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饒安被捕

字數:4027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大明之特種兵王 !
    在很多的影視題材電視劇裏,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鏡頭,小股敵人看似勢單力孤,很好攻擊,於是戰士們的戰鬥情緒很高,都會急的直跳腳。對著連長(或者排長)喊:連長,下決心吧,打吧!
    這個時候,連長(或者排長)就會擰著眉頭,想很久,然後堅毅的說:同誌們,不能打!事實證明,連長(或者排長)總是正確的。
    現在山海關外圍的敵人要撤圍而去了。山海關所有的將領軍官們的求戰情緒都很高,這個時候,作為最高統領的袁應文告訴他們,山海關同樣不能打,沒有辦法打。
    多鐸不是酒囊飯袋,他手底下的鑲白旗也不是,之所以鑲白旗的三萬人馬在這段時間內,給山海關帶來了這樣大的麻煩。就是因為鑲白旗的軍隊,都是能拉的出來的精銳。雖然他們在大明的土地上,一直扮演著的都是侵略者的角色,但是實事求是的說,他們的實力,並不因為正義與否打折扣。
    所以,這次的撤軍,隻能說可以理解為一次戰略性的轉移而不是潰敗,這個時候,敵方一定會有強有力的斷後措施,山海關方麵經過了這麽久的守城作戰,士卒已經疲敝了,再加上兵力方麵也並不占優勢,所以這次如果貿然出擊,吃虧的隻能是山海關方麵。
    這個時候最明智的做法,就是收縮防禦,修補城牆,加固防禦措施,準備軍械和糧食儲備,因為你永遠都不知道,這次的解圍能夠持續多久。所謂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多鐸的離去,隻是使得局麵有所緩解,而皇太極本人,把山海關這塊肉,不吞到嘴裏的話他是絕對不會善罷甘休的。
    軍官們略有遺憾,但是都散去了,饒安也回到了自己的軍帳裏,作為一名百戶,他還是有自己的職責的,他的職責就是訓練手下的士兵,接受千戶的指揮,在戰場上配合千戶作戰。把自己基層尖刀的職能發揮到極致,在自己的手裏練就一支鋼鐵的小部隊。
    有些看官會提醒我說,這饒安好歹是這本書的主角嘛,你得讓他多和袁經略有些接觸的機會,再說在這次守城作戰中,他主動出擊,還承擔了刺殺任務,總得升官,或者被袁經略留在身邊起個參讚作用也好。
    聽起來很美好,但是現實卻並不是這樣,並不是說袁經略是個不講情麵的人,隻是明代就是這樣的製度。或者不僅僅是明代,而是在任何的時代,在任何的地方都有一個這樣的規則,那就是夜犬晨雞,各司其職。
    你處在一個什麽樣的位置上,就去做好你這個位置上應該去做好的事情就好了,不要去儹越的做什麽事情。你隻是饒安,隻是一名百戶連長,而不是這個部隊的高級將領,也不是參謀長,你的任務隻是把你手裏的百餘人練好。這比較現實。
    另外饒安也是一個不怎麽能聽得進閑話的人,他決不能允許自己有一點不是讓別人說來說去的成為談資,他很推崇留侯張良的做法,國家有事情的時候就站出來,當仁不讓勇於承擔,但是事情完結的時候就功成身退,去做自己該做的事情。
    並不是說袁大人絕情,而是他最近也太忙了,清軍撤圍而去以後,很多事情都需要做,向朝廷報告戰鬥情況,為陣亡的戰士請求撫恤,對於屯田等做出相應的計劃,等等一切事宜。讓他忙的簡直有點腳不沾地的感覺,所以,他這幾天裏也沒有單獨找時間和這位屬下談話。
    饒安就這樣做著他的事情,他很平淡,但是他的士兵們卻不這麽認為,他們親切的稱呼他為安哥,他們都知道安哥曾經帶著一百人卻偷襲三萬人,他們知道安哥曾經一個人明知是個死,明知不知道能不能成功,卻義無反顧的走進清軍的大營,把大清統帥豫親王多鐸刺成重傷,如今生死不卜,所以清軍才會在山海關撤軍,作為饒安的兵,他們都是驕傲的,所以訓練起來是格外帶勁的,一個個的就像是小老虎一樣。
    然而你不想出名,不想有麻煩,就想這麽平平淡淡的生活,似乎也並不是這麽容易的事情。因為就在這幾天裏,有個人悄悄的盯上了他,這個人我們前文已經交代過了,他就是山海關監軍太監,張慕言。
    張公公實在是個不幸的人,因為他本來過著很滋潤的生活,畢竟是六宮副都太監,他就相當於明朝宮廷內所有太監的二把手,這個品級雖然不高,但是實惠嘛,就不必說了。在那樣的生活下,忽然被排到山海關來監軍,這是大大的不幸了。生活條件苦還在其次,每天刀光劍影的,萬一這座城池真的最後守不住,自己很可能就跟著成為殉葬品了。
    基於以上幾點,不幸的張公公是十分苦惱的,所以他比較怨天尤人,而且相當的老實了幾天,然而他又是非常幸運的,因為他剛剛來了一天,山海關就恢複了平靜,因為他接到了報告說,山海關外圍的清軍撤走了。
    當一個人有生命危險,且不知道什麽時候頭上懸著的那把刀就會落下來的時候,是沒有心情折騰的,他唯一能考慮的就是怎麽老實點,保住自己這條命,如果這一天終究是要來的,那麽就在有生之年好好的樂嗬樂嗬,享受一下生活就是了。然而這一切就這樣平淡的結束了。
    清軍撤走了,山海關恢複了平靜。所以,張公公準備出來搞點破壞了,有句話說的好,雖然已經不知道究竟是誰說的,叫做最堅固的堡壘往往都是從內部攻破的。這位張公公年紀不算太大,就爬上了六宮副都太監的位置,政治鬥爭的經驗還是相當敏感和豐富的。
    在一個有意投靠的千戶那裏,他了解了事情的來龍去脈,然後饒有興趣的分析了半天,他覺得,這個事情有所蹊蹺。為什麽這個事情,從頭到尾自己都不知道,而山海關經略袁應文也沒有和自己透露過半個字。
    自己並不是一般的太監,自己是皇上派來的山海關監軍,雖然說沒有取代袁大人的意思,所謂的襄讚軍務,就是說,有這麽一個意思就是,袁大人是正職,自己是副職,而且必要的時候自己這個副職如果不表態,正職不能輕易的做什麽決定。
    山海關竟然安排了一場假投降和一場刺殺計劃,而且刺殺計劃的執行者在刺傷了大清的統帥以後,竟然毫發無損的回來了,這個事不值得推敲嗎。當時楊嗣昌在朝廷上無非就是提了議和兩個字的頭,就差點被口水給淹死,這個袁應文難道也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嗎。
    從一個政治老手,或者幹脆說是一個宮鬥老手的眼裏,這樣的策略,或者說這樣的事情,簡直就是有些不可置信,甚至他還陰暗的想到,這很有可能是袁應文和多鐸兩個人演的一出雙簧。
    想到這裏,他也想到了自己的密折專奏的權力,這樣的密折權一點好處就是臣子的奏本直接和皇帝對話,中途不經過內閣,也不經過任何人。
    他很想把這樣的想法寫出來,直接承奏給崇禎皇帝,但是他又糾結了,袁應文畢竟在山海關做統帥也有段時間了,而且在他的拱衛之下,山海關雖然說不上是金湯城池,但也是十分牢固,沒有任何危險可言,皇帝絕不會隨便因為自己的兩句話就拿掉一個邊帥,而自己這麽搞得到和很可能不上獎勵,而是訓斥,或者更嚴厲的責罰。
    不能從正麵直接進攻,那麽就在側麵找突破口吧。作為一個小小的太監首領,張公公還是比較有自知之明的,他不敢直接和袁大人對話這些,也不敢貿然采取什麽行動,原因比較簡單,袁大人不是一個單純的文官,而是邊帥。邊帥是帶兵的,他手下有數不清的死士,如果自己貿然動手,很可能在一個月黑風高夜就被蒸發掉。
    在這個世界上,幹掉一個人是很容易的,打悶棍,拍黑磚都可以,如果手腳利索的話,一根煙的功夫就差不多,但是合法幹掉一個人就不容易了,出於人道主義精神,也出於人命關天的信念,死刑的最高審核權一直都牢固的掌握在皇帝大人本人手裏。
    張公公沒有理由幹掉袁大人,他隻是有密旨,專折奏事,但是袁大人手裏掌握的是,尚方寶劍。而且還有寶藍色的王命棋牌,這個東西請出來的時候,是可以代替皇帝下達殺人的命令的。
    而反過來說,袁大人手下的人就沒有那麽文明守法,如果在一個深夜殺掉一個人,報一個失盜問題就可以解決了,至於強盜是誰,兵荒馬亂鬼才關心。
    說了這麽多,隻是想說,張公公也是一個正常人,他準備找一個看起來的軟柿子捏一下。而這個軟柿子很顯然不是袁大人。而是另一個人。
    崇禎十二年冬,饒安被捕,抓人的是張慕言監軍的衛隊。理由,待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