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天下楷模袁本初
字數:4825 加入書籤
三國興漢!
簾子後方,劉辯看著殿中的每一道身影,疑惑的問道:”太傅袁隗,司隸校尉袁紹平定中常侍張讓等人叛亂,安定朝堂,當是滔天之功。
為什麽沒有嘉獎呢,你們是不是忘記了?”
聞言,眾人均是一愣。
連太後何思也是愕然當場。
這一場叛亂,是非對錯,朝臣們心中其實都清楚。
隻不過宦官們基本被殺絕,所以才把過錯都推到他們頭上。
但天子居然真的認為是宦官叛亂,認為袁隗、袁紹等人有功,要嘉賞他們?!
而且剛才朝會定下的事情,袁隗更是把京城的所有軍權都拿在了手中。
天子難道蠢笨如斯麽。
可剛剛還在雒陽城北表現如此出彩的天子,又怎麽可能如此蠢笨?
很多人都想不通,所以都一時愣住。
太傅袁隗躬身行禮道”老臣拜謝天子聖恩,老臣錄尚書事,掌朝綱。
卻不能阻止這場叛亂,導致大將軍被殺,太後與天子受到驚擾,實在是失職萬死。
幸好太後與天子無恙,中常侍之亂也已平定,老臣不敢貪功!“
劉辯順著袁隗的話,說道”既然太傅執意如此,那便是功過相抵。
但司隸校尉袁紹立此滔天大功,總要重重嘉獎的,你們且議一議,怎麽嘉獎的好?“
聞言,不說眾位侍中、大夫、議郎等人。
就是經曆多年宦海風雲的司空劉弘、司徒丁宮等人,都是麵麵相覷。
士大夫和宦官之爭,表麵上是兩大集團的爭鬥,但本質上,是士大夫和皇權之間的爭鬥。
普通黔首黎庶們看個熱鬧,跟著士大夫們一起大罵宦官常侍禍國殃民,你一個皇帝也
就連袁紹也是一臉的愕然。
他看似是天下楷模,清流領袖,實際個中苦楚,最是清楚。
首先要長得帥姿態美,其次要有才華學識淵博,第三要情商高會說話,最後還要耐得住寂寞,在正值青年的時候,守六年孝!
做了這麽多,說到底,他袁紹依舊不過是袁家的一枚棋子。
他興建奔走之友,營救黨人,隨後擔綱謀誅宦官的總指揮,一旦有所閃失,隨時就會變成棄子。
不然的話,這麽好的事情,為什麽袁隗的兒子不過來。
為什麽他的大哥袁基和好兄弟袁術不來。
清流領袖,有這麽好當的麽?
官員有陳蕃、李膺、朱穆等,太學生領袖有郭泰、賈彪誰的下場好。
黨人,可以說是代表士大夫,衝擊皇權的急先鋒。
隻不過恒靈二帝太過強勢,所以黨人遭受到了較大的打擊。
但對於這些當人,無論是當權的世家,還是地方上的士大夫階層,都不得不救,不得不幫。
不然的話,下次要衝擊皇權,還有誰願意去做急先鋒。
這個時候的太學生,也都是世家子弟,和後世不同,沒有那麽好哄
袁家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天下,但口碑並不太好,原因就在於他們家族中沒有人來做天下楷模、清流領袖。
而要繼續做士族集團的領袖,袁家就必須擔起黨人領袖的責任。
否則長此以往,淪落為帝黨,那就成了整個士大夫集團的叛徒。
所以,袁家享受世家領袖帶來的風光,也就不得不承擔起天下世家的大任——誅殺宦官。
他袁紹做到了,名滿天下。
但若不是天子提議,他卻連參與內朝的資格都沒有。
也沒有人提及他的滔天大功。
所以,袁紹在朝會時一言不發。
但吊詭就在於此處,最不該提議獎勵的他的人,卻提出要獎勵他。
難道天子年幼,不知道宦官實際上是皇帝的爪牙麽?
不知道他誅殺所有宦官,實際上是在淩侵皇權麽?
看著簾子後麵的少年天子,袁紹有些恍惚。
畢竟演清流太久了,難免受到那些忠孝義禮的侵襲。
有些時候甚至分不清楚,自己袁家的一枚棋子,用來扮演天下楷模。
還是真的天下楷模。
在朝堂之上沒有人回應,劉辯隻得拉了拉何思。
看著目光堅定的少年,何思眉頭蹙起。
她大約一米六四的身高,皮膚白皙勝雪,雖然已過三十歲,但看上去也就二十四五的樣子。
很顯然,這一次,何思並不相信天子此舉有什麽深意。
更像是被朝臣欺騙,分不清東西南北的少年。
但就在這時,她發現劉辯的眼神瞥向別處。
順著劉辯的眼神,何思側首看去,卻是坐在他們身後不遠處的劉協。
還有抱著劉協的畢嵐。
注意到太後和天子的眼神,畢嵐點了點頭。
他雖然覺得此時拉攏袁紹,對抗袁隗有些過於超前,且存在極大風險,並力勸天子在朝會的時候什麽都不要說。
但是很顯然,天子有天子的打算。
畢嵐最終還是選擇了相信天子。
見狀,何思的柳眉蹙的幾乎倒豎。
十常侍的手段和能力,她豈能不知道,更何況畢嵐在十常侍中,也是屬於能力出眾的。
何思開口道”諸位愛卿,議一議吧,當給司隸校尉、安國亭侯紹,以何獎勵。“
隨著太後的製曰落下,殿中的議論聲頓時嗡嗡如蜂巢。
畢竟,大家搞不清天子和太後是什麽意思,也搞不清楚袁隗是什麽意思。
同時,他們也不敢貶低袁紹。
因為袁紹是清流領袖,有拯救黨人,誅殺宦官的大功。
一時之間,大殿中難以定論。
作為事件的中心人物,袁紹伏地稽首,口中道”司隸校尉臣紹叩謝聖恩。
當今之計,當多啟用清流名士,再現昭宣之治。
吾等能輔佐天子,安定黎庶,已是深感榮幸,不敢再有奢想。
還望聖太後、聖陛下收回成命,微臣不勝感激,願效犬馬之勞!“
劉辯大加讚賞道”司隸校尉紹不愧為大將軍征辟之名士,堪稱天下士人的楷模啊。
如若天下士人,皆如袁本初,那何愁國家社稷不安定平和呢?
當此世道敗壞之際,作為名士的楷模,就要有相應的嘉賞,如此才會人人趨之若鶩,爭相成為忠義的名士。
到時候,人人都是袁本初,又豈能沒有美好的大漢。
太傅大人,你以為呢?“
他這一段話中,雖然無意識的使用了後世的成語,但在場的人精,無一不聽懂了其中的意思。
”聖上英明,如今世道敗壞,正要重拾忠義,人人爭做袁本初!“
太傅袁隗大加感動,同樣伏地稽首。
隻是,貼在手上的眉頭,深深的皺起。
見狀,殿中眾官再無半分遲疑,現在天子和袁隗都如此推崇袁紹,他們沒道理不跟隨。
於是全部跪伏於地”重拾忠義,人人爭做袁本初!“
”既然如此,當給本初什麽官職呢?“
劉辯饒有興致的問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