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珍珠泉赴宴

字數:3229   加入書籤

A+A-


    濟南府穿越實錄!
    “免了免了!”何大庚趕忙把他攙起來。
    武七繼續說“俺沒尋思濟南府那麽老遠,出門時幹糧帶的不夠,後麵兩天隻能討飯了。”
    “倒是個孝順孩子。”曹老六唏噓不已“張嘴討飯的滋味挺難受吧?”
    “沒事。”武七毫不在乎“俺從小就是討飯長大的,不覺得有啥難。”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何大庚微微一笑“你剛來濟南,若是沒其他地方投奔,幹脆就留在咱們西城公所吧。起碼今後頓頓都能吃飽肚子,再也不用出去討飯了。”
    “哎,謝謝何先生!”武七興高采烈的俯身一揖“那俺也得幫你們幹點啥才行,不能吃白食。”
    何大庚略一思忖,對魏永明說“登初,我看這孩子夠實誠,心也挺細,先跟在你身邊幫忙打雜吧。你抽空教他讀書寫字,將來也好幫忙分擔些事情。武七,你願意麽?”
    “願意!俺不識字,可一直盼著學識字!”武七心花怒放。
    魏永明也讚同這個安排,想都沒想就欣然應允,沒料到卻是接下了一個地獄難度的任務。
    武七頭腦不笨,十幾首要飯花子順口溜背的滾瓜爛熟。可他似乎天生與文字不對付,無論毛筆鋼筆,一握在手裏就猛打哆嗦,臨摹字帖簡直像是在畫山水畫。
    寫不出就算了,認字也同樣是老大難。單一結構的簡單漢字還能勉強記住一些,隻要帶有偏旁部首,不管教過幾次,再看到時八成還是吭吭哧哧讀不出來,忘性之大令人發指。
    “這個字已經教你五遍了!還記不住麽?”魏永明戳著桌上的紙張怒吼。
    “對對,的確是見過,這個念嗯”武七滿頭大汗。
    “上麵竹字頭!下麵一個本!”魏永明生無可戀的閉上眼睛“狗熊他媽是咋死的,還記得不?”
    “記得,笨死的。”武七訕訕憨笑。
    “這你倒記住了!那這個字呢?念啥!”
    “念狗熊?”
    “我真想掐死你。”魏永明險些流下絕望的淚水,再一次遏製住了打人的衝動。
    有一搭沒一搭的教了大半個月,武七的文化水平幾乎沒什麽進展。一來固然是由於他天資不佳,二來也要歸咎於魏永明的教導既不得要領又缺乏耐心。
    況且他自己對於繁體漢字的掌握本就是半吊子水平,甚至常常提筆忘字,硬著頭皮當老師實有誤人子弟之嫌。
    但武七卻自覺羞愧,上課時的神情就像是全班最後一名在單獨麵對班主任。並且因此表現的更加勤快,不僅在公所替大夥衝茶倒水、洗衣端飯,還常常跟去四嬸家裏幫忙幹活。
    公所眾人都很喜歡武七,四嬸更是對他讚不絕口。魏永明卻感到了從未有過的挫敗感,雖然不忍為此過多責罵武七,卻忍不住偶爾向曹老六等人吐槽抱怨幾句。
    曹老六對此不以為然,認為武七既然天生不是讀書寫字的料,不如去跟團勇們一起習練拳腳,也不失為一條存身之道。
    比起念書認字,武七的運動神經的確更為發達。他身體協調輕盈,跑跑跳跳不在話下,翻跟頭拿大頂信手拈來,舞刀弄棒也學的很快。
    可惜這孩子毫無勇武之氣,與別人對練時畏畏縮縮一味躲閃,寧肯抱頭挨揍也不敢還手,難免惹來大夥的嘲笑輕視,也令曹老六對其大感失望。
    文不能提筆,武不能殺敵,魏永明隻好順其自然,讓他安心做個跑腿打雜的勤務兵,平日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幫自己去葛宅送信。反正武七不認識幾個字,不必擔心他偷看信上的肉麻情話。
    一晃又是幾個月過去,隨著北伐太平軍在省內覆滅殆盡,周邊各地的匪患也暫時消停了一些。臨近年底,朝廷發下調令,提調濟南團總毛鴻賓前往湖北出任道員。
    毛鴻賓來濟南辦理團練整整兩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此時崇恩剛剛正式履任山東巡撫,聽聞訊息後立刻安排籌備酒席,邀請省城主要官員以及各家團練的頭麵人物齊來赴宴,共同為他送行。
    巡撫大人請客,自然不是什麽人都能去的。何大庚本打算帶左右兩營的正副長官和幾名得力手下前往,想了想又派人叫來魏永明
    “登初,你不是一直記掛崇恩大人的救命之恩麽?明日隨我一起去赴宴吧,說不定有機會當麵表達謝意。”
    “好啊,正愁沒機會見他呢。”魏永明一口答應,又猶豫道“可我隻是個幫辦,去那裏合適麽?”
    “去赴宴的少說上百號人,每家團練一張桌子,多一個少一個沒什麽要緊。”何大庚側頭向他腦後看了看“不過你的辮子有點歪了,明天可要戴端正些。”
    “原來您知道了。”魏永明訕訕做個鬼臉“實話告訴您吧,我愛幹淨,三天不洗頭就難受,辮子留長了太麻煩,所以就”
    “所以就偷偷剪發——當初你在臨清昏迷養傷時我就發現了,膽子可真夠大的。”何大庚淡淡打斷了他“這一頭亂發不成體統,平日在公所沒人在意,去見巡撫大人卻要認真拾掇一下。”
    “是,我一定照辦。”魏永明晚上回家仔細剃幹淨鬢角,第二天中午收拾的利利索索,隨何大庚等人一起進城趕往巡撫大院。
    山東巡撫院署沿濟南城中軸線對稱分布,前後共七進院落,其中還坐落著濟南七十二名泉之一的珍珠泉。據說康熙、乾隆數次南巡經過濟南時都將行宮安於此處,每日從泉中取水煮茶品茗,是以令此泉名聲大噪。
    送行宴就設在巡撫大堂前院,崇恩和毛鴻賓等官員坐在大堂正門外寬闊的月台上,台階下十幾張桌子留給團練眾人。
    最近濟南接連下了幾場雪,院子四周白茫茫一片。好在今日天氣分外晴朗,陽光把大夥曬得暖烘烘的,並不覺得寒冷。
    見禮已畢,酒宴開席,雞鴨魚肉和各色拚盤流水般端上桌麵。團練們吸溜著鼻子直流口水,主座上的崇恩卻先清了清嗓子“咳,諸位同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