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3章 科學巨著

字數:4563   加入書籤

A+A-


    魏忠賢是要嚴格執行朱威的命令的,可殺可不殺的殺,沒有任何留情的餘地,作為也是讀過書的人來說,魏忠賢腦海中浮現出來一個人,那就是黃巢。
    滿街踏盡天公骨,讓世家徹底成為曆史,如今朱威要做的事情,與黃巢所做的,也差不多了。
    不再管那些怒罵的人,魏忠賢獰笑著轉過了頭“一會兒分批拉出去砍了,給新上任的陳大人練練手。”
    “是…”
    ……
    山西人頭滿地滾,而寧夏則是歲月靜好。
    寧夏鎮並不大,從定邊縣到煥土堡也不過八百裏而已,全都是水泥大路,速度比其他地方快了三成左右。
    可是有馬文晟這麽一個“土老帽”拖後腿,五天才走了一百五十裏。
    每到一城,都要進去看一看,路邊見到老農,也要下車去聊一聊。
    這般速度,想要在初雪之前到煥土堡,說不定都不太可能。
    朱威倒是不急,因為隻有這樣,才能讓馬文晟徹底放下戒心,也隻有這樣,才能讓馬文晟徹底了解新政切實的好處,從而才能讓他利用自身的影響力,吸引其他如他一般的官員來到寧夏。
    還是那句話,朱威現在缺的是人才。
    人才也是有不同的,比如宋應星何光臨那些,屬於技術人才,讓他們研究技術,他們做的比誰都好,可是讓他們執政,他們就有些手忙腳亂了。
    按照朱威的想法,寧夏這麽小的地方,應該早在新政頒布一年之內就將全部政策落地。
    可實際上呢?
    花費了近三年時間,寧夏可是有朱威改革的基礎在啊,這都花費了這麽久,其他的地方呢?那就想都不敢想了。
    朱威的眼光可不是隻有這小小的寧夏,而是整個大明,甚至整個世界。
    所以,優秀的有能力的主政者必不可少。
    那現如今,有誰是優秀的主政者?
    馬文晟自然算一個,有地方主政經驗,有六部主政經驗,有中樞主政經驗。
    他能知道怎麽傳達政令最合適,因為所有的政策到了最底下,都會變味道,怎麽把握這個度?怎麽將底下執行政策偏離原本初衷之時將它拉回來?
    這不是一兩句話就能說清楚的,也不可能是幾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做的到的。
    所以朱威願意讓馬文晟去看,願意讓馬文晟去了解,哪怕再耽誤一年,朱威也是能忍得住的。
    “咦?那是什麽?”
    剛剛從平原城出來,不過走了十裏路,馬文晟又發現了好玩意兒。
    朱威順著馬文晟手指的方向望去,隨即回道“玻璃房,也叫溫室大棚。”
    “做什麽用的?”
    “保溫,種菜。”
    “什麽?種菜?冬天能活?”
    朱威翻了個白眼,合著最先說的保溫就聽不進去唄?
    “說了是玻璃房,玻璃擋風,還能透光吸熱,熱量進去隻要晚上能保得住,那就可以種菜了。”
    “那晚上怎麽保溫?”
    “蓋被子!”
    “蓋被子?”
    朱威點頭“對呀,玻璃透光可以,保溫不行,到了晚上那就全都蓋上被子,或者在裏麵燒火也行。”
    朱威話音還沒有落下呢,馬文晟就已經跑了過去。
    等到朱威到了跟前,馬文晟嘴中喃喃自語“好東西啊,真的是好東西,朱威…你說說你這腦子怎麽長的?什麽方法都能想出來,這裏麵的溫度,比外麵高不少啊,可是…為什麽不全都蓋上?這樣冬天也能種糧了,多好!”
    朱威歎了一口氣“馬大人,你也是做官多年的老人了,怎麽還能問出這種話來?若是真的這麽好辦,能等到現在嗎?”
    馬文晟一愣,有些尷尬了“也是…老夫心急了,隻是看著這麽好的東西,沒辦法大規模使用,著實有點難受。”
    “沒辦法啊,製約因素太多了,地力不足是最主要的,還有玻璃太脆的問題,寧夏每年都有大風滾石,破損之後也就無用了,更別說這東西隻能冬季用,夏季裏麵溫度太高,莊稼都活不了,總不能一年一拆吧?所以啊…現在的它,隻能種菜或者種一些花果之類的東西,除非發明出其他能夠解決這些問題的材料。”
    馬文晟聽了之後也是點頭“你說的對,今日我更能明白,你在新政上用的心思,確實夠多,也明白你說的不能輸代表著什麽。”
    朱威擺了擺手“別說這些場麵話了,若是真的認同我,到了煥土堡之後,你就要幫我做事情了。”
    說到這個,馬文晟倒是沒有一口答應,他答應朱威來寧夏,和答應給朱威做事,是兩個概念。
    來寧夏不代表他是朱威的人,可是幫朱威做事,那就肯定是站隊朱威了。
    馬文晟不是一個人,有一大家子,有無數門生故吏,他做的每一個決定,都可能對其他人有致命的影響,他沒辦法,也不能這般隨意。
    朱威自然也是知道這些的,這段時間就是在打消馬文晟的疑慮。
    “那邊是誰?這裏不準進的,快快離去…”
    遠處突然來了一群人,看著年紀大都是十多歲的孩子。
    朱威心中了然了,這些孩子肯定就是那些到了年紀分科的人了,在地裏,肯定就是農學的了。
    “你們幾個是什麽人?這裏是平原縣農學院試驗田,不能隨意進出的,你們應該是外鄉人吧?趕緊走吧,要不然一會兒先生過來了,你們就有麻煩了。”
    最先跑過來的一個少年如此說道。
    朱威笑了笑“我們可不是外鄉人,也是從寧夏出來的,隻是看到這玻璃房有些欣喜,過來看看,你們放心,我們不是賊人。”
    那少年臉上還帶著稚氣,被曬的黢黑的麵龐上隱約能看到自信與堅強,聽到朱威這般說,他又道“好吧好吧,我也相信你們不是賊人,不過還是趕緊走吧,我家先生脾氣不好,恐怕會波及幾位。”
    朱威剛要離去,馬文晟倒是又來了興趣,從後走了出來“這位小哥,聽你說話也是讀過書的,讀了幾年書啊?都讀過什麽書啊?”
    少年心急,可是又不能用強,隻能耐著性子道“讀了三年,讀過《三字經》《千字文》《論語》還有我們寧夏的宋大人作的《天工開物》。”
    “什麽?”朱威一把拉住那少年,麵容都有些許扭曲“你剛剛說什麽?《天工開物》?你說的是《天工開物》?”
    那少年被嚇懵了,朱威可管不著這些,立馬朝著張之極道“張之極,快馬去平原城,拿一本《天工開物》過來,要快!”
    “是!”
    張之極二話不說,翻身上馬疾馳而去。
    等到那一群少年都跑過來之後,朱威才鬆開了最開始的那個少年。
    也顧不得給馬文晟解釋,一屁股坐在地上。
    此時的朱威思緒翻湧,大都是激動的。
    曆史上的《天工開物》初刊於1637年明崇禎十年),現在竟然提前刊發了。
    全書按“貴五穀而賤金玉之義”《序》)分為《乃粒》穀物)、《乃服》紡織)、《彰施》染色)、《粹精》穀物加工)、《作鹹》製鹽)、《甘嗜》食糖)、《膏液》食油)、《陶埏》陶瓷)、《冶鑄》、《舟車》、《錘煆》、《燔石》煤石燒製)、《殺青》造紙)、《五金》、《佳兵》兵器)、《丹青》礦物顏料)、《曲蘖》酒曲)和《珠玉》。
    詳細敘述了各種農作物和手工業原料的種類、產地、生產技術和工藝裝備,以及一些生產組織經驗。
    這和別的書不一樣,這是一本劃時代的作品,也是第一本科學巨著。更是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
    這本書的麵世,能讓朱威的新政,更加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