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圈禁

字數:4327   加入書籤

A+A-


    知宋事!
    在夢裏,他看見大宋江山易幟,子孫後代被斬盡殺絕,隻餘下白骨累累。
    而他自己卻被大墳壓身,身不能動,口不能呼。
    於是他一身冷汗,從夢中驚醒。
    最近,這樣的夢越來越頻繁,讓他暗自心驚。
    所以,他的天平又開始傾斜於趙小三了。
    畢竟,這家夥已成氣候了,由他上位,還能保住趙家宗祠。
    而自己,由於常年征戰,積累舊創太多,感覺時日無多了。
    正這麽想著,那邊幾個重臣商量的結果也出來了。
    “官家,我等建議派盧多遜去,以他的身份,既能保持超然,又不會被人輕視。且從以往出使經曆看,他每每能見機行事,頗見奇功。”
    薛居正啟奏道。
    盧多遜出使南唐,與崇簡配合,是立了大功的。
    論功擢拔,此時已升任中書舍人、參知政事,位次排在樞密使之後,後又加任吏部侍郎。
    崇簡回來後,這盧多遜正好出京巡視,所以還沒有打照麵的機會。
    幾人商議著推出盧多遜,很重要的理由,就在薛居正含糊帶過的那一句“保持超然”裏。
    直到目前為止,盧多遜中立立場保持得比較好,還在盡心盡力做大宋朝廷臣子,沒有明顯倒向趙小三。
    正因為如此,在原本的曆史裏,他因為轉向太慢,最終被趙小三清洗。
    清洗的原因是,是因為與老四趙廷美(現在還叫趙光美)勾結圖謀不軌。
    崇簡一聽,自然明白其中緣由。
    趙二更通透,點點頭正要吩咐下旨,趙小三又說話了。
    “官家,再派個人去吧,既可以互相監督,保證不徇私,又有個照應。”
    崇簡心裏明鏡似的,知道這話說得貌似公正,但目的絕不單純。
    他正要出聲反駁,但心裏一動,暫時打住了。
    “那你覺得,再增派誰去合適?”
    趙二問道,話裏有警覺的意味。
    “臣覺得,最恰當的人選,應該是官家身邊的人。”
    趙小三答道。
    “嗬嗬,要不你也派個身邊人去?”
    崇簡突然發聲問趙小三。
    這話聽著雖然不敬,但卻並非嘲笑,所以令在場諸人頗感詫異。
    “官家,臣不敢避嫌,願意派人一起入蜀,配合陛下身邊之人,起一個監察協調作用。”
    趙小三愣了一下,趕緊打蛇隨棍上,做出他認為最合適的反應。
    “你身邊誰合適?”
    趙二想想,似乎認可了趙小三的提議。
    “臣府衙中有左押衙名程德玄,其人機敏,當不負使命。”
    一聽名字,崇簡不禁肚內冷笑。
    趙二仿佛也想起了什麽,嗬嗬一笑,道“傳旨,令盧多遜為欽差,王繼恩為副,程德玄參讚,即刻出發到西蜀,調查丁德裕告變一事。”
    眾人一體應答。
    崇簡至此,卻沒有一點反對的意思,一直觸趙小三黴頭的勁兒也不知哪裏去了。
    趙二也有些詫異,但來不及細問了。
    方略一定,這些人就被打發出來了。
    除了王繼恩,傳旨內侍趕著去通知另外兩個人。
    王繼恩倒很積極,即刻治起了行裝。
    唯一特殊的,是崇簡回去的時候,不是一個人,而是由劉知信親自陪同。
    到了趙府,劉知信告辭而去,但卻留下了兩個武德卒,把門將軍一樣守在崇簡的門前。
    這是圈禁了。
    原來,出宮之前,趙小三突然發難,認為事情沒有搞清之前,朝中凡與蜀中有牽涉的,都應接受審查。
    尤其是全聚德、趙崇簡二人係告變對象親屬,更應當加以嚴密控製。
    這樣,既可以防止內外勾結,搖動過本,又可以牽製全師雄、趙崇祚,如此等等,反正就是一舉多得。
    此刻,被圈禁的崇簡正在思考目下處境。
    趙二聽從了趙小三的意見,說明他多少還是有些忌憚。
    但他又讓崇簡感受得到,這些措施隻不過是做做樣子。這就是作為君主,高明的馭下手腕了。
    在這件事上,眾人均以為崇簡吃了大虧,卻不知崇簡卻在暗自得計。
    這來源於信息差產生的行事邏輯差異。
    崇簡猜測,趙小三終於通過上不得台麵的方式困住了他,讓他遭受懷疑,一舉一動受到監視,目的就是讓他無法處處狙擊趙小三,妨礙其上位。
    自從打發走了趙普,目前,真正敢公開跟趙小三叫板的人,就隻剩下崇簡。
    不摁住他,晉王殿下的威信就大打折扣,這對其所謀大事的影響不可謂不大。
    趙二已年屆花甲,在這個時代已經屬於高齡,加之戎馬一生,戰爭給予其身體不可逆轉的損傷。
    近年來,健康狀況更是每況愈下。
    在崇簡回來前,為攻伐北漢做準備,趙二專門去了一趟西京洛陽。
    但回來以後,身體更是明顯不行了,掩都掩飾不住。
    估計趙小三也感覺到趙二剩下的時間不多了,他們的老爹趙宏殷也沒有活過六十歲。
    所以更加迫切地需要壓製住蹦躂得越來越凶的崇簡。
    想來他會授意去的人故意拖延,遲遲不得出結論,好拖住自己,任他輾轉騰挪。
    最好借此凸顯崇簡的降臣身份,引得朝中上下猜疑不定,哪怕是趙二依然對他信任有加,也無法委以重任了。
    想到這裏的崇簡不禁冷笑。
    根據他來到這個時代的狀況判斷,隻要自己無法幹預的部分,曆史就會頑強地按照自己的慣性前行。
    而生老病死,屬於大自然各種生物的鐵則,崇簡自認,還沒有扭轉生死、讓人延年益壽的本事。
    除非提前改變這個人的人生軌跡。
    遺憾的是,他還沒有那麽大的能量,來改變趙二的人生軌跡。
    正是基於這個判斷,崇簡也在按照自己的想法展開謀劃。
    趙二的時間確實不長了,甚至比趙小三估計的時間還短。
    曆史上著名的燭影斧聲就發生在開寶九年(976),具體的月份崇簡記不清了,但估計是下半年,在宋軍攻打北漢又一次接近成功的時候。
    目下宋軍再次圍困太原,雖說久攻不下,但不可能僵持太久。
    這就說明……
    此外,趙小三即位後,不久就宣布改元,雖說他急不可待,至少要在年底才好這麽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