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馬湘蘭(中)

字數:7293   加入書籤

A+A-




    花間一夢曆史名妓錄!
    在江寧的街頭巷尾,有一個青樓女子,名叫馬湘蘭。她並非普通的女子,而是一位名聲在外的才女。自她成名以來,她的居所門庭若市,文人雅士爭相拜訪。他們為她的才華所傾倒,更為她的獨立和機智所吸引。
    馬湘蘭的住處是一座坐落在秦淮河邊的小樓,名為“幽蘭館”。這座小樓別致非凡,樓內的布置曲徑通幽,蘭香四溢。步入其中,仿佛置身於一個清雅的世外桃源。她的生活方式極盡奢華,每次出門都是乘坐華麗的車駕,由婢女們簇擁而行。
    盡管身處青樓,馬湘蘭卻心懷大誌,她豪爽大方,經常接濟落魄的書生、商人以及周邊的弱勢群體。她的善舉使得她在江寧地區聲名遠揚,贏得了眾人的敬仰和愛戴。每天,都有絡繹不絕的人來向她求教、求藝,甚至隻是為了與她傾訴心中的喜怒哀樂。
    然而,在這喧鬧的背後,馬湘蘭內心卻感到無盡的孤獨。雖然她的生活充滿了歡歌笑語和追求者,但她始終覺得缺少一個真正理解她的人。她的人生充滿了榮光與輝煌,但在這喧囂之中,她的心卻如一葉孤舟在狂風暴雨的大海上漂泊,始終找不到一個可以停靠的港灣。
    就在馬湘蘭感到孤獨無助的時候,她遇到了王稚登。王稚登是一位才華橫溢的才子,他的詩詞歌賦名震江南。他曾在北京遊學,成為大學士袁煒的門客。然而,因袁煒得罪了朝中權貴徐階,王稚登也受到了牽連,被朝廷摒棄。心灰意冷的他回到故鄉,整日流連於煙花柳巷之中。
    在淮河的懷抱中,景色如畫,充滿了嫵媚與多姿。這裏,是江南的靈魂,是靈秀之氣的完美詮釋。紅男綠女們徜徉在山光湖色之間,使得這原本就勝趣天成的景致更加生動起來。
    此刻,夕陽灑滿了天空,把天空染成了一片紅色。在白堤邊,垂柳依依,王稚登與友人們結束了湖上的遊曆,正準備離去。其中一位中年學士提議前往馬湘蘭的“幽蘭館”一聚。
    王稚登有些醉意朦朧,笑著說“好,好!今日玩得盡興,早就聽說‘幽蘭館’的馬湘蘭天生麗質,不僅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作詩更是妙筆生花。最令人驚歎的是她畫蘭的技藝,已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地。我們去求一幅她的畫作如何?”
    旁邊的一位儒生笑著說“王兄提議甚好。恐怕王兄的興趣並不全在畫上,而是想去看人吧。”那位姓於的學士嗬嗬地笑著,旁邊的隨從也跟著咯咯直笑。說罷,幾人便朝著馬湘蘭的“幽蘭館”走去。
    王稚登騎著他心愛的青驄馬,青衫飄飄,折扇輕搖,仿佛一位行走在人間的詩酒仙。他的朋友們紛紛誇讚他的雅致,而他心中卻懷著一份特別的期待。因為他聽說,在這繁華的江南之地,有一位名叫馬湘蘭的女子,才貌雙全,美名遠揚。
    王稚登作為江南的才子,自然對這位青樓才女心生好奇,他想要親眼見識這位傳奇女子的風采。於是,他與友人一同踏進了那家聞名遐邇的青樓。
    一進門,王稚登看到幽蘭館的四壁掛滿了蘭花圖,那每一筆每一劃皆出自馬湘蘭之手,形態各異,宛如真蘭再現。每一幅畫都仿佛在訴說著一個關於蘭花的美麗傳說。整個幽蘭館就如同一座隻屬於馬湘蘭的私家畫廊,洋溢著藝術的氛圍和才華的光輝。他們就被一位坐在琴前的美麗女子深深吸引。她優雅地端坐在琴前,纖纖玉指在琴弦上輕輕跳躍,宛如翩翩起舞的蝴蝶,流淌出美妙動聽的樂曲。她的麵容如畫,眉目如詩,仿佛是江南水墨畫中走出的女子。她的每一個微笑、每一個眼神都充滿了書卷氣和獨特的韻味。
    王稚登心中明了,這位女子正是馬湘蘭。他走近她,行了個優雅的禮,然後開口道“小生王稚登,得見才女馬湘蘭,實乃三生有幸。”馬湘蘭停下琴聲,回以一笑,輕聲道“原來是江南才子王稚登,今日得見,亦是緣分。”
    幽蘭館外,春的氣息如詩如畫,滿眼綠意盎然,生機勃勃。紅情綠意交織,仿佛在低語著春天的秘密。館內,馬湘蘭靜靜地坐著,她的眼神如同蘭花般淡雅,透著一股不染塵世的清新。
    二人相視而笑,仿佛是知音相遇。他們談論詩詞歌賦,王稚登將自己的詩集贈予馬湘蘭,展示自己的才情。馬湘蘭細細品讀後,不禁讚歎道“公子之詩,清新脫俗,令人陶醉。”王稚登也對馬湘蘭的才情讚賞有加,他說“才女之才,不讓須眉,令人佩服。”
    一陣春風吹過,蘭花暗香浮動,似乎在為這對才子佳人的相會彈唱著優美的旋律。馬湘蘭與王稚登對視一眼,彼此的眼中都閃過一絲異樣的光芒。他們仿佛跨越了時空的界限,在那不經意的相逢時刻,發現了彼此的存在。
    這場景不禁讓人想起張愛玲的那句名言“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原來你在這裏。”他們的相會,就如同金風玉露的相逢,雖在風塵之中,卻有著超脫塵世的美麗。
    自知非時不爭芳。
    孤芳宿露沾恩澤, 送給高士幽穀芳。
    自那日王稚登與馬湘蘭邂逅後,王稚登仿佛被一股無形的引力牽引著,頻繁出入於“幽蘭館”。那裏的爐火與酒香,伴隨著二人的談笑風生,仿佛成為了他們共度時光的標誌。王稚登在馬湘蘭這裏找到了心靈的避風港,忘卻了世間的煩惱;而馬湘蘭則從王稚登那裏得到了尊重和理解,她感覺到了久違的平等與安寧。
    他們的關係不僅僅局限於男女之情,更像是靈魂的伴侶。每當月下吟詩,或是畫前潑墨,他們都會借助這些高雅的形式,寄托彼此的深情。王稚登常常是馬湘蘭畫作的第一個觀眾,他的讚賞和點評總能給予她無限的靈感。而馬湘蘭的許多畫作上,都有王稚登的題詩或作跋,他們的才情與情感在畫中交融,仿佛訴說著一個又一個動人的故事。
    為了表達對馬湘蘭的敬意和愛慕,王稚登特意請來當時著名的雕刻大師何震,精心刻製了一方印章,上刻“聽驪深處”四字。此外,他還贈予馬湘蘭一方珍貴的歙硯,硯台上刻著她的銘言“百穀之品,天生妙質。伊似惠儂,長居蘭室。”這裏巧妙地借用了王稚登的字“百穀”,寓意著馬湘蘭對王稚登的深情厚意,同時也表達了她願與君長相廝守的美好願望。
    有一天,王稚登向馬湘蘭提出了一個特殊的要求——希望她能為自己畫一幅畫。馬湘蘭欣然答應,她立刻鋪開宣紙,揮毫潑墨,畫下了她最擅長的一葉蘭。這幅畫將蘭花的品性、神韻和氣質都展現得淋漓盡致。畫上還題了一首七言絕句,詩句借物言誌,抒發了馬湘蘭的心聲“一葉幽蘭一箭花,孤單誰惜在天涯?自從寫入銀箋裏,不怕風寒雨又斜。”這首詩既描繪了蘭花的孤寂之美,也隱約透露了馬湘蘭對未來的期望和試探。
    完成一葉蘭後,馬湘蘭仍覺得意猶未盡,於是她又繼續揮毫,畫了一幅“斷崖倒垂蘭”。在這幅畫上,她也題了一首七言絕句“絕壁懸崖噴異香,天涵地育正相當。高人采得供詩用,不畏風寒雨又狂。”這首詩中流露出的情感更加鮮明地展現了她的心願——希望在這人世間尋找到那個能與之相匹配的人,一同經曆風雨、分享花香。馬湘蘭,自幼淪落風塵,卻有一顆不流俗的心。她以畫言誌,那幅懸崖上的孤蘭正是她的寫照。麵對王稚登,她怕被誤解為輕浮的女子,所以用這幅畫表明自己的心誌她不願做任人采摘的普通花朵,而願做那峭壁上的孤蘭,獨立而高潔。
    王稚登,江南才子,思維敏捷。他讀懂了馬湘蘭畫中的深意,但他的心卻滿是顧慮。那時,他已近不惑之年,卻仍未有一番作為。他擔心自己的前途未卜,如何能給馬湘蘭一個確定的未來?他深知馬湘蘭的真摯情感,他不願輕易承諾,怕自己的猶豫會傷及她。
    馬湘蘭看著王稚登的反應,心知可能是自己的身份讓王稚登有所顧慮。她暗自神傷,卻強顏歡笑,將淚水深藏心底。她與王稚登的關係依舊如故,兩人維持著友好的交往,卻再不提從良或婚嫁之事。
    然而,愛情是如此奇妙,它不受世俗的束縛,也不受身份的限製。盡管兩人各有顧慮,但他們的心卻始終被對方牽動。那幅懸崖上的孤蘭,依舊掛在他們的心中,成為他們情感的見證。在馬湘蘭心中,王稚登一直是一個令人敬佩的人。但是,後來發生的一件事情,讓她更加堅定了對王稚登的敬愛和傾心。
    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馬湘蘭和王稚登一起漫步在街頭。突然,一位衣衫襤褸的老婦人跌跌撞撞地走了過來,她滿臉皺紋,眼中帶著無助和絕望。王稚登立刻走上前去,關切地詢問老婦人的情況。原來,老婦人的家人重病在床,她迫不得已出來乞討,但是沒有人願意幫助她。王稚登聽完之後,毫不猶豫地從自己的口袋裏掏出了一些錢,遞給了老婦人。他還安慰老婦人,讓她不要放棄希望,一定會有人願意幫助她的。
    這一幕讓馬湘蘭對王稚登的人品和思想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她看到王稚登不僅是一個才華橫溢的文人,更是一個心地善良、有同情心的人。他對弱者的關愛和幫助,讓馬湘蘭更加敬佩他的為人。
    這件事情讓馬湘蘭意識到,王稚登不僅僅是一個讓人欣賞的才子,更是一個具有深刻內涵和品質的人。她對他的敬愛和傾心更加堅定,也更加珍惜他們之間的友誼。
    馬湘蘭,名聲顯赫,令無數的公子王孫趨之若鶩。那些貴胄子弟,不惜一擲千金,隻為一睹她的芳容。她那獨特的魅力,仿佛一位千嬌百媚的女神,讓人魂牽夢縈。無數的錦衣公子競相追逐,爭相送上昂貴的禮物,那壯觀的場麵恰似白居易《琵琶行》中描繪的“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 然而,這種風光無限的背後,卻也引來了無數的嫉妒與仇恨。一些官場上的敗類,失意的落魄者,聯合貪官汙吏,對馬湘蘭進行無休止的敲詐勒索。她曾經傾盡所有財富,卻仍然無法滿足那些貪得無厭的胃口。這種痛苦的困境,令她的內心深受煎熬,原本絢麗的世界變得暗淡無光。
    在那個風和日麗的早晨,秦淮河畔的幽蘭館仿佛被一層神秘的霧氣所籠罩。突然,一陣急促的敲門聲打破了這片寧靜。來者是一位當地的官吏,他的臉上帶著狡猾的微笑,眼中閃爍著貪婪的光芒。他此行的目的並非為了賞花品茶,而是為了向館主馬湘蘭“征用”這座古樸的建築。
    “征用?”馬湘蘭的眼中閃過一絲警惕,“大人,此話何解?”
    那官吏嘴角上揚,露出一絲冷笑,“征用,就是借用。不過,這借嘛,總得有個借道。我看你這幽蘭館風景不錯,想必是值不少銀兩。你就拿五百兩給我,算是借用費。”
    馬湘蘭心知這官吏乃是貪婪之輩,五百兩根本不能滿足他的胃口。果然,那官吏得寸進尺,“今日我來此並非為了那五百兩,而是要你限期搬離。本官看上你這地方了。”
    馬湘蘭聽後心中一顫,但麵色不改。她知道,此時此刻,唯有冷靜應對才是上策。於是她強裝鎮定,深吸一口氣,“大人,我這幽蘭館乃是家業所依,豈能輕易離棄。還望大人高抬貴手。”
    那官吏聽後哈哈大笑,“高抬貴手?本官可沒那閑工夫。你若不搬,我便下令封了你這幽蘭館。”
    馬湘蘭心中明白,與這貪婪之輩無理可講。然而她也不甘心就此放棄自己的心血所係。於是她暗自下定決心,一定要想出個辦法來解決這看似無解的困境。
    妝發皆亂的馬湘蘭在館內踱步思索。她的心中仿佛一團亂麻,卻又在千頭萬緒中尋找那一線生機。終於,一個念頭在她的腦海中閃現。她想起自己愛慕的王稚登,或許他們能夠在這關鍵時刻伸出援手。於是她決定放手一搏,寫信向王稚登求援。
    在那個風雨交加的夜晚,馬湘蘭獨自坐在書桌前,筆走龍蛇。她的心中雖然有些許不安,但更多的是堅定和希望。她知道,隻要有一線生機,她都不會放棄努力。夜深了,窗外的雨聲愈發清晰。馬湘蘭放下筆,輕輕合上信箋,心中默默祈禱著王稚登的援手能夠早日到來。
    在收到馬湘蘭的信後,王稚登的心中湧起了前所未有的焦慮。他明白,馬湘蘭身陷困境,需要他的援手。於是,他開始四處奔走,尋找能幫助他解決這個問題的人。幸運的是,王稚登與西台禦史有著深厚的交情。他決定請這位禦史出手相助,為馬湘蘭解開這個死結。
    經過禦史的斡旋,馬湘蘭的困境終於得以緩解。當王稚登再次看到馬湘蘭時,他驚呆了。她那雙本應明亮動人的眼睛腫得像桃子,淚水在臉頰上留下了梨花般的印記。她對王稚登的感激之情溢於言表,而王稚登也深感心痛。
    馬湘蘭一直對王稚登抱有深深的感情,此刻她更堅定了自己的心意。她決定將自己的一生托付給這個在她最困難時伸出援手的男人。然而,王稚登卻拒絕了她的提議。
    “我幫你脫離險境,並不是為了得到什麽回報。”他坦然說道,“如果我因此而得到你的許諾,那豈不是有愧於我俠義的行為嗎?”
    在那個明媚的春日,趙誌皋,京都大學士,找到了王稚登,眼中閃爍著敬仰與器重。他告訴王稚登,有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可以參與編修國史,使他的才學得以彰顯。王稚登聽聞後,心跳如鼓,他知道,那長久以來深藏心底的抱負,終於有了實現的可能。
    他的眼神燃燒著熊熊的熱情,猶如璀璨的星辰,照亮了前方的道路。他迫不及待地準備北上,向著那座繁華的京城進發,心中早已盤算著在京城大展拳腳後,便回來幫助馬湘蘭脫離那風塵之地,兩人從此過上幸福的生活。
    馬湘蘭在離別的那一天,心中五味雜陳。她為王稚登的離去而悲傷,也許這一別便是永恒,但她也為他即將實現夢想而感到喜悅。她在悲喜交加的情緒中為王稚登設宴餞行,看著他,仿佛看到了他們的未來。
    在那一席話中,王稚登輕輕吐露了未來的計劃和願景。他看著馬湘蘭,希望她能明白他的心意。然而,馬湘蘭心中的憂慮使她沒有回應,隻是在心中默默種下了那個美好的希望。
    離別的時刻,馬湘蘭贈給王稚登一首《仲春道中送別》,字裏行間都充滿了她的不舍和思念。她盼望著他早日歸來,盼望著他們能早些過上那夢寐以求的生活。
    然而,日子一天天過去,馬湘蘭心中的期盼漸漸被現實的殘酷所侵蝕。她每日占卜,期待著王稚登的消息,卻始終沒有等到。她閉門不出,隻為了等待那個人的歸來。
    時間如白駒過隙,馬湘蘭在無盡的思念中苦苦等待著。她的心早已飛向了京城,飛向了那個她深愛的人身邊。然而,現實卻讓她望眼欲穿,王稚登的消息始終如泥牛入海,再無音訊。在那個名叫“幽蘭館”的雅致居所裏,馬湘蘭的心中始終牽掛著他的冷暖。她以詩寄情,低聲吟詠《秋閨曲》,字裏行間流露出深深的思念與憂慮。
    “芙蓉露冷月微微”,她輕啟朱唇,聲音婉轉,仿佛自己也置身於那清冷的芙蓉之畔,感受著夜的寂寥與月的淒美。她想象著他的模樣,是否也正望著同一輪明月,思念著遠方的她。
    “小陪風清鴻雁飛”,她抬頭望向天空,那高飛的大雁帶走的是她的思念,留下的卻隻有一地的期盼和無奈。
    “聞道玉門千萬裏”,玉門關外,他身處千萬裏之遙,而她卻無法跨越這距離的鴻溝,隻能憑著傳聞和想象去感知他的存在。
    “秋深何處寄寒衣”,深秋時節,寒意漸濃,她擔心他衣不暖身,卻無法為他送去一絲溫暖。她想象著為他寄去寒衣,卻又不知該往何處寄去,這份無奈與憂慮,化作一滴滴相思的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