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純物質世界裏的人生觀
字數:3821 加入書籤
qzone.io,最快更新純物質世界 !
對自然定律的認知到達一定程度,看待普通事物的觀念也會發生很大轉變,這是我最真切的體會。
拿前麵提到的“痛覺缺失症”來說,當初第一次聽聞有這種怪病時我還挺興奮,這哪是一種病,這明顯是一種超能力!如果我沒有疼痛感,那我就不用忍受夏季蚊蟲叮咬的痛苦,不用忍受疾病帶來的折磨,要是跟別人打架也不用因身體的疼痛而無力還手,上刀山下油鍋都是小菜一碟,我將無比勇敢和堅強……我似乎可以想到無數沒有疼痛給人帶來的好處,大多數人應該會跟我有同樣的想法,人們總是想盡一切辦法把“痛苦”從人體內趕走,我們責怪生物進化為什麽要進化出“痛苦”來折磨人,人每天快快樂樂生活多好……這是些很膚淺的想法,事實上患有痛覺缺失症的人時常有生命危險!
一杯100攝氏度的水,普通人舌尖粘上一點就能燙個半死,患有痛覺缺失症的人可以直接把一杯100攝氏度的水一飲而盡,毫無感覺!你是不是認為這些人很牛?牛是要付出代價的!痛覺缺失症讓人失去痛覺,並不意味著他們身體細胞可以承受100攝氏度的高溫,他們的舌頭、食道、胃也會因水溫過高而大麵積燙傷,因為沒有痛覺,即使燙傷了他們也發現不了病情,病情得不到及時處理,往往會嚴重感染或者引起其它病發症。生活中我們先用手或者嘴唇感覺水燙不燙,然後決定是否到達可以喝的程度,而他們有時則需要用溫度計量一下水溫才能做決定。
痛覺缺失症的人群處於幼年期的患者,在運動或者遊戲過程中,即使因為不小心摔倒引發皮膚嚴重擦傷或者體內骨頭骨折也不會有太多反應,他們年齡太小而不知道遇到這種情況應該趕緊采取醫療救治,他們會繼續玩耍,導致身體上變形的部位受損更嚴重,輕者引發殘疾,重則當場危及生命……
患有痛覺缺失的症的人,蚊蟲叮咬感覺不到,身體起火感覺不到疼,內髒受損毫不知情……當你對這種病人的生活狀態足夠了解後,你就會意識到你過去的想法有多幼稚!“疼痛”並非是生物進化帶給對人類的一種折磨,而是生物進化帶給人的一種恩賜。“疼痛”對生物自身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保護措施之一,它提醒人們及時發現危險源,或是對身體受損的部位采取緊急救治,保障身體向好的方麵發展,它是人正常生活必需具備的一種感覺。
思想上的“痛苦”與身體上的“疼痛”是一個道理,也是人類必須具有的一種情緒。很多人一直把“天堂”、“世外桃源”、“極樂世界”等這些隻存在快樂,沒有任何痛苦的世界看作是最完美的世界,我想他們實在太幼稚,根本就不懂客觀實際!
痛苦和快樂應該是同時產生的,並且程度一樣。好比一個正常人過著簡單的生活,他沒有任何“痛苦”可言,同時他自身也感受不到任何所謂的“快樂”,如果有一天突然發生地震,在地震中他失去兩條腿,他身體和心靈都產生極大的痛苦,同時他的內心也產生另一種快樂,想象著之前有腿的時候是多麽快樂的一件事。
所有在人們麵前歡天喜地、積極活躍的人,在他人格的某一麵一定存在極度憂鬱和孤獨的部分,許多特別卓越的喜劇演員在生活中都患有較嚴重的抑鬱症,所有在人們麵前孤獨、消極的人,在他人格的某一麵也一定存在一種不為人知的快樂。“快樂”和“痛快”無法分割,相輔相成,如果你想要獲得更多的“快樂”,那你就要提前做好迎接更多“痛苦”的準備,如果你發現自己在生活上漸漸沒了什麽“痛苦”,那你也就找不到有什麽可以讓自己“快樂”的事!
這又讓我想起幼年時期對黑夜的恐懼,我曾立誌要好好研究生物學,摘除我腦子中製造“恐懼”的腦組織,現在覺得完全沒有這個必要。“恐懼”是“痛苦”的一種外部延伸,主要是借助視覺係統或者聽覺係統產生的另一種形式的“痛苦”,也是生物經過數億年進化後形成的自我保護措施之一。
如果一個人完全沒有“恐懼感”,那他的生活會怎樣?走在森林裏遠遠看見老虎不知道撤離,被咬死;走到高處不知道止步,摔死;看見火車來了不知道躲避,被撞死……人若是沒有恐懼感,離開母親的懷抱之後幾乎一天都活不下來,恐懼促使人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規劃,從而使人與周圍的環境相處的更融洽,“恐懼”是每個活人都必須具備的情緒之一。
任何一個長久存在的事物或現象,並沒有衰退的跡象,那固然有其存在的價值和必要性。
大腦中存在一個“獎勵中心”,也存在一個“懲罰中心”(像“疼痛”、“恐懼”等這類感覺就屬於“懲罰中心”的控製範圍),在它倆的共同作用下,人類社會才向更適合的方向發展,這兩個中心本身並沒有好壞之分,都是保證人類能夠正常生活所必須具備的感情要素。
當然,有一些人的“痛苦”或者“恐懼”感十分強烈,超過一個正常範圍,也會嚴重影響到自己的生活、學習和工作,此時最好還是盡快尋找一些心理醫生進行專業性心理治療。如果你不好意思找心理醫生進行治療,那我在此就用文字對你進行簡單的思想開導,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首先你要非常清楚,“痛苦”、“難過”、“恐懼”等這些我們不想要的情緒,它們本身非常有利於我們的生存,這是生物進化賦予人規避危險的一種方式,我們不要刻意去完全消滅它們在我們內心的存在,要學會擁抱它們。這些不舒服的情緒也絕不可能完全從任何人的思想意識裏消失,它們已經編入的人的基因裏,每個人天生就怕黑、怕高、怕獅子、怕蛇等等,隻是害怕程度大小各異。
其次,你要加深對人類本身的了解。在低認知的人群裏,情緒完全控製著人的所有行為,喜怒哀樂幾乎完全跟隨外部環境時時發生變化,在高認知的人群裏,邏輯思維控製的人的情緒,再去作用於人的行為。拿我個人來說,我暫時先不要臉的把我列入高認知的人群,麵對“疼痛”時,我首先想到的不是反抗“疼痛”,而是把“疼痛”看作是身體細胞發生擠壓或者病變,它們向我發出的求救信號,需要我去關心它們,然後再去想如何關心它們,如何解決身體的“疼痛”,在思想意識裏我與自己的身體對話,感受細胞群慢慢恢複生機,感受疼痛漸漸消弱;麵對“恐懼”時,我首先想到的並不是恐懼的來源,而把“恐懼”看作是大腦中合成的一種化合物(事實上它也確實是一種化合物),我並不單單隻是一個單獨的“我”,“我”是由無數細胞群構建起的一座生物建築,我有責任和義務保護我身體上每個細胞健康成長和繁衍,現在它們向我發出“恐懼”的信號提醒我注意安全,我應該保持鎮定,盡我最大努力帶領我的細胞群脫離危險,如果出現最壞的結局,也不過就是死亡,死亡便什麽感覺都沒有,那更沒什麽好怕的,但我盡量不辜負整個細胞群對我的期待,我還是希望帶領我身體內的細胞感受未來的“快樂”和“幸福”……
我上麵寫的內容最好多讀幾遍,這其實是一種心理自我暗示的方法,當你真正處於疼痛難忍或者恐懼無比時,嚐試在心裏一遍遍默念和想象我寫的內容,會有非常好的緩解效果……前提是你真的有點理解和讚同我前麵對“人的本質”作出的解釋。
本著一名良心作家的原則,我希望看到這本書的人可以對“人的本質”有更多了解,但我並不建議你對“人的本質”了解的太深。我的這部作品包涵的領域應該說很廣泛,值得很多人去看(此言僅代表個人意見),不過若你不是從事基礎物理學和基礎生物學方麵的工作,最好別把書裏寫到的每部分內容都搞得清清楚楚,你大可不理解和反對我的部分觀點,選取自己需要和喜歡的觀點。如果你真的把這本書理解的太透徹,你會變得跟我一樣,看待許多事情時都處於一種“無所謂”狀態,這並不是什麽好事!
在我意識深處,我的思想常常因為不被人理解而處於一種孤獨狀態,可我到是挺享受這份孤獨,我壓根也不想讓太多人完全理解我,要是地球上生活著六十多億個我的分身,每個人對每個人都超級了解,那才是真正的孤獨!我特別喜歡與思想獨特的人進行交流,我說的獨特指的是跟我的思考風格完全不同,但其本身又特別前衛和獨到,他擅長的或是政治、或者音樂、或是建築等等等等,我完全不介意種類,不同風格的卓越思想碰撞在一起才會讓生活璀璨絢麗!雖然不完全理解對方,但互相欣賞一下對方的才華也是挺美好的一件事。
有時候缺陷也是一種美,何必那麽較勁非要搞明白世間的一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