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人才匯聚二

字數:8009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漢末之我來了 !
    自古以來,封建王朝的變法者和執法者都難以能夠有好下場,特別是酷吏。
    陽球對於皇帝能夠替他考慮身後名聲之事而感動。
    隨即躬身一禮,辭正義嚴道:“陛下對臣的愛護之意,臣銘感於心,隻貪官不除,腐敗不治,恐國家難安也!
    臣寧可粉身碎骨,也得製止貪婪之風,維護國法之威!”
    陽球與商秧、韓非子等諸多有誌之士一樣,寧願為理想而死。
    皇帝給了他信任,權力,他感於這份知遇之恩,既然已定心效忠天子,那又何懼身後罵名?
    總之,在那個動亂的夜晚,他就想過,若新君有能力,有眼光提拔他任司隸校尉,他成為天子的手中利劍,做一名一往無前的孤臣。
    華耀看陽球的神色,知道曆史上所有的有誌之士,皆是心思堅定之輩,也可說是心有執念之人。
    想了想,華耀提議道:“陽卿既以定誌,朕也不便多勸。
    不過,卿還是多保重自己,千萬記得留著有用之身,待大漢國力強些,收拾了四方諸夷,與朕合力變法。
    咱們君臣合力抑定一部可傳萬世之法,至少得保大漢千年。”
    華耀目光灼灼,看著陽球,凝聲問道:“卿可有此誌乎?”
    “有!”陽球的目光比華耀的更灼人。
    “臣、謹遵聖命。”
    “哈哈哈…”華耀大笑,伸出右手去…
    陽球看著麵前,陛下稚嫩卻修長勻稱、已可見力度的手掌,靈犀忽至,右手伸出握上去。
    “陽卿,方正同誌,咱們此乃為大漢萬年而行握手之禮。”
    “是,陛下。華耀同誌,臣也為大漢萬年而與君行握手之禮。”
    “好!”華耀握著陽球的手緊了緊,左手大力拍拍他的肩膀,喟歎一句:“吾道不孤也!”
    “是,臣之道,也不孤也!”陽球熱血沸騰,激動的眼含熱淚。
    華耀與他,君臣對視,皆眼有淚光而神誠笑真。
    “陽卿,這次查抄的土地全部歸入皇莊。
    朕明年要試種幾樣新的高產作物,至於錢糧,七成走明帳,充入國庫,剩餘二成用於擴展探事司,一成朕另有他用。”
    “喏!”陽球能想到陛下的他用,畢竟皇帝請了幾個伴讀,其中有幾個孤兒,得養著他們長大。
    而至於探事司,在他的權力管轄之下,當然是錢糧越充足越好辦事情。
    擴展探事司,也是應有之義。否則,情報從何而來。
    這次若不是兩個大宦官幫忙,引起其他派係的勢力反咬,且抓不到那麽多的不法之徒。
    陛下居於深宮,對於天下民情,百官態勢,需要一雙雙利眼幫助他監察。
    華耀與陽球說完正事,喚入張讓,吩咐:“傳令尚書台擬詔,對這次整頓吏治行動中的陽卿,司隸衙門上下一應的有功官吏,依律給予嘉獎。”
    “喏!”張讓領命,轉身快步離去。
    “臣謝陛下賞賜,也帶屬下謝過陛下。”
    陽球先躬身行禮道謝,然後婉轉勸道:“臣等為陛下效勞,為國效力,乃屬臣子本分,賞賜是不是…不必了?”
    “陽卿不必推辭。有功當賞,有過當罰。爾等辛苦,朕賜些財物以示嘉獎,應有之義。
    若謝朕,望卿與屬下以後兢兢業業辦差事便是!”
    “是。既如此,臣以及臣帶屬下再謝陛下賞賜。”
    此時,一個小黃門進來稟道:“陛下,東平劉磐、涿縣劉備、南陽黃忠、會稽朱雋、吳郡孫堅、譙縣曹操、武威賈詡、隴右李儒、金城韓遂、扶風馬騰等人已經到了宣明殿,陛下召見否?”
    “哦?他們一起來了?殊途同至,倒是巧事一樁!”
    華耀眉目飛揚,喜形於色,看向陽球道:“方正,這些人年齡大小不一,可都是天資不凡之人。
    其中既有現在可用的人才,還有將來可用的英才。隨朕一起去觀察觀察如何?”
    陽球心裏不由升起了興趣,點頭應道:“陛下如此盛讚,想必不凡,臣今下晌無事,自然願與陛下一同去見識一下英才們。”
    他已得了陛下信任重用,且年歲不老,說不定以後還是那些年輕人的上官,再不及,大家也可能同殿為臣,先去見見,未必不好!
    於是君臣二人,前後落差二步而行,一同興致勃勃去向宣明殿。
    ~~~
    宣明殿為待詔之人侯見的宮室,寬大闊朗。
    黃忠、朱?、曹操、孫堅、馬騰等幾位年長些的少年青年都神色謹慎,心情緊張,何況另幾位七八歲的小不點。
    “陛下駕到!”
    隨著左豐一聲高唱,殿內等候的眾人皆不約而同望向殿外。
    殿外陽光正好,使人眼暈,凝神仔細瞧去,隻見遮光的那條長廊道上,天子正與一人言笑晏晏,緩步行來。
    眾人晨時初進宮,學習一係列禮儀,中午宮裏安排了肉餅湯飯,說此乃慶賀陛下今日加元服之例,不然沒得吃。
    到了未時,方才被告知天子此時有空了。
    殿內大小十幾個人,皆按照小黃門教授的禮儀,齊步轉身麵向華耀,拱手躬身行禮。
    “臣等,拜見陛下!”
    “免禮!”
    “謝陛下!”
    眾人起身時,夾在其中的一個二三歲的小不點沒有站穩,一個趔趄,差點撲倒。
    華耀眼急手快,上前二步,抱扶起了他,見小孩子麵色蒼白,而唇上卻發紫。
    撫了撫他的胸部,感知他心率不齊,此乃先天性心髒病的症狀。
    黃忠不錯眼,緊張地看著在陛下雙臂間的兒子,有些想解釋、求救,可又不知從何說起。
    小不點倒是不怕華耀,他對天子,對階級之分沒有大人那麽深刻的感受。
    他不錯眼,好奇地打量華耀,隻覺眼前的大哥哥長的好看,身上的味道也很好聞。
    “漂亮!”他指著華耀,看向父親道:“哥哥漂亮!”
    “嗬嗬嗬…”華耀為小孩子的天真可愛而笑的歡快。
    眾人倒是都鬆一口氣,特別是辦理此事,允許黃忠帶著兒子拜見陛下的小黃門趙忠。
    華耀自袖袋裏摸出一個脂膩玉潤的小瓶子,擰開蓋子,倒出一粒散發幽幽芳香的翠綠色丹丸。喂到小不點嘴前。
    丹丸綠豆大小,乃低階版的補心丹,算是華耀為了收服黃忠而特的讓長姐華昭煉製的。
    小不點忍不住那香氣的誘惑,張嘴含下,丹丸入口即化。小不點很快覺得舒服多了。
    他笑著看向父親,見父親也在笑著看自己點頭,於是對華耀道:“丹丹好吃!謝謝哥哥!”
    “不謝!”
    華耀將玉瓶遞給黃忠,“黃卿家有病兒,不願出仕,朕下詔之時不知,不知不怪,望卿諒解。
    後來知曉了,朕遂求師兄得來這十粒補心丹,相信對汝之小兒有大用的。
    十粒丹丸服完,若小友病情未愈,黃卿自可掛印離去。若小友病情痊愈了,那麽…”
    “那臣父子以終身相報陛下救命之恩,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言重言重。”華耀笑道:
    “卿的諾言可許下,但不宜為孩子許諾。咱們尊重孩子將來自己的選擇。”
    “諾!”黃忠從善如流,緊握玉瓶,半跪行禮。反正,兒子若真的健康長大了,他必須聽老子的。
    再說,兒子也是身為大漢子民,不為陛下效忠,又為誰效忠?
    “好!卿下去找驃騎將軍領兵符吧,希望射聲營能夠在爾手上可以發揮更大作用。”
    “喏!”黃忠看見已經不再氣促的兒子,心裏無限歡喜。來洛陽賭一把的決定做對了。
    皇宮,果然是天下能人聚集的地方,而陛下,確實是仁德聖君。
    他抱上兒子,握著藥瓶,邁著輕鬆的步伐歡喜離開。
    李榷,孫堅、朱儁三個好武的人都豔羨地看著黃忠的背影。
    華耀見了,笑道:“爾等可以放心,隻要爾等有才,朕就能讓爾等實現抱負。
    文可達太守、三公、武可達四征、四鎮、甚至一品的衛將軍。”
    眾人一聽,皆自信滿滿的挺胸直腰,眼放豪光。
    激起了大家的雄心,華耀神色一正,凝聲問道:“朱儁何在?”
    “庶民在!”朱?跪下行禮,內心惴惴不安。
    “起身回話!”
    “謝陛下!”
    “朕聽聞會稽、餘姚、吳郡一帶常有海寇上岸滋擾侵襲劫掠,此事可是為真?”
    “回稟陛下,確有此事!”
    “汝曾讀過何書?”
    “臣識字後喜讀《尉繚子》《吳起兵法》。”
    “善。”
    “嗯!”華耀沉吟一陣,吩咐道:“左豐傳令尚書台擬詔,朱?知兵,善書,尚孝有德,舉為孝廉。
    朕著聘其為五品欽差,揚州巡撫史,領巡海兵二千,以防東南海寇。”
    “喏!”左豐領命而去。
    “朱巡撫,朕允汝在北軍步兵營挑三百步卒,另在揚州的各郡兵中另挑好兵,滿足一營二千兵員,組織訓練成為水陸兩棲兵。
    舟船、財物找太尉、大司馬下令報備,令揚州刺史協助朱卿著辦。”
    “喏!”
    “卿先下去吧!”
    “喏!”朱儁心情雀躍,為皇帝常識,直接被舉孝廉,而且為欽差,揚州巡撫史,掌二千兵,相當於黃忠一樣的校尉。
    華耀見剩餘的多是孩子,有些已經疲累,隻是在那強撐罷了。
    他喚過小黃門,問:“汝是何姓名?”
    “奴婢趙忠。”
    華耀點頭,“稍等!”
    然後他預備點兵點將道:“我點名,點到誰,誰站出來喊到。”
    “劉備。”
    劉備愣了愣,回應:“到。”
    “劉磐。”
    “到”
    “荀彧、荀攸、戲平、戲忠。”
    “到。”四人列為一排。
    “曹操、孫堅、關羽、文聘。”
    “到。”四人也站成一排。兩高兩矮!
    華耀憑他們的回應識人,笑看他們的形象與曆史記載和《三國演義》中的描寫作對比。
    “你們一共十人,是為朕的伴讀,朕看你們疲累了,所以先安排你們到明光殿休息,有內侍、宮女照顧你們,明日上午開始陪朕一起讀書。”
    “謝陛下!”
    “不用謝!”
    華耀指著趙忠對伴讀們道:“你們跟他下去休息,我們明日早上見!”
    十個半大孩子下去了,華耀鬆一口氣。
    然後,華耀與李儒、賈詡、韓遂、馬騰、李儀、李傕等人交談。
    對他們的過往、能力也是知之甚多,不吝誇讚,羨慕。
    幾人也是為此驚訝感動外帶佩服。覺得陛下雖為少年,但談吐、威儀皆不凡。
    華耀隨後親自任命韓遂、馬騰、李傕三人為羽林軍的百人將。
    三人頓時叩首謝恩。
    三個武將人才被張讓下去後,華耀問賈詡三人的誌向,根據他們的誌向、要求而任命官職。反正,大漢近期缺少官員。
    賈詡在沉吟不語,李儀在客氣謙讓。
    李儒見此,先開口發言,“陛下,吾願為西涼一縣令,治理邊地,安境護民。”
    華耀尊重他的意見,點頭道:“卿之才能,朕知曉。即如此,朕命你為金城郡守。原來的金城郡守朕雖下詔撤了他的職,但猶沒派人去通知。
    朕希望卿去任職時帶上一隊羽林軍和詔書去收拾他,將他貪汙隱匿的財物收繳充國庫發展邊地。”
    “喏!”李儒領命下去了。
    這也是給李儒的考驗,金城亂的很,能否治好就看他的才幹了。
    李儀則表示願意留在華耀身邊當個議郎。
    華耀準了。然後讓小黃門領他出宮去。
    剩下賈詡。
    華耀對他笑道:“文和,朕早聞卿有大才,因此,對卿早已做了初步安排。”
    隨後,皇帝拉著陽球、賈詡仔細交談、了解大漢東南西北各方邊地的形勢,溝通過了,方做下詳細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