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趙頊:要人壽命?這是什麽邪物!

字數:9977   加入書籤

A+A-




    【宋神宗·趙頊】

    【軍事成績:公元1073年,熙河開邊收複失地兩千裏。

    公元1077年,交趾侵犯邊境,宋神宗反攻倒算,交趾割地求和。

    公元1081年和次年,連續靈州、永安兩場大敗。共損失士卒與民夫近四十萬。

    評價C+,得二點五分】

    ……

    大宋·真宗時期

    “嗚嗚嗚嗚!”

    趙恒抱著劉娥痛苦流涕。

    “嗚嗚哇哇哼!”

    不容易啊!

    劉娥摸著趙恒的腦袋輕聲哄著。

    又看向天幕。

    近百年了,大宋好不容易有點起色……

    希望下一個皇帝能接好這份基業。

    三百年大宋,就看你如何做了。

    ……

    大宋·仁宗時期

    趙禎坐在石墩上一動不動。

    原以為三百年大宋的基業是在此子手上建立。

    卻不想就如此草率收場。

    想到懷裏的那顆丹藥。

    趙禎咬了咬牙。

    就看下一任大宋皇帝能不能借著這股東風讓大宋衝天而起了!

    不然…這丹藥隻能給趙頊留著了。

    “哈……天命……”

    朕若有兒子,會不會有他的魄力呢?

    趙禎不知道。

    誰也不知道。

    ……

    【製度建設:熙寧變法在製度上沒有什麽改變,改變的是神宗推動的元豐改製。】

    【而宋神宗的元豐改製是將注意力集中到改革宋代官製和強化軍隊訓練等問題上。】

    【宋朝的職官製度十分紊亂,保留著唐代名存實亡的舊官製,又創製了一套與舊官製不相幹的實際職務體係,形成了“官”與“差遣”分離的現象。】

    【依舊官製授予的官職隻是領取俸祿的參照,稱為“寄祿官”或“官”,用以標誌官員的級別,實際職務則稱“差遣”,另外還有作為榮譽職銜的“帖職”等,名實混淆,機構重疊,職能不專而效能低下。】

    【為了改變這種狀況,宋神宗下令以《唐六典》為藍本,研究官製改革方案。】

    【公元1080年,頒行《寄祿新格》,開始執行文臣朝官的寄祿官新官階。】

    【公元1082年,新頒三省以下中央機構的組織法規和《官品令》】

    【元豐官製減少了官階,重新運作原本虛設的三省六部,簡化了官員機構,明確了官員職責。將大權集中在了皇帝手中。】

    【元豐改製後,中央集權越來越得到強化,權力完全集中在皇帝一人手中,官員隻能跪拜執行,這是元豐改製最深層次的影響。】

    【評價B+,得三點五分】

    ……

    大漢·文帝時期

    劉恒眉間浮起一片愁雲。

    官員跪拜執行?

    君臣相得可越來越遠了。

    而這是不是一件好事很難說。

    宋朝皇帝就是被限製的太多從而錯失很多機會。

    但反過來,宋朝皇帝也是很能折騰的一群皇帝。

    越是大權在握越改越好也就罷了。

    就怕改的越多錯的越多。

    不過……

    劉恒又想到那句宋朝三百年。

    應該是越改越好吧?

    但一轉頭他又想到了李隆基

    ……還真不一定啊……

    ……

    大漢·武帝時期

    劉徹枕著手臂,嘴裏吐槽著:

    “現在想起集權了?”

    “早幹嘛去了!”

    衛子夫拿著手帕擦了擦鬢角的汗,笑道:

    “這不也是吃了虧才想明白嗎。”

    劉徹鼻子裏輕哼一聲。

    “這皇帝啊……放到目前的宋朝皇帝中,僅此於趙匡胤了。”

    衛子夫看了看一旁睡熟的小劉據,輕聲道:

    “陛下對他們是有所改觀了?”

    劉徹起身,靠在軟枕上,淡淡道:

    “沒有,隻此特例罷了。”

    ……

    大唐·玄宗時期

    李隆基很想說一句,所以你們廢什麽勁兒啊!

    繼續用唐製不就完了。

    但逐漸在懲罰改造中升起的良心告訴他。

    這事不還是怪他嗎……

    晚唐皇帝給誰擦屁股擦了一百多年啊。

    算了。

    想通了的李隆基在楊玉環的驚恐目光中。

    一邊撐得開膛破肚,一邊吃著瓜果蔬菜。

    而見到如此血腥一幕後,楊玉環雙目一翻,暈死過去。

    李隆基瞥了一眼。

    麵色如常的將大腸往回按了按。

    ……

    大宋·太宗時期

    趙匡義欲言又止。

    三權相分,還有一部分目的就是為了防止皇帝濫用大權。

    畢竟若是皇帝有才德還罷,若是剛愎自用……

    安史之亂記憶猶新啊。

    可是這三權相分對有誌皇帝的掣肘也很大。

    要怎麽抉擇呢?

    ……

    【外交策略:以賜“包”姓,拉攏了一大批西蕃首領,促進了熙河開邊。】

    【跟西夏打輸了,所以繼續維持原來對西夏的納貢和議。其餘和談協議照常進行。】

    【評價C級,得兩分】

    ……

    大唐·高祖時期

    李淵抬起腳踩在床榻上,胳膊肘往上一搭。

    欲言又止。

    “這賜姓…朕見過,也算一種手段。”

    “但那都是賜國姓啊?這算怎麽一回事?”

    “趙姓這麽拿不出手?”

    ……

    後唐·莊宗時期

    李存勖打發走小不點郭…李榮。

    托腮看著天幕。

    賜姓啊……

    還是過繼來的好些。

    ……

    後唐·明宗時期

    “臣弟李威,拜見皇兄。”

    郭威附身行大禮。

    “兒臣李榮!”

    “兒臣李匡胤!”

    “叩見陛下!”

    郭榮、趙匡胤行叩見大禮。

    李嗣源撚著胡須,笑得合不攏嘴。

    這不就好起來了嗎!

    異父異母的親兄弟伯侄,相視一笑。

    ……

    【民生經濟:宋神宗即位後,推行新法,由於官方通過新法每年征斂大量銅錢,又未及時散出,造成流通領域內銅錢總量減少,物價有所回落。】

    【熙寧三年二月,判大名府韓琦言:“去歲河朔豐熟,常平倉糴米,鬥錢不過七十五至八十五以來。”】

    【宋神宗熙寧年間的糧價一直大約在每石一貫以下、七百文以上。】

    【每年收入四千多萬緡。】

    【元豐年間甚至還建立了五十二座元豐封樁庫作為戰爭儲備。】

    【然而青苗法、市易法、免役法等新法落實卻讓百姓背上沉重賦稅,賣田賣兒女。】

    【評價C+,得二點五分】

    【用人識人:用王安石、王韶等人,富國強兵,又用李憲、徐禧等人葬送優勢。】

    【評價C級,得兩分】

    【後世影響:熙河開邊,元豐改製。大宋第二個有所作為的皇帝。

    【評價B級,得三分】

    【總分:十五點五分】

    ……

    {既趙匡胤之後,分數最高的大宋皇帝出現了!}

    {宋神宗其實跟我們這些普通人一樣,有急於自證的衝動、有欺軟怕硬的心虛、有銳意改革的勇氣、有嚴苛待己的責任。}

    {我覺得他的性格其實挺複雜的,既做過恐遼的傻事,對夏戰爭又倔到牛都拉不回來。像許多普通人曾經的樣子,可惜哉,可悲哉。}

    {笑死,別代表我,我可沒改革和嚴己的勇氣與責任……我就是個廢物(流淚大哭)}

    {一時分不清你是友軍還是敵軍……但你過於紮心!所以你是敵軍!厚葬!}

    {神是一個極高的諡號,但同理用在廟號上也是陰陽怪氣,參考明神宗的神大概意思:老百姓都不知道有你這麽個君主。不貶不誇就是侮辱性極強。}

    ……

    大元。

    忽必烈嚼著羊肉,看著那明字目光晦暗。

    這個明字出現一次他就要琢磨一次。

    南人怎麽推翻的大元的?

    他們憑什麽?

    可不是每個人都是文天祥。

    “唉……”

    忽必烈惆悵的歎口氣。

    不管如何,那都是幾百年後的事了。

    自己的手可伸不到幾百年後的子孫眼前。

    就是不知道大元存在了幾百年。

    ……

    大明。

    “這又是哪個大天才!”

    老朱開心的吃著瓜,突然就被瓜砸了!

    “百姓不知道有皇帝?!”

    “他不上朝不下詔嗎!”

    “是不是那個嘉靖!是不是他!”

    馬皇後慢條斯理的咬了一口西瓜,同時斜睨著朱元璋。

    那嘉靖也挺觸黴頭。

    到現在什麽破事都能讓他背上。

    ……

    大明·嘉靖時期

    朱厚熜一臉鐵青。

    什麽叫百姓不知道有這麽個皇帝?!

    朕雖不上朝,但大禮儀天下皆知!

    憑什麽叫朕神宗?!

    反了你們!無父無君啊你們!

    ……

    大明·萬曆時期

    朱翊鈞感覺他們說的應該就是自己了。

    畢竟自己不上朝的時間已經剛好打破世宗的記錄了。

    “哼,好一幫忠臣良將。”

    百姓管伱皇帝是誰,百姓也沒上諡號廟號的權力。

    所以這廟號誰上的,什麽意思,不言而喻了。

    正在憤怒的朱翊鈞突然想到一個問題。

    會不會還有皇帝超過自己……

    嗯……這還真不好說!

    朱翊鈞陷入沉思。

    要不立個旨意?

    皇帝不得曠朝?

    不過太祖的牌子旨意都不管用,自己……可能沒那麽大的麵子。

    ……

    天幕上。

    汴京。

    一輪金日於太陽旁大放光明!

    隨後快速縮小,化作一道金星向福寧殿而來!

    趙頊看著那道金星堪堪要撞進身體,就停在身前。

    一個似石非石、似玉非玉,拳頭大小的圓珠展露於前。

    『天星:偷天換命』

    『指定一人,奪取其命中壽數,壽算一紀』

    『注:隻能奪取同脈之人。』

    『注:隻能奪取三人,超過三人天星**。』

    『注:壽數可以轉讓』

    『注:持有者可先增壽五載。』

    『注:天星持有可轉讓一次,二次轉讓天星**。』

    趙頊一個大後步撤退!

    臉上既惶恐又嫌棄!

    什麽邪物?!

    天幕!

    你墮落了嗎!

    ……

    (本章完)

    (看完記得收藏書簽方便下次閱讀!)(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