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文明的衝突

字數:6823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我的唐朝歲月 !
    李銘打探好了一切,決定暫時還是住在小山村為好,明年春天再決定是否在縣城買房子的事情,在回家的道路上,李銘就在思考跨越整個封建王朝,北方遊牧民族和漢朝之間的衝突其實就是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的衝突,從戰國事情到清朝,都沒有得到徹底的解決!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生態環境與一個民族性格的形成和發展是息息相關的。隻有與當地的生態環境能夠非常融洽相處的文明才能長久地延續下去,才是成功的文明,而遊牧文明正是這樣一種成功的文明。
    相對來說,農耕文明盡管更為發達,卻最終將毀掉生存的根基,因而是一種不可持續的文明,也是一種不算很成功的文明。於是在北方草原上,遊牧文明始終占據了主導地位。
    遊牧指在草原上形成的一種人類生產生活方式,現代考古發掘逐漸證明,遊牧誕生的時間不會早於公元前1000年。有史可查的最早的遊牧民族是公元前8世紀中葉,分布於阿爾泰山以西西徐亞人,被稱為斯基泰人。
    中國北方遊牧民為了適應高寒幹旱的氣候條件,終年實施嚴格的集體遊動放牧的畜牧業經營方式,這種生產生活方式基於保護稀缺的水資源和可持續輪換使用不同的草場形成的人類智慧和文明。
    遊牧民族指的是以遊牧為主要生產生活方式的民族,但是遊牧民族也並不是居無定所,從中外的史集來看遊牧民族是有隱秘的定居據點的。
    遊牧文化,是幹旱、半幹旱地區先進的與自然和諧發展的人類文明。遊牧文化是在遊牧生產的基礎上形成的,包括遊牧生活方式以及與之相適應的文學、藝術、宗教、哲學、風俗、習慣等具體要素。
    比如,蒙古遊牧民族形成了自己的習慣法和成文法(成吉思汗法典)。遊牧文化崇拜、依賴、適應大自然,與自然融為一體,遊牧社會有和自然相適應的固有機製,遊牧民族有和自然相適應的固有觀念。遊牧是草原畜牧業的最佳選擇。是經過幾千年考驗的、利用草原最經濟、最有效的經營方式。
    在中國北方幹旱草原,幾千年來存在著遊牧族群,他們並非“逐水草而居”,大半年完全靠雪水解決人、畜的飲水,夏天則集體到各個固定的湖泊、河邊生活。
    遊牧民族幾千年來適應了幹旱區的自然狀況,不論冬夏,最多兩周就要搬家,以免過分踐踏蒙古包附近的草皮。
    他們早已適應了脆弱的草原生態環境,並有保護植被和水源的習慣,保護了草原上千種野生植物和幾十種遷徙動物,形成了獨特的遊牧文化,是一種先進的與自然和諧發展的人類文明。
    遊牧文化崇拜、依賴、適應大自然,與自然融為一體,完美的自然環境是畜牧業發展的基礎條件和基本資源,遊牧業有和自然相適應的固有機製,遊牧民族有和自然相適應的固有觀念。遊牧是草原畜牧業的最佳選擇。是經過幾千年考驗的、利用草原最經濟、最有效的經營方式。
    遊牧是大自然的選擇,是人類與大自然多年磨合適應的結果,也是向大自然,向野生動物學習的結果。草原上的草組成草原,鳥、獸、牲畜聚合成群,草原上的人們同樣具有強大的凝聚力。
    人類由於生存環境的差異,長期從事各自的生產勞動,在生活方式、風俗習慣、思想意識、文學藝術等方麵形成了不同的文化。
    遊牧文化的產生可追溯到新石器時代末期。漁獵、采摘、農耕已不適合幹旱氣候,有的被迫南遷,有的從事遊牧畜牧業。世界遊牧民族遍布各大洲幹旱區。蒙古族堅持到今在蒙古草原創造出更為燦爛的文化。
    遊牧人以血緣為紐帶,以地域分聚落,過群居生活。其生產集體進行,人數多,規模大,是其特征。
    遊牧民族人口是少則幾千多則幾萬人的部落,加上牛馬畜生,必要要居住在水草豐美的草場,特別在貧瘠的漠北,這樣的草場是有數的。
    這些部落雖然遊牧,但也不是沒有地盤概念,哪片草場屬於哪個部落的,都是有劃分的,部落不可能經常做大規模遷徙。
    而且部落與部落間,各部落與單於汗庭間也都是有勢力範圍的。鐵木真經曆合蘭真沙陀之戰後隻剩下4千6百餘人。他逃到貝爾湖以東才避過一劫。並在當年秋天突襲王汗駐地,三天後完全消滅克烈部。
    不明所以的中原人把遊牧部落為了保護草場在其所屬草場之間的遷徙認為是居無定所這是很無知的。
    所以農耕民族出征漠北時往往會迷路找不到遊牧駐軍牧場,農耕民族由於不了解當地那些水肥草美牧地的分布信息不能在當地得到給養,遊牧民族反而可以利用騎兵機動性再其熟悉的地理環境中堅壁清野。成吉思汗之所以成功是把蒙古高原上所有不同族源的遊牧部落統一。
    遊牧經濟是一種專業化,流動的經濟類型,對農耕社會有著依賴性,它不能完全脫離種植業,需以整個社會生產和交換的相當發展,並產生一定生產剩餘產品為前提,這就要求種植技術和遊牧技術都有相當的進步,從而決定了遊牧經濟隻有在較晚的時候才能形成。
    農耕文明,是指由農民在長期農業生產中形成的一種適應農業生產、生活需要的國家製度、禮俗製度、文化教育等的文化集合。
    農耕文明集合了儒家文化,及各類宗教文化為一體,形成了自己獨特文化內容和特征,主體包括國家管理理念、人際交往理念以及語言,戲劇,民歌,風俗及各類祭祀活動等,是世界上存在最為廣泛的文化集成。農耕文明的重要表現為男耕女織,規模小,分工簡單,自給自足,不用於商品交換。
    農耕文明也就是所謂的男耕女織規模小升空簡單不用於商品交換,而隨時問推移,長期沉澱形成的文化內涵及外延各種表現形式等與農業生產有關的文化類型。
    所謂農耕文明與農業為主導的生產方式,為什麽不稱文化而稱文明呢?是因為到了農耕時代,人類第一次以人力改造江河,和自然界相抗衡時自然界的認識辦出現了飛躍,特別是誕生了象征文明的文字—象形字。
    農耕文明是人類史上的第一種文明形態。原始農業和原始畜牧業、古人類的定居生活等的發展,使人類從食物的采集者變為食物的生產者,是第一次生產力的飛躍,人類進入農耕文明。農耕文明地帶主要集中在北緯20度到40度之間。這裏也是人類早期文明的發源地域。
    農耕文明一直延續到工業革命之前。此間,人們以農業為主,政治體製一般實行君主製或君主專製,社會結構呈現為金字塔形。農耕文明發源於大河流域,它是工業文明的搖籃。
    農耕文明本質上需要順天應命,需要守望田園,需要辛勤勞作。它不需要培養侵略和掠奪的戰爭技藝,而是需要掌握爭取豐收的農藝和園藝;它無需培養爾虞我詐的商戰技巧,而是企盼風調雨順,營造人和的環境。盡管農耕文明也不都是田園牧歌,也有爭鬥和戰亂,但較之於遊牧文明和工業文明,具有質的不同。
    為何農耕文明遊牧文明和農耕文明會經常產生衝突呢?
    秦、漢兩個帝國,均有過大規模對外戰爭,且皆具備獲勝的記錄。尤其是漢帝國的勝績更是彪炳史冊,被後世廣為傳誦。
    民族主義者、唯物史觀者,無不對此推崇備至,在他們的眼中,似乎開疆拓土,對外征戰,用武力解決一切問題就是盛世的象征。一句口號喊得異常響亮: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另一個點燃戰爭導火線的因素是經濟壓力,準確地說是人口壓力。秦帝國統一天下之時,除去戰時的傷亡外,並無大量殺戮平民的現象,而是將舊時六國的人口和土地一起接收過來,整合成一個大帝國。
    舊社會群落解散並融合進新社會群落中,得到最大限度保全的人口,會成為人口繼續增長的基礎。
    龐大的人口基數和無序的人口增長會在極短的時間內就令社會感覺到經濟的壓力。公元前216年,秦帝國因政府製度的缺陷,導致了土地資源分配不合理,直接引起了經濟危機的爆發,通貨膨脹率奇高無比,具體表現則為糧食價格飆升。
    公平地說,即使秦政府當時在土地製度上處理得體,預留好緩衝,也無法徹底根治人口壓力的痼疾。也許矛盾不會表現得如此尖銳,呈爆發事態出現,可總有一天問題會呈現在眼前。歸根結底,是生產技術的更新無法跟上人口的增長速度。
    唐滅東、西突厥之戰是初唐時代同突厥兩個汗國東突厥和西突厥進行的一係列戰爭。其中主要的戰役和事件有五隴阪之戰、涇陽之戰和渭水之盟、定襄之戰、陰山之戰)、庭州之戰、唐滅西突厥之戰等。
    戰爭期間,唐朝由開始的安撫和防禦轉為進攻,加之突厥內部的分裂和內亂,唐朝徹底擊敗東、西突厥,俘虜東突厥頡利可汗和西突厥沙缽羅可汗,導致了突厥汗國的滅亡。唐朝在原東、西突厥領地分別設立都督府和都護府。
    唐突厥戰爭背景是唐朝與東、西突厥利益糾纏下的產物。唐朝同東突厥西突厥的戰爭稱為唐突厥戰爭。
    突厥一開始是遊牧在中國北方的少數民族,後來活動於阿爾泰山(當時稱為金山),後來東突厥實力不斷增強,開始威脅到中原安寧,因此突厥展開了於中原的一係列戰爭,稱為唐突厥戰爭。
    唐突厥戰爭背景是在隋朝混亂的狀態中展開的,唐突厥戰爭背景可以追溯到隋朝末年,由於隋煬帝統治無能,暴政橫行,社會一片凋敝。百姓紛紛起義抗爭,突厥趁機脫離隋朝的控製,並隨後發動對隋朝的戰爭,但是被李淵擊退。突厥對唐朝發動的戰爭不下50起。
    等到唐朝時,這可以說是隋朝留下的病根。為了打擊突厥,唐高祖李淵親自帶兵與突厥交戰,開始爭奪中原。還使用空城計來對付過突厥軍隊,但是李淵擔心進軍長安時會受到突厥的攻擊,因此又與突厥結好。
    李淵與突厥使用平等的姿態對待,但是後來,就稱突厥為臣民,地位高於突厥。渭水會盟之後,李世民為徹底打擊突厥,采取一係列措施加強國防,積極備戰開始反擊突厥,突厥最終落敗,向唐朝稱臣。
    堅守多年的襄陽被攻克,南宋軍隊抵抗蒙古入侵的防禦中樞被切斷。隨著蒙元軍隊的高歌猛進,長江中遊的大量宋朝地方軍被打的節節敗退。迫於惡劣的形式,一直希望回避與蒙古正麵交戰的南宋權相賈似道,不得不親自出馬。但在一場水陸同時展開的正麵決戰中,他與南宋最大規模的軍隊被北方強敵完敗。
    自南宋與蒙古的戰爭正式開打,臨安的小朝廷就對自身的定位非常清晰。由於見識過蒙古軍隊在長江以北的縱橫千裏,宋軍一直都對在陸戰中擊潰對手是不抱希望的。他們隻能以過去抵抗金國軍隊的方法,用水軍守護長江天險,用城防拱衛戰略據點。
    但蒙元帝國的特殊思維,也讓宋朝方麵在剛開始很不適應。在通過走西南方向,迂回攻滅金國最後的主力軍部隊後,蒙古人就愛上了這種大費周章的迂回戰略。所以在攻打南宋的初始階段,他們一直嚐試通過拿下四川,占據長江流域的上遊。這種策略在中國曆史上也屢見不鮮,極有可能是在投靠蒙古的漢化幕僚推動下敲定的。
    問題是蒙古霸權對於麾下軍事資源的整合也才剛剛開始。每一次大汗死後的貴族會議,又會讓前線指揮官回師草原。
    這就讓蒙古人在初步攻入四川後,又匆忙後撤。作為回應,宋朝馬上加強了在四川方麵的整體防禦。等到蒙古軍隊再次返回,戰鬥激烈程度就超過了以往。這種模式的輪回,在短短十多年內發生了數次。加上蒙古人為大汗之位而展開的各種內戰,愣是讓疲憊的南宋又堅持了許久。
    蒙古人特有的草原發散性思維,又在關鍵時刻給了南宋以致命一擊。日後登上大汗之位的忽必烈親自領兵,經過吐蕃地界,攻入大理。隨著大理的淪陷,大量的吐蕃與南蠻軍隊,加入蒙古一邊。宋朝的整體防禦,也因此後庭大開。若非忽必烈在之後的戰爭中,執意攻下襄樊兩城。南宋可能以更快的方式,被蒙古擊敗。
    到了大廈將傾的1273年,襄陽城倒在波斯人打造的回回砲之下,南宋方麵也明白,留給他們的時間不多了。在第二年一係列中小規模戰鬥中,已經初步培養出一支水師兵力的蒙元,順利的將整個長江中遊占據。南宋殘軍被沿著長江,截成兩斷,典型的首尾不能相顧,****。
    明清戰爭,戰爭的雙方,一為明國,一為後金國,間或涉及第三者農民軍政權。明清戰爭是指在清國興起和明國滅亡的過程中,明清之間發生的多次戰爭。從1616年後金建立,到1683年明鄭淪陷,寧靖王朱術權殉國,大戰小戰連續不斷。
    明清戰爭起自1618年後金與明朝在撫順首次交鋒,止於止於1683年明鄭政權覆滅最後一個漢族的大一統王朝淪陷,曆時超過半個世紀。
    其間大戰、小戰交替發生,從數十、數百人的武裝衝突,發展為千萬人的激戰,再擴大到幾十萬人的殊死搏鬥。它既有平原曠野上的往來衝殺,也有堅城之下壁壘森嚴的鏖戰,從運籌帷幄,到決勝千裏,規模之大,鬥爭之複雜,戰局之多變,皆為亙古所少見。
    明清戰爭是中國曆史上所有戰爭中比較典型和突出的一次武裝鬥爭。在這場戰爭中所運用的戰略策略多為其他戰爭所不及,帶給我們豐富的曆史經驗教訓。
    也就是說,兩個文明的衝突幾乎延續整個封建時代,都沒有徹底的解決問題,遊牧民族,從政治經濟上始終要落後於農耕文明,他們對於生產資料的缺失,使之向對方進行掠奪!
    當然,整個掠奪不僅僅是物資,還有人口!還是那句話,臥床之塌豈容他人酣睡,你要掠奪,我就要保護,打來打去,幾乎打了2000年!
    想著這些,李銘心裏就有深深的無奈,這個就是人類的內耗啊,遊牧民族經過幾十年的休養生息,就對這邊進行滋擾,然後就是反抗,打掉遊牧民族的氣焰,但是華夏不是一個擴張型的民族,隻想自保,長城就是最典型的保護工程!又是一輪,打來打去的,想著就腦袋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