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應接不暇

字數:5483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山河劫 !
    對策還沒有想好,徐業興衝衝地舉著封信跑來找壽禮:
    “有鐵,真的有鐵!蔡博士他們發現高塘那邊有鐵礦,礦床一直蔓延到馬莊,而且埋藏並不很深開采比較容易!”
    壽禮看著他滿臉的激動不知怎麽說好:“那……是要開礦?”
    “當然要開!”徐業叫道:“有煤、有鐵就能煉鋼。不過……這邊的質量如何尚不知曉。”他高興地手舞足蹈在描畫前景,壽禮卻心裏打起鼓來。
    開礦要錢,煉鋼更要錢!上哪兒去找那麽多?這一個淮南的事情還沒解決,不料又來了更多的。
    “你是不是擔心錢?”徐業笑嘻嘻地拍拍他肩膀:“老弟,放鬆些。先前咱們發愁是沒有這個消息,有了這個好消息,那就解決啦!”
    “此話怎講?”壽禮忙問。
    “我們隻要拿著這個礦說話,不怕銀行不掏錢!”徐業說:
    “我打算告訴他們蚌埠鋼廠要在此地開辦分廠,同時這邊開采出富餘的鐵礦石和鋼坯、鋼材還將走水路反哺給蚌埠。
    這樣就有充分的理由去申請貸款,別說二十萬,一百萬都能貸來!”
    “要這麽多作甚?”壽禮唬了一跳。
    “部分礦石就地轉化,這樣成本才能最低!如此,既要開礦山,還得有金屬冶煉、加工、運輸,還得有配套電力。”
    徐業忽然想起,用手一指:“我原來說建個火力發電廠,不過後來發現這邊水力也很充足,尤其是徐山那邊。
    可以利用白龍潭存水與山的落差先建個水力發電廠,就能滿足前期的電力需要。以後再考慮是否增建火力發電廠的問題……。”
    他扭臉見壽禮皺眉咬唇的樣子覺得好笑:“咳,我不是說了不要緊麽?隻要有礦產托底,銀行那邊就好說了。
    唔……這邊基礎設施弱些,剛開始不宜弄太大,我們可以先做個小高爐。循序漸進並且培養技工人才。
    讓齋,咱們得趕緊再申請成立個礦山公司,然後我讓鋼鐵公司投錢過來收購它的股權,這樣咱們可以有前期的周轉現金啦!”
    礦山公司的事情倒是不難,而且仲禮馬上把兩連兵換了胸章、胳膊上戴個月白底子襯靛藍色的袖箍。
    這些人圍了預定的采礦點,號稱“護礦一大隊”。六十多名學生被從山裏召回加入三河采掘礦務公司,蔡博士成了籌備處經理。
    劉工雖然手忙腳亂,但已經開始著手設計礦務公司大樓和職員宿舍了。連唐文聲都被告知,很快會調來四名技術人員協助他籌建鋼鐵廠分廠。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蚌埠很快傳來消息,正如壽禮所擔心的,中國、交通、民生三家銀行相繼拒絕了三河礦業的貸款申請,理由很簡單:它成立的時間太短!
    林修覺的麵子倒是好使,農行那邊沒有立刻拒絕他。
    但是在了解了情況以後,對方覺得發展小水電和養殖場項目都不錯,因而同意向三河資本貸款十萬元。
    另外對三河養殖和三河種業兩家公司各參股一成,對其他項目並未明確表態。
    失望彌漫在鋪蓋上薄雪的院落間,益、仲禮兩家住過的西跨院(三河資本、三河農業以及三河貿易公司的實際辦公地)、趙氏的醒春堂(鋼鐵公司三河分廠籌備處所在地)裏氣氛壓抑,進出的工作人員都匆匆地打過招呼就走開,誰也沒心思閑聊。
    陳壽禮揣著手,後頭跟著挎著藤筐的金小泉走出來。他深深呼吸口空氣,然後沿著街道向教堂走去。
    河灘上的流民人數在不斷減少,但因為聽說三河尖能找到活兒幹,可以養家糊口,所以每天還有聞訊趕來的人。
    不過這已經比一個月前大有改觀了。現在三河尖上出現了成片的地窩棚,這是朱書記官帶著一批在山裏獲得經驗的鄉民回來指導大家挖成的。
    用三、四根木條或竹竿做梁,厚密地鋪上河灘裏割來的蘆葦,再將幹枯的蒲草打成捆搭在上麵,最後用拌入碎草和石灰的泥巴糊頂。
    也有簡單的,用曬幹的泥磚壓住草莖,簡單實用的窩棚就成功了。由於基本都是就地取材,而且可以反複利用,所以受到流民們的歡迎。
    簡陋,總比露天雪地裏強了不少。幾乎每家都在地窩棚中央挖個坑,可以支起鍋或用陶罐燒水、煮東西吃。
    看著遠處一柱柱青煙從地窩棚裏升起壽禮安心不少,那是透過草簾冒出來的水蒸氣,至少說明這窩棚裏有活人、有生命。
    嘿,別看那朱書記官人長得黑了吧唧,這顆做實事的心很不賴!陳大老爺心裏這樣評價說。正想著,就看見朱書記官在前麵和梁二說話。
    “喲,下著雪老爺怎麽出來了?”朱書記官揉了揉凍得發紅的鼻頭和壽禮打招呼。
    “朱先生你別總老爺、老爺的,我聽著怪別扭,你就叫我的字‘讓齋’好了。”壽禮親熱地拍拍他胳膊:
    “你不也沒在屋裏躲著?看這縮手縮腳地,梁二回頭找你嫂子,她剛和洪升媳婦學著織的那副毛線手套,取來給朱先生!”
    梁二立即答應了。
    壽禮問:“你們聊什麽哩?”
    “我們商量著湊點錢,去小煤窯買點煤來分給各家。”梁二用手一指:“雖說有的是蘆葦,可也經不起上萬人燒火做飯的,加上鋪苫窩棚,冬天沒過完就會給割光啦!”
    “說的是!”壽禮低頭想想說:“這件事我來辦,設法找些鄉紳湊點善款。你們幾個那點薪水還是留著養家吧,這麽多人哪裏是湊的問題!”
    二人連忙道謝,壽禮微笑著擺擺手繼續走。
    來到教堂前就看見馬托尼帶著三個教民正在院子裏忙和,看見他來馬托尼連忙開了院門:“陳老爺大駕光臨,有何指教?”
    壽禮樂了:“牧師先生,你也學會這套啦?”他現在終於弄明白原來這基督教的神職不叫神甫,而叫“牧師”,所以曾特地以鄉公所名義出通告讓大家都改口。
    他邊往裏麵走邊好奇地問:“這是在做什麽?”
    “我們從各家收集了些衣物、油布,還有粉條、芋幹(紅薯幹)、菜幹之類,準備給最困難的災民家裏送去。”
    馬托尼說完,很認真地看了下壽禮的眼睛:“先生的眼裏有焦慮,定是很煩惱的事對嗎?請到我房間裏坐坐如何?”
    壽禮點頭表示打攪了,然後叫小泉把藤筐裏帶來的東西和那些捐來的物資放到一起去。“你先回趟家,看老孫下午有安排沒,沒有的話套上車來幫牧師走遭三河尖。”
    馬托尼請他坐下,親手為他泡茶。壽禮問:“你太太去醫院了?”
    “是的。”馬托尼回答:“德國來的赫德醫生後天要到了,他們在準備新的診室。”
    “就是我要求找的外科大夫?好極啦!”
    馬托尼將茶放在他麵前。壽禮開口問:“我上次托你購買機器的事情,可有眉目?”
    “還沒有。”馬托尼聳聳肩:“您得給我更多時間,要知道我的教會在不列顛並非是……國教,我們的力量很弱小。”
    他注意地看看壽禮的反應:“陳先生很著急?”
    “是啊,因為後麵還有很多設備要購買。”
    說完壽禮和他大致講了準備開礦山、建設水電站、擴大水泥廠、新建鋼鐵廠、購買淮南公司及其船隊等等,馬托尼越聽眼睛睜得越大,越來越關注。
    “上帝啊,這真是個神奇的地方!這裏居然有鐵礦和煤礦?”他吃驚地看看腳下,似乎從那裏就能挖出礦石來似的。
    “我知道你要改造農村,但是為什麽要建立鋼鐵廠,那豈不是要走工業化的道路了?”
    “農村建設需要工業做支撐,這點我在修學校、建養殖場的時候切身體會到了。
    很多建築材料需要從城裏遠途運過來,價格很昂貴,時間很長,修一個飲水池都要等半年時間!還有用電。
    現在中央大學要和省農院聯合辦養殖場、育種場,電力不足嗬,孵雞蛋都要燒煤炭才行!而本地的小煤窯卻被豪強所把持……。”
    “明白了,要想繞開他們所以就得建水電廠。”馬托尼咂嘴:“可是……鋼鐵廠有必要嗎?那東西不僅僅耗電,而且需要很多人力。”
    “人咱們有的是,那河灘上不都是?”馬托尼恍然大悟,然後聽壽禮接著說:
    “我們不會建大的,規劃是先搞個年產鋼三萬噸,生鐵五萬噸的一期項目。
    這樣礦山、鋼廠、運輸可以安置大部分流民,然後農業再安置三萬人左右,建築工程和其它行業業安置四千到五千人,事情就都解決了。”
    “真是個不錯的想法。”馬托尼點頭,繼而攤開手:“可是我擔心你……攤子太大了!你有那麽多錢同時開展這麽多項目嗎?”
    “麻煩就在這裏。”壽禮將杯子放下歎口氣:“本來隻想買淮南公司的船隊,誰想又牽扯出鋼鐵公司和電力公司。
    中央大學的養殖場和為流民購買土地、修建住房的事情已經讓我付出不少了,我沒有力量再投入做這麽多,我的股東們也一籌莫展!”
    “你們試過找銀行貸款嗎?”
    “是的,農業銀行會有些支持,但不夠,遠遠不夠!”
    “我明白了。”馬托尼點頭:“你是為這個來找我的?”
    “我在想,也許外資銀行可以幫我。但坦率地說,我的股東們對引進外資頗有顧慮,他們擔心外國資本會趁機試圖控製我們的資源、交通、能源等等,所以對此很有戒心。”
    壽禮攤開手學著馬托尼的樣子聳聳肩:“我不知道該怎麽說服他們,但我自己也有這方麵顧慮,如果事情最終像大家擔心的那樣,我可就是罪人。你明白這意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