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結伴同行

字數:3146   加入書籤

A+A-


    濟南府穿越實錄!
    周邊地勢平坦,路旁的樹木稀稀拉拉,放眼望去一片空曠,瞧不出什麽異樣。
    曹老三神色稍寬,轉頭詢問“昨日可曾對他說起咱們的行程?”
    “沒有。”其餘四人一起搖頭。
    “可曾提起咱們來東昌府的目的?”
    “也沒有,隻說咱們從濟南來辦事。”劉掌櫃遲疑不安的看看腳邊那口箱子“莫非他一直偷偷跟在後麵,見到咱們去分號取了銀子?哎呀,別是賊人派來的探子吧!”
    “不好說。或許隻是湊巧而已,咱們先去問個清楚。”曹老三說著在馬屁股上輕輕打了一鞭,不緊不慢的來到廟邊朗聲喊道“小兄弟!”
    武七剛吃完煎餅,抬起頭先是一怔,繼而滿臉驚喜的站了起來“曹師傅?劉老伯,王叔,葛小姐,魏大哥——你們怎麽來了?”
    “我們要去臨清州,正好路過此處。”曹老三笑吟吟的翻身下馬“你呢?一大清早跑到這裏來做什麽?”
    武七伸手在褲子上搓了搓,神情略顯尷尬“也沒幹啥,俺昨晚在廟裏睡覺來著。”
    “睡覺?晚上可夠冷的吧。”曹老三踱到廟門口向裏仔細瞟了幾眼,笑著問道“你不是要回家麽?怎麽反倒往北走,還貓在這破廟裏過夜?”
    “俺”武七麵有難色,訕訕垂下了眼皮“不瞞曹師傅,俺當初去李大戶家做工時約好的工錢是每年十七吊。可如今一文錢都沒拿到手,俺俺不知道回去怎麽跟娘交代。”
    “明白了。”曹老三再次確認了一下四周的情況,衝車上幾人微微點了點頭。
    劉掌櫃稍感安心,捋著胡須輕輕歎息一聲,沒說話。
    魏永明下車來到武七身邊,伸手幫他拍掉衣服上的煎餅渣子,說道“你不回家,又能去哪兒呢?有什麽打算麽?”
    “沒。”武七靦腆的撓撓頭“本來尋思在附近找個人家幹活,可城外的住戶聽說長毛要來,大都躲進城裏去了。魏大哥,長毛啥時候到啊?”
    “快了,約麽就這幾天吧。你最好也去城裏躲著,或者使勁往東走,盡量離長毛遠些。”
    “知道了,謝謝魏大哥。”武七勉強擠出一個笑容,眼神裏卻滿是無助和茫然。
    魏永明心中有些不忍,轉身抓過包袱想要再拿些錢給他,可總還是感覺不踏實,躊躇片刻後抬頭問道“掌櫃的,您看這孩子咋辦呢?”
    “是啊,長毛不日便到,他一個小孩子家,呆在哪裏都不是萬全之法。如何是好呢”劉掌櫃一時也想不出主意。
    一老一少正皺眉思索,就聽車裏的葛清竹說“既然這樣,咱們不如帶他一起去臨清吧!武七,你可樂意?”
    “去臨清?”武七怔了怔“去去幹啥?”
    “臨清總比這裏要安全些。你到了那邊,若能找到人家幹活便留下,找不到的話再去其他地方,或者幹脆隨我們回濟南府。劉伯伯你說呢?”
    劉掌櫃嘴巴動了幾下,似乎有些難以決斷。
    武七愣在原地琢磨一會兒,木訥的點了點頭“行,那俺跟你們走。反正俺什麽粗活都會幹,正好一路伺候你們幾個和牲口。要是真去了濟南府,還能幫您家挑水擔柴、割草喂豬、下田犁地、推碾子磨麵。”
    “好好,先甭說以後的事。”劉掌櫃略感為難,卻也不忍將這個窮孩子扔下不管,隻好苦笑著答應下來“既然小姐開口了,你就先隨我們去臨清吧,其他事等到了再說。老三,你看行麽?”
    “倒也不礙事。”曹老三無奈的笑笑,衝武七輕輕一歪頭“上馬吧。”
    “哎!謝謝劉老伯,謝謝曹師傅!”武七向葛清竹等人逐一道了謝,轉身躥回廟裏帶上幾件破家當,歡天喜地的加入了他們的隊伍。
    從東昌府到臨清大約要走一百多裏地,雖然道路還算平坦,但沿途不乏賊寇出沒。幸而半路上遇到了一支調往臨清駐防的官兵,魏永明等人跟在他們後麵同行,也就無需顧慮安全問題了。
    途中與幾個老兵交談得知,目前南邊戰事不利,太平天國援軍已於昨日接連拿下陽穀縣和莘縣兩地,奔館陶方向去了,看樣子是要從臨清西邊繞道北上。
    太平軍聲勢浩大,巡撫張亮基與前來支援的綏遠城將軍善祿不敢直攖其鋒,近幾天一直率兵遠遠尾隨,等待時機與南下的欽差大臣勝保實施夾擊。
    再說河北那邊,勝保南下帶走了一萬多兵馬,原先一直被圍困在阜城的北伐軍便開始嚐試突圍,試圖迅速與援軍合流,給勝保來一個反包圍。
    假如形勢按照各方預想的態勢發展下去,那麽兩軍極有可能在臨清一帶拉開陣勢大戰一場。因此朝廷一方麵增兵阜城圍堵北伐軍;另一方麵急令山東布政使崇恩前往臨清接管城池防務。
    幾路人馬各揣心思,形勢瞬息萬變,常人根本無從猜度。眼下對於劉掌櫃一行人來說,唯有盡快去分號取回錢款賬簿,早早離開這個是非之地。
    盡管心裏焦急,但車上拉了四個人和一口箱子,曹老三的馬上又坐了個武七,想快也快不起來,索性便老老實實跟著官軍一起走。
    待入夜時分趕到臨清城下,城門已經關閉。好在同來的官兵也要進城,守軍驗明身份後開門放行,他們才跟著混了進去。
    剛一進城,魏永明就覺察到了空氣中四處彌漫的緊張氣味。
    臨清地處水陸要衝,既是商業和軍事重鎮,又是漕運樞紐所在,商賈雲集,錢糧物資儲備極其豐厚,因此倍受朝廷重視,早在多日之前就啟動了戰備工作。
    眼下城內集結了數百官兵、兩千團練、還有臨時征來的一萬餘名壯丁。街道中人來人往、火把通明;城牆上大炮羅列、戒備森嚴,大量磚石、炮彈和灰瓶堆積在城牆下,使整座城池都籠罩在大戰將至的氛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