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稱山的來曆

字數:3377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暗星盡頭 !
    <>.ntp*{:-:-;t:;}.ntp;n;}
    稱山之上多陰宅,此地常年潮濕,本不適於作為安葬之所,但卻不知何故,道墟人自古便將其作為安葬福地。早年間,幾乎所有本地人都將陰宅建於稱山之上。
    改革開放後,稱山為政府所用,本欲大興土木修建一個什麽工程,許多墳都被迫遷至稱山旁邊的“青山坳”裏。但有許多無主之墳無法遷走,施工之時隻是將墓碑推掉,而屍骨依舊在土中。
    可是不知是何原因,工程不久之後便停工了,最後不了了之,隻將稱山改建成了一個公園。有傳聞說,工程破土動工還沒多久,就在稱山之中挖出無數駭人枯骨,更傳說還死了好些施工工人。但這也隻是道聽途說,成為了坊間巷裏吃酒喝茶時的談資罷了。
    “稱山”和“青山坳”的西麵,就是王天瞳所在的地方“東桑”了。
    陳阿婆在筆記中記載,在上古的傳說中,有一顆“落星”墜於渤海之東億萬裏處,形成了巨大的海嘯。
    當時“堯”為華夏天子,海嘯來時,海水沿著河道倒灌至陸地,並衝開河岸,四處蔓延,整個華夏幾乎一片汪洋。
    洪水浩大,奔騰呼嘯,淹沒山丘,衝向高岡,危害天下,民不聊生。
    在這種情況下,幾位部族的首領聯合起來向“堯”推薦了“鯀”,認為“鯀”有治水之能。
    傳說“鯀”是瞞著“天帝”偷偷來到凡間的,並從“天帝”那裏盜取的一樣寶物--“息壤”。
    “息壤”是一種可以自己生長而用不耗減的土壤,而“鯀”就是打算靠著這件寶物來治理水患。
    “堯”信不過“鯀”,但在幾位部族首領一再堅持下,“堯”也隻好讓“鯀”去治理洪水。
    “鯀”利用“息壤”的便利,治理洪水頗具成效,但不知道怎麽回事,“天帝”發現了“鯀”的所作所為,大為震怒,派了“祝融”下界,取回息壤。
    “祝融”不但奪回息壤,更將“鯀”殺死。
    “鯀”死後,屍體三年不腐,後被“祝融”用吳刀剖開屍體,“禹”從中走出,屍體則化為黃龍飛去。
    “禹”繼承“鯀”的遺誌開始治理洪水,但所用方法不同,“禹”使用的是疏導之法。
    “禹”率眾人治水到揚州一帶時,發現此地因洪水之災屍橫遍野,導致瘟疫流行,所存之人,十不及一。
    當時所謂九州之一的揚州,北起淮水,東南到海濱,在今江蘇和安徽兩省淮水以南,兼有浙江、江西兩省的土地,而陳阿婆記錄中的揚州一帶,根據上下文的理解,應該特指的就是現在浙江省的紹興、上虞附近。
    此時,揚州爆發了大規模的瘟疫,“禹”之部眾中也有人患病,為了防止瘟疫蔓延,“禹”率領眾人,將患瘟疫者隔離,並將因瘟疫而死亡者、由河流上遊順流而下至此的浮屍和橫臥在各處的屍骨都匯聚在一處低地,未料所累之屍竟將低地填平,並積累成山。
    “禹”令部眾將疏導所得之土厚厚覆蓋於屍山之上,將整個屍山硬生生的變成一座土山,這座由屍體和土組成的山便被人叫做“屍成山”,後頗多犯忌,改為“成山”。
    此山成後,時常陰風大作,不但山上死氣沉沉,連累方圓十裏幾乎寸草不生,更無一戶人家。
    於是,“成山”連同周邊十裏的地界便被稱為“道墟”,意為天道荒廢之地。
    “禹”治水成功後,被擁立為天子。
    “禹”令九州“州牧”貢獻青銅,鑄造九鼎,將全國九州的名山大川、奇異之物鐫刻於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並將九鼎集中於夏王朝都城。(“州牧”即州的最高行政長官,放到現在類似於省長和省委書記職能的合並)
    後聽聞道墟不但依然陰風陣陣、寸草不生,而且陰氣死氣愈加龐大,甚至滋生了不少詭異的怪物,四散為害,導致當地百姓異常驚懼而背井離鄉。
    禹王執術而算,若任其發展,必將為禍天下蒼生,便命人將九鼎搬運至此,並親攜治水時所用之開山斧與避水劍而至,以術之道,將九鼎與斧、劍共同埋於“成山”之中,以鎮壓和封印邪祟。
    此後,道墟之地反成靈秀之所,又改稱“東鄉”,數千年後才因朱元璋率臣南下到東鄉造訪,見此處山靈水秀,所居之人具才有禮,這才賜名“道墟”。
    王天瞳萬沒想到,道墟之名竟有如此曲折的傳說。
    東桑一脈的“陳”家便是在那時受禹王命而留在此處,照看鎮壓封印。
    直至春秋末年(就是大約公元前500年前後),不知何故,“成山”十裏之內常出現奇怪詭異之事。
    陳家家主測算可能是鎮壓封印出現鬆動跡象,屍氣外泄,但無奈未學禹王封印之術,離主家又千裏迢迢,隻得將此事稟報於越王勾踐,望越王能召天下之能者,修複封印或者鎮壓屍氣邪祟。(此時“陳”家一脈承祖姓“姒”,尚未改姓為“陳”)
    越王應允,並請來鑄劍大師歐冶子在“成山”之頂開爐鑄劍。
    歐冶子費盡心血,終鑄成四柄絕世寶劍,分別命名為“湛盧”、“勝邪”、“魚腸”、“純鈞”。
    歐冶子將四柄散發著絕世劍氣的寶劍分別打入稱山之東、西、南、北四個方位,以鎮屍氣。
    但溢出的屍氣過於龐大,四劍之殺氣未能將其完全壓製。
    越王勾踐又命歐冶子取鑄四劍之餘料,重起爐火,反複精煉,曆經月餘,才鑄成一劍,取名“巨闕”,有“殘缺”之意。
    “巨闕”鈍而厚重,堅硬無比,不露鋒芒,不現殺機。
    但此劍一成,陰風鬼氣瞬間消散。
    歐冶子將“巨闕”由稱山之頂打入稱山內部後,天顯祥瑞之兆。
    從此之後的兩千五百多年裏,道墟再未出現任何鬼祟之事,百姓安居樂業。
    因為越王曾在這裏稱炭鑄劍,“成山”也就變成了“稱山”。
    打擊盜版,支持正版,請到逐浪網閱讀最新內容。當前用戶id:,當前用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