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祈 雨

字數:6091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邊關獵蠱 !
    我們一行五人兩部車沿著珠江、西江、邕江、左江溯源而行。根據韋小棠事前網上查閱的資料,以及當地釣友推薦的釣點,我們一路作釣,一路西行。
    到了南寧吳圩機場西南邊的扶綏縣城,我們入住位於左江邊的鬆江大酒店。
    辦好入住手續時,已是下午三點多。
    聽前台服務員說,在縣城西北隅離酒店不遠,在左江邊有一座山叫筆架山,在半山腰有個廟宇叫金雞岩,每逢農曆初一十五,就常有人在廟宇下麵的江水裏放生,常有大批翹嘴魚在那水域出沒。
    飛魚仔和阿海聽罷,趕緊查看了一下手機上的日曆,今天恰逢是農曆初一。
    他倆就顧不上舟車勞頓,到房間放好行李後就叫大家驅車前往釣點。
    途中路過縣城中學,遠遠看見校大門幾個金光閃閃的大字,韋小棠趕緊叫停車。
    韋小棠說,他大學睡他上鋪的同學就在這個中學當教師,路過老同學家門口,他豈能視而不見、絕塵而去?
    放下韋小棠後,我們繼續趕往釣點。
    不到二十分鍾,我們就到了金雞岩渡口碼頭。
    金雞岩為明代遺址,坐落在渾圓厚重雄偉的筆架山腰間,瀕臨左江,與縣城中學隔江相望。
    相傳金雞娘娘於此修道成正果,故名“金雞岩”。
    它的神奇毓秀,吸引著古今眾多的騷人墨客,名流巨子,專家學者,著名人士,香客遊人紛紛慕名而來。
    明代著名地理學家、旅行家徐霞客曾在此洞留下“三誤三返”遊跡;清代名人劉宅俊在懸崖岩壁上刻鐫“雞岩帆影”題詞剛勁有力、熠熠生輝。
    我們在岸上找地方停好車後,這才發現岸上則有很多穿得花花綠綠的婦人排成首尾互不相見的長龍又歌又舞。
    江邊碼頭那裏一溜煙全是擺滿了豬、雞、鴨、魚等祭品,好幾位道士吹吹打打,又唱又跳。
    一問旁人,原來,這撥人正在這裏祈雨。
    我們沒見過人們祈雨,都很好奇,紛紛圍過去觀看。
    江邊有五六位法師每人帶一支竹筒水槍,用竹筒水槍吸水向天上噴射,水珠落下,猶如天降大雨。
    又有一群農婦頭戴竹笠在岸邊的緩坡上又唱又跳,不時把各自的竹笠脫下,倒扣在荒坡上。
    我問旁人:“這又是哪一出呀?”
    旁人說:“將竹笠脫下,倒扣在荒坡上,就表示天將下大雨了。”
    飛魚仔聽罷,捂著嘴直笑。
    又有五六個法師在擺滿祭品的壇邊,燒香喃吆,祈禱神靈保佑後,每人用一片荷花葉盛著清水,拿到樹上掛起,一邊念咒語,一邊用一根小木棍將荷花葉鑿穿成許多小洞眼,讓水從洞眼中流下地,仿佛如天降雨之景象。
    我問旁人:“這又是幹嗎?”
    旁邊人說:“這叫掛斑,下大雨的意思。”
    阿海也捂著嘴強忍著沒笑出來,他小聲對我說:“小孩子過家家吧?”
    後來,又見岸邊有幾個人將一塑料袋子的狗血貓血倒入一桶活蹦亂跳的鯉魚,然後將鯉魚全部倒入江裏。
    “放生嗎?”
    旁人告訴我說:“這是讓鯉魚向龍王訴說人間災難,祈求降雨。”
    正在江邊看勢鬧時,岸上鑼鼓喧天,回頭一看,原來,岸上排成首尾不相見的隊伍,在隊伍的前麵,幾個大漢用轎子抬著一尊用茅草捆綁的菩薩,左邊幾個人鑼擊鼓開道,幾位師公一邊喃神,一邊手持桃枝不斷抽打菩薩。
    “打菩薩幹什麽呀……”我有點駭然道。
    “責令菩薩趕快上天通報雷王,限期降雨!”旁人答曰。
    旁人見我還是一臉疑惑,又進一個步解釋說:“隊伍每遊至一村,便將菩薩放下,令群眾圍觀,或向菩薩潑水,或向其燒香祈禱,求其敦促雷神早降大雨。”
    “有道理。”我聽罷,覺得好玩,便輕輕附和一聲。
    而在這些眾多祈雨人群中,令我最好奇的是,岸邊一溜煙的祭品邊,十幾位青春靚麗的少女身著黑壯長袍,手持天琴、腳係銅鈴,時而麵對著江水,時而仰麵大山,時而仰天演奏。
    我因為也是彈天琴的,對於她們的天琴演奏,我就無須問旁人了。
    她們演奏《唱天謠》時引起眾人的圍觀。
    隻見她們玉指輕彈、深情演唱,琴鈴合鳴、歌聲婉轉,有如之音。
    演奏《唱天謠》後,她們就用幾種形式反複演奏著同一首曲子,那幾種演奏形式,分別叫“彈天”,“唱天”“對天”、“跳天”。
    而他們“跳天”時最為熱鬧了,所謂跳天,即天琴舞,她們邊彈琴、邊唱歌、邊跳舞。
    雖然她們全用壯語演唱,我一句也聽不懂,但音樂是可以跨越語言籬笆的。
    我如癡如醉的傾聽著,我感受到曲調極為優美,時而低沉悲傷,時而高亢穿透雲霄,時而令人沉浸在憂傷而又意境深邃的夢幻中,時而又令人傷感愴然和昂揚憤慨,全曲寄托了對上蒼降雨解救蒼生的強烈渴望。
    雖然她們用不同演奏形式,但來來回回都是演奏同一曲子,我聽了幾遍後,我好奇的問旁人,這叫什麽曲?
    旁人告訴我說:這是《祈雨歌》。
    我又好奇的問,她們唱的是什麽內容?
    旁人也許見我是一外地小屁孩,這麽好奇於當地的民俗,也就耐心的給我講解,隨著她們的演唱,逐句翻譯給我聽。歌詞是這樣:
    太陽出來忘了回
    天地萬物要受罪
    農民種不了天地
    嘿哎嘿哎嘿哎嘿哎
    人們擔心沒飯吃
    請來仙翁彈起天琴
    聲音穿透天地每一個角落
    嘿哎嘿哎嘿哎嘿哎
    祈求降雨給蒼生
    祈求降雨給蒼生
    祈求降雨給蒼生
    嘿哎嘿
    ……
    太陽出來忘了回
    天地萬物要受罪
    農民種不了天地
    嘿哎嘿哎嘿哎嘿哎
    人們擔心沒飯吃
    請來仙翁彈起天琴
    聲音穿透天地每一個角落
    嘿哎嘿哎嘿哎嘿哎
    神哎
    祈求降雨給蒼生
    祈求降雨給蒼生
    祈求降雨給蒼生
    嘿哎嘿
    大雨啊小雨啊落下來
    ……
    聽說祈雨活動已經是第三天了,雖然祈雨的人們個個渾身大汗疲憊不堪,可是我們抬頭看,頭頂還是萬裏無雲,岸邊的樹葉還是紋絲不動。
    絲毫沒有下雨的跡象。
    “看來,這祈雨隊伍還得繼續祈禱幾天才有可能感動上天。”阿海笑著說。
    “要不要開竿”?父親突然問飛魚仔。
    飛魚仔搖了搖頭,說:
    “算了罷,人家在祈雨,我們別當著上百人的求雨隊伍揮竿作釣。畢竟他們剛剛往江裏放生,這些放生的泥鰍和田螺都是要進貢給水龍王,讓水龍王傳令給上蒼下雨,要是他們一邊放生,我們一邊操起家夥作釣,豈不是跟水龍王搶食。”
    飛魚仔沒有打開車門,不時用手摁住躁動得上竄下跳的純黑公狗。
    顯然,他不願讓他的純黑公狗看到這種場景。
    狗要是看見從江裏上來享用豐盛祭品的水龍王的蝦兵蝦將後狂吠不停,那豈不是壞了祈雨人的好事。
    弄不好被他們追殺就麻煩了。
    後來,阿海和父親看到放生的江麵上,水麵湧動蕩漾,大群翹嘴魚猛烈撲食浮遊在水麵的泥鰍,大家就手腳癢癢的,心裏憋得特難受。
    好在求雨隊伍很快就吹吹打打離開了。江邊做法事的,還有彈天琴的,看熱鬧的,全都收拾行裝走了。
    那樣子,好像是請到了水龍王了,要一路吹吹打打護送水龍王到幹旱之處降一場傾盆大雨似的。
    隊伍遠去後,大家趕緊從車後箱拿出釣具,跑到碼頭的浮橋上開始作釣。
    幾乎每拋幾竿,就會有一個重重的頓口。人人都很亢奮,一旦中魚,就直接飛竿上岸,全是五六斤的大翹嘴。
    不到一個小時,三人總共釣到近三十條,我幫忙把魚放到魚護中,也跟他們樂得心花怒放。
    中途父親遇到一個重重的頓口,那魚力氣很大,差點沒把他拉下水。
    飛魚仔和阿海見狀,趕緊跑過去幫忙。
    飛魚仔從父親身後伸出雙手緊緊抱著父親,盡量讓父親不致於被大魚拖得踉踉蹌蹌。
    而手忙腳亂的阿海則拿著抄網在旁邊忽前忽後的跑著。
    三人正在跟大魚搏鬥的時候,頭頂突然炸了一個霹靂,隨後,一陣震耳欲聾的雷聲從頭上滾過,岸上的樹木突然被狂風刮得彎到地下。
    “砰!”“砰!”兩聲巨響,父親手中的魚竿斷竿斷線,大魚逃脫了。
    我們還沒反應過來,天下起了傾盆大雨。
    飛魚仔的純黑公狗對著雨霧迷茫的江麵呲牙咧嘴“汪汪汪”的狂吠個不停,突然,江麵一道閃電掠過,又炸了一個驚天動地的響雷,這一聲響雷嚇得我們差點沒趴到地上,而純黑公狗好象被人猛然間狠狠抽了一棍子後,“汪汪汪”的夾著尾巴竄到車底。
    “黑公狗肯定是看見了一些我們看不見的東西!狗日的,祈雨.....真他媽的靈啊!”
    被淋得落湯雞般的飛魚仔拿著魚竿跑到車上,邊用手抹著臉上的雨水,邊望著四周嘩啦啦的大雨笑罵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