶持的十大將軍之一。
這罪名,可不比謀逆來的輕啊!
“臉色別那麽差嘛,我這個人雖然有些不學無術,可唯獨把大明律研究的比較透徹。”
“謀逆罪,雖是十惡不赦的重罪,可也要定性下來才能依法論處,兩位雖是寧王幕僚,可並未參與到梅龍鎮一役,若是能立下保家衛國的功勳,再從孝道方麵做一做文章,想要脫罪並不是一件難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至於這絕世樓中之人,就更不用說了,她們本就是被網羅到此的金絲雀,沒聽說有誰是自薦枕席,因此,從大明律的角度出發,她們和城中那些遭受到寧王剝削劫掠的富商百姓沒什麽兩樣,朝廷若是針對他們,傳出去不好聽是一方麵,且這個話題太過敏感了,百姓素來愚昧,素來習慣從最壞最惡的角度去想那些平日裏威風八麵的大人。”
“算是仇富仇權仇貴,如若是清官來操辦此案,必然要考慮自身的名聲,而酌情宣判。”
“可若是貪官呢,他們可不會在乎百姓亂嚼舌根。”奪命書生問道。
青年看了他一眼,笑了笑“現在還有貪官敢來南昌府城麽?”
奪命書生和對穿腸聽到這話,又看著麵前這位書生意氣的青年,這才記起。
自從安邊伯攜數千將士死在了城中,之後又陸續有十餘位貪官汙吏慘死,那些個平日裏就謹小慎微的貪官們,現在就更加的小心謹慎了。
明知道南昌府城是火坑,還往裏麵跳?
這種人要是成了貪官,爬不到高處估計就把自己給玩死了。
而能來敢來南昌府城,處理寧王謀逆一案的人,隻可能是那些貧苦的清流。
“至於王妃,王妃的祖父乃是理學名家,與如今負責寧王謀逆一案的王守仁,有啟迪授業之恩,再加上王妃素有賢德之名,對寧王謀逆之心,更是一勸再勸,如今,寧王謀逆,受到牽連的百姓愚昧無知,便會將此亂象歸罪於當今皇上,皇上若留王妃一命,方能以仁德之名,最快速度、最大程度地改變這些愚民的觀念。”
“至於世子”
青年說到這裏,沉吟片刻,目光挪移到了遠處的一處尤為顯眼特殊的石雕,旁人或許會疑惑不解。
但對穿腸與奪命書生相視一眼,卻都明白了對方的意思。
丹書鐵券!
“寧王已死,丹書鐵券便要由世子來承襲,若世子再投身青山古刹,深山古刹,對外宣稱誦經念佛為父贖罪,徹底為寧王之亂定性,自能活命。”
喜歡醫館大夫的我加入了錦衣衛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醫館大夫的我加入了錦衣衛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