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山東撚亂

字數:3041   加入書籤

A+A-


    濟南府穿越實錄!
    坐鎮濟寧的僧格林沁為了剿滅亂匪疲於奔命,按下葫蘆起了瓢,直忙的焦頭爛額,終究是一張蓋子扣不住三口鍋。
    眼看匪勢難以阻擋,山東巡撫譚廷襄急令各縣增設團練自保。劉德培與司冠平遂在博山糾集起數百人馬,以“信和團”為名,與其他民團一起抵禦匪患。
    沒過多久,撚軍張敏行、劉天福部長驅直入至萊蕪附近,意圖攻取博山,被信和團等當地團練借助地勢擊退。旋即掉頭攻打濟南,又被官軍和西城營合力擋在外圍無法靠近。
    撚軍兵勢如水,見北上受阻便轉為東進,先後圍攻青州、沂州未果,一部分退回了蘇北,一部分攻入膠州,直取登州府。
    登州外圍各家民團奮起反擊,但因火器落後、火藥匱乏,一日之間連吃敗仗,團長悉數戰死,團勇陣亡八百餘人。
    撚軍連夜進逼登州城下。當晚風大雨急,登州守軍嚴陣以待,總兵親自鎮守南門指揮,知府冒雨巡城鼓舞士氣。撚軍見城內防備森嚴,城頭又有許多巨炮,未敢強攻,僵持一夜後轉而退往周邊鄉鎮大肆搶掠。
    登州城雖然兵精糧足,但膠東地區曆來社會安定,很少遭大規模土匪侵襲,因而下麵官民皆無防備,見到撚軍來襲隻能出錢求和。
    撚軍每到一處,先在城外燒殺搶掠,再索要銀錢、鴉片、婦女等等,滿意之後才揚長而去,給膠東百姓帶來了巨大浩劫。
    根據登州府誌記載,自九月初六至初十的短短幾天內,當地僅官府接獲報案的死者便有七千零五十三人,被擄走男女合計八千二百零七人,遭焚毀房屋兩萬九千六百多間,被搶掠的耕牛騾馬一萬七千九百多匹,糧食衣物不計其數。
    撚軍一路如入無人之境,數日間接連碾過黃縣、棲霞、福山等地,勢不可擋的向煙台進發。
    當地士紳商人早已嚇的魂飛魄散,紛紛集資出錢請洋人退敵。駐紮於煙台的英法兩國艦隊了部分軍火,並且直接派出水兵參戰,與清軍共同擊潰了來犯之敵。
    這支撚軍遭遇重創後直接返回了蘇北。隨著天氣逐漸轉冷,魯南地區的其他撚軍也紛紛南撤過冬,山東撚亂暫告平息。
    然而就在這幾個月之中,一些地方團練也迅速壯大了起來。劉德培與司冠平的信和團人數已經過千,等到撚軍稍稍遠去,他們便開始謀劃跟官府算賬。
    九月初九,適逢博山附近舉辦廟會,劉德培趁機向現場百姓宣揚自己的理念,號召人們抵製官府加征漕糧。
    說來也巧,恰好有差役在廟會期間提著棍棒來征糧。在劉德培的鼓動下,憤怒的民眾一擁而上,將差役當場打死。
    眼見群情激奮,劉德培一不做二不休,幹脆帶著大夥衝進附近村莊,將各村大戶家的糧倉搶奪一空。
    事情做的過了火,但當地官員畏懼團練,走形式責問了一番便沒再追究,打算就此息事寧人。
    劉德培看出官府軟弱,於是放開手腳聯合周邊民團擴張聲勢,次月率領大隊人馬直奔淄川,將正在城外催糧的縣衙差糧官當眾斬首,要求知縣取消加征的漕糧。
    淄川城四門緊閉,兵丁上牆守備,情勢一觸即發。經過本地官員和鄉紳的努力調停,知縣無奈之下答應不再加征。劉德培又逼著他在城隍廟外立碑為誌,方才撤軍返回博山。
    信和團強迫淄川縣低頭服軟,因此受益的民眾歡欣鼓舞,官府方麵則是既怕又恨。等他們一走,那名被殺差糧官的家屬便去省城控告,請求濟南府出麵緝拿凶犯。
    此時陳寬已因病不理政務多時,濟南知府一職由吳載勳暫時署理。他知道信和團的頭目與表哥張積中之間存在聯係,不願過多摻和其中,便以“博山縣民團應歸青州府管轄”為由,輕描淡寫的將這件事劃了過去。
    就在撚軍攪亂山東、官府疲於應對、劉德培坐大勢力的同一時期,滿清帝國還發生了兩件大事。
    七月中旬,去年為躲避英法聯軍倉皇逃出京城的鹹豐皇帝駕崩於避暑山莊,匆匆結束了他那被內憂外患不斷困擾的短暫一生。
    次月,湘軍大將曾國荃指揮部隊經過長期圍困鏖戰,終於攻下太平天國重鎮安慶,在軍事上徹底扭轉了這場戰爭的態勢。
    湘軍統帥曾國藩隨後進駐安慶,將太平天國英王陳玉成的府邸設為自己的督帥行署,召集工匠開辦安慶內軍械所,生產武器彈藥供應湘軍,開始籌劃收複江寧的作戰行動。
    正當他躊躇滿誌之際,慈禧、慈安兩太後從承德返回紫禁城,聯合恭親王奕?剪除了鹹豐臨終前指定的顧命八大臣。
    幾天之後,年僅六歲的愛新覺羅載淳正式登基即位,由恭親王奕?輔政、兩宮皇太後共同垂簾聽政,並於次年啟用了“同治”這樣一個頗有深意的年號。
    京城政治鬥爭塵埃落定,濟南府也發生了少許人事變化。前曆城縣令吳載勳因處理教會討還教堂用地一事“穩妥得當”,正式接任了濟南知府一職。
    新官上任,各方人士紛紛登門祝賀。魏永明與何大庚也代表西城營去送了一份賀禮,接著又去陳寬家中看望。
    陳寬在山東為官多年,素以清廉勤勉著稱,深得百姓愛戴。他卸去濟南知府後又被任命為濟東道台,但此時身體狀況已十分糟糕,隻能在家臥床休養。
    見何大庚和魏永明到來,陳寬十分高興,打起精神與他們開懷說笑。然而他畢竟病體虛弱,沒聊多久便顯得乏累了。
    二人告辭返回西城營,天色已經擦黑。魏永明見何大庚悶悶不樂,知道他心中為陳寬的健康擔憂,於是叫來曹老六和許宗揚等人一起吃晚飯,陪他解解悶。
    大夥在公所擺起一桌好菜,喝著酒東聊西扯。席間談及太平天國氣數將盡,曹老六等人不禁神采飛揚,言語中對湘軍之軍容強盛頗為羨慕。