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科普知識(舉人)

字數:1211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緣來是您之千年續夢 !
    舉人[juren]:科舉考試中試者。
    舉人是指被薦舉之人。
    漢代取士,無考試之法,朝廷令郡國守相薦舉賢才,因以“舉人”稱所舉之人。
    唐、宋時有進士科,凡應科目經有司貢舉者,通謂之舉人。
    至明、清時,則稱鄉試中試的人為舉人,亦稱為大會狀、大春元。
    中了舉人叫“發解”、“發達”。
    習慣上舉人俗稱為“老爺”,雅稱則為孝廉。
    出自《論語·衛靈公》。
    中文名:舉人
    解釋:指被薦舉之人
    類別:職位
    出處:《論語·衛靈公》
    類型:文舉人,武舉人
    古文解釋:
    詞語解釋:
    1.推舉,選拔人才。
    亦指所舉之人材。
    《論語·衛靈公》:“君子不以言舉人。”
    《後漢書·章帝紀》:“每尋前世舉人貢士,或起圳畝,不係閥閱。”
    2.隋朝、唐朝、宋朝三代,被地方推舉而赴京都應科舉考試者。
    唐白居易《早送舉人入試》詩:“夙駕送舉人,東方猶未明。”
    3.明朝清朝兩代稱鄉試錄取者。
    《儒林外史》第二回:“那王舉人,也不謙讓,從人擺了一條凳子,就在上首坐了。”
    豐子愷《緣緣堂隨筆·姓》:“在石門灣裏,姓豐的隻有我們一家,而中舉人的也隻有我父親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