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字數:5620 加入書籤
qzone.io,最快更新公子帶你去流浪 !
“李嬸,這東西哪裏來的?”張聲音發顫,直接衝上去接過籃子,生怕被搶去一般。
李彩娥母親被張哲的動作嚇得趕緊放開籃子,後退了兩步,臉色都變了,嘴唇囁喏著不知道該說什麽。
先生說好了不收束脩的,怎麽又搶上了,李彩娥母親十分不解。
“娘,先生問你呢?”李彩娥提醒母親。
先生之前一直像高人,此時卻像是個守財奴,李彩娥十分震驚。
“這!”李彩娥娘她娘這才恢複了臉色,不過猶豫著該不該說。
“哎呀,娘,先生又不是不知道,咱們還搶了先生的東西呢,娘,我來說吧。”李彩娥見娘不好意思說,紅著臉小聲道。
“先生,這是我哥他們有一次搶了一個長毛鬼子得來的。
那長毛鬼子從江南過來的,一路被搶了幾次,身上錢物早就沒了,隻是一車的東西一直沒人搶。
那長毛鬼子就騙李虎哥他們說是這東西能吃,硬是要李虎哥他們搶一些。
但是大家拿回山上後又都不敢吃,就都堆在我家牆角,今天中午我娘偷偷煮了一個,覺得還能吃,就……就……”
李彩娥聲音越來越低,說不下去了,她也覺得有些愧對先生,因為先生差不多也是如此的,聽說不僅主動奉獻了財物,還把自己也送上了山,說長毛鬼子不就是說先生嗎。
張哲卻根本沒讀出李彩娥的尷尬,他隻關心籃子裏的東西。
“這種東西有多少,還在不在,那個長毛鬼子呢?”張哲快速地問道,他都能聽到自己心跳的聲音。
李彩娥見先生發問的樣子像是要吃了自己,有點害怕,退了一步道:“先生,這東西是不是不能吃,可是我娘已經吃了,我娘不會死吧?”
張哲見嚇哭了小姑娘,這才發現自己太激動了,趕緊道:“能吃,你娘沒事,不,這東西能吃但是不能吃,你趕緊告訴先生,有多少,在哪裏,那個長毛鬼子呢?”
李彩娥聽先生說能吃,娘沒事,臉上就笑了,又聽先生說不能吃,又小嘴一癟,想哭,等張哲說能吃又不能吃,小姑娘已經懵了,不光是李彩娥懵了,大家都懵了。
倒是李彩娥她娘聽出點意思來,小心翼翼地說道:“先生,這東西真能吃,但是不能吃掉是吧?”
“是的,是的,是的!”張哲連連點頭。
李彩娥她娘明顯鬆了口氣。
“先生,這東西有不少,很多已經發芽了,就在我家牆後跟堆著,那個長毛鬼子聽說被德勝他們給放跑了,聽說是從江南那邊過來到西安的。”
這哪裏是長毛鬼子,這簡直就是一個土豆推廣大使,張哲心想。
此時,張哲已經按耐下了激動的情緒,放下手中的籃子,對著眾人道:“大叔,大嬸們稍等,等我去看看這東西,回來再說。”
張哲說完,把腿就往外走。
李彩娥母女知道先生是要去看這種灰不溜秋,石頭一樣的東西,於是趕緊跟了上去,其他人見反正也沒事,於是也跟了上去。
等到了李彩娥家門口,大半個村子的人跟在了後頭,可見張哲在村裏的人氣的確高到了令人發指的地步。
“先生,這到底是什麽東西?”李彩娥小聲問張哲。
“土豆!”
“苦豆!”李彩娥重複。
“是地裏長出來的豆,所以叫土豆,可以做成菜,也可以當主食吃,關鍵是這東西產量很高。”
張哲還有一句話沒說,這東西做成酸辣土豆絲是他的最愛,做成炸薯條絕對會讓他們這種小屁孩吃得放不下。
“先生,有多高?”
問這話的是一個走路都在搖晃的老大爺。
“大爺,這種東西種得好,水源足,畝產五六千斤都有可能,種的不好,地幹旱的話一兩千斤應該是有的。”
張哲說的種的好是指後世那種高產培植方法,老大爺以為張哲在吹牛,騙他們這些鄉巴佬,手指顫抖著指著張哲,嘴唇囁喏了幾下,終於隻是咳嗽了幾聲,本來是想罵人的。
“胡……說,你是先生,可不許胡說,咳咳咳。”
張哲苦笑,怪自己嘴欠,直接說一兩千斤得了,非得嘚瑟一下幹什麽。
“大爺,我真沒瞎說,要不這樣,”張哲眼珠子轉了轉,有了想法,“咱們做個試驗,四月份正適合種植土豆,大爺這幾個月就精心伺候一塊地的土豆,四個月後咱們再看。”
“好,老漢我種莊稼不是吹牛,十裏八鄉都算是一把好手,我就想看看這東西有沒有你說的好。”
這樣一來正好,不怕這位大爺不認真伺候,張哲正愁沒人會認真當回事。
說話間就到了李彩娥家,眾人直接繞到了屋後。
張哲走在前麵,一轉過牆角,突然奔過去,瘋了一樣的“哈哈”大笑起來,土豆的堆了一個牆角,更令他狂笑的是,土豆堆裏還摻雜著一顆顆暗紅色的番薯。
“寶貝,這都是寶貝阿,幸好發現得早,天哪,發了!”
張哲就差坐下來哭天喊地了,就這樣已經讓村民們傻了眼,這還是那個一副高人模樣的張公子,先生嗎。
不過,聰明一點的馬上就想到了張公子發瘋的原因。
張公子這是在為大家的生計發瘋,像張公子這樣悲天憫人的人真是少見,大夥想通之後,心裏麵產生了一種莫名其妙的信服和尊敬感,張哲不知道自己這番幼稚的舉動在樸素的村民眼裏變成了高尚的舉動。
這些土豆和紅薯大多都已經抽了芽,有的已經抽出半尺高的莖葉,牆角實際上已經是綠油油一片。
其實,紅薯早在四十年前就已經有福建人陳振龍傳入大明,但是一直隻是在福建一帶小麵積種植,直到十幾年後的江南水患,導致五穀不收,才在大科學家徐光啟的推動下在上海,江蘇一帶推廣種植。而紅薯在山東河南一帶的大力推廣一直要到清康熙年間,在陳振龍的六世孫陳世元及其後輩的推動下才得以實現。
因此,此時在關中大地,紅薯、土豆都是新鮮事物。
也不知道李彩娥老娘是怎麽挑出來那一籃子看著沒有發芽的土豆的,禮物雖輕,這情意深重啊,可千萬不要中毒。
張哲意識到自己剛才太過激動了,出醜了,訕訕一笑,拿起一顆長滿芽的紅薯。
“這紅色的東西叫紅薯,比土豆更適合在山地生長,畝產也差不多,這東西種的好,很甜,是很好的糧食,這麽大的一顆你家***就能填飽肚子。”
“我哥能吃五個!”李彩娥小聲道。
“這東西長芽了就不能吃,會中毒的,一定要切記。”
張哲這話主要是嚇唬人的,發芽的土豆有毒素不假,但是後世很多地方發芽的土豆照吃不誤,他這樣說主要還是怕村民們把這些寶貝疙瘩給吃沒了。
看著這一大堆能吃的東西,不少村民已經在舔嘴唇了,他們已經不知道吃飽是猴年馬月的事了。
“都走開,別想著糟蹋這些東西,先生,這寶貝就交給老漢吧,老漢保證一顆不少,全部種到地裏去。”還是那個老漢,搖搖晃晃地走過來,對著那些舔嘴唇的村民吹胡子瞪眼道。
張哲眼睛一亮,有村民自發出麵自然最好,省得他做惡人,有損高人形象,他隻要負責把自己知道的教給他們就是了。
“好,大爺貴姓啊?”張哲笑著問。
“不敢當不敢當,老漢姓李!”李老漢直搖手,這李老漢隻有一個孫子了,其他人都死在了流亡途中,他孫子就在訓練隊。
對他來說,糧食就是天啊,要不是缺糧,他哪裏至於背井離鄉,家破人亡呢,因此,李老漢打算今晚就睡在這堆東西邊上了。
“那好,這東西我可就交給您保管了,等會我們去溪灘那邊看看,找一塊地方,把地開出來種這東西?”張哲準備把這些東西種在靠近瀑布那一塊地方,雖說離村裏比較遠,但是靠水源近,隻是那裏目前都是叢林或者荒地,還需要開荒出來。
“開荒的事先生就不用管了,交給老漢吧,別看老漢站都站不穩,一拿起鋤頭,壯漢也幹不過老漢。”說起農活,老漢精神十足,牛也吹上了。
眾人哈哈大笑,不住點頭。
這時,張哲發現牆上還有一個布滿蜘蛛網的布袋。
“這是什麽?”張哲扭頭問李彩娥她娘。
“這也是孩子那天拿回來的,不知道是什麽。”李嬸尷尬地回答,這樣的寶貝放在自己家差點被糟蹋了,想想都是罪過。
張哲伸手摘下袋子,神情激動地朝袋子裏麵看了看,裏麵是一包包用油紙包好的東西,他拆開一包,發現是一些種子,但是不知道是什麽種子。
“李大爺你看看是什麽?”張哲把油紙包遞給李老漢。
李老漢十分自豪地接了過去,看了半天,又把它交給邊上幾個老漢,這幫老漢圍著種子半天也叫不出名字。
隻好尷尬地把它交還給張哲。
張哲笑了,叫不出名字那就對了,張哲猜測應該都是外來的種子。
張哲又拆開了幾包,臉上的笑容再也掩飾不住。
“這應該是西紅柿種子,
這個是辣椒
嗯,這個好像不知道。”
張哲自言自語一番,十分寶貝地把袋子藏了起來。這東西他準備自己先種種看,反正房前屋後地多的是。
看來下次一定要加個規矩,凡是看到長毛鬼子,不準弄死,也不準放跑了。
張哲喜滋滋地離開了李家,一群老漢一哄而上,把那堆東西像寶貝一樣護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