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神遊13提綱掣領造化功

字數:4642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點星譜 !
    “第十五劍”綻放出的,便是死亡的花——是最璀璨、奪目、最極致的死亡。“死亡”是一個看似具體——每一個人的生命的盡頭,便是死亡:人都會死:老死、病死、被人打死、殺死、意外的天災橫死、枉死……可它實際卻是抽象的——人人都知道死亡,可人人卻又不知道何為死亡。
    “死亡並不具體,可是卻是一種可以感受到的東西。燕十三殺了很多人,謝曉峰一樣殺了很多人……江湖人的手上沾滿了鮮血。所以,他們是可以感受到死亡的,於是也就有了奪命十三劍的第十四劍、十五劍……”
    安妙真溫言講“奪命十三劍”……
    她說:“極致的死亡……燕十三發現自己無法控製這一劍。寶貝你說,他為什麽無法控製這一劍呢?”
    安心當然說不出“為什麽”,於是就問安妙真:“為什麽?”
    安妙真一歎,似是歎息書中人不識元神真麵目,不通本性真如,遺憾於最後那種“殺死自己”的極致的升華、悲憫和絕望——就宛如曇花一般,盛放的那一刻,也是凋零的那一刻。一個人的生命、精神,觸及到了最為神秘、神奇的領域,可卻因那種極致的死亡,便也要讓自己步入終結。
    他本可以不死——可他卻又有著決然的理由:那屠戮眾生,帶著極致的死亡的一劍不應該出現於人世。
    這種於生命最璀璨、最極致的升華的那一刻,決然的去麵對死亡、迎接死亡的故事自然是最能打動人的。
    隻因為這是人性的光輝!
    安妙真說:“因為‘元神向左,識神向右’,過去的人不識元神的玄妙,不知識神的麵目。這劍法固然強大,可以由技而入神——可事實上,能夠入神的劍法,又何止是一個燕十三的奪命十三劍呢?極致的死亡,元神便聚在了死亡之上,純粹的沒有一絲一毫的雜念,就和劍一樣……可識神是不純粹的——人的社會關係,人的一切所知、所感,都在其中,自然容不下死亡!”
    “可是……”
    這些話說的過於深奧,安心是聽不太懂的,又覺著聽懂了一些——類似的話倒是聽的不少。
    安妙真說:“殺一個人、兩個人,想來燕十三是不會在意的,他本就是一個殺手,一個江湖人,殺人的人……可,這不等於他是一個濫殺無辜的人。但凡處於社會之中,人總是會麵臨這樣的矛盾的!所以,當他的劍無法控製,當那一劍不是殺一個人、兩個人,而是滅世的一劍的時候,他選擇了殺死自己,在勉強可以控製得住劍的時候,殺死自己,從而拯救了天下人!”
    “由技至於出神入化,這一個過程中,他隻是誠——他將奪命的概念,將死亡的概念賦予了劍,又誠於劍。可是他卻不懂得元神的聚散之性,更不曾掌握元神的轉移、運動之功……”
    “……”
    這一句倒是極容易理解——
    燕十三的“誠”讓他的元神聚在了劍上,於是也就聚集在了“死亡”這一個概念之上,而又不具備元神的移、轉之功,不能將元神轉移到別處,又過於虔誠,和識神的觀念、道德形成了衝突——這實際上便是原因之所在。
    倘若他的劍不是“奪命十三劍”而是“天外飛仙”,元神寄托的不過是一片孤城萬仞山,黃河遠上白雲間的縹緲、悠然,是恍若天外飛仙一般的出塵,那自然就不會為了劍而折損自己。
    安心說:“所以元神的聚、散之功很重要……我會好好練習的。”他自以為理解了媽媽的“寓教於樂”“苦口婆心”……
    安妙真莞爾,笑說:“寶貝兒打小就練得很好呢。這個就是所謂的‘日用而不知’了……不然怎麽能憑著冥冥中的聯係,直接從最短路徑找到爸爸、媽媽呢?循著直覺就過去了,這實際上不就是元神匯聚、散開的功勞?”
    安心問:“有嗎?”
    安妙真說:“當然了……可厲害著呢。”
    安心樂的“嘿嘿”笑。
    安妙真又才說:“這些古時的小說,其中一些武功、法術,都是很有趣的。沒事兒咂摸一下,推演一番……卻是對人理解一些元神的玄妙極有好處的。自己演出功法,練一練,也是極有趣的事。”
    這樣“有趣”的事,安妙真、姚玄應二人可是做的不少,除了“奪命十三劍”外,更有諸如“小李飛刀”“毀天滅地劍二十三”“天外飛仙”“靈犀一指”“變天擊地大法”等諸多奇功絕技……都俱是從一種小說中的幻想,推演成了一種實實在在的可以修煉、可以運用的武功。
    “推演的時候,你需要調動自己所有學習過的知識,還要運用自己的智慧——驟然的靈光一閃,都是一件愉悅的事!”
    ……
    當然了……
    這些所謂的“功法”即便被推演出來,除了“好玩兒”以外,也並無什麽用途。雖都涉及到了“出神入化”的玄妙——可再怎麽涉及,比起如今這個時代的教育而言,也都太過於簡陋。
    “嗯——”安妙真捏了一下下巴,輕輕摩挲,問安心:“寶貝兒,想不想要也推演一本武功秘籍出來?”
    安心心頭閃過那些滿麵風霜的刀客、瀟灑的鳳舞九天,飄逸絕倫的身影,不禁悠然神往……
    “想!”
    “嗯,那我想想看……奪命十三劍這個不合適,你都知道了,肯定會受到我和你爸爸的影響,發揮不出自己的思路。不如這樣——子午天罡。這個是另一本小說裏的一種武功,你便依這個名字,來創作吧!”
    安妙真心思一動就想到了《大唐雙龍傳》這本書中的子午天罡。《大唐雙龍傳》這本書是安心絕不知道的。
    安妙真、姚玄應二人卻是不會在安心跟前談論黃易這位後金庸時代的“大師”……畢竟作如其名:
    黃。
    安心一腦袋問號:“子午天罡?”
    安妙真說:“不錯,子午天罡……其施展起來,陰厲霸絕。要素就不多給你了,你自己個兒琢磨……”
    “看我的——”安心躍躍欲試,先從“拆字”開始:“子是子夜時分,午是正午,也就是說要取極陰和極陽。是極陰中帶著那種極陽的霸道,又有極陰的陰冷……所以,這個功法就要中午練、晚上練。練得時候,就是要取子、午的天罡的概念。天罡之色,在子為玄,在午為青……”
    安妙真挑眉:“嗯,繼續。”
    “每天子、午觀天罡,等形成了概念之後,就要將這個概念融合在一起。無論是子午如何變化,天罡實際上還是那個天罡——是青是玄,不過是天黑了、天亮了而已。明白這一點,就可以合出子午天罡了……”
    “還有嗎?”
    “沒有了……”
    安妙真搖頭,說:“看來這個子午天罡實在太過於簡單了,需要給你增加一些難度才行。”像是類似於“子午天罡”的功夫,於提綱掣領,明悟其根本的安心看來,不過是俯首可得的東西,實無難度。隻是安心“創造”的速度,依舊太過於快了一些。安妙真便說:“隻是,一個新時代之前的人——你將功法創造成這個樣子,他們可學不會,也沒法學。太過於不接地氣、太過於籠統了……”
    安心說:“那。就加一些基礎,中午一套動功,在動作之中賦予烈日照耀的那種光輝、正大,讓人身體力行的體會那種感覺,並轉為口訣,進行強調。再輔佐引導,讓身體躁動起來。夜晚的時候,一套靜功,去體會那種陰冷的感覺……時長日久,這種感覺自然就會深入人心。”
    “再,我還可以告訴人們挑選練功地點。就比如練子天罡的時候,應選擇山坳、地穴一類的環境,最好能隱住了風,讓人感受不到風的變化,夏日裏即便悶熱,卻又能同時感受到那種陰冷——白日裏的練功地點,也是同理,選擇特定的地方。隻要我寫的清楚,時間、地點都有了,配合動功,就沒問題……”
    ……
    安心“紙上談兵”高屋建瓴,講的振振有詞。
    隻是這一番“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寫意,被安妙真一個腦瓜崩就給崩沒了。
    安妙真一針見血,問:“那,你說這動功應該怎麽動?來,別賴著了,起來給媽媽演示演示……”
    安心:“……”
    直接抓瞎了。
    他真的不知道“動”該怎麽“動”。於是就嘴裏哼哼哈嘿的亂叫,胡亂蹦跳了一陣,惹得安妙真誇張的捂住了臉,“算了,你還是別跳了,再跳下去我都沒臉見人了。”又取笑說安心是“理論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安心也知道自己跳的不盡如人意——平日裏玩兒角色扮演,裝高手也是這兩下子——隻能認了。安妙真取笑完了安心,又將人叫到近前,這才指點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