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敢死計劃

字數:4150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大明之特種兵王 !
    沒有誠意的生意人是不合格的合作對象,沒有誠意的敵人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兩千年前的軍事家孫子在他的名著《孫子兵法》裏開篇名義的說:兵者,詭道也。
    也就是說,孫子先生告訴大家,打仗,就是個看誰更會用心眼的事。饒安,時任山海關百戶,沒有讀過軍校,黃埔,保定講武堂,統統的不是,他是一個曆史係的大學生,在這之前,他沒有打過仗,也沒有真正的接觸過殘酷的戰場。
    戰術理論也不一定非要在書本上學,實踐是最好的老師,而曆史同樣是。另外還有一點,那就是《三國演義》這本書,並不是隻有多鐸讀,饒安也讀。
    這個送上門來的下書人,也正好是一個很好的契機,因為戰爭期間,雙方一直都是兵戈相見,很難互通消息,這樣既然多鐸有談的誠意,那麽就好辦了。
    應該說,這個愣頭愣腦的葉滿樹,就是一個翻版的蔣幹,不同的是,蔣先生是主動請纓的,而他卻不得不來。不過這並沒有妨礙他是接下來計劃的一個很好的配合者。如果豫親王殿下知道是這樣一個結果的話,不知道應該作何感想。
    當袁應文說出他的三個條件的時候,葉滿樹甚至有些驚喜,因為他並不相信兩天前拚死抵抗的山海關統帥會在僵持狀態下投降。然而他又想到,一座城池是有他的抵抗極限的,在那樣迅猛的攻勢下,這個城池已經接近或者達到了極限,如果再不投誠就隻剩下了滅亡一條路,這樣一想,一切也就理所當然了。
    不過,既然是投誠,就應該表示出應有的誠意,葉滿樹並沒有和袁應文說到要這些東西,因為他怕煮熟的鴨子飛了。
    他隻是和袁應文說,:“大人剛剛說的這些,我回營之後,會都如實秉明我家王爺。且等幾日,我還會來。”
    袁應文和饒安對視了一眼,心領神會,他拿起筆來,刷刷刷,筆走龍蛇的寫了一封回信,吹了吹淋漓的墨跡,拿起來又讀了一遍,親自走過來,把信遞給葉滿樹。
    信的大致內容是,多謝殿下的抬舉,袁應文願舉成降服,隻願殿下能夠善待城中的百姓和屬下的文武。而袁應文自己,抵抗天兵,戴罪之身,願意受殿下任何處置。書不盡言,隻待後命。
    然後他用悲戚的語調告訴這位使者,:“葉大人,您的到來,使山海關軍民人等如同撥雲見日。上邦天使,我山海關地小物薄,沒有什麽山珍海味,但是您來這一次,也該用個便飯,不然我心裏實在是不安。”
    千穿萬穿,馬屁不穿,這幾句話算是撓到了癢處,讓葉滿樹覺得很是受用。但是他並不打算在這裏吃什麽飯,他急於回去交令,更重要的是,夜長夢多,鬼知道這個袁大人會不會後悔,趁他沒後悔的時候,拿著他的信趕緊走。
    葉滿樹對著袁應文拱拱手說,“謝過大人的一番美意,下次,下次定然陪大人喝兩杯。今天既然是公事在身,事情已畢,我還要趕回去向王爺回話。”
    “既是如此,那我也不便多留您了,這點意思,您留著喝茶,不成敬意。青山不老,綠水長流,葉大人,您我總還也相會之日!”說著他一招手,一個軍校遞過來一個錢袋,看分量大致是一百兩左右。
    沒想到這位經略大人這麽大方,初次相見,出手就這麽闊綽,自己這趟明營之行,不僅無驚無險,還賺到了外快。葉滿樹十分滿意,因為他知道,在明代,一品官員也就每年不到二百兩的俸祿。
    帶著一百兩銀子,也帶著山海關的承諾,他離開了這座城池。在他的身後,是袁應文那意味深長的笑容,在他看來,這隻是戰爭的一種策略,一切都是為了戰爭服務的。沒有理由。
    這次和諧的談話至少爭取到了更多的時間,袁應文有足夠的時間讓守軍做出休整,為下一次的戰鬥而積蓄力量。因為贏得一場戰爭,隻靠武器還不夠,還要靠力量。
    在多鐸的中軍行轅裏,多鐸坐在虎皮交椅上,帥案上麵排放著令箭和折本,下麵文東武西列立著十幾個高級武官,寒風凜冽,行轅外麵的帥氣也隨風飄擺,煞是威風。到底是親王,多鐸的中軍帳比袁經略的威風的多,雖然是臨時搭建起來的。
    捧著這封充滿了悲*彩的回信,多鐸讀了很久,他並非不知道兵不厭詐的道理,但是他也是覺得,識時務者為俊傑,這個不知道哪裏冒出來的袁應文,畢竟之前也隻是個文官,文官沒有經曆過像樣的戰鬥,在血肉橫飛的戰場上不尿褲子已經很不容易了,能支撐這麽久就算是好漢了,投誠是並不稀奇的。
    應該說大清還是有比較好的參謀隊伍的,至少何洛會是一個,他已經沒露麵超過兩章的篇幅了,所以讓他走出來透透氣,作為一個副將,他應該說是多鐸兄弟倆的高參,他的話是比較有分量的。
    何洛會不相信袁應文的誠意,他認為應該讓袁應文表示出他的誠意,比如,帶著饒安的腦袋來投誠,這樣的話,才能讓大清相信,這是真正的投誠,而不是為了暫緩進攻而做的緩兵之計。
    這個主意相當的損,但是也相當的好使,因為隻要這麽幹了,對於多鐸來說,就能直接測試出對方的誠意的,但是多多並沒有這麽幹,他告訴何洛會,自己並不想為難對手,也不願意降者畏懼之端。何洛會很生氣,也很無奈,但是並沒有堅持自己的意見,因為他不是決策者。
    也許多鐸不知道,在這之前,這件事也一個比較搞笑的翻版。那是在我們前文提到的楊鶴大人搞招降計劃的時候,有人提出了一個損招,但是對大明來說,這也不算是損招,是策略。具體的說呢,那就是讓張獻忠去打李自成。
    這兩位流寇的名字想必大家都不會太陌生,都是各類古裝戲裏的老人,尤其是李自成先生那就更不用說了,他的故事基本還附加了另外一個女人,一個據說很漂亮的女人,哦對了,那個女人的名字叫做陳圓圓。不過現在還沒有輪到他出場,我們捎帶提一下這事就算過去了。李自成先生,還是先回幕後去吧。
    多鐸沒有對山海關提出任何要求,在這一點上,他很厚道。但是他仍然是一個入侵者,大明的土地,從一開始就不應該和愛新覺羅有任何的關係,既然來到這裏,就該夾緊尾巴,如果做不到,那麽做一切都是徒勞的,沒有人會領這個情,反而會有人鑽這個空子,時時刻刻想著把你送到閻王那裏去嘮嗑。
    他不要什麽表示,但是袁應文卻準備給他一些表示,雖然這表示肯定不是饒安的人頭,而是致命的禮物。
    饒安和袁應文商量過以後,製定了一個方案。那就是山海關方麵也派出使者,去到清軍大營了遞交降書順表,順便送上禮物。
    他們相信,多鐸一定會相信這次的誠意,因為和降書一起送上的,還有土地軍民名冊,以及遼東經略的印綬,當然,都是假的。
    真正的計劃是一場敢死計劃,有去無回的計劃,這需要的不隻是勇氣,更是一場知道是送死,而義無反顧的任務。有人說慷慨赴死易,從容就義難,這自然是相對比較而言的。好死不如賴活著這句話的市場遠遠更多。
    但是計劃必須是有執行者的,必須有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勇氣的人來完成。這個計劃其實很簡單,在降書順表的後麵,是炸藥。當然,是偽裝過的。在明代,顯然沒有起爆裝置這種說法,但是對於武器一路相當二把刀的饒安,卻研製了適合這個時候使用的袖珍型炸藥,投擲使用的那種。
    如果說起威力來的話,這個研究成果確實十分的糟心,其效果和邊區造差不了多少。不過能拔膿的就是好膏藥,在近距離的投擲中。這個效果已經可以完成目的了。
    用這個理由去接近多鐸,圖窮匕首見,直接把多鐸幹掉,不過,這個刺客,就算是有三頭六臂,估計也是回不來了。
    當年荊軻刺秦王的時候,秦舞陽這個十二歲就敢當街殺人的小混混嚇的直哆嗦,被看出了破綻,荊軻本人的劍術似乎也並不怎麽樣,那場行刺以實際效果看更像是一場鬧劇一樣。
    唯一可以佩服的是,荊軻的勇氣。而現在,這個荊軻的任務,交給誰呢。
    饒安告訴袁應文,這個計劃是自己提出來的,就由自己去執行吧。這是一個機會,一個絕佳的機會,換任何人,都不會放心。
    對於這個請求,袁應文是有準備的,他直接就給出了自己的意見,拒絕,他認為,他寧願放棄這次的計劃,都不願意讓自己的愛將去冒這個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