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道不同不相與謀

字數:4154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飛景懸鳴 !
    燕曉現在笑得很開心。
    李青十現在笑得很難看。
    那天眾位下船之後,就分手各自行去。但燕曉似乎酒興未盡,硬拉著李青十再飲了幾杯。所謂“千杯不醉”的燕劍冠竟然酩酊大醉,癱在船上。
    撐船的老徐咧嘴給了個充滿歉意的笑,李青十沒辦法,和顧阮君一起把燕曉帶離了船,找了一處林子,給燕曉解酒。
    李青十好像對這事顯得額外的古道熱心,給燕曉搓臉按摩,煮茶醒酒,一臉嚴峻,似乎無暇他顧。
    顧阮君看得好笑,道:“我一個小劍侍,這些事我來做就好。”
    一月的天氣寒冷異常,李青十臉上冷出了豆大的汗水。顧阮君在幫李青十“擦汗”,所以他臉上沒了汗水,多出了一抹烏青。燕曉正巧醒來,也正巧看到這恰到好處圍了眼睛一圈的青色,所以他忍不住放聲大笑。
    李青十這次還沒來得及揉搓散淤,覺得自己失了劍仙氣度,但眼看燕曉醒來,總不得愁眉苦臉,所以他笑得很難看。
    顧阮君踢了踢蹲在地上的李青十,給了個眼色,李青十會意,轉頭直直地盯著燕曉。
    燕曉被看得渾身發毛,他把衣服裹緊了些,狐疑的道:“林兄,你這是?”他等了許久,見李青十還是直勾勾得看著自己,不由得心中嘀咕:難道我臉上長了麻子?“不可能,我這麽俊朗,是不可能長麻子的。”燕曉實在想不出個能說服自己的理由,但見李青十一臉糾結的看著自己,他突然“噌”得一聲跳起來,大驚失色道:“林兄,你趁我喝醉,對···對我幹了什麽?”
    李青十心中在做著劇烈的鬥爭,正權衡間,見燕曉突然間跳起來大吼大叫,一時思緒紛亂,下意識的對燕曉說道:“燕兄,我想著能不能找你走個後門。”
    李青十自己愣住了,燕曉愣住了,顧阮君也愣住了,青衣江上雪也停了。
    本來這是一句很正常的話,如果燕曉先前沒有說過那番聽起來也很正常的話的話。
    李青十輕咳了聲,掩飾自己的尷尬,說道:“燕兄,我不是那個意思,你既然是常湖宮的劍冠,我想著能不能順便幫我個小小的忙·······”
    燕曉明白了李青十的意思,未等李青十說完,他就急忙插話到:“打住打住!走後門的事情別找我,我懶得管。常湖觀劍,各憑本事,憑什麽要為你破例。”他話音裏滿是鄙夷,似乎很不齒李青十的話。
    李青十也覺得失了氣度,正想放棄間,猛然看到顧阮君一臉冷厲,到嘴邊的話變成了:“燕兄,我們也算是一起喝過酒的好兄弟,這麽見外幹嘛?”
    燕曉聞言道:“我們隻是酒肉朋友,算什麽兄弟。”
    李青十突然看著燕曉,一臉嚴肅得道:“這次常湖觀劍,我其實很有信心。”
    燕曉剛想嘲諷兩句,但覺得李青十臉上的表情非常認真,好像他說的就是實話,不容置疑。此下江南,師傅說過當年的蘊稽師叔或有個弟子會來常湖宮,便由他先來前路探一探,看看蘊稽的兩個弟子到底如何。這一番江南之行,他一路逍遙自在,倒沒怎麽把這件事放在心上,本對此事耿耿於懷,怕回宮之後被師傅責怪,但在回程途中,卻正巧找到了正主。雖然不知道師傅為何對這個四十年前的宮門叛徒如此推崇,但既然能與師傅爭奪宮主之位,想來也是一位高人。隻不過這位高人教徒弟的本事似乎不怎麽好,這李青十似乎並沒有什麽修為。
    隻是想到能與師傅相提並論的人肯定有真本事,他連帶著以為其弟子理應有特別之處,於是不自覺的對李青十的莫名自信相信了幾分。
    對燕曉的心路曆程,李青十自然是不會知曉的了,他隻聽到燕曉說道:“你這麽厲害靠你自己啊,還找我開後門幹嘛?”
    李青十聞言道:“反正我此次觀劍,總歸都會通過,隻不過我想要更少的時間,所以燕兄你好歹露個千八百道題········”
    燕曉仔細打量了一下李青十,仍舊不知道李青十的信心從何而來,但他隱約覺得李青十的信心來的很合理,然後,他開始疑惑自己對李青十的信心又是從何而來。
    “漏題是不可能漏題的,這輩子都不可能漏題的。常湖一十六萬四千九百五十二劍也不可能同意的。”
    李青十還想再問,但見到燕曉眼神古怪,心中會意,忙微微鞠了一躬。
    燕曉伸了個懶腰,故作鄙夷道:“道不同不相為謀,我們就此別過。”禦劍離開。
    李青十和顧阮君都聽出來燕曉語氣裏的刻意和做作,當然也不拆穿,對視了一眼,加快速度往常湖宮方向行去。
    常湖宮,盤踞於常湖之畔,立宮已近四千年,號稱天下劍宗。
    天下修劍者千萬家,隻有常湖宮一家,獨執這“劍仙意氣”!“共我千裏走劍去,來攜江水濯衣。”世有常湖風流,才有逍遙劍道。
    常湖之上常年雲蒸霞蔚,紫氣繚繞,茫茫煙波傾蓋兩千餘裏。但常湖中實際上並沒有湖水,隻有紫電青霜,無邊寒芒。自五千年前創界大戰之時起,常湖底便成為了劍俠埋劍,神劍安眠之處,到今世,常湖底葬劍不計其數,都是在世時威名赫赫,神氣凜凜的徑路長鋏!
    神劍雖然沉湖千年,蒙塵日久,但劍中凜傲不去。萬劍之精互相滋養磨合,竟然偶會誕出一柄萬劍之精。常湖誕出的名劍眾多,幾乎每次出世,都會引起軒然大波,因而常湖便多了一項迎接名劍出世的儀式,稱為:“觀劍”!常湖觀劍,一來是為了展示神劍風采,讓有緣者觀劍開悟,劍道更精,二來也是為了給常湖宮選拔年輕俊彥,維持常湖千年傳奇。
    李青十想著傳說中常湖最有名的兩把劍,心生神往。
    跨界大戰後一千年左右,神劍“龍凜”出世,引得九州龍脈大動,四海列國大動刀兵,掀起了時長一百七十餘年的正統大戰。正此時,第一位執劍人趙興檀也應劫而生。他以絕大法力鎮壓龍凜,穩定了九州龍脈,成為第一個大統王朝,大禹朝的開國皇帝。趙興檀晚年精修劍道,一日大悟,沉劍於湖,不知所蹤。後龍凜被第一代常湖宮主燕南卓偶得,以之敗盡天下英豪,常湖創派後,被奉為常湖鎮宮之寶。
    大禹朝被夏朝滅亡之後一百五十年,九州進入了列國時代。當是時,天下共有大國五個,小國林林總總,朝生夕滅,難以計數。列國間爾虞我詐,纏鬥不休,百年來征戰不斷,世間血流成河。
    正此時,常湖底風雷湧動,神劍“然也”出世。然也一出世,龍脈再度現世,從此世間再無真命天子一說,九州主宰也不再是天地定數。然則,何人有德有能,堪居大位,眾口不一,又引起了長達一百五十餘年的百家思潮。天數有變,神器更易,而歸有德之人,然也神劍終於在這場上古思辨中尋得了良主,也就是後世稱為萬世之師表的“正”學創始人------林舒子。林舒子得然也神劍後,萬千氣運加身,諸般妙法道義無師自通,終於將“為政以德,為人而仁”的“正學”融會貫通,發揚光大,成為統領後世千年的無上妙理。從此世間恪守“正”學,守禮明仁,幹戈漸少,出現了十五國並立的大好時局。林舒子仙去後,“然也”成為正學祖廷“舒樓”的鎮樓之寶。
    當然,李青十和顧阮君此次常湖之行,並不是為了觀劍悟道或者是加入常湖宮,他二人自認為有全天下最好的師傅,哪怕這位師傅從來沒教過自己劍法,他仍然是最好的師傅,比常湖宮主還要好的師傅。隻不過啊,這位師傅就要死了。
    雖然這位被叫做師傅的老頭子看起來老當益壯,但他自己說了,他就快死了,二人自然也就信了。
    常湖觀劍一共持續三天,須得經過試煉才有入宮觀劍的資格。通過試煉的考驗者得到的好處當然也不少,除了可以得到常湖劍訣、異寶之外,第一名還可以得到常湖至寶十二夜蓮。
    師傅治病需要十二葉蓮,所以李青十隻能拿第一,而師傅的病拖不久,所以他需要盡快拿第一。
    雖然師傅從小就不讓李青十碰劍,也不教自己劍法,但他知道,自己肯定能拿第一,因為很小的時候師傅對他說過:
    “你是劍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