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荀家野望

字數:6527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漢末之我來了 !
    雖然“清議”風波被天子和幾位大臣聯手暫時壓了下去,但還是有不少人處於觀望狀態。
    荀家,書房。
    荀爽嘴角噙笑,看著晚食後跟著自己到了書房的荀攸和荀彧、荀悅三叔侄,啞然失笑。
    “你們仨,難得走在一起,如此有默契地跟著我到書房。”
    荀爽猜到了他們跟著來的用意,隨即讓他們三人坐下談談。
    落座之後,一向少年老成的荀彧卻是迫不及待的問道:“六叔,最近的“清議”您沒參與吧?”
    荀爽看了荀彧一眼,笑著說:“嗬~在你心目中,覺得六叔是那種喜愛爭權奪利的人乎?”
    “呃~,沒有就好!”
    荀彧有些抱歉地看一眼對麵席上的儒雅之士,似乎輕看了六叔。
    這次“清議”,看起來似乎影響不大,可若是攪了進去,讓陛下注意到了,別管無辜與否,之後皆難洗清結黨營私之嫌。
    荀爽與何隅、許訓、尹勳等交好,而尹勳也有參與。
    荀爽笑了笑:“倒也有人來找過我,不過被我拒絕了,往深了去說,那可是與天子博弈。
    咱們荀氏的祖訓是不背大漢,大漢天子代表的就是大漢。
    且,現下的天子有明君之相。
    這對於眼下的大漢,對於荀家來說,皆是一件大善之事。
    吾何苦與他們結黨,而惹得陛下不高興,攪得朝野不寧?”
    “嗯!六叔言之有理。”
    荀悅道:“不摻和那些所謂清流之行事,六叔處事正確。
    天子耗費不少心力,尋了幾次機會,方才誅滅了宦官,怎麽可能再次任由朝堂陷入紛爭?那些士人如此短視,合該他們倒黴。”
    荀悅放心了,心情愉悅地與六叔說起朝堂之事,對於那些人搞的小動作很是不屑。
    一旁的荀攸也有自己的看法:“不錯,雖然天子留用了許多曾經投靠宦官的官員,或許那些官員私德有損,但其治政牧民之能的確強過許多清流士人。
    再者,陛下最近提拔了許多寒門士子,或許有著抬高寒門之意,但天子此舉,也確實是為了平衡朝堂,穩定天下。
    寒門若是沒有了入仕和上升之途,等於庶民失去土地,時日長些了,大漢天下是要亂的。
    且,相信叔祖觀察了許久,應也看出了天子有識人之能。”
    “確實!”荀爽對天子識人用人之能,也忍不住讚歎。
    “不得不說,陛下於識人用人之上皆為聖明君主。選用人才之上不隻是能力不俗,且予以信任。
    於位置之上,慮到了士子的能力性情,胸懷也寬闊。不似少年。
    或許,能成聖君者,皆非凡俗之人,不能以常理度之。”
    “六叔予天子如此高評!”荀彧也有些驚訝了。
    荀爽看著侄子點頭,道:“那些學子,吾也去接觸過,無論是才學還是能力,並不比咱們荀氏一族的弟子差。”
    “那如阿攸所說,陛下任用的鍾家和陳家兩個子弟,而且征召六叔為侍中,陛下真是有意拉攏分化士族乎?”
    荀彧有些疑惑:“不是說天子胸懷寬廣?”
    “嗯!或許吧!”荀爽笑笑:“胸懷寬廣,天子也要注意平衡各方勢力的。這應是他維持天下不亂的職責和手段。”
    荀爽有些不太確定,然後看向荀悅:“阿悅覺得呢?”
    荀悅想了想,回答:“這個原因肯定是有的,這也是上位者平衡朝堂普遍用的手段。”
    “想必六叔也早已看出來了,陛下是一個勵精圖治的君主,無論是鍾家、陳家還是荀家,陛下首先看中的還是咱們的能力。”
    荀爽很高興侄子能有此見解:“不錯,一個家族想要不衰敗,除家風、人脈、財富以外,最重要的還是族中子弟的培養。
    一個目光長遠,學識優秀的子弟能興起一個家族並不是個例。”
    隨後,三代人就未來荀家的發展,進行了商議。
    他們均覺得這是一個機會,天子年少圖強必定急需各種人才。
    荀家又不乏優秀子弟,荀爽這一輩就有荀氏八龍。荀大龍雖然算是早卒,後麵還有七龍呢!
    荀氏子弟隻要有能力,定能出頭,實在沒有必要用些下作手段和皇權鬥爭。
    況且,天子的表現也很支持荀家發展,袁家又滅了…楊家,比起荀家,人才之上差遠了。
    天子如今還有鍾家、陳家、張家的支持,再加上江東周家,最近剛被任命為侍門朗的司馬防家族。
    大漢真是人才濟濟。
    故而,自詡清流,隻為爭權奪利而不顧朝廷穩定,肯定是不能落下甚益處!
    荀氏家族,乘著天子清明又願意重用荀氏子弟的東風,發展勢力培養人才,成為各方麵的第一氏族不是不可能啊!
    ~~~~
    明光殿。今日,天子又有閑與伴讀們一起學了兵法。
    吃完晚食後,大家都在餐廳椅上坐著隨意閑聊,當消食。
    “孟德,預備營那邊建設的如何了?”
    華耀曾讓曹操和孫堅幫著留意這件事情。
    “回陛下,那些豪強地主很是積極的出錢出力,如今已然完成了大半,想必再不用一個月,就可以建造完成!”
    華耀滿意的點頭,對於這種建設速度還是滿意的,無論古今,隻要肯砸錢,沒有什麽是不可能的。
    “不錯不錯!入學時會有小部分學員乃是憑投資進來的。
    他們和選拔的學員之間會有些矛盾,調節關係這事,朕就交由你們十個伴讀負責了!”
    十個伴讀都愣了一下,然後齊齊點頭。
    “他們的家族出錢出力的,咱們應該照顧一下的,對吧!”
    “唯!”曹操首先滿口應承。
    讓他去交朋友,帶著他們一起玩啊,這事,他內行的很。
    隨後,華耀看向一旁的王越:“王師,你覺得那個袁家子如何,該不該留著?”
    “他謙遜有禮,事母極孝,性格堅韌,是一個可造之材!但是,為了大漢穩定,此子不應該留。至少不能留在大漢境內!”
    曹操聽了這話,極欲站起來說點什麽,被王越的眼睛一橫,又坐下去了。
    “既如此,那就由王師親自去一趟廷尉牢獄,問問他,想死還是想活吧?
    想死,給他一柄劍。想活,朕會讓人送他出大漢境內,與他的家族之人團聚。”
    “陛下,送去哪裏?”曹操問的很認真。
    “外星球!”華耀高深莫測的一笑。
    幾個伴讀都不相信華耀的話。
    “是西域的更西那邊吧?”劉備這個小家夥好奇!
    “他們和渤海王一起去為大漢開疆拓土了!”
    “可以算是吧!”華耀隨意回答了一句。
    渤海王是真的連家人帶財物被華昭送去美洲。
    而袁家的老老少少,和幾家不安份的士族,都讓係統賣去了外星球,隻剩下袁紹一人。”
    “王師去問問吧!”華耀見王越還等著,以為自己還另有吩咐。
    “諾!”
    待到王越離去了,戲平看向華耀,建議道:“陛下,那個郭家子呢?臣覺得此子為人巧言令色,善於狡辯,可使其於外交之事務上多做貢獻。”
    “誌舉是說那個郭圖?”華耀意味莫名的看了戲平一眼。
    “正是,難道陛下不欲用上此子麽?豈不浪費了他的才華?”
    被天子看的有些不自在的戲平依舊堅持己見。
    “那倒沒有!”華耀思量再三,也覺得戲平雖然不喜郭圖,但建言還是蠻中墾的。
    “既如此,那…將那兩本《國際關係學》給郭圖讀,明年開春後再用他。”
    “陛下說的是!”
    ~~~
    洛陽城北,一處略顯偏僻的小院門口,停放著一輛帶有荀氏標誌的馬車。
    院內,荀爽一臉讚許的看著幹淨整潔的小院和認真看書的侄子。
    曾經,陳蕃言,“大丈夫處世,當掃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而荀爽則認為,“一室之不治,何家國天下之為?”
    “六叔至此,有何吩咐?”荀悅聽聞叔父到來,出書房拜見。
    “無甚事矣!吾至坊市轉了一轉,有暇至此,進來看看。現今時辰差不多了,吾亦應回去了!”
    見六叔父無事吩咐,又不進屋飲茶,荀悅陪他在院子裏站了一會兒,又送他離開。
    上了馬車,荀爽想起早逝的長兄雖有些傷感,轉念想起懂事聰慧的荀愉、荀悅二個侄子,又很欣慰的笑了笑。
    大侄子留在家裏照顧大嫂,並在族學裏幫忙教授學子。大兄有兩個聰明的兒子,也不負人生一場。
    對於荀悅,他自信還是非常了解的,雖有心機,但為人正直。
    無論是讀書、處世、還是做事,他們幾個叔父都極為滿意。
    長兄早去,失了家主之位,荀氏子弟多,資源有限,此後,二個侄子的前程隻能他們拚搏。
    隨後,荀爽讓車夫加快速度,他要回去寫信給二兄,說說荀家子弟的事情。
    “子弟多優秀,或許,讓他們早些出來自立門戶,對荀氏一族來說也不失為一件好事!”
    想著二兄的執拗脾氣,七弟、八弟的不喜官場,荀爽也不免有些頭痛。
    不過,想到荀彧、荀攸頗得天子關注、喜歡,又不免有些得意。
    特別是荀攸進了新組建的少年軍官預備營的事情,更讓人滿意。
    天子對這預備營很是重視,將來培養出來的人,定然會在軍事上麵有建樹。
    若文武兩方麵,荀氏皆有出眾的子弟,那荀氏家族真是可以千年不倒了。
    縱觀曆史,沒有千年的王朝,但可以有千年的世家。
    荀爽腦海中慢慢細數王朝的興衰更替,心中升起的野望怎麽也壓製不下去。
    荀氏不反叛皇家,不爭掌至高權柄,皇帝陛下應能容下。
    聽著吱吱呀呀的車軲轆碾在地上的聲音,想著等一會兒要寫給兄長們的信簡內容…
    荀爽真切希望,荀氏子弟可以擰成一股繩,為成千年世家這一野望而齊心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