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七 起風(十二)

字數:3266   加入書籤

A+A-


    戍旌歌!
    七王成懷連夜寫了奏表,將齊州董氏私自開礦鑄造假幣之事詳細說明,但是卻因沒有真憑實據,不曾提到四王成羲半句。
    次日成懷將建陽王府的謀士將領們聚集起來,一同商議禦敵之策。
    一位身著蓑衣頭戴鬥笠的人走上前來,成懷等人頓覺詫異,難道這建陽王府還有漁翁作幕僚的?
    隻見那人向成懷等人深深一揖,自我介紹道“臣乃齊州水陸通辦使蔡拱,參見朝陽王殿下。”
    “蔡拱”這名字聽起來甚為熟悉,但是又一時想不起來是誰,於是成懷道“先生不必拘禮,我剛剛執掌齊州各事,少不了多向各位謀士們請教,大家都不要客氣了,還請暢所欲言為佳。”
    其實蔡拱想說的話,很早就已經報告給四王成羲了,但無奈成羲隻關心水利之事,希望齊州能逃避多山和常年水患的窘境,對於其他事務都不甚關心,所以一直沒有得到重視。
    根據蔡拱所報,他曾經去勘察過源城的源河,那裏的百姓分為大浦西遷過去的農民,還有少數原本就在源城附近生活的遊牧民族,在考查水源之時,蔡拱經常聽說有遊牧民族搶劫西遷農民財物的事情,蔡拱就問為什麽,當地人說,遊牧民族間流傳著大浦軍隊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為了擴建源城,曾經將在此遊牧的安麗人統統殘殺,連孩子都不放過的謠言。
    “豈有此理,是誰在散布謠言?”成懷聽聞此話拍案而起。“想當年是崇丹國王想要吞並西域諸小國,父王為了避免他狂妄自大,進而傷了我大浦百姓,才在崇丹已經殺戮過的地方修建城池,並為了鞏固邊疆,向大浦發布了‘援西詔’,號召大浦百姓前往源城鞏固西域,父王一直教導我們天下百姓雖民俗不同,性情不同,但是卻都是上天的子民,萬不可因他人信仰上和習俗上與我們有異就懷有排斥之心,他怎可能對外族施行殘殺啊。”
    “想來,散布這種謠言的人會獲得兩種好處,其一,同為遊牧民族,他們之間先天就有親近之感,如此這般詆毀大浦,便可以收買人心;其二,給這些人心裏埋下仇恨的種子,以至於他們對大浦永遠都有戒備心理,一旦發生些微摩擦,那橫亙於心的仇恨就會迸發出來,造成大規模的鬥爭事件。”蔡拱解釋說。
    “那依照蔡先生,此心結可有破法?”成懷誠懇問道。
    “有,而且就是當下的時機。”
    “快請先生明示。”成懷猶如遇見了暗夜裏的明燈,眼睛瞬間閃亮起來。
    “崇安聯軍這幾次攻打我們大浦,臣也聽說了不同的聲音,就是崇丹人向來都是讓安麗人在陣前衝鋒陷陣,而隻有到了最為關鍵的時刻或者搶掠城池的時候,崇丹人才會衝出來,把錢糧武器等一一奪走,這樣導致了安麗人死傷遠遠大於崇丹人,所以在軍隊中,也時常聽見將士們的抱怨。最近聽說,就連糧食崇丹人都不留給安麗軍隊,導致軍隊出現了斷糧的現象,所以臣認為,這是最好的瓦解聯軍的時刻。”
    “可我聽說,對方領兵的達瓦就是安麗人,此人凶殘至極,屠殺了整個源城的百姓,如何能說服他呢?”
    “殿下有所不知,達瓦就是當時駐紮在源城的安麗遊牧隊伍中的遺孤,他自認為是先皇派人殺光了他的族人,所以對大浦懷恨在心,臣在走訪期間,遇到了一個女子,她也是那場殺戮的幸存者,臣願意說服她,讓她去為我大浦昭雪。”
    “太好了,先生,此事若是能辦成,先生就是救我大浦於危難之人,我必定向陛下請賞,好好的答謝先生對大浦的忠心。”
    南粵連續幾日暴雨,造成了很多百姓受災,子衿閣不少學子都參與到救援中來,方弘子也是連續忙了很多日,實在疲憊不堪才回來休息片刻。
    暴風驟雨依然如千軍萬馬般奔襲而來,似乎要洗刷掉此地所有的肮髒和不堪的往事。
    方弘子站在窗邊手捧熱茶,看著絲毫不願退卻的傾盆大雨,不禁狂笑起來。
    “君子無罪,懷璧其罪。”方弘子聽到這句話的時候,也是一個暴風雨的夜晚。自那晚以後,方弘子就眼見著爹爹被帶走,再也沒有回來。
    後來方弘子遇到了子衿閣閣主,閣主神通廣大,對各國事宜似乎都非常了解,他告訴了方弘子那段時間南粵發生的變故。
    當年的南粵太子迎娶了安麗的莎美公主,據說公主膚如凝脂,雙眸如泉,發若絹絲,行如蝶舞。據說那美貌足以令天下男人忘記憂愁,讓萬千女人扼腕割喉。當然也逃不過南粵皇帝的眼睛。
    也不知是這莎美公主的美貌是禍端,還是她本身就是懷著異心而來的,反正是一來二去南粵國王就把持不住,要娶了自己的兒媳婦。
    當時已經是南粵舉足輕重的幾位老臣以死相諫,有一個負責農桑的申大人,還有一個兵部的秦大人,然後就是方弘子的爹爹,負責禮儀的方學士了,結果他們統統都已被美女魅惑的南粵皇帝關押起來。
    太子為了此事一來名譽受損,二是為了保全各位老臣,於是發動政變,企圖先奪了大位,再行勸說父王,結果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趁亂之中,二皇子將皇帝和太子都斬殺與皇廷之上,然後自立為王,於是就有了今天的南粵國王。
    為了洗刷自己的罪名和宮闈中的醜事,這個南粵王一登基,就把相關人等全部殺害,其中就包括那個雨夜被帶走的方弘子的父親。
    自那以後,方弘子染上了一種疾病,為了治療,不得已用了猛藥,結果病是好了,但是卻落得一個肥肥大大的身體。
    經閣主和眾多學子日後複盤,能暗中資助南粵太子起事的,隻能是大浦,因為大浦有一個王妃,與南粵太子是一奶同胞的兄妹,如果不是大浦摻和,或許太子能夠將此事隱忍下來,當時太子已經監國,繼承大統是遲早的事兒,何必為了一個女人斷送前程不說,也忽略了身後的小人。所以這背後慫恿之人也是可惡至極,也一樣希望南粵的混亂能影響南粵的發展。
    各國之間聯姻朝貢幫扶瓦解,無一不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有些戰爭是明刀明槍的你來我往,而有些戰爭卻隻需要適當契機的幾句話就可以攻城略地,俘獲人心,而這後者,就是方弘子要成為的人。
    方家雖然沒有能在沙場上搏殺,可依然將自己的畢生所學貢獻給南粵,結果卻因為父親與兒子搶奪美女,兩個兒子之間的帝位相爭而丟了性命,實在是讓方弘子難以釋懷。
    暴風雨,繼續吧,把這片土地上所有的罪孽都衝刷的幹幹淨淨吧——方弘子將杯中的茶一飲而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