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字數:15273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世紀大提速 !
    1
    新的淩水車站候車大廳,主體上基本已經完工了,剩下一些細微的工作,楊斌他們還都在為了能按時交工緊張而有序的忙碌著。楊斌一心想在春運開始之前提前完成外部施工。
    緊張的春運開始了,讓人遺憾的是新建的候車大廳沒有交付使用,陳英為此很是著急,但急歸急,陳英心裏早已經做了打算。在她接手副段長及淩水車站的工作時,她就一直在擔心這個新候車室的建設會影響到春運,如今事情真的像她預料的一樣,所以她在著急之餘,又多了一份從容應對的把握。
    她召集淩水車站客運車間主任和書記到她的辦公室,開了一個簡短的會。
    陳英在會上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我已經做過考察,咱們可以將新的候車大廳完工的一部分進行內部簡單的整理,對牆壁用一些宣傳板進行裝飾,室內的取暖,咱們可以先把過去候車室的那些卸下來的空調裝上,這樣可以緩解一下客流高峰對臨時候車室的衝擊。”
    “難怪當時有人說處理那些空調你不同意,原來你這是有長遠打算啊。”客運車間主任讚賞地說。
    客運車間書記不無擔心地說:“好是好,隻是這樣會增加運輸成本,再就是會影響建築單位的施工,人家還不知同不同意。”
    “成本肯定會增加,用電用水,還要重複建設,但這些都是為了確保為旅客服務的質量,不讓旅客受苦挨凍,這點損失,我看值得。再就是建築單位的問題,我去協調,我想沒什麽難度吧。”陳英說得很輕鬆。
    “對呀,我們忘了,陳站長的老公就是工程的監理負責人。”車間主任說。
    車間書記點點頭,又說:”暫時還好說,可等大中專學生放假時,就是開放了一部分候車大廳,也容納不下,那時才是最大的客流高峰。”
    “你們看這樣,我們趁著現在學校還沒到放假的一段時間,到各大中專院校去調研,把各校校長請到車站來說明困難,讓他們錯開放假時間。這樣可以緩解學生流。我們上門服務,在各個學校設售票點,方便學生購票,在保證這部分客流不流失的同時,進行了有效分流。咱們開放學生入口,做好宣傳工作,這樣就不用他們提前來車站候車,可以直接從學生入口上站台。”陳英說得幹淨利落。
    客運主任和書記去準備了,麵對如此精明能幹的一個年輕站長,他們絲毫不敢馬虎,更不敢有任何懈怠。
    王誌康對淩水車站的工作還是不放心,因為他知道淩水車站新候車室還沒有完工,在這樣一個簡陋的、臨時的候車室裏怎麽應對春運的客流高峰,他的心裏也沒底。王誌康和局辦公室主任出現在淩水車站的候車室裏,他要親眼看看淩水車站的客運工作,“微服私訪”對於王誌康來說,是輕車熟路。
    淩水車站外部一看破爛不堪,進到剛剛開放的候車大廳的一部分候車室,卻是另一番景象,四處都是宣傳板,一台“三品”檢查儀正在轉動著,王誌康他們剛邁進門,客運服務員伸手攔住了他們,客氣地說:“請您把包放在‘三品’檢查儀上接受檢查。”
    王誌康這才意識到是手裏拎著的公文包引起了工作人員的注意,他笑著說:“同誌,這是公文包,你看就不用檢查了吧。”
    人家臉上仍帶著笑容說:“對不起同誌,隨身攜帶的物品都要接受檢查,如果我們的工作給您帶來不便,我先給您道歉,請您支持我們的工作。”
    王誌康聽了,心裏很舒服。這時辦公室主任從他身後過來,“小同誌,你看我們的公文包裝不了違禁物品,我們也是鐵路的,我看你用不著這麽認真。”
    “對不起,這是我的工作,任何人都不能例外,就是局長來了也不能例外,您二位是鐵路的,都是一家人,那更應該支持我的工作了,麻煩您接受檢查。”
    辦公室主任還想說些什麽,王誌康一擺手,把手裏的包放在了檢查儀上。
    候車室裏,他們看到工作人員正在組織旅客的排隊檢票,一趟車檢票之後,他們又馬上開始打掃候車室的衛生,一切工作都在有序地開展。候車室雖然簡陋,可是卻窗明地淨,外麵雖然是冰天雪地,可是候車室內卻是春意融融,來淩水車站看到的一切都讓王誌康十分滿意。
    他們一路走一路看,淩水車站的各項工作都盡收眼底。
    王誌康他們離開車站又徑直去了淩水車務段譚連民的辦公室。他們一進屋,譚連民急忙站起身來:“王局長,您什麽時候到的?怎麽也不打個招呼呀?”
    譚連民邊說邊離開辦公桌,把王誌康讓到自己的座位上,自己則站在桌邊準備匯報工作。正好常寶學進來找段長有事,譚連民布置他把楊啟才也叫了過來。
    看到楊啟才過來後,王誌康笑容可掬地說:“都坐吧,把陳英也給我叫來。”
    譚連民和楊啟才疑惑不解,他們不明白局長為什麽指名點姓地要找陳英。局辦公室主任幫他們解開了疑團,說:“你們不用害怕,剛才我跟局長從淩水車站過來,淩水車站工作做得很到位,局長想叫陳英過來匯報一下工作。”
    聽局辦主任這麽一說,譚連民和楊啟才懸著的心才放下來,馬上打電話把陳英叫到了車務段。陳英身穿筆挺的鐵路製服,向王誌康敬了一個標準的舉手禮。
    楊啟才說:“小陳呀,剛才局長在你們淩水車站進行了暗訪,發現你們的工作做得不錯,叫你來就是讓你匯報一下工作情況。”
    王誌康插話道:“你們淩水車站的工作做得很好,要把你的做法和經驗詳細地說一下,我們要向全局車務係統推廣。”
    “那我就說說吧。”陳英稍微思索了一下。“現在新的候車室不能投入使用,的確給我們造成了很大的麻煩,沒有別的辦法,我們隻能趕鴨子上架,硬件不行軟件補。我們讓電力部門更換了線路,使空調能夠全部使用,保證供熱。雖然車站資金緊張,但保證讓旅客有一個好的候車環境是重要的,隻要客流增加了,我們的收入才能增加。對於客流的高峰,我們動員全體售票員,加班加點,在旅客出現的主要區域,比如站下的賓館旅店,我們租下多個門市房,作為臨時售票點同時賣票,實行了票務公開,減輕了售票負擔。候車環境簡陋,設施差,可服務質量必須要上去,用優質的服務來彌補候車環境的不足。天冷,不能讓旅客心冷。”
    王誌康聽了陳英的匯報,很滿意,“我們鐵路要發展,就要贏得旅客的信任,就要設身處地的替旅客著想。淩水車站的工作做得好,你陳英是功不可沒的。”
    陳英不好意思地笑了。
    2
    李群自從當上多經的經理之後,對自己的工作盡心盡力,他全力以赴地投入工作中去,絞盡腦汁地想辦法為車站增收創效。他利用姨父祁一軍的關係去疏通,物價局對停車費進行了提價,這使車站多經的收入增加了很大一筆。
    譚連民到淩水車站檢查工作,他的車停在車站停車場,可當他們出來的時候,居然被橫七豎八的車子包圍了,譚連民很氣憤。回到辦公室,他叫來李群。
    譚連民陰沉著臉:“你瞧瞧車站廣場都成了什麽樣子了,車子橫七豎八的,出來進去都不方便。你的工作成績我都看到了,你對停車場收費提了價,增加了車站的收入,可是我們不能光收錢不管理呀,價格提上來了,服務和管理的水平不能維持在原來的水平,也要有提高才行。”
    李群聽了譚連民的話,解釋說:“段長,你說的我也都知道,可是你說咱們車站的工作人員管理停車場,誰拿咱們當盤菜呀,人家是願意聽就聽,不願意聽就不理咱們,車怎麽停,怎麽放根本不聽咱們的指揮。”
    譚連民很不高興,他認為是李群在找借口推脫責任,譚連民的語氣裏帶著火藥味,“那照你這麽說車站的停車場就隻能這樣了?”
    “段長,你誤會我的意思了。我並不是找借口,這是客觀事實,不過我倒是有個辦法,可以改變現在的局麵。你看這樣,讓車站派出所承包車站廣場,他們是警察,管人管車都好使。”
    “那他們肯幹嗎?我們下崗那幾個職工怎麽辦呀?”
    “段長你放心,他們保證一百個樂意,這樣咱們的收入肯定一點也不減少,而且派出所也有回報,這年頭誰還嫌錢多呀。屬於互惠互利嘛。下崗那幾個職工也好安排,這幾個人讓他們去承包新車站的哪個項目都行。”
    譚連民聽了很高興,心中的陰雲一掃而空,他由衷地讚歎,這李群的頭腦還真靈活,這個多經的經理他幹還真就合適。
    楊啟才找到譚連民,跟他談起了陳英,“譚段長,小陳是個不錯的年輕人。他們小兩口鬧矛盾,也是因為工作上的事,我們當領導的應該幫助他們把矛盾化解了才是呀。這樣以後她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其實我一直想著這件事呢,隻是外麵老是傳我跟陳英關係不正常,我也不好先提這件事。”
    “越是這樣傳,你越應該做好他們小兩口的工作,他們小兩口的日子過得正常了,謠言也就不攻自破了。”
    “不愧是搞政工的,你的主意就是多呀。”譚連民指著楊啟才笑著說。
    楊啟才也跟著笑,“別開玩笑了,我已經給陳英打電話了,估計馬上就過來。”
    兩個人正說著,陳英從外麵走了進來。兩個人收起了笑容,楊啟才正色說道:“陳英,我跟段長正在說你的問題,你跟楊斌怎麽樣了?”
    一聽問到楊斌,陳英一時語塞,隻簡單地說:“還好。”
    譚連民跟楊啟才開始做陳英的工作,說她不能為工作不回家,讓她關心一下楊斌。同時兩個人還說讓陳英春節陪楊斌回農村的老家,算補她的假期。
    陳英倔強地說:“我看不行,春節正是忙的時候,客貨運正是高峰時期,我怎麽能離開呢。”
    楊啟才說:“這是我跟段長研究的決定,算是命令,你必須服從領導,你把手頭的工作暫時交給副站長。”
    譚連民在一旁點著頭表示讚同。
    陳英還想說些什麽,但是看到他們兩個人的態度非常堅決,也就答應了。
    3
    除夕夜,萬家燈火,鄉村的年味兒比城市裏的要濃烈得多,空氣裏的鞭炮燃放後的火藥味跟炊煙混在一起,飄飄蕩蕩,烘托著過年的氣氛,小孩子們也都高興地跑東跑西,從這家的院子竄到那家的院子。
    陳英和楊斌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推開了楊斌父母的家門。陳英是在組織客運的列車後,直接從車站與楊斌一同上的車。
    楊斌的母親背對著門,正在拉風匣燒水,準備煮午夜的餃子。她弓著身子,風匣有節奏地呼呼響著,爐堂裏的火苗伴隨著風匣節奏明亮地舞動著,鍋裏的水冒著快樂的泡泡,升騰起白色的蒸汽。
    楊斌叫了一聲:“媽,我們回來了。”
    陳英也隨著低低地說道:“媽,我們回來了。”
    老太太轉過頭站起身來,在圍裙上擦著手,臉上笑開了花,花瓣便是那一道道綻開的皺紋。老太太一手拉著一個往屋走,“老頭子,兒子跟媳婦回來了!”
    楊斌小兩口能回家來過年,給這個農家小院帶來了一陣陣歡聲笑語,給這個年增添了幾許親情,增添了幾許滋味。
    午夜的鍾聲剛剛響過,外麵的鞭炮聲響徹天地,一股濃烈的火藥味撲麵而來。老兩口看著小兩口樂得合不攏嘴,在桌邊吃餃子之際,楊斌母親叨咕著:“咱們家人都全了,什麽時候要是能再抱上個小孫子,那就更全了。”
    陳英聽老婆婆說著,沒有答腔,她望了楊斌一眼。
    楊斌忙說:“媽,最近我們都忙,要孩子的事兒過幾年再說吧。”
    楊斌父親說:“快三十歲的人了,你們不急,我跟你媽都急。我跟你媽都商量好了,等你們有了孩子送到我這來,我們給你帶,這也不耽誤你們的工作。”
    陳英想解釋,楊斌拉了一下,“爸,媽,這也不是著急的事兒,吃餃子吃吧。”
    老兩口雖然上了年紀,可是知道兒子這是在打岔,臉上露出不悅的表情。
    陳英趕忙說:“爸,媽,你們別急,我跟楊斌商量過了,打算過完年回去就要。我們想到時候給你們個驚喜,這現在還沒譜呢,所以想保密。”
    楊斌聽完呆呆地愣在那裏,他不知道陳英這話是從哪兒說起的,而楊斌母親卻高興了,“看看,還是兒媳婦懂事,都結婚的人了,你爸跟我就盼著抱孫子呢。”
    陳英的一席話緩解了家裏的緊張氣氛。
    吃過年夜飯後,老人給兒子兒媳騰出房子來,兩個人隻能睡在一個炕頭上。
    躺在農村的火炕上,楊斌感覺渾身被炕烙得暖暖的,他問陳英:“真的打算回去要個孩子嗎?”
    陳英淡淡地說:“不知道,現在咱倆人這狀態,能行嗎?”
    “那你剛才還跟我爹媽那麽說。”
    “咱們這麽長時間都不回來一趟,大過年的別讓你爸媽不高興,我那麽說,是想讓他們開開心心的,老人也不容易。”
    楊斌被陳英的話說服了,他深切地感受到,自己妻子的善解人意,楊斌的心裏充滿著感激,他本想摟過陳英,可陳英卻扭過身去,不再搭理楊斌。
    過年了,一切都沉浸在喜慶之中,譚連民與田小彤也不例外,雖然兩個人的矛盾還沒有化解,可是也都被過年的喜慶給衝淡了,看著身邊的老人和孩子一臉的喜氣,他們也被感染了,兩個人擠出難得的一點時間,一起置辦年貨。
    陳英兩口子卻在楊斌的老家隻呆了一天,初二陳英就張羅著要回單位。楊斌一臉的不高興。楊斌覺得很掃興,想說些什麽,楊斌的娘接過陳英的話,說:“工作不能耽誤,以後有機會常回家看看就行了。”
    陳英望著婆婆,心裏充滿感激的同時,又有一份深深的愧疚之情。
    陳英回到淩水車站,馬上就投入到工作中去。楊斌也一樣,回來後就匆忙地趕回施工現場,督促施工的進度。
    一直以來,楊斌被淩水車站的工程壓得喘不過氣來,為了能按時完成施工任務,楊斌已經好久沒有回他們自己的家了,他和陳英也一直沒有時間坐在一起好好地談談,都是各忙個的。回老家僅呆了一天,可是他們的關係卻沒有緩和多少。陳英一直關心的新候車大廳交工了,楊斌覺得這是個機會,他打算讓陳英回家,借機跟陳英好好地談一談。
    他打電話給陳英,可是沒想到陳英卻說工作忙走不開。這讓楊斌很氣憤,他無處發泄,約了於東一起喝酒。
    開始於東不同意,楊斌說:“老同學,我求你陪陪我還不行嘛。”
    話說到這份上了,想起兩個人的同學情份和多年的友誼,於東隻能赴約而來。
    楊斌說起陳英的事又是一肚子埋怨,於東說其實這隻是他小心眼。楊斌喝得醉眼迷離,用力地搖著手,表示不同意於東的說法。楊斌也說不清自己到底是怎麽想的他感覺自己已經喝多了。
    4
    忙著過春節的還有吳彩霞,她在淩水南站以貨運為主,春運的客流高峰對於淩水南站來說,受到的衝擊並不大,工作相對輕鬆許多,她算是過了一個很輕閑的年。可她的丈夫錢主任,卻不輕鬆,作為市政府辦公室的主任,過年的時候特別的忙,很多領導要節日值班,還有的要下到基層去拜年,包括領導家屬的出行、接站,都要他這個主任安排,所以錢主任是過了一個比任何人都繁忙的年。
    晚上回到家裏,錢主任累得像要散了架一樣,可是他的頭腦裏還是在滿負荷地運轉著。他問吳彩霞淩水南站可以不可以異地發售淩水車站的票,要是有的話想要幾張到廣州的,因為書記的親戚要出門。
    得到的回答是否定的,現在車票都在陳英手裏,隻有她能批得出來。
    錢主任湊過來說:“你再想想辦法弄出幾張臥鋪來,書記的親戚要回廣州,我不能讓人家站著回去吧,都是上了年紀的,最好都要下鋪。”
    “什麽!要臥鋪!居然還要幾張!”吳彩霞瞪圓了眼睛:“我說老錢,到廣州的硬座都買不著居然還要臥鋪,臥鋪平時都買不著的,你還挑肥減瘦的要下鋪呢,你開什麽國際玩笑。”
    “那怎麽辦呀。”錢主任一臉無奈地看著吳彩霞。
    “這樣吧,你以市政府的名義跟我們車務段聯係一下,她陳英手裏有票,我想段裏批的話她也不敢不給。”
    “那也隻能這樣了。”錢主任也沒有其他的辦法。
    第二天,譚連民剛上班就接到了錢主任打來的電話,說政府有領導要出差,要五張到廣州的下鋪,譚連民一邊答應著,一邊在心裏清楚,什麽的領導大過年還出差呀,根本就是家屬要走。他不能不給,於是打電話給陳英說了要票的事。
    陳英聽譚連民說完,問道:“要幾張?”
    “要五張到廣州的下鋪,你想辦法解決一下。”
    “不會吧!一下子要這麽多,還都清一色下鋪!”陳英在電話那邊叫了起來,她一叫把譚連民嚇了一跳,慌忙拿開電話,拍了拍耳朵,才又重新聽電話。
    他像是在求陳英,又像是在自言自語:“小陳呀,要是有的話就給了吧。”
    “段長,這票我不能批,我的票額有限,如果這期間辦事處的哪個領導再找我要票,我拿什麽給人家呀,我沒辦法交待呀。”陳英的語調恢複了平靜。
    “哦,這樣呀,那我再想想辦法吧。”譚連民使不上勁,隻好掛了電話。他找楊啟才商量,怎麽答複錢主任。楊啟才也深知這事難辦,他說:“這樣吧,我給小陳再打個電話,看看有沒有回旋的餘地。”
    電話剛接通,楊啟才說明譚連民要票情況後,說:“你看能不能勻出幾張呀。”
    “楊書記,我不是不幫這個忙,我手裏的確有票,可是我想現在票這麽緊張,市政府那頭說出差,這不是騙人嗎,誰大過年的出差呀。這好鋼得用在刀刃上,不能給他們這幫人當人情使。”陳英很倔強。
    “小陳呀,你的想法我可以理解。你現在已經是一站之長了,你需要處理各種各樣的關係,你不能用你的想法去處理複雜的社會關係,尤其這涉及到鐵路跟地方的關係,不能不辦,你看看能不能變通一下,給批五張票出來?”
    電話那頭沉默了幾秒,陳英在思考,“好吧,楊書記,你看這樣行不行,讓辦事處的值班室給批點票額,這樣路局要是追究下來的話我也有個交待。”
    “嗯,好吧這個主意不錯,我現在就去黃主任那裏批票。”楊啟才掛了電話去黃主任那裏要了票額,又從陳英那裏順利地拿到車票,算是跟市政府交了差。
    春運圓滿地結束了,車務段上上下下全都鬆了一口氣。返程客流雖然仍就高居不下,可是畢竟沒有發生什麽問題。春運期間路局各種檢查組明察暗訪,從反饋回來的的信息來看,路局對淩水車務段的工作很滿意。
    路局在春運結束後,按照慣例召開全局電話會議,對春運期間的工作進行總結。王誌康在會議上做了重要講話,他肯定了春運的成績。在春運的40天裏,北方鐵路局的客流量達到了曆史高峰,卻沒有出現任何事故,無一起路風事件,客貨運收入及各項工作還都有了非常顯著的提高,撤分局並站段的試點工作得到了充分的驗證,鐵路的跨越式發展與改革出現了曙光。
    王誌康在講話中專門談到了淩水站,在淩水車務段領導下的淩水車站,開始了一個新的起點,淩水車站的工作經驗將向全局各站推廣。
    王誌康說:“淩水車站為了打造品牌名站,重要的經驗就是人性化管理,親情化服務。為打造品牌站就應該獨出新招,一枝獨秀,淩水站的禮儀服務已經成為淩水這座城市的一道風景。其實這樣一個全新的禮儀隊隻是服務的招牌,會加深旅客對淩水車站的印象,這也成為了爭取客源一個代名詞,我們有了旅客,自然就會增加收入,由此帶動相應的服務硬件,淩水車站的候車大廳馬上就要交付使用了,到那時,全新的現代化的淩水站將以嶄新的麵貌,呈現在旅客麵前。”
    5
    春運後,王局長去北京參加全國鐵路會議返程途中,特意在淩水站下了車。
    他先是趕到了淩水市政府,與淩水辦事處黃士煒及譚連民楊啟才一道去拜訪魏市長,親自向他解釋鐵路提速及改革的作法,真正得到了淩水市領導的諒解。
    王誌康主要說的都是大實話,他說:“如果鐵路每個車站的扒拆都征求各地方政府同意的話,說起來,哪個車站還沒有傳統和曆史,而且哪一個車站又不都與經濟利益掛勾,哪個車站不是影響著那個地區的經濟發展,要是每個車站都等著人家認可的話,我想哪個車站也都扒不成了。我們這是快刀斬亂麻,過後,我再去各地政府負荊請罪,去賠禮去道歉,願打願罰,我隻能一個人扛著。”
    魏市長聽了王誌康的訴苦,也很感動。他還對王誌康在這麽困難的條件下,照顧他所在的家鄉,為那個車站停車一分鍾表示感謝。王誌康怎麽也想不起來,有停車一分鍾的這個車站,後來聽到楊啟才的解釋才搞明白,就是楊啟才跟他匯報過的那個乘降所。
    魏市長說:“市政府與鐵路共同投資修建新的候車大廳,對沿海城市經濟圈起到促進作用,能夠讓海風吹進淩水城來,打造濱海新淩水形象,鐵路為淩水市做出了貢獻,淩水站更是功不可沒,他們對淩水市的經濟發展至關重要。雖然改革開放這麽多年了,可是我們淩水市的發展跟南方的城市相對來說,要滯後很多。如今國家要發展東北老工業基地,政策上向我們傾斜,淩水車站是我們淩水市的窗口,是我們淩水市的臉麵,我們要把這個窗口擦亮,要把這個臉麵打扮漂亮。對於鐵路的建設,我們市政府大力支持,用錢我們給錢,要政策我們給政策。”
    王誌康興奮地說:“首先我代表北方鐵路局感謝淩水市政府對我們鐵路發展的支持。鐵路作為國民經濟的大動脈,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是我們肩負的曆史使命,我們鐵路一定要與時俱進,充分發揮優勢,為地方的經濟建設出一份力。”
    王誌康從市政府出來,讓黃士煒通知淩水地區各站段的主要領導趕到淩水車站,準備臨時開一個現場交流會。等各段領導到齊後,王誌康先講了他召集現場會的意圖,說:“今天我先把淩水地區的領導召集到這裏來,就是希望大家跟我一起,聽一聽陳英的匯報,也好為他們經驗的推廣把把關。”
    陳英靦腆看了譚連民一眼,說:“其實,這與車務段領導、也是淩水車站上一任領導的工作努力分不開的,沒有他們的支持幫助,淩水就不會有今天。”
    楊啟才插話說:“陳英,王局長不想聽那些套話,你就實話實說吧。”
    聽到楊啟才鼓勵的話語,陳英臉上現出了易乎尋常的莊重,說:“那我就說一說,淩水車站為了打造淩水車站的品牌名站,需要的是人性化管理,親情化服務。為打造品牌站就應該獨出新招,一枝獨秀,服務特色帶動的服務硬件。大家看到淩水站的禮儀服務已經成為這座城市的一道風景。有很多城市旅客就是為了見識淩水站的特色服務,乘座長途公共汽車來到淩水,從淩水站轉車去目的地。”
    “你說的服務特色帶動的服務硬件都是哪些?”王誌康發問。
    “我們從理念上入手,建設形象工程,樹立誠信服務,製定了‘雙十’方針。”
    “什麽‘雙十’方針?”王誌康回頭對譚連民說:“這一看就是你的徒弟,我第一次來到淩水站,你就給我匯報說建線體會和作法用二十七個字就能體現出來,這個陳英又給我來了個‘雙十’,我倒是要聽聽這個小陳英搞出個什麽名堂。”
    “我說的‘雙十’,是在服務中我們要求做到十個一,即一條龍服務,售票一米線緩衝,一小時迎賓崗,一點通問詢,投訴一定有回音,一次免費寄存,母嬰候車一體化,一次救助基金,售票行包一起辦理,貨運一口成,我說的一口即是窗口。在行為管理上我們堅持十化標準,即安全管理可控化,設備設施現代化,客貨服務品牌化,行為規範日常化,車站秩序有序化,衛生環境明亮化,商場管理規範化,客貨營銷信息化,隊伍建設專業化,企業管理標準化。”
    陳英接著又詳細地介紹了具體的實施步驟及過程,在她匯報結束後,王誌康率先鼓掌,在一片掌聲中,陳英站起來向大家敬了一個禮。
    王誌康在掌聲中發言:“陳英用形象生動的語言,給我們上了一堂課。有人散布說淩水車站這種搞法是走形式,是整景。我說這個形式走得好,這個景整得妙,這個形式這個景正是我們鐵路跨越式發展所需要的。有人懷疑我們對分局撤消、站段合並這種改革試點能否進行下去。我們應該從改革試點後的結果來認識,答案是肯定的,經過改革後的春運就說明了問題,無論是鐵路局,還是淩水車務段,這一段的改革成果是社會各界有目共睹的,這一年,是運輸任務最繁重的一年,是運輸秩序最好的一年,是社會形象最佳的一年,是客貨運收入最高的一年。”
    6
    王誌康隨後向與會人員傳達了他這次去鐵道部開會的會議精神。王誌康興奮地憧憬著鐵路的未來,說:“《中長期鐵路網規劃》是由鐵道部製定、2004年1月7日由國務院批準通過的規劃方案。其中明確了至2020年中國鐵路網中長期建設的目標和任務。根據這一規劃,要建設八條時速在200公裏以上的客運專線,我國將續轉和新安排鐵路建設項目達200多個,共建設新線將達近2萬公裏。我國將新開客運專線項目28個,共計9800公裏,時速在300公裏以上的有5457公裏。其中,石太、武廣、鄭西、京津城際、廣深港、廣珠城際等客運專線將陸續開工;京石客運專線、津秦城際客運專線、京滬高速鐵路已獲批準立項,目前正在抓緊進行開工前的準備工作。從現在開始到2020年,我國鐵路建設總投資額將達到2萬多億元,這期間是大規模鐵路建設最關鍵的階段,建設規模之大、建設標準之高、投資數量之多都是前所未有的。”
    王誌康看到了在座的所有人喜悅之情溢於言表,他停了下來,然後調整了情緒,說:“其實,現有的交通格局不合理是目前鐵路困境的另一重要原因,中國鐵路的貨運有95uff05是國家重點物資的運輸,如煤炭、糧食、石油、化工產品、棉花等,這些都是低運價的,有的還要免收建設基金。此外,鐵路還承擔了大量公益性運輸任務,現在東北的大批糧食積壓,急待北糧南運,鐵道部領導指示我們,要集中糧食運輸,打好運糧的攻堅戰。”
    譚連民與楊啟才的目光不約而同地碰撞在了一起,他們知道這將是他們的一場苦戰,因為淩水車務段管內的中間站都處在重點的產糧區上,肩負著北方鐵路局大部分的運糧任務,兩人深有感觸地點了點頭,加強彼此間的信心。
    “會議期間,鐵道部領導對北方鐵路局的改革試點進行了肯定,並且要求北方鐵路局在鐵道部領導的運糧大會戰中發揮作用,說這是對鐵路局車務段在改革試點後的運輸運營能力的大檢驗。”王誌康嚴肅地說:“所以這次運糧會戰,在認識上,要上升到講政治的高度,主要領導一定要親自坐陣指揮。鐵路局製定了《關於糧食運輸工作的十條禁令》,在這次運糧會戰中出現的違法違紀現象,一經查實,定要嚴懲不貸。”
    淩水車站整體工程也在人們的期盼中提前完工,驗收合格,接下來就該內部設施的建設了。為此,楊啟才與楊斌相互祝賀,並訂了一桌酒席。酒店裏,於東常寶學等人坐在桌邊談笑風生,大家等著段長譚連民。過了一會兒,譚連民與陳英一同走了進來,這讓楊斌很是意外,他的醋意又情不自禁地湧了上來。
    席間,譚連民、陳英和楊斌三個人都不自然,在這樣的場合下,卻是分外的尷尬。譚連民為了打破僵局,首先舉杯說道:“楊斌,淩水車站新候車室能夠按時交工,你功不可沒,我代表淩水務段的全體幹部職工對你們表示感謝。”
    楊斌不好意思地笑笑,說:“這是我們應該做的,我們吃的就是這碗飯,按時交工履行合同是我們的義務,譚段長用不著把我們說得那麽高尚。”
    楊啟才也舉起酒杯,說:“淩水車站新站區建設完成,這標誌著我們淩水車務段和淩水車站在硬件設施建設上已經完成了,下一步就是內部環境的建設,再一步到了候車大廳的全麵開放和使用,那就需要提高服務質量。我提議,大家為了咱們車務段的發展,為了鐵路的發展幹了這杯酒。”
    楊啟才說完話,喝了手中的酒,大家也都跟著一飲而盡。
    楊啟才喝了酒後,痛苦地呻吟起來。大家都很緊張,急忙站起來看楊啟才,楊啟才擺著手說:“不要緊,老毛病了,可能是剛才這杯酒喝得有點急。”
    大家聽他這樣說,以為胃疼隻是小毛病。在車站工作的,吃飯不應時,沒有幾個沒有胃病的,所以大家也都沒當回事,繼續推杯換盞。
    酒喝到一定的程度,桌上的氣氛也就活躍了很多,都三個一群兩個一夥的談開了,人們的臉上都洋溢著喜悅的神情。
    譚連民湊到楊斌跟前,拉著楊斌的手,說:“老弟呀,為了車站的施工,你的確挺不容易的,現在交工了,你的工作結束了。下一項工作就是家裏的事兒了,陳英是個好同誌,你應該比任何人都清楚。你們兩個都不錯,一定要好好珍惜。”
    楊斌知道譚連民話中有話,想檢討自己的行為,說:“譚段長,說實話吧,我那陣子也是工作壓力特別大,一時糊塗,才不分清紅皂白地跟陳英鬧,其實過後我特別後悔,居然不相信自己的老婆信外邊的人。”
    譚連民聽出楊斌在認錯,很高興,說:“老弟,有陳英這樣的老婆你應該高興才對。陳英是我們的部下,從淩水車站一直到車務段,她對我們的工作幫助很大,你說這樣的年輕同誌,我們為什麽不給她機會?”
    楊斌點頭稱是。
    “都說大丈夫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如果連個家都治理不好,怎麽幹事業呀。你說是不是這個道理?”譚連民做起楊斌工作也是一套一套的。
    楊斌雙手捧起酒杯,舉到譚連民的跟前,“譚段長,這杯酒我敬你。第一是感謝你對我和陳英的關心,第二是我給你賠禮道歉,我不應該有那種歪想法。第三是我向你表個態,我一定跟陳英合好,你放心吧。”
    譚連民也高興地舉起酒杯,說:“一家人就不說兩家話,你的第一第二免了吧,把第三可要記住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