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烽火連城 二十五、兵不血刃
字數:6140 加入書籤
qzone.io,最快更新漢夜長鋒 !
夜色下,火把搖曳,照得戰場中的白馬義從更加鮮亮。
公孫瓚在己方本陣中觀看著局勢,他明白,敵人已經發現了真相——這些並不是真正的白馬義從,隻是他從騎兵中挑選出來的善於騎射的好手。
界橋一戰,公孫瓚的三千白馬義從全滅。他雖然希望能再重新組建一支,但沒有幾年的塞外作戰經驗,談何容易。況且之前白馬義從都是他親自訓練的,作戰風格都和他相似,以速度和精準為特點,善於高機動閃擊。
而且自從他擊敗劉虞,便錯誤地以為自己的一般士兵同樣勇猛善戰,也就沒有再想過重建的事。
這次公孫瓚來截擊麴義,也不過是覺得如果自己連成名部隊都不帶太丟人,才讓騎兵扮了起來。
本來麴義心裏還有一絲懷疑,也許公孫瓚韜光養晦,真的在背地裏又訓練了一支塞外神兵。可當他看到圍著先登死士奔跑的“白馬義從”射箭後,便確定了自己的猜測。
先登的木板由於形狀不整,板與板間留有空隙。可是竟沒有一支箭能穿過這兩寸的空間射中後麵的步兵,可見其射擊水平有多一般。
這些假義從也不想空廢箭支,便收起弓,逐漸縮小了奔跑的圈子,準備用長槍近距離擊破敵人的防禦。
而這,恰恰是麴義所盼望的。
就在這些騎兵的圈子縮小到一槍距離時,先登死士們忽然將木板齊齊向外推倒,接著,他們將一直藏著不讓敵人發現的武器握在手中——隻有半人高的短戟。
騎兵的長槍全部向包圍圈中心的死士們刺了出去。可是這些先登畢竟經曆過界橋一戰,經驗十分老道。他們直接就地打滾,在躲過長槍的同時也接近了敵人的戰馬。他們雙手用力握緊短戟,掃著地麵掄向馬蹄。
隨著戰馬的悲鳴和士兵的慘叫不斷傳來,公孫瓚知道,自己的這些騎兵是回不來了。
一旦可運動空間縮小到十步之內的圓,騎兵的機動性將完全喪失,而步兵在這個距離卻進退自如。
公孫瓚當然不會看著自己的騎兵完全被消滅,他將手中長槊一舞,率領著剩下的軍馬壓了上來。
麴義眼中滿是失望,“怎麽才幾年不見,他已經浮躁成這般樣子了。”
閻柔也點點頭,說道:“是啊,一州之主,竟如此沉不住氣,隻是稍稍失利,便率大軍全部壓上了。”
此時公孫瓚的大軍已經逼近了戰場,麴義下令,讓先登撤回,將敵人引向己方營寨。
麴義邊撤退邊回頭望了望,可是這一看,卻讓他真正地震驚了。
公孫瓚到達戰場後,根本沒有理會之前被擊敗的假義從,而是直接率大軍追襲自己的人馬而來。那些倒黴的假義從們,就這麽被自己的同伴踐踏至死。
雖然有人盡量避開倒地的騎兵,可是畢竟部隊人數太多了,大軍掠過之後,那些沒有被先登死士殺死的假義從也都被踩成了肉泥。
“公孫瓚殘暴不仁,命不久矣。”麴義眼中帶著不忍,搖了搖頭。
他轉過頭不再看身後的慘象,領著大軍排成數列,迅速穿過了自己的營地。
公孫瓚見敵人棄營而逃,便直接率大軍衝入敵人營中。
可是絕望的慘叫也同時傳來。
他在驚訝中慌忙帶住馬左右看去,這才明白為什麽敵人會排成幾列有秩序地撤退——敵人在自己的大營中,竟挖了許多的陷坑!坑雖隻有幾尺深,但裏麵布滿了木樁。
自己手下衝在最前的數百人馬,不論騎兵還是步兵,都因為衝得過快而掉如坑中,瞬間被刺穿。
看著坑中身體抽搐、口吐鮮血的人和戰馬,公孫瓚心中怒火瞬間升起,“傳令!小心前行!若是前麵的人掉入陷坑,後麵人馬繞道而行,速速穿過敵營!”
命令下達的同時,所有人都從身邊同伴眼中看到了驚訝、恐懼和憤怒。
這是什麽命令!先撤退不成麽!拿人去試陷坑?讓我們白白送死麽?
沒有人遵從這條混賬命令,大家都隻是站在原地,盯著公孫瓚。
“沒聽見我的命令麽!速速前進!”公孫瓚怒不可遏地大叫。
“你怎麽不先走。”
大軍中,終於有人開口了,這人不過是個普通士兵,但此時,他實在無法忍受了。
公孫瓚剛要下令將他拉出去砍了,可緊跟著,很多人都開始抱怨起來。
“憑什麽讓我們白白送死!”
“要死你去!我們不給你陪葬!”
“剛才有同伴倒地,你不下令援救,卻踐踏而過!”
“你可曾體恤過士卒?”
“老子不替你賣命了,弟兄們,走!”
越來越多的聲音傳來,公孫瓚忽然將槊刺出,紮穿了一個士兵的胸膛。
他本想借此舉阻止嘩變,結果沒想到卻適得其反。不少士兵憤恨地摔下武器,看也不看他一眼轉身向營外走去。
他咒罵著左右砍殺,可是不論他殺了多少人,還是不能改變軍心已失的事實。
營後不遠處的麴義不禁失笑,擺擺手示意弓手鬆開弦。
其實他的部隊並沒有撤遠。他本是想趁陷坑發揮作用之後再用火箭亂射,擾亂軍心,可沒想到公孫瓚竟然自己把軍心搞散了。
他和閻柔慢慢率軍在外圍包抄,逐漸將營地包圍了起來。但是離開的士兵他們是不會為難的,反倒是大方地讓出了路。畢竟現在對他們越好,他們越是會覺得公孫瓚殘暴,不值得跟隨。
隨著手下全部撤離,滿是陷坑的營地中,便隻剩下公孫瓚一人了。
“想留下隨我去投奔我家主公的,便是兄弟;不想留下的,就回家去吧。”麴義微笑著說。
這些幽州的士兵本來在公孫瓚手下就很不情願,如今聽得敵人並不為難自己,當然喜出望外。他們早就盼著不用再打仗了,能回家當然是最好的。
除了少數人決定留下,絕大多數人都卸下了盔甲選擇離開。
公孫瓚滿眼悲涼,他仍不覺得自己有錯。
許久,在所有人的注視下,他緩緩帶馬走出了營地大門。
“公孫將軍,有禮了。”麴義站在馬前,拱手施禮。
“哼!何必惺惺作態,速速上馬,便是隻有我一人,也要與你等決一死戰!”公孫瓚並不領情,將長槊橫在馬前。
“若是將軍肯降,我相信我家主公也不會為難將軍,到時候仍……”
“呸!休再多言!”說完,公孫瓚一帶戰馬,直接衝向了麵前的數萬大軍。
“唉……可惜了,一代名將。”閻柔微微搖頭。
在麴義大軍後方,鮮於輔、鮮於銀、齊周以及劉和都不約而同地歎了口氣。雖然他們也對公孫瓚恨之入骨,但他畢竟是英雄,這般死法,確實有些淒涼。
正當他們四人準備轉身離開時,劉和忽然驚呼:“那是何處兵馬?”
其他三人隨著他所指方向看去,隻見那裏奔來一道白色的洪水——上萬人的兵馬,全部一身白衣。
“將……將軍,白……白白白……白馬義從!”身邊的小校結巴著衝麴義大叫。
麴義轉頭看去時,心中也是一驚,難道公孫瓚真的留了一手?這雪藏的萬餘精兵,一直等自己這邊鬆懈麽?
他慌忙下令,大軍調整陣形,留下少數人馬對付公孫瓚,其餘部隊全部列陣準備對敵。
畢竟烏桓兵馬還沒有來,若是這萬餘義從不顧一切進攻,自己這邊雖然不會大敗,卻也必然損失慘重。
可是當這支白衣部隊靠近之後,借著火光,麴義終於看清了他們的裝束。
這些不是白馬義從!
雖然顏色一樣,可是他們都沒有穿盔甲,而且他們用的全部是短槍。衝在最前麵的一將,手中的長槍比一般士兵的都小了一號,麴義甚至懷疑這樣的武器怎麽能上戰場。
公孫瓚揮槊擊倒身邊一個先登,也用餘光看向這支人馬。
可是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因為映入眼中的那人,赫然是之前棄自己而去的——趙雲。
白色的潮水很快便來到麴義大陣前,他們並沒有像一般騎兵一般硬衝,而是左右分開,從外圍繞過,進而從側麵開始了包圍。
趙雲獨自一騎,駐馬在麴義大陣正前方,單手握槍,用略帶疲憊的聲音衝麴義說道:“常山龍鋒營,見過將軍。”
麴義之前聽過這支部隊,那還是趙雲追隨劉備去援助田楷時,這支白衣投槍軍第一次暴露在袁紹軍麵前。也正是因為這支兵馬,才助劉備立下了大功。
如今這個男人竟然來救援公孫瓚了,隻怕自己也沒有必勝的把握。
此時,公孫瓚已經帶馬殺出重圍,從外圍繞道來到了趙雲身邊。
“哈哈哈哈,有趙子龍助我,麴義,今日便是你的死期!”公孫瓚見有援兵,便立刻轉憂為喜。
可是下一刻,他的笑容僵在了臉上。因為當他對上趙雲的眼睛時,打從心底裏感覺到寒冷。
趙雲的眼神中,沒有對他的尊敬和忠誠,有的隻是蔑視、冷漠和殺氣。
這時公孫瓚才發現,原來趙雲的手下並沒有投槍,隻是限製了敵人部隊的行動。
麴義自然也發現了這點,他也有些不解地用眼神詢問趙雲。
趙雲麵無表情,淡淡地對麴義說:“昔日我曾投靠公孫瓚,蒙他收留,終是欠下個人情,若是將軍能行個方便,我這就帶他離開,也免得再動刀兵。”
雖然有些不甘心,但麴義說實話也確實不想挑戰這支詭異的馬上步兵。
他看了看閻柔,見對方也是同樣的意思,便衝趙雲微微一笑,說道:“常山趙子龍,果然膽氣非凡,重情重義,在下佩服。那今日在下便賣你個人情,放他離開。”
趙雲將槍掛在馬邊,拱手道:“如此,多謝了。”
說完,便帶轉馬頭,帶著手下兵馬緩緩離開。
公孫瓚自始至終沒敢再說話,隻好也跟了上去。
閻柔苦笑著看了看麴義,“原來麴將軍也有不願惹的敵手。”
麴義表情嚴肅地轉過頭,正視著他說道:“你沒看見他的眼神麽?那眼神中毫無忠義,他之所以來,不過是為了還公孫瓚的人情。如此冷漠的人,還是不要選他做對手吧。”
閻柔收斂了笑容,也用嚴肅地表情看向趙雲離去的方向。
迅猛如雷的白色潮水,終於退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