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神遊15大道至簡
字數:4360 加入書籤
qzone.io,最快更新點星譜 !
“幻方”又叫“縱橫圖”,“洛書”是其中之一,也是唯一的,具備了特殊的星象意義的一副圖:
戴九屢一,二四為肩,左七右三,六八為足。
古人“坐北而朝南”,觀日、月、星於天穹之上向右旋,大地則左之,此為“地支”之變化,又見一年之鬥左之,則為“天幹”,因此有“地道右旋,天道左旋”之說,以謂之“十二地支”“十天幹”之變化,以星辰定一日之時序,一年之月紀,一年之始終,四季寒暑之變化,紀與甲子之變化。
安妙真講:“你且看,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或天數左旋,或地數右旋,都是相對的,旋之,所得就是洛書……”
“天、地相成。天一在北,則地六在南。地二在南,則天七在北。天三在東,則第八在西。地四在西,則天九在東……想要看懂河圖,便先要明白天、地相互對應、對立且統一的關係。它並非上放在北方,就是在北方的,而是要看它是天還是地。之所以將之放在一處,也隻不過是其具備對應的關係……”
……
“天一之水在北,地六之水在南,天一生之,地六成之,這就是五行生、克變化的道理。將圖一轉,便自能五行往複,生、化不休。”
這是“數”的源頭。
天垂象。
聖人仰觀天文得其理,故名“數術”,是數學的源頭。
與之相應的,聖人俯察地理,則是觀了山川鳥獸之形,取之形象以為文字,則得其文脈。造文字,以定曆史。
河、洛二書畢竟抽象、艱澀,並不是安心這個年齡可以理解的。故而安妙真也隻是簡略的講了一個大概,讓安心明白“十二地支”和“十天幹”的誕生,以及又由“天幹”“地支”而自然的水到渠成,生出的“河圖”,又由“河圖”生出“洛書”的這一個大致的過程——這是一個必然的過程。
無“十二地支”的發現,便不會有“十天幹”,沒有“十天幹”就不可能出現“河圖”,而沒有“河圖”就不會有“洛書”……
……
如果沒有“河圖”和“洛書”,也就不會誕生華夏文明,不會有輝煌、燦爛的文明碩果!
……
安心說:“狗、豬、鼠、牛、虎——這五種星象都是人們晚上觀察,見了五更的變化得到的。那白日裏的兔、龍、蛇、馬、羊、猴、雞呢?這些又是什麽?又怎麽和這些動物結合起來的……”
而“答案”……依然還是“星象”。安妙真說:“當然還是星象了——古人發現,星空是以北極為中心,自東而西的運行的。於是,經過長久的觀察,就會得到一個完整的星空圖。有一些星象,總是會出現在夜晚的,根據對應的位置關係,他們會發現某一個星象的位置似乎剛好是和子鼠對應的,在子鼠的對麵。它的形狀就像是一匹馬一樣……於是,午馬是不是有了?再找一找,和午馬挨著的巳蛇、未羊也順理成章的被發現。十二地支就這麽一個一個找出來了……”
安心問:“然後,人們還根據這個現象發現了十二年一紀……就是和月亮一樣,發現了其陰晴圓缺,升、落的時刻周期!”
安妙真說:“是這樣的。”
……
“那,十天幹就是、就是……甲和乙兩個星象在東方,所以是甲乙木,居於東,是這樣的吧。然後,古人的理解,就是天空星辰的運轉,讓東方出現了甲和乙,然後太陽出來的軌跡,是東、南、西這樣,就是木生火、火生金,再然後日落了,北極星可以被觀測,就是金生水……”
這些看似“玄”的,深邃的東西,落實到了實際的例子上,卻又是極其簡單的——像是這樣“東南西北”轉一圈的思路,這樣一說,就很簡單了。
安心就是這樣“東南西北”的理解了一圈“水生木,木生火,火生金,金生水”的。隻是,他沒有說“土”:蓋因“土”指的便是大地,萬物皆賴此,乃是中央之所在。水木火金,也皆居其上,它是承載、包容了水、木、火、金的,而非獨立的生克。土這一行,是既能堵水、覆水,又能導水歸流的;既能生木,又能讓木寸草不生的;它的上麵既可以起火,又能夠滅火,它既蘊含金,又能夠腐蝕、消化金。
安妙真說:“嗯……很簡單的邏輯,任何一個人也都會這麽想。你想一想,太陽、月亮和星辰既然從東麵走到了南麵,又到達了西邊,那麽它必然是要從北邊經過,然後再去東邊的,是吧?”
雖然“經過北麵”無法被直接觀察到,但這並不妨礙人類做出這樣的“假想”,這本就是順理成章的。
這種“循環”的規律,便是天道的規律。也正因為這樣,所以在這一片土地上誕生的神話才有了別的地區那些神話沒有的東西——嚴格的天規、天條,按部就班修持自身的天神,犯了一丁點錯誤就會被動輒打殺的嚴酷……這隻是因為,人們觀測到的“天道”本就如此,容不下一丁點兒的逾越。
偶然劃過天空的彗星,或者擊穿大氣層的隕石,最後留下來的也隻不過是“石頭”——那自然就是天神的屍體。
說以:
神不遵守天條,就會被從天上打下來。一顆星辰不按照規則運行,就會被謫落凡塵,變成一塊石頭。
安心坐直身體,抬頭看向天空。整個天空都以暗下來,天幕上星子點點,不住地、頑皮地閃爍著。
安心說:“這會兒最適合講鬼故事……”
正是朦朧的時候,空氣中又透著一些涼意,這會兒挨著媽媽,聽媽媽講鬼故事自然是一件很刺激的事。
安妙真說:“講什麽鬼故事?不吃晚飯了?”
安心說:“講完再吃……要不,一邊說一邊做也可以。媽媽你想吃什麽?要不你給我講故事,我做……”
安妙真說:“行啊。那就簡單一點兒,吃米飯吧。菜的話,就簡單弄個湯,再炒個西紅柿炒雞蛋就好了。”安妙真隨口安排了晚飯,安心便跑去製作了食材,便進廚房。燜了米飯後,就開始煲湯,將一份肉丸子青菜湯小火慢燉,便開始炒菜。安妙真則是開始給安心講故事。
故事發生在古時一個農村,那是一天傍晚,幾個女人正在村頭閑話。當時的天色也已經不早了,天邊的雲是紅的,要落山的太陽也是紅的,將整個村子都渲染成了一種非常昏惑的紅色。
“哎,二嫂……”一個女人忽然看見了“二嫂”,就叫了一聲。“二嫂”就過來和她們站了一會兒,直到天色全暗了之後才走。
……
“這一群女人回家以後,這才地頓開了……一下子就出了一身的冷汗。你猜怎麽著?這個‘二嫂’啊,早在一年前就死了。是因為生病死了的,當時村子裏人還都去吃席。可怪就怪在這裏,當時她們竟然沒有一個人想起這茬,竟然還跟著二嫂聊了好久。可是把人給嚇壞了……”
“……”
“故事”就是這麽的樸實無華:整個故事沒有什麽劇情、節奏,就是講了一件生活中極為簡單的小事:
一群人聊天見到了死去的二嫂,還和二嫂聊了半天,事後想起來嚇出了一身冷汗……
沒有起伏。
……
隻是這種“尋常”方才蘊含著大恐怖。這正是“恐怖穀效應”,正因為越是和人的形象、經曆接近,並且真實度達到百分之九十以上,就會引發人心理上的不適,讓人感覺到一種恐怖……所以,不是“故事”反倒更嚇人了。因為無論是人們在村口聊天,還是發生的見到二嫂之類的事,都是尋常的、常見的,是身邊人經曆,自己經曆的——於是,也就會越發的恐怖。
安心說:“她們為什麽會想不起來二嫂已經死了一年多了?是因為意識被蒙蔽了嗎?所以沒想起來……”
安妙真說:“這本就是很正常的。不曾鍛煉元神,元神隻是具備了本能的人,遇到鬼魅就會如此——”
安心說:“哦。”
說話間,西紅柿炒雞蛋就做好了,丸子湯也做好了。母子二人便端了飯菜移步客廳,在桌旁坐下,開始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