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禦前會議大漢始

字數:6198   加入書籤

A+A-


    雒陽北宮,德陽殿。
    殿頂高聳,巨大的橫梁和支柱支撐著整個建築,空間寬廣而宏偉。
    便是容納千人,也不成問題。
    此刻的三公九卿,除了太尉皇甫嵩和大鴻臚何顒,其他人全部在列。
    司徒盧植、司空崔烈、太常馬日磾、光祿勳蓋勳;
    前衛尉趙謙、現衛尉閔貢,太仆楊琦,廷尉郭鴻;
    宗正劉鬆、大司農朱儁、少府唐瑁。
    以及同樣身份尊貴的“三獨坐”司隸校尉牽招,尚書令賈詡,禦史中丞孫嵩。
    執金吾鮑信,城門校尉田芬,河南尹王匡,侍中黃琬、蔡邕同樣在列。
    謁者仆射荀彧帶領眾謁者負責引領眾臣行禮。
    跪地稽首唱讚歌,一套流程走完。
    “司徒臣植拜見陛下”
    “司空臣烈”
    禮節完畢後,在群臣愕然的眼神中,天子劉辯直接走下陛階,向側殿步去。
    盧植等人還沒來得及詢問,荀彧又帶著謁者上前,引領眾臣進入側殿。
    側殿要比正殿小的多,正中放著一方長桌,長桌南北各有一把椅子,東西兩側各有十一把椅子。
    “眾位愛卿,都入座吧。”
    此刻,劉辯早已當仁不讓的坐到了北側朝南的位置上。
    “這,我等臣子豈能與陛下同桌,這於禮不合。”
    馬日磾下意識的說道。“君臣相與,高下之處,如天之與地也;其分畫之不同,如白之與黑也。
    故君臣之間應明別,主尊臣卑。”
    少府唐瑁點了點,附和道“君尊臣卑,上下一心;君臣有序,上下相讓。”
    劉辯瞥了荀彧一眼。
    謁者仆射負責殿上禮儀,荀彧心領神會,當即開口道“君臣之禮,在德陽殿已行。
    此處議事,當坐而論道。”
    聞言,馬日磾和唐瑁的臉色都不是很好看。
    雖然謁者仆射負責殿上威儀,但他們都是九卿重臣。
    我們都引經據典了,你不引經據典的說一番,如此直接生懟,豈不是對我們不尊重。
    就在這時,劉辯開口,溫和的笑道“眾位愛卿都是朕的手足肱骨,豈有肱骨說話,還要行禮的?”
    說著舉起自己的手,對自己一弓,道“臣左手拜見陛下。”
    這一幕,看的眾人眼睛瞪的溜圓。
    馬日磾的嘴唇蠕動,像是想說什麽,但極力克製的樣子。
    “哈哈哈哈!陛下當真風趣。”
    盧植忽然聲若洪鍾的笑了起來,“翁叔,少府,咱們速速入座吧。”
    說著,便在謁者的引領下,坐到劉辯右手邊的第一個位置。
    盧植的笑聲帶動了眾人,眾人哄笑之中,也紛紛入座。
    一群人坐在長長的方桌周圍,頗有些後世局座開會的樣子。
    如果人再少些,和權力遊戲中禦前會議也有點像。
    劉辯把腦海中的雜念拋卻一邊,深吸一口氣。
    一旁的趙淳立刻尖著嗓子叫道“製曰‘內朝會,開’。”
    荀彧看向孫嵩道“禦史中丞先介紹下當前的局勢。”
    孫嵩坐在椅子上,稍微有點不適應。
    他活動了下身子,方才說道“荊州方麵,袁術已經在南陽招募了四萬人。
    孫堅在南郡附近,也集結了四五萬人,江夏太守劉祥麽,武陵太守曹寅等,皆聽孫堅號令。
    冀州方麵,韓馥麾下軍隊約有數萬,不過多分散布防在巨鹿郡、清河國和魏郡。
    青州方麵,袁紹提兵五萬,駐紮在平原國。
    豫州和兗州方麵,劉岱、孔伷、張超、張邈、橋瑁等人在陳留郡匯聚人馬十數萬。”
    聞言,眾人麵色凝重。
    劉辯忽然問道“曹操呢?”
    孫嵩一愣,連忙解釋道“曹操依附陳留太守張邈,是其部將。”
    這時,孫嵩身後的戲誌才接著解釋道“曹操自行遁走,未與袁隗同行。是以袁賊矯詔,並未分封其官職。”
    劉辯點了點頭,曹操這個位置倒和曆史上大差不差。
    曆史上曹操最早就是跟著張邈混的。
    就算不是屬下,也是藩屬。
    隻不過後來曹操成了魏武帝,張邈又是叛徒,所以史書上刻意淡化這段曆史。
    孫嵩趁機喝了口水,道“陳國王劉寵擁眾數萬,屯於陽夏縣,自號輔漢大將軍,傳檄各郡,要求聽他號令。
    黑山賊張燕,以平難中郎將自居,號稱眾百萬,要與韓馥等人聯合。
    目前幽州牧劉虞,徐州刺史陶謙、揚州刺史陳溫並無動靜。”
    道路阻隔,孫嵩的信息,自然是來自於刺探。
    這個廣義來說,是屬於禦史中丞的職責範圍內。
    “跳梁小醜。”
    盧植麵色凝重,眼神冷峻,道“各地州牧郡守還有消息?”
    聞言,尚書令賈詡道“幽州、青州、冀州、荊州、徐州、兗州、豫州、揚州消息阻隔。
    交州刺史朱符方麵同樣沒有消息。
    並州刺史空缺,西河太守崔鈞、度遼將軍耿祉、護羌校尉楊瓚上書,稱肅清境內,可整兵備戰,聽從朝廷號令。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其他太守上書多稱境內多賊寇。
    軍司馬張楊同樣上書,詢問陛下的安排。
    益州牧劉諱焉上書,稱剛剛平定益州叛亂,表賈龍為都尉。”
    兩人的情況匯報完,在場重臣的麵色都頗為凝重。
    盧植環顧四周,淡淡道“以我看來,這些宵小之輩,並無一個英雄,不足掛齒!”
    “司徒何以見得?”
    少府唐瑁問道。
    潁川唐氏並不是純正的士大夫階層,而是宦官和士大夫兩頭下注的典型。
    和袁氏不同的是,袁氏是朝堂得勢,在宦官那裏下顆棋子。
    而唐氏倒像是士大夫哪裏混不下去,重注宦官。
    宦官層麵得勢後,士大夫那邊倒像是宦官下的棋子。
    兩千多宦官被殺,唐氏的布局也牽連很多。
    導致唐瑁來到雒陽後,雖然是外戚,但名聲臭,根基淺。
    所以他一直竭力的刷存在感,不管什麽時候,都要說上幾句話。
    “兗州、豫州、徐州群龍無首。
    實力強大的冀州韓馥隻想穩固根基。
    同樣勢力強大的青州袁紹看似一心複仇,實則想假道滅虢,拿下冀州。”
    聞言,不少人頓時恍然。
    “我說袁紹要出兵,從平原國下陳留郡,到酸棗即可。
    為什麽要屯兵平原國了。
    而韓馥兵馬雖眾,卻分散布防在巨鹿郡、清河國和魏郡。”
    唐瑁恍然。
    “我們防禦的重點,應是荊州孫堅和南陽袁術。”
    盧植斷然道。
    劉辯忍不住看了盧植一眼。
    曆史上的盧植文武雙全,文能修史,武能當邊郡的救火隊長,可惜了
    這時,趙謙道“叛賊人數雖多,卻都是新招之兵,倉促起事,陣法都不知道。
    就是十幾萬在一起,又有什麽可懼怕的呢?
    人越多,敗的越快。”
    “是的,兵貴精不貴多。”
    朱儁也開口道,“陛下,某帶五千家兵,可平定山東群寇。”
    “公偉,你現在是大司農。”
    崔烈忽然開口道。
    眾人聞言,不由得笑了起來。
    “河內郡與冀州依山相連,又有黑山賊在彼,當設重兵防守。”
    盧植開口道。“韓馥必不是袁紹對手,其謀臣多是袁氏故吏,兩人若合兵一處,必至河內郡。”
    “諸位還有人選推薦?”
    劉辯開口問道。
    聞言,盧植看了朱儁一眼。
    朱儁個頭不高,人也比較消瘦,此刻雙眼中精光閃閃,卻是低頭不語。
    兩人不語,其他人的目光就落到崔烈臉上。
    崔烈眼神飄忽不定,忽地看向侍中黃琬,道“子琰前番推薦的劉表,有幹臣之姿,黃忠,有猛將之像。
    可見有識人之能。
    今日,當再推薦一人。”
    這話一說,不少人就收起了小心思。
    黃琬雖然隻是個侍中,名聲、威望、資曆的重要性,在這一刻凸顯無疑。
    擔任豫州牧的時候,黃琬的政績考核,可是天下第一。
    隻有黃琬心中苦笑,這個崔烈,還真是
    現在江夏太守和荊州都反了,他自然不太好推薦鄉人,數人剛推薦了一個劉表,自然也不好再推薦。
    罷罷罷,我就公平公正的推薦一個合適的吧。
    喜歡三國興漢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三國興漢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