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章 人生的意義
字數:3094 加入書籤
qzone.io,最快更新純物質世界 !
仿生學是利用生物的行為特征製造出相類似的機器,來輔助人類更好的工作和生活,同樣,我們也可以根據人類製造出的機器,來認識人類自身,比如拿“電腦”去認識“人腦”。
電腦主要分為“硬件”和“軟件”兩個部分,硬件指的是人可以直接用肉眼看見的部分,軟件指的是電腦運行的代碼編程。硬件是實體物質,這個顯而易見,相對的,一般人會把軟件認識成虛擬的存在,不屬於物質,軟件真的是虛擬的嗎?
不,軟件並不是虛擬存在的,任何一款軟件都是由二進製代碼編程出來,儲存在電腦的內存卡裏。二進製代碼編程的基本原理是通過外部電子的影響來改變內存卡裏原子的排列順序,內存卡裏原子的排列就是軟件的實體體現。在運行一款軟件的過程中,內存卡裏負責此款軟件的原子區域就會隨著人的操控發生改變,不斷的形成新的排列組合,原子間的這種改變我們無法用肉眼識別,但軟件是真實的物質這件事是不可否認的。
在人體中,也可以把人主要分為“肉體”和“意識”兩個部分,肉體相當於電腦中的“硬件”,意識相當的電腦中的“軟件”。把肉體看成是物質,這顯而易見,把“意識”看成是物質,這就讓許多人不敢苟同,究其原因是在目前的生物科學領域,人們對於記憶細胞的認識幾乎為零!
內存卡是電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如果沒有內存卡,電腦根本無法運行,人體中的記憶細胞就好比是電腦中的內存卡,如果沒有記憶細胞的統籌規劃,那麽組合成人體的各種細胞根本不可能協調工作、互利共生!在目前對記憶細胞的認識幾乎為零的情況下,讓人很難正確了解人的“意識”,正確了解人類自身!
對此,我根據電腦中內存卡的特性,大致的估測一下記憶細胞的基本屬性,希望對此類研究提供一些參考價值。
記憶細胞分布在大腦的各個部分,在所有的腦細胞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由於負責儲存的信息不同、功能不同,記憶細胞在形態上可能並非隻有一種。記憶細胞內一定存在一個與別的細胞很不同的器官或者組織,這種器官或組織有較穩定的分子結構,不易與單個分子及大分子化合物發生化學反應,但對外部環境中電子的刺激非常敏感,微弱的電子流就可以促使此組織的原子排列發生很明顯的變化,從而具備了“記憶”功能。
在這裏我把記憶細胞內特殊器官或組織的原子排列發生變化的現象叫做“生物代碼編程”,相當於電腦中的“二進製代碼編程”。每個記憶細胞內存在一定量的生物代碼,腦神經細胞與每個記憶細胞相連,把這些生物代碼凝聚在一起,形成非常龐大的信息量!外部環境對六大感知係統產生的刺激,全部轉化成生物代碼儲存在記憶細胞內,生物代碼經過某些腦細胞的綜合處理後,刺激人體做出反應,形成我們所謂的“意識”,也可以稱之為“精神世界”!
隨著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對記憶細胞的研究將會逐漸加深,“意識的物質性”一定會得到廣泛的認可,此後將出現很多現在的你很難想象的神奇現象!
很多時候我喜歡一個人安靜的思考,隻要是心靜,即使坐在嘈雜的環境中我依然停止不了思考。通常在這些情況下,我會不經意的盯著某個人看,想他腦子裏正在想些什麽,在兒時看的動漫機器貓裏,哆來a夢的口袋裏有個道具,可以進入別人的腦子裏看清別人的想法,雖然這樣做很不好,會侵犯別人的隱私,但我還是覺得這是件很有趣的事!
那隻是漫畫家幻想出來的情節,你可能覺得那種事現實中不可能發生,但我必須非常認真、負責的告訴你,隨著對記憶細胞的研究不斷深入,這種事將會成為現實!
在人腦技術不是太成熟的情況下,把一個人腦組織中部分記憶細胞適量插入到另一個人的腦組織中,服用抗排異藥物,使前者的記憶細胞可以在後者的記憶細胞中存活,隨著後者的腦神經細胞與前的記憶細胞發生信息交流,那麽後者就可以知道前者平時都在想些什麽!這項技術通過適當的改造,會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比如對於偵破凶殺案將會有很大的幫助,對死者腦部相關區域的記憶細胞進行破譯,即可知道死者最後看到什麽,還原死者死亡時的境況,也可以從死者記憶庫中搜尋可能的嫌疑犯。
在技術高度成熟後,依照“意識的物質性”這一理論基礎,所能做的事情就太多了!比如在戒毒方麵,定向的尋找出人腦中所有與毒品成癮有關係的記憶細胞,用人工手段準確的切除或者殺死這些記憶細胞,人體將會從本質上完全擺脫毒癮的折磨。對於嚴重的精神類疾病,可以靠生物醫學手段編程生物代碼,替換掉腦部記憶細胞中不良生物代碼,通過改變意識來改變人的行為。在智力開發方麵,可以通過醫學手段把任何一本書、一係列知識編程成生物代碼,分成不同量分別鑲入到記憶細胞中,靠這種生物技術,你花一天時間做手術獲得的知識量恐怕比別人學習一輩子還要多,這對於我這種記憶力超級爛的人來說簡直就是福音……
當然這些人工切除、編程、鑲入“意識”的生物技術也非常的危險,如果一些不良人掌握了這種技術,他可以通過編製親情、愛情、友情、喜怒哀樂等生物代碼,控製另一人的行為和思想!
這項技術的高度成熟期離我們現在還很遙遠,我不好估計它將出現在未來的哪個年代,我目前隻能確定的一點是人的意識完全由物質構成,“意識”是原子級物質形成一種宏觀現象,如果你的肉眼能看清人體內所有原子和電子的排列和運動軌跡,你會發現在這一係列的過程中,它們的運動軌跡都遵循著嚴格的物理定律,人的所有行為都具有唯一性!
什麽是行為的唯一性?舉個簡單的例子,不管你現在到底處於怎樣的環境,不管你到底處於什麽原因看我寫的論證,不管你現在是坐著、趴著、窩著、還是躺著在看這篇文章,並在這個時間點看到文章的這裏,你現在的所做所想,是在幾萬年、幾億年、幾億億年……之前已經注定了會發生的事,你生命中每個階段的所做所想,處於怎麽的環境,遇到怎樣的情況,都必定在那個時間點會發生!
那麽人生的意義是什麽?我們的人生並沒有任何所謂的“意義”,“人”隻是物質在變化的過程中形成的一種物質運動形態,人的一切(肉體和意識)始終都屬於物質中的一部分。物質的某些運動形態衍生出“人”這種運動形態,隨著運動的變化,“人”這種運動形態終究會消失,轉化成其它的運動形態,物質本身的量始終保持不變,基本的物理定律貫穿於所有的變化中。
世界上任何一種事物都絕不會脫離物質而存在,物質就是一切,一切都是物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